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风不尽
而九公主也是汉妃生的,这甚至比起当年胤礽娶石家,更让汉民欣喜。
因为石家究竟是汉人还是满人,没有定论。汉人以为他们家是满人,姓瓜尔佳氏,满人又觉着他们明明改了汉姓,谁知道是不是真正的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就跟汉姓里的赵钱孙李一样,是大姓,很多家族都说自个是瓜尔佳氏。
这婚事结的,当时谁也不满意,唯独当时心里不知怎么想的康熙满意着。
所以在天下的汉人心里,这孙家可是地地道道的汉人,虽说沾着皇亲,但人家就是汉人,可从没一会儿说自个是汉人一会儿又说自个是满人的。皇上能把尊贵宠爱的小公主嫁给汉臣,是多大的喜事啊!汉人的心,自然也就近了。
胤礽也觉着,实际上当初的石家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康熙用人大度,在军事上也并非一味依仗满人,和孙思克并称“河西四大将”的张勇、赵良栋、王进宝,无一不是汉人,也无一不是战功赫赫,总归还是全凭自身才干,而不是出身。
两人在屋子里吃完了瓜,又吃了两块程婉蕴做的茶点:果真是用茶来做的糕子,这是程婉蕴想到后世时她很喜欢的红茶、绿茶味月饼得出来的灵感,自己学着做了出来,吃起来倒真是清爽,连胤礽也觉着喜欢,还让膳房日后常做,他用来待客正好。
略歇了歇,程婉蕴便自个在外间打算盘看账簿。胤礽则进了里头,借了她的桌案写字。他们在一起多年以后,便时常这样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但却不会觉着疏远,仍旧是满心的自在和亲近。
胤礽铺了纸,看阿婉的茶盘、茶壶、茶宠与香插挤在书桌上满满当当,不由轻笑摇头。
他是见过阿婉写字的,写字之前,先净手点香。香呢,她做了一抽屉,有线香有盘香,檀香沉香桂花香鹅梨帐中香等等,选个香,也要选半天,好容易选完了,又要选茶叶——没错,点了香可不够,还要泡茶。
每日喝什么茶,全凭她心情,一柜子的茶叶罐子,来回挑选着,若是选了龙井或是云雾,便要配那西洋玻璃做的玻璃茶壶,说是这样才能看清茶叶在里头慢慢舒卷的美;若是选了岩茶或是水仙,便要配那只紫泥石瓢,配完了又要温壶、洗杯、闻香、冲泡,慢悠悠做完,先浅尝一口,才肯挽起袖子铺纸。
铺纸也有讲究,写灵飞经要用紫竹的那根毛笔,配绢丝纹长卷,写千字文就又要换一只红木的小楷笔,另换一份纸。
等她铺完纸,还要自个磨墨,墨条和砚台也要选呢!
好容易一个时辰过去都预备好了,她也累了,写了一页纸,茶喝完了,点心吃完了,就喜滋滋去洗茶杯、擦拭茶壶,顺带把玩一番柜子上其他的壶。
阿婉觉着这些事要自己做才是趣味,因此不让下头的人帮她做。
一开始胤礽觉着,写字原来是这样麻烦的一件事么?不是取了纸笔就能写的么?后来,他看她像个忙碌的小鼠一般自得其乐,给每只壶都配了个小茶宠,叫造办处的师傅专门给她烧的绿段泥西瓜壶,用做壶的泥顺道捏了只青蛙,而为了这只青蛙,还专门给它做了把紫砂小摇椅,黄段的南瓜壶配了个小黄鸡,他也会笑着想,宫里的娘娘抄经抄得苦大仇深,她却喝茶吃点心,闻着香,看着在椅子上摇晃的小青蛙,阳光明媚。
她的快活真是简单,又真是有些工序繁杂啊。
胤礽一边想,一边瞥见了阿婉的茶壶,心想:不如他也取一只来泡泡看吧?
毓庆宫,听闻这个消息,想到了石家的不仅仅是太子爷一人。
太子妃许久没有出门了,她也不太愿意出门了,沉寂着,一日挨过一日,细数着日子,也不知还有多少日。但听到九公主下嫁孙家后,她又想到了茉雅奇。
石家没了指望,唯独茉雅奇是牵着她活下去最后一根绳了。
九公主能嫁汉家,直郡王的四格格也能嫁汉臣,茉雅奇为何不能留在京城婚嫁?只要太子爷开口,皇上怎么会不许?太子妃咳嗽了几声,她如今一无所有了,唯有这条性命,能用来为女儿谋前程了。
第156章 相伴
康熙四十五年冬,外头落着雪,庭院里空寂无人,宁寿宫小花厅里却热闹非常。
皇太后笑意盈盈地坐在暖炕上,正单手扶着鼻梁上的西洋玻璃眼镜,仔细地看下头单膝跪着行蒙古大礼的少年郎。
少年十七八岁左右,身材高大强壮,他与哈日瑙海一般,辫发垂肩,头戴蒙古高顶鹰帽,身穿暗纹玄墨蒙古袍,肩头披着狼皮,脚下蹬着鹿皮靴,利利落落,又挺拔如松柏。
唯一不同的是,哈日瑙海的帽顶只能缀郡王世子的红宝石,而纳穆塞帽顶上已是郡王爵位才能装饰的东珠。
皇太后沉声叫起,他抬头时,正好露出一双明朗英俊的丹凤眼。
这孩子模样生得不错!比先前相看的那么多八旗子弟加起来都好看!皇太后看得心里十分满意,转头看向陪伴了自己半辈子的老嬷嬷,老嬷嬷也陪着打趣,笑道:“小郡王和咱们家乌希哈大格格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躲在暖炕后头的十八扇象牙雕骏马奔腾屏风正偷看的乌希哈听到这句话顿时满脸通红,从脸到脖子都红得犹如滴血一般,茉雅奇正在边上陪着她,不由用帕子捂住嘴窃笑。
外头,皇太后已经让人给那少年赐座,又问他还有几个兄弟姊妹,平日里都做什么了,那少年有一把好嗓子,声音清清郎朗,说话也落落大方,有礼有节地回答着皇太后琐碎的问题。
乌希哈在屏风后头听得耳根子通红,实在受不了了,悄悄拉着茉雅奇溜了出来。两人从次稍间的后门出来,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即便这次“偷看”是皇太后特意安排的,两个小姑娘还是羞得心跳如擂鼓。
乌希哈只比额林珠小一岁,她的婚事皇太后挂怀多年了,催着康熙选来选去,把京城里的八旗男儿都看遍了,都没有能让皇太后属意的,不是嫌太生得文弱,就是嫌房里人太多的,或是又嫌那家父母不够慈和。
最后还是康熙一锤定音,决定从蒙古诸部里寻,正好额林珠指给了准葛尔部,而与准葛尔部相邻的喀尔喀蒙古时常被沙鄂侵扰,沙皇一直想尽办法拉拢喀尔喀蒙古,康熙早就有意从孙女里头挑一个抚蒙了。
正好喀尔喀乌郎阿济尔莫氏老郡王战死,他的爵位落到了其子纳穆塞头上,在这样爵位更迭的敏感时期,康熙立刻做出了决断。
皇太后虽然有些舍不得乌希哈远嫁,但她从不会质疑忤逆康熙的决定,何况家与国孰轻孰重?蒙古的安定有多重要,本就来自科尔沁草原的皇太后心里明镜一般。
她唯有一个要求,纳穆塞奉诏入京朝觐时,她要见一见这个来自喀尔喀部的小郡王。
康熙心知皇太后的心愿,便干脆多留纳穆塞住了大半个月,让皇太后能多多为乌希哈考量考量这个未来的曾孙女婿。
幸好纳穆塞并未让皇太后失望,他其实并非嫡出,是喀尔喀部老郡王身边的汉妃所生,但他前头几个嫡出兄长为了爵位自相残杀,最后这爵位变莫名其妙地落到他头上。
因此,纳穆塞此人既有蒙古少年的勇猛,也有满人的精明强干,还有汉人的礼数,对这个曾孙女婿,皇太后是越看越喜欢。
唯一不好的就是,喀尔喀蒙古与准葛尔部一样遥远,或许乌希哈出嫁那一天,就是皇太后与乌希哈的最后一面了。
乌希哈也舍不得阿玛额娘与皇太后,先前想到出嫁那日就将要与皇太后永别,她便已经埋在皇太后怀里哭了好几回了。
但今日见过纳穆塞以后,她的心也渐渐安定了。纳穆塞已经很好了,模样好又知礼,文武双全,她很知足了。
而且过没两日,额林珠来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听说她要嫁喀尔喀部后,便有些扭扭捏捏地拉着她的手问:“乌希哈,我……我若对你说我很开心,你会生气吗?”
“我不生气。”乌希哈摇摇头。宫里的娘娘们总是听抚蒙就色变,但她自小受皇太后抚育教养,深知不论嫁到哪里,日子要自己过,自己不懂过日子,不论嫁到哪里都没用。
她不害怕蒙古,她只是为日后与家人分离而有一点点难过。
额林珠这才高兴地冲过来搂住她:“太好了,以后我们又能在一块儿了!乌希哈!你是我的妹妹,也是我最好的朋友,皇玛法将我们安顿在一块儿,我真的好开心,以后我们也要一直在一块儿,你要经常来看我啊!我也会经常来找你的,我发誓!”
准葛尔部与喀尔喀部牧场相连,这也是当初葛尔丹反叛,第一个就跑去侵略喀尔喀部的原因,因为太近了!而这两个部落因为草场的缘故争争吵吵许多年了,关系算不得太好,更别提之前葛尔丹杀了不少喀尔喀部的族人。
若非康熙年年搞会盟,努力弥合喀尔喀部和准葛尔部的关系,两个部落若是关系持续恶化,喀尔喀部一扭头就投靠沙鄂也有可能。
康熙把乌希哈嫁过去,正是因为虑到额林珠在准葛尔部,两个孙女可以守望相助,也能修复两个部族之间的裂痕,以后一致对外,就无惧沙鄂图谋喀尔喀蒙古的野心。
两个孙女年纪相仿,正好同年抚蒙!
康熙的想法,皇太后和胤礽都门清,两个能清晰洞察康熙意图的人也找了个机会,分别将这背后的原因踩碎揉烂地告诉了两个女孩子。
抚蒙,不仅仅关系到她们的终身,她们也不是个摆设,或是别人口中不被宠爱、被放弃的弃子。她们虽然是女儿郎,将来却要成为守护着大清最重要的边防线。
所以,她们一定要这样永远拥抱在一起,抚蒙的意义,在这一刻,在两个女孩儿心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乌希哈也紧紧抱住额林珠,伏在她肩头笑了:“嗯,以后你把马儿赶到喀尔喀部来吃草,我不会生气的,我也在每年夏天轮牧时带着牛羊来你家做客,你也别小气哦。以后,你只要需要我,我骑个马,半天就赶到你身边。”
“嗯,我也是,纳穆塞日后若是敢欺负你,我就拉着整个准葛尔部给你撑腰!”
两个女孩儿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茉雅奇站在宁寿宫偏殿的月亮门外,静静地驻足地听了好一会儿,额林珠和乌希哈紧挨着对方,并没有看见她,已经在商量以后要带上几只格尔芬从西方带回来的那种黑白色长毛狗去蒙古牧羊,听说那种狗极会牧羊,脑子比人还聪明!
“还有,还要多带些茶叶,我听说蒙古茶叶贵得很,价钱要番好几番呢!”
“这算什么,我还要带厨子去!三宝公公的徒弟四宝和五宝手艺也很不错了,额娘说到时候给我陪嫁过去。”
“还是你想得周到!求求你了额林珠,甭管是四宝五宝都好,求你分一个给我吧!你们家里的三宝公公怎么不多收几个徒弟啊,我觉着吧,至少也要收到十三宝才够使呢……”
“天哪,我看你是想把三宝累死啊!”
茉雅奇忽然就垂头丧气了起来,她默默转身回去了,她身侧的小宫女奇怪地看了自家格格一眼,但踌躇着也没敢说话。茉雅奇心里难受极了,额林珠和乌希哈接连指婚、抚蒙,最难受的人其实是她。
一开始她还没意识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直到乌希哈和额林珠两人格外亲密了起来,她才明白自己要和两个姐姐分离了。
她们三个自小在一块儿,情分非同一般。
乌希哈和额林珠都抚蒙了,茉雅奇其实并不知晓准葛尔部和喀尔喀部具体在什么地方,但她知道,两个姐姐她们嫁得近,打马穿过草原,时时可以相见,而她却不知着落。
额娘早就说了,要让她留在京城。可是茉雅奇越长大以后,便越发不想留京了。
她迷茫极了。
闷头闷脑地回了毓庆宫,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发了好一会儿呆,她才发觉正殿里格外安静。虽然正殿里本就是安静的,因为额娘病了以后就格外不喜欢声响,伺候的人都踮着脚尖进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了额娘不高兴。
茉雅奇换了身衣裳,吐出胸口的浊气,将一肚子矛盾的情绪都压下,换上一副虚假的笑脸,往太子妃起居的暖阁里走去。
外面不知何时又下了一场雪,她住的屋子有间角门与偏殿的长廊相连,她走到门口时,正好瞥见一抹颀长的身影掠过偏殿那头长廊的拐角,往后头去了。
茉雅奇探出头一看,只看到两个蒙古侍卫的身影走过,她踮起脚尖,才看到背蒙古侍卫山一般的背影遮蔽,正走在前头,个头高出那两个侍卫的挺拔背影。
濛濛的雪中,那高高的少年将头发编成一股一股的小辫子,再高高束起一把,发尾上还缀着鲜亮的玛瑙珊瑚和一条毛茸茸的貂毛。
能在毓庆宫里自由来去,又这幅打扮的唯有一个人。
茉雅奇瞥见哈日瑙海手里捏着一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糯米纸包裹着外头,一颗颗山楂穿在竹签子上,裹着晶莹得好似冰块凝成的糖,在白雪中,显得那样好看。
她就这样看着,直到哈日瑙海的背影消失在风雪尽头,才继续挪动步子。
到了额娘的寝殿前,门口的小宫女搓着被冻得通红的手,哈着气道:“二格格来了,太子妃娘娘去前殿了,不在屋子里呢。”
茉雅奇惊诧地问:“额娘去找阿玛了吗?”
小宫女只是看门的,低头道:“奴婢不知道。”
茉雅奇也就不为难她了,冲她点点头,仍旧进了院子,走到正房外她也不进去,反而脚下一拐去了堂屋右边的值房,果然一推门就看到了被留下来看家的越女,太子妃的习惯一向如此,四个大宫女,她必会留一个下来。
越女正揣着貂毛手套在屋子里正烤着火呢。
“二格格?”越女连忙起身行礼,“奴婢给二格格请安,大雪天的,二格格怎么来了?”
茉雅奇没理会她的话,沉着脸直截了当地问:“额娘去前院找阿玛做什么?”
她已经不是前几年那个被懵懵懂懂送到宁寿宫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额娘的处境,她这几年也看明白了,她心里为额娘着急,可又不知该怎么张口劝她。
如今石家萎靡不振反倒好了,额娘虽说郁结在心,但好歹不会日日在思索着她该为石家做什么,茉雅奇心里大逆不道地想,石家就此家道中落,这样对额娘来说或许还好些。
如今不会是石家又冒出什么幺蛾子来了吧?要知道这几年,石家除爵之后,额娘就再也没有求见过阿玛,两人分明是夫妻,却恨不得从未相识过一般。
茉雅奇心里能察觉到额娘对阿玛没来由又没道理的怨,除此之外,她似乎还怨着自己,一直未能解开心结,就更不可能主动去见阿玛了。
而阿玛似乎也不愿见额娘。
额娘身子不好,时常要宣太医开方抓药,有时候病情重,但阿玛也从不过问,顶多何总管过来关心一句,但茉雅奇知道,何总管只是白问一句,防着太子爷突然问了他答不上来,并不是太子爷吩咐过来关心额娘身体的。
茉雅奇为父母之间的相看两厌很是伤心过一阵,心里暗暗发誓,她将来也要像大姐姐一样遇着自己喜欢的人,否则宁愿不嫁。
若是将来要和额娘阿玛一般这样过日子,她还不如死了算了。
越女望着茉雅奇的脸,嘴唇轻微动了动,终究是没说出什么来,她无言地低下头。
茉雅奇在火炭的哔啵作响中皱起眉头,不悦地拿出身为主子的威势来:“越女姑姑,我问你额娘做什么去了,可是听不见我的话吗?”
越女扑通一声跪下了:“奴婢不敢……娘娘她……她是去为您求恩典的。”
茉雅奇一下就变了脸色,屋子里分明没有风进来,她却觉着后背一阵一阵地发寒,她颤声问道:“额娘去了多久了……”
越女磕头道:“已有一炷香时辰了。”
茉雅奇立刻推开门往外跑去,跟在她身边的宫女唬了一跳,也连忙提着裙子追了出去:“格格,格格,您要去哪里……等等奴婢……”
风雪打在了她脸上,又冰又凉,还有些刺痛,她喘着气,只觉着胸口都要炸开了,她从来没有跑得这么急过,只觉着心里像是被火煎着,生疼生疼的。
她一口气跑到了淳本殿的书房外,何保忠正好坐在台阶下,见到茉雅奇有些吃惊但又满脸堆笑地站了起来:“二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