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国色医香 第213章

作者:饭在锅里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如果她们不能吃苦,随时都会被其他虎视眈眈觊觎这个位置的人所取代。

第131章

  在农场这么一忙, 叶青就忙得忘记了时间。

  等到她结束农场清明前最忙碌的这一段时间,准备回家好好歇歇的时候,这天赵玉良喜滋滋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在经过他这段时间的不断洽谈(磨缠)之后, 县里面已经同意了他的申请, 他顺利拿下了饲料厂的订单,成为了青山饲料厂目前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商!

  叶青给的饲料配方, 一共需要四大类物料,粮食类包括玉米小麦大豆麸皮, 油脂类则有豆油棕榈油花生油,蛋白质类有鱼粉蛋粉豆粕,最后还有一个矿物质物料石灰粉、磷酸二氢钾以及碳酸钙。

  这几大物料供应,青山农场当然不可能全部吃下, 所以赵玉良从中挑了粮食和油脂两种,准备从今年春耕开始,要在农场里面规划出一大片地, 专门来种植饲料用的玉米大豆小麦, 这类作物口感上可以不作要求, 但必须得是高产品种。

  为此赵玉良还专门找人在全国各大农场还有农业研究所打听, 想找找看哪里能弄到口感差但产量高的粮食作物种子。

  也是在这个时候, 赵玉良辗转地从农科院一个老教授的口中得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六十年代初,国内曾经有个研究所成立过一个研究课题, 对国内常见粮食作物通过基因嫁接的方式来实现优质高产。

  因为是国内基因序列重组研究的首次尝试,那个科研团队当时走了很多弯路,农作物的优质高产这个成果没能研究出来, 但倒是稀里糊涂地搞出了好些不伦不类的产物。

  其中就包括用土豆和西红柿进行嫁接, 达到了地上结西红柿,地底下长土豆, 一种作物结两种果实的情况。

  但这样的农作物结出来的两种果实,同未嫁接之前的单一作物结出来的果实相比,口感上都要差了一大截。

  这类畸形产物,当时在国内还属于新事物,所以哪怕跟该团队的目标研究成果相距甚远,还是被很多国内好奇的科研工作者们争相围观,那位老教授当年也前去申城参观学习过,所以他对这个事印象很深。

  赵玉良在听到老教授带来的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激动不已。

  他可不在乎粮食作物的口感,只要产量大,做出来的猪饲料能让生猪快速长膘就行。

  一株作物上面下面都能结果,等于一块地能同时收货两种粮食作物,这对赵玉良而言,就是完全符合他要求的完美作物,所以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研究团队应该怎么取得联系。

  但下一秒,那位老教授就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凉水。

  “找不到咯,因为特殊原因,那个项目几年前就被忽然叫停了,甚至整个研究所也被封禁,至于那个科研团队后来去了哪里,根本没人知道。”

  那位老教授提起这个事儿还是一脸的遗憾痛惜。

  他当年就很看好那个项目,如果当时的团队不出事的话,这个研究所在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试错,没准真能把高产优质粮食作物给弄出来了。

  赵玉良那叫一个失望啊,这么好的为猪饲料厂量身定做的特殊作物,竟然就这么飞了,这不是白高兴一场嘛!

  心里不得劲儿,赵玉良就抓耳挠腮地总惦记着这个事儿,有一天和乔友清一块儿在部队食堂吃饭的时候,聊着聊着就绕到了饲料厂的话题上,他顿时就想起了老教授给他提供的那个特殊作物。

  “知道有这个东西研究出来了,可我又弄不到手,你说这事儿难受不难受?还不如一开始不知道,省得空欢喜呢!”赵玉良恶狠狠嗦了一口粉条子,没忍住跟乔友清吐槽抱怨。

  没想到他这一说,乔友清的表情顿时就变得古怪起来。

  赵玉良刚开始还没注意到乔友清的异常呢,结果就听到发小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你说的这个科研团队,是申城研究所的吗?”

  赵玉良摇了摇头,茫然道:“不知道啊,那个老教授没提,怎么,你也知道这个事儿?”

  乔友清目光在食堂周围看了看,没接这个话茬。

  可作为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赵玉良能看不出来乔友清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未尽意味?

  他顿时就一个机灵,猛地一下坐直了身形,表情都变得严肃急切起来:

  “不是,你真知道?!”

  乔友清心下不由得暗叹,迟疑了一下后才压低声音给赵玉良提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个项目的带队人,已经在你这个农场里了,早知道你是要找他,何必这么大费周章的去打听,你直接问我不就得了?”

  赵玉良一怔,下一瞬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申城的科研团队,搞生物研究的,还出过事,那不是——

  “你是说韩——”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乔友清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赵玉良顿时会意,当下连饭都顾不上吃了,赶紧叫上乔友清:

  “走,上我办公室聊去!”

  叶青还不知道赵玉良那边发生的事儿,她忙碌完回到靠山屯休整没两天,就听说伍月英在看守所拘留了一个月,人已经放出来了。

  那个夏航毅倒是真能演,不光没因为这事儿和伍月英翻脸闹离婚,反而还对她各种小意殷勤,人还在看守所的时候,夏航毅就想各种办法给伍月英送东西进去,吃穿上尽可能地做到细致周详,在伍月英出狱的那天,也是早早就等在了看守所门口接人,给足了伍月英体面和安全感。

  对比之下,伍家却是不闻不问,在伍月英出狱这天,除了伍母外,其他人连面都没露,和夏航毅相比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伍月英原来在联谊会的时候,还有些嫌弃夏航毅的木讷笨拙不解风情,可如今在娘家对她的态度如此冷漠绝情的情况下,只有夏航毅在为她四下奔走不离不弃。

  甚至在她折腾得意外小产的情况下,夏航毅也没对她说过一句难听的重话,反而还在她出狱的第一时间上前来温柔宽慰,让她不要把这次被拘留的事儿放在心上,孩子没了也不要紧,等养好了身体,孩子还会有的。

  这一刻,伍月英才感受到,找一个温厚纯善的暖男当丈夫的好处。

  上辈子因为她的游离,她和顾卫东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貌合神离,她也从未体会过和丈夫情义相通是什么滋味儿。

  所以这会儿,在夏航毅的一声声体贴安抚中,在看守所受了一个月身心折磨的伍月英,心理防线全线崩溃,她陷入丈夫的柔情中无法自拔,忍不住抱着丈夫嚎啕大哭。

  这一刻,什么木讷没情调,这些曾经在她看来非常严重的缺点都被伍月英尽数抛开,面前这个男人的形象,在她的心中变得无比高大伟岸,让她怦然心跳悸动不已。

  她死死地揪住了夏航毅的衣襟,把面前这个男人视为了她这辈子最大的依靠。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什么卫生站票务她都不在乎了,她会踏踏实实跟夏航毅回去过日子,好好爱这个男人,认真相夫教子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等有朝一日这个男人出人头地,她衣锦还乡的时候,让娘家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再也高攀不起!

  这么一想,伍月英的目光,不自觉地就落在了不远处站着的伍母身上。

  这段时间伍母和丈夫分居后,在靠山屯的日子并不好过,屯子里的老太太都不跟她玩了,儿子媳妇儿对她态度冷淡,周围邻居看她的眼神也不对劲儿,她找不到人诉苦,于是只能整天关在家里。

  一段时间下来,她整个人都蔫了,状态看起来比关了一个月看守所的伍月英还要憔悴。

  她唯一能指望和惦记的,就只有关在看守所的闺女伍月英了,总觉得等女儿出来后,她就能得到女儿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找到一个愿意倾诉她苦楚的对象。

  这时候,伍母俨然已经忘记了,之前伍月英流产后,她去给女儿送鸡汤补药,却被女儿又打又骂还砸了盛汤的罐子的事儿,又或者说,她没有忘记,只是不愿意深想,她觉得自己疼爱了一辈子的女儿,不会也没理由对她心生怨恨。

  她只能在心里面为女儿解释开脱,觉得女儿是因为流产受到了打击,崩溃的情绪需要宣泄,才会那样暴躁易怒,那些发疯咒骂也并不是在刻意针对她。

  伍母用这样的解释来给自己洗脑,以图自欺欺人麻痹自己,因为如果连女儿都不要她的话,那她就真的是众叛亲离,落到孤苦无依的可悲下场了。

  伍母不愿意落到这个境地,也不承认自己这些年的教育是错的,她只能抓住伍月英这根救命稻草。

  恰好,伍月英如今也正好需要伍母这个送上门来的保姆呢。

  伍月英心里面恨毒了娘家人,对伍母也存在不小的怨气,可她又很清楚,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别说相夫教子充当后盾让丈夫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了,就是把她自己料理好,这事儿对她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这时候伍母一向她靠近,自私自利惯了的伍月英,可不就顺势而为,趁机把这个免费保姆紧紧抓在手里么?

  知道伍家分了家,伍永兵还上派出所专门登了告示,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伍月英表情狰狞,狠狠地将这个仇记在了心里。

  她如今有派出所的判决书,被靠山屯拉了黑名单,所以娘家肯定是再也回不去了,既然这样,那她就不能再让伍母继续留在靠山屯。

  她这个妈耳根子软,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谁知道哪天会不会突然就又被她那两个嫂子中的谁给哄跑了?

  好不容易哄骗到手的免费保姆,她可不能让其他人给抢了!

  于是,伍月英就开始给她妈上眼药,先是站在伍母的角度把娘家那些人从头到脚都痛骂了一顿,替伍母各种叫屈打抱不平,等伍母的情绪调动起来,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后,她才图穷匕见,露出了她的真实意图。

  伍月英给伍母出了个馊主意,让她跟伍永兵离婚,把在靠山屯分到的那间正屋还有家里的粮食物件,都跟伍永兵等价兑换成钱,然后带着现钱上部队农场投靠女儿,以后就跟着伍月英一块儿生活,由伍月英这边来负责给她养老。

  “反正屯子里的人如今都排斥和瞧不起咱们母女俩,您留在那儿除了委屈受气,别的什么也得不到,还不如直接离婚走人,把钱财都攥在自己手里才是明智之举!”

  “要是可以的话,让伍聪伍敏把您以后的养老粮食都折换成钱,一次性支付给您,那就再好不过了,您手里有钱心不慌,在哪儿不能痛快过活?”

  伍月英眼中精光乍泄,对着伍母循循善诱,如是说道。

第132章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就颁布了《婚姻法》, 明文规定男女婚姻自由,但在相对保守的农村,夫妻就算感情破裂, 真正走向离婚这一步的, 却还是少之又少。

  至少在靠山屯,暂时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

  尤其是像伍母这个年纪的中老年妇女, 以前受到的教育相对传统,女人嫁人之后男人就是顶梁柱, 她们又不像男人那样能从事高强度的劳作,挣不来满工分,只能依附自己的丈夫而活。

  加上社会舆论对女人尤其苛刻,她如果离婚, 名声肯定就毁了,甚至会成为这十里八乡的笑柄,走出去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连头都抬不起来。

  所以就算是跟伍永兵已经撕破脸皮直接闹到了分居这一步, 伍母也从来没想过要离婚。

  像是上次分家, 伍母一开始提出单过的要求时姿态摆得那么强硬, 结果在伍永兵提出要去镇上办离婚手续的时候, 她立马就怂了,吓得根本不敢接丈夫的话茬。

  但最近这一个月, 她跟两个儿子儿媳妇的关系降至冰点,除了大儿子给她送过几回肉菜,小儿子偶尔会来给她挑挑水之外, 其他人再没上她这边瞧过一眼, 伍永兵更是直接把她当成了陌生人,分居后她过的日子, 其实跟离婚也没什么差别了。

  她在靠山屯也被边缘化,再找不到半分存在感,以前她只要一吆喝,就会到家里来对她追捧和献殷勤的那帮媳妇子,在发现她跟伍永兵闹掰了之后,也再不搭理她了。

  感受到了这些人现实势利的嘴脸后,伍母心灰意冷,已经萌生了退意。

  正巧这个时候,伍月英表了态,不但赞同她跟伍永兵离婚,还给她画了一个很大的饼,表示会给她养老,并且等以后她找到机会和夏航毅回城的话,也一定会把伍母带去蓟城。

  伍母顿时就被这个糖衣炮弹给砸得飘飘然,都快忘记自己姓甚名谁了,只要一想到未来她也有可能当上城里人,住进皇城根脚下,她就免不了一阵心情激动,都顾不上去分辨伍月英这番话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了。

  伍母本就不是多聪慧的人,意志不坚定耳根子还软,很容易就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这边伍月英一怂恿,她就立马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和退路,当下就不再犹豫,决定马上和伍永兵离婚,跟着闺女搬到部队家属院那边去住。

  因为饲料厂选址以及对靠山屯招工一事,如今靠山屯都快要成为整个红旗公社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了,继当年建窑厂的马架屯之后,又一个生产大队被天降馅饼砸中,其他那些生产大队能不眼红吗?

  但眼红也没用,谁叫他们生产大队,没有一个像叶青这样的牛人呢?

  那些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也不傻,知道伍永兵跟叶青交好,一个个反应相当迅速,立马就上赶着来巴结讨好伍永兵,恭维话不要钱一样往外冒,都希望下回靠山屯再遇到这样的好事儿的时候,能带着他们一块儿喝汤吃肉。

  这就导致,如今伍永兵直接成了整个红旗公社的香饽饽,别说是几个生产队大队长了,甚至以前那些眼高于顶的公社干部,如今见了他都会笑眯眯地主动跟他打招呼。

  伍永兵志得意满,每天笑得见牙不见眼,走路都带风,被赶出家门那事儿,早被他仍到不知道哪个角落里去了。

  这种情况下,伍母忽然提出来要跟他离婚,伍永兵只愣了一下,就马上点头同意了。

  他也不去管为什么伍母会忽然改变主意同意跟他离婚,反正就是去镇上办理个离婚手续的事儿,除了会让他耽误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外,对他的情绪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伍母也不解释,只趁机提出要把她分到的那间正屋还有里面的东西都兑换成钱,这个钱得伍永兵补给她,并且要在办完手续之前就兑现。

  一间正屋,加上里头的东西,伍母要三百块,可以说是狮子大开口了。

  毕竟这年头,农村建房子花费并不算很高,屯子里有些人家用石头搭建三间房子再加盖上一个茅草屋顶的话,花费连一百块都要不到,他们家的房子是屯子里第一家用青砖黑瓦的,材料都是伍永兵在外面找人买的,这方面的支出是大头,但三间屋子加起来,拢共也才花了不到五百块。

  如今这三间屋子,东西厢房都分出去给两个儿子了,就剩下一个正屋,这还是他们夫妻俩的共同财产,可就这么一个屋子,伍母居然要他补三百块,简直是把伍永兵都给气笑了。

  伍永兵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这又是要离婚又是要拿补偿费的,伍母在做什么打算他还能不明白吗?卖了房子,就意味着她以后肯定是不住在靠山屯了,那能上哪儿去?还不算去投奔闺女?可伍月英,真的值得她信任和依靠吗?伍永兵深表怀疑,甚至都已经能预料到他这个老婆真要是跟了伍月英,未来会是个什么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