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25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如果仙幕能响应这些年轻人的呼声,定会说句:你待会别羡慕!

  【不知道张良过去经历了什么,也不知张良是看到了什么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的阿良还真的做到了‘长跪履之’。

  面对张良诚恳老实的态度,老翁非但没谢,还大笑而去。直让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张良‘大惊,随目之。’随后就听到了远处老翁传过来的一句话‘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五日后的凌晨,二人可相会。

  张良心中一骇,这是高人啊!果然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吗?

  但机遇是那么容易给人的吗?不经历一番折磨怎么能显得机遇的难得?】

  【第一次,鸡鸣时分张良至,老翁更早至,张良只得到了愤怒斥责“与老人期,竟迟到!” 】

  【第二次,张良至,老翁早已至。张良又是只得到了斥责。此时要是随便来个人可能都觉得这老人在搞他心态了,但能名留青史的人注定不凡!

  第三日,张良直接半夜睡桥头,至诚和隐忍的精神让老翁极为满意,一句: “当如是。”机会真的给到了这个有准备有恒心的张良。也让历史记住了‘张良拾履’这一成语和寓言故事。

  张良获得了一本书。一本‘读则为王者师’的书。一本让他十年后出现在历史上变成俯仰天下大事,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谋圣的书。】

  天下,无论是黔首还是士族还是咸阳宫的百官呼吸尽皆加重。是什么书竟然有如此魔力可以让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变成俯仰天下大事的谋圣?

  仙幕会说出来吗?

  就在天下人皆期待之时,张良的面前悄无声息的出现一抹迷你仙幕。张良看向左右,看友人面色如常,就知道这是只有他能看到仙幕。

  片刻,银光化成文字展示在张良面前。

  【叮咚,检测到《太公六韬》乃历史奇人张良机遇,不知可否直播其核心要义?】

  冰冷无感情的声音在张良耳边响起,张良惊讶了一瞬,然后就被书名给吸引去了全部心神: “《太公六韬》?周文王师姜太公吕望?”

  【是。】

  张良内心即使在汹涌面上依旧沉静,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哦?我若是不应会如何?应了又会如何?”

  仙幕毫不犹豫【不应,仙幕不播放,应了,仙幕播。仅此而已。】

  张良瞬间觉得心尖一堵,再次觉得这仙幕果然不说人话,做人事。他无趣地摆手: “你爱播就播吧,反正是未来的东西,不是我的。”

  随着张良按下【是】的按钮,仙幕消失,宛如从未来过。此刻张良的内心全无波澜,他不信未来能够做到俯仰天下大事的他真的仅靠这一本书。

  而且,张良看向仙幕,他也很好奇后人是如何看待这《太公六韬》。

  “簌簌……”一声奇怪的声音从侧面传来,张良侧头看去,只见一抹银光携带着不知什么东西往他这里窜。还不待张良反应,银光接触到他的衣服,顺着衣角滑到胸口处,飘落。一股滑到他后脑,消失。

  张良只觉得胸口处一沉,脑袋处出现一个地图,标注星光那处极为耀眼。

  张良看向身旁对这一切全然无所觉得的好友,嘴角勾起,看向仙幕的视线中一阵暖流流过: “仅此而已?啧。”

  听到身边张良好似在嘟囔什么,仓明君把视线从仙幕处移开: “看来天下人都会知道你未来会拥有一本能‘读则为王者师’的神书了。”

  张良摇头: “未来之事,我这不是还没得到,不过……”

  好友疑惑: “不过什么?”

  “怕是以后天下的桥都会被踏破,天下老人皆会遇见无数嗷嗷待哺帮他们拾履的‘张良’。”

  【老翁给张良的书正是《六韬》又称《太公兵法》,此书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王相惊讶: “兴周八百载之姜太公之作?韬乃弓套,有深藏不露之,这书看来专讲谋略。”

  【从太公二字就可以知道这书的作者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中的姜太公所着。

  此书在隋后已经成为武将皆读之书,博主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已经成隋后普惠性读物,但不可否认它的地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它都堪称武学必读之书,足以证明它的厉害。】

  虽然从王五获得这本书后能俯仰天下大事就知道这书的厉害,但听仙幕详细介绍在场的人还是不自觉认真倾听,更恨不得仙幕能展开讲讲。

  《六韬》到底有什么内容的以至于能流传千年仍旧受到重用?

  【但有历史传言, 《六韬》其实不存在。因为太史公记载的张良拾履的故事实在是太过于详细,而且过程也实在玄幻。连‘良欲殴之!’的心理反应都写出来,一时间让人不知道太史公是不是在场的第三人,甚至在其中还有读心术作为辅助工具。

  以至于有人说张良拾履的故事是张良自己所编撰,目的就是为了神话自己。而《六韬》也是隋人依据张良拾履故事中的《六韬》而创编的,大秦时期根本就没有《六韬》!】

  众人本来被神异《六韬》调动起来的兴趣下滑,纷纷皱眉: “这《六韬》是假的?不会吧,枉费我刚才如此期待。”

  比百姓们更加失落的其实是咸阳宫的武将们,蒙恬自从听到《六韬》之名心脏就一直在疯狂跳动,能被仙幕称之为武将必读的书实在是太诱惑他了,但是他看到什么?《六韬》竟然有可能是假的??

  【但是五十年前那处汉墓出土的五十多枚竹简,却完美的告诉历史: 《六韬》在西汉时期就已广泛流传!极有可能真产生于战国时期。张良拾履的故事是真的!】

  “!奇书竟然真的有!”蒙恬在咸阳宫惊呼出声,一时间没人顾得上他,实在是那些武将都沸腾了, 《太公兵法》,武将必读,这实在是太诱惑他们了。

  武将们在沸腾,文官们倒是比较平静,特别是最站的离始皇最近的那几个。冯劫说道: “虽不知西汉又是什么时候,不过应当如同东周西周一般,也是属于大汉。就是我大秦竟然真有那《六韬》潜藏于地方,这才是令人惊奇的,陛下,需要制止那些武将吗?”

  看着底下闹腾欢呼的武将,始皇很淡定,甚至懒得有任何制止他们的行动: “随他们吧,不用管。” 《六韬》在西汉甚至那什么隋都成为武将必读之书,但因为读了《六韬》而名留青史的人却寥寥无几,兵书可贵,但人才更可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日多行好事,帮扶弱小。没准你就是韩信一饭千金里的老妇人,你就是张良拾履故事里的张良,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把仙幕这句话记在心中,多行好事,帮扶弱小。没准下次一饭千金就轮到自己了,没准下个张良就是他们了!于是在第二日,无数热爱帮扶弱小的‘张良’出现了,当然这是后话。

  【博主有个想法,历史传言张良所掌握的一切皆是来源于《六韬》,甚至能得到汉高祖赏识也是因为聊《六韬》。若是我们解《六韬》中简单的核心要义,是不是能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

  听到仙幕说到这个,咸阳宫的武将齐齐沸腾,他们竟然即将领略后世武将必读之书的核心要义!

  文官们也终于有了兴趣: “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

  ————————

  核心要义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能让你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懂得他行动的根本之法,明日一起来预判谋圣张良的预判吧

  其实我很喜欢我写的这本小说,因为本身就喜欢历史嘛,看我的专栏就知道一堆我爱我国基建强国方向的文,预收,我喜欢我这片土地和每个推动历史正向发展的人。哈哈所以写的这篇文也算是自割腿肉之作,觉得写得挺诙谐有趣又不失历史真实感。

  就是我很好奇大家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哈哈哈,好期待读者朋友能够详细的说说,因为我很好奇你们喜欢的点,如果能详细的说说就更好了了

  【哈哈哈谢谢下面这些小天使的支持,也谢谢点进来看到这一条消息的你,今天是被小天使包围的一天。你们好热情啊,感觉自己圈了一块地,地里种了一篇文,然后邀请小天使们来品读,有你们的支持感觉更有动力啦喜欢你们】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十一, taozzi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浅122瓶;社会主义好50瓶;月光公主30瓶;等待成长14瓶;淼, fpj12345,歌白, darlee 10瓶;不吃苦瓜8瓶;周粥,默片书卷,汀漓,蓝雨,灭了林臻东,期希5瓶;咕了个咕咕,咸鱼婶, bb,聆2瓶;我真的想不出名字了,困(-_-)zzz,湮灭, 62909357,月,楼兰紫幽1瓶;

  谢谢你们,我会继续努力的

  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举世大索却无果——《张良》宋代王安石

  [1]【】内容皆有参考自《史记》司马迁及其注释

  君子犯法庶民同罪,爵位有功世袭,奴隶也可成将军

  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用‘术’有余,定法不足,立足于法,法不必权贵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而无憾矣。

  公元前238年,嬴政‘千呼万唤’下终于亲政

  笼燕齐,稳魏楚,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良家仆从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曾在故都发动叛乱,大秦给出兵平定,韩王安直接赴死。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

  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俯仰天下大事,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

  太公兵法》,此书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祖父任韩国三朝宰相,父亲接任两朝宰相,故五世相韩

  张良父亲死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张良约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出生,是推断

第23章

  人才频道:《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

  【我们经常见到的成语文韬武略,代表的就是《六韬》和《三略》,历史也有猜测张良获得的并不是《六韬》而是《黄石公三略》,因为《三略》是秦末汉初形成,而给予张良书籍的玄人正是自称‘山下黄石即我’的黄石老人,这不是巧了?

  不过依据历史记载和后人观察,张良获得的书籍是《六韬》的呼声比较大。《六韬》拥有什么魔力能够让人深信张良看了它就可以成为俯仰天下大事,足智多谋的谋圣呢?读此书真能为王者师吗?】

  “山下黄石即我的黄石老人?”仓明君看到摸着下巴思考, “这真是玄学,不知世上是否真有黄石幻化而成的老翁。”

  不止仓明君一人在猜测,是天下许多人都在猜测,毕竟这件事情过于玄学,让人产生一种只要一心向善就有可能得到机遇的感觉。

  【在了解《六韬》或叫它《太公兵法》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它名字中‘太公’二字。我们皆知此代指姜太公,那对于姜太公你们除了耳熟能详的钓鱼,还能想起什么?】

  咸阳宫中的文官的兴趣早已调动起来,他们纷纷答道: “若说太公那自然要说到他辅武王灭商纣,建周之功,为贤臣满腹韬略,不愧于贤臣之名,为后世臣子榜样。”

  【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因官拜‘太师’又尊称太公望。其治国方针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受民推崇促成成康之治。政治军事双开花,乃建周首席智囊也。

  纵观咱号飞熊称太公望的一生。高,大,全是他的形象。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是他的代名词。武神,智神因他而生。神坛上他是居众神之上的神主, ‘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身为人他甚至能护佑神灵。

  为何他名中无望却被称之为‘太公望’?因为他是周朝自古公亶父起最盼望得到的圣人,贤才,故名‘太公望’。后来君主赐予的‘师尚父’之名,也代表君主认为姜太公为大师,可尚可父。与三公中最高长官能主军,问政的‘太师’之称皆代表文王对他的无限尊崇和优待。

  时‘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的传言,让人知道姜太公就是一位军,政,经,思皆优的全智全能超等生。

  众人皆言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争鸣。而他们尊谁为其本家人物?正是姜太公是也。百家宗师,千古武圣——兵家鼻祖姜子牙。】[1]

  【甚至连后世明君唐太宗,在面临国家百乱待治,百废待兴时,为能‘安人理国’也自称姜子牙的化身,以博得天下贤才瞩目,与一群治国良臣一同打下巨唐之根基,开创万朝来贺的贞观盛世。

  而其重孙为求像姜太公那般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勤勉事主的人才,也敕令天下诸州皆建太公庙。每逢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发兵出师官员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最终开创开元盛世。】[1]

  【《六韬》就是这等人物写的。】

  仙幕一连串的话让根本不知姜太公的百姓黔首们直接深入了解了姜子牙是何方人物。

  等仙幕讲完,他们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仙幕刚才给予的信息实在是过于庞大,直接就让他们震慑在原地: “这位飞熊先生所推行政令就是那什么治国方针受百姓推崇。为官能被君主尊称‘太师’与可尚可父的‘师尚父’。如此人物书写的《六韬》,那得多优秀啊,难怪那黄石老翁敢说‘读此则为王者师’。”

  在角落甚至能听到吸溜声,这是眼馋王者师之位的黔首。仙幕可要讲《六韬》要义了。那读了他们真的能成为王者师?不成为王者师,让他们富裕点也好啊!

  士族和咸阳宫的百官们早就了解姜太公的厉害之处,能被诸子百家皆尊为本家人物的百家宗师,当然是非常厉害。但知道归知道,不妨碍他们听仙幕的这段话听得热血沸腾。他们的期待值若能具象化,怕是直接爆表也说不定。

  冯劫叹道: “我算是知道仙幕为何喜欢这么讲解,就这讲解方法,直接让我对《六韬》那是目盼心思,恨不得举国求书看看它到底奇妙在哪里。”

  “仙幕仅说出《六韬》读此则为王者师时我就心心念念了,现在又介绍这姜太公,我等若是不认真听那真是蚀本买卖了。”官员眼不离开仙幕的回道。

  当然也有不以为意的,就有小官员在角落撇嘴: “我又不想认真治国,无需学习这等玩意儿。”

  对仙幕接下去内容翘首以盼的士族有,不以为意的也有。但还是期盼居多,在这种期盼下,千呼万唤中仙幕终于再次发声。

  【你以为《六韬》仅谋国的大杀器?那就大错特错!

  《六韬》书中所讲内容,无论你在工商业与对手与客户交。还是你在学堂与师长与同窗交,看了这本书你都可以学到东西。

  为领导,交友人,你如何识人?何种人可交心?何种人可托付身家?

  识人之术,与人处世之术, 《六韬》实乃居家旅行之必备神器。】

  听到仙幕如此形容这本书,本来不感兴趣的人感兴趣了,围观的众人兴趣更浓了,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能够让仙幕报以如此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