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雁起卿
“楚同志,姜同志,对不起了。我也没想到这块地会是这样子的。今天你们费了多少手套,我一会再赔给你们。”
谢东和向前一步,抢先道歉。
至于其他的,大家都不是蠢的,心照不宣了。
姜棉有点想笑。这谢知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话多,偶尔人还有点跳脱,但心还是挺正的。
“手套就不用赔了,也没费多少。这也不是你想的,只不过运气不好碰巧了。”
对于合伙人,姜棉还是挺宽容的。
“就是。谢东和,你是不是太背了点。下次再做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来蹭蹭我的运气再去。你看你,选了这么一块破地,把我的手指头都磨秃了。要不是姜棉带了手套,我就要找你算账了。”
楚婴看到谢东和,虽然知道这些也不能怪他,但还是免不了说上两句。
“知道你运气好。但我的运气不好也不是我想的。这剩下的田就我们来插好了。你们插了那么多,辛苦了。”
谢东和自己有点委屈。同时对楚婴的好运气羡慕得差点嫉妒了。
当初大家是一起来到铃木生产队的。当时开始大家都住在知青点。
楚婴不会做饭,跟同屋的知青关系也不好,有一次吵架了,放话一定要搬出去住。
但住处难找,能给她做饭的人就更不好找了。还没头痛几天,就被老知青周瑾主动收留。
周瑾是谁?其他的不重要。其中两点,就足以打脸所有想看她笑话的人。
第一,她借住的地方好,是砖瓦房,听说还刮了石灰墙,并且独住一间房。之前有几个知青想跟她合住,都被拒绝了。这下居然主动相请楚婴。
二嘛,所有老知青都说她的厨艺自己自叹不如。就算这厨艺放开来比,比不了别人。但楚婴一离开知青点,吃的比在知青点好就行了。
后来周瑾结婚,跟着当火车司机的丈夫进了城。
当初跟楚婴有过过节的人还暗地里欢喜,就想等着看她的笑话。不过不管人家怎么吃饭,人家照样活得好好的。
这还没过两个月,人家就找了个更厉害的了。
虽然他没尝过姜知青的手艺,但看这段时间里楚婴眉开眼笑的模样就知道了。
要是没吃美了,她那有心情跟你互怼,只会狠狠干活,然后那眼刀子刮你。
虽然说他这边有梵哥,但他和梵哥那是自小就处来的交情。楚婴这种随便遇到一个陌生人,就是这样的极品。他能不嫉妒吗?
不过就算嫉妒,也只能自己捂在心底暗暗消化。
梵哥刚才说的对,本来就是他们自己的任务,这拉人家女同志下水,人家不但不反脸,还一声不吭完成了绝大部分。很是厚道了。
“既然是合作伙伴,就不要计划那么多了。赶紧干活才是正经。再不弄完等一下就真的插针难下了。”
姜棉不想多说,既然以后都是合作伙伴,这点事不值得多计较。
“棉姐大气。”
谢东和突然来这么一句。其他人都被整得有点愣了。
楚婴首先发作:“谢东和,你真不要脸。”
“我这是尊重有能之士,怎么就不要脸了。”谢东和硬辩解道。
其实他就是一时嘴快,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说了。
“别扯了。干活。”姜棉也有点意外,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自己不但可以当姐,叫老一点,叫姨都该,“他不介意,我也不介意。”
放完话人就干活去了。两个本来要吵起来的人也识趣地偃旗息鼓。
而庄清梵则只再刚开始时直了下腰,后来一直都在不停地插秧。全程不参与他们的话题。在他看来,多干点活,比说什么都实在。
“庄同志,你跟谢知青还是继续去挑秧吧。”姜棉手下不停,头都不转一下,眼睛的余光瞥到离她最近的庄清梵手里的秧快没了,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地板结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现在也不是客气的时候,庄清梵只沉默了不到两秒,就回到:“好。”
转头招呼谢东和挑秧去了。
通力合作了,几人还是在水田还没有完全硬化前把秧插完了。
虽然有了这小插曲,等几个人再把姜棉两人任务做完,时间比预料的还要提前一些。
三位老知青在心里比较一下之前和现在的工分和用时,都在心里默默下决心,要把这个伙伴拴牢了。
一直到忙完春耕,四个人都是在一起搭伙干活。
忙过春耕,地里的活没那么紧了,很多活也不需要再搭伙一起干。
不过相处了这么久,倒也熟悉了。就连平时不怎么爱讲话的姜棉和庄清梵就算两人独处也不要感到尴尬。
相熟之后,串门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其实应该说是谢东和单方面来找楚婴。
在姜棉到来之前,谢东和和楚婴本来就不算陌生,两个都是话多的,遇到接几句话就熟悉了。不过两人在一起就像是冤家,有事没事嘴上总要斗上一斗。
庄清梵是个话少的,姜棉是个爱旁观看热闹的。一般这两人都不说话,由着他们两个不停“叭叭”地你来我往,两个的嘴皮子都挺利索,有点看相声的味道。
自从跟姜棉搭伙以后,除了上工跟睡觉,其实有时间楚婴都会呆待在姜棉这里。
这样一来,谢东和想找楚婴,前几次在楚婴那吃了闭门羹,下次找到了原因,直接就往姜棉这里跑。
忙过春耕,生产队里的活少,假期相对就多了一些。
前两天刚下过一场雨,地被泡软了,趁着放假,姜棉就想把菜地开大一点。
之前只是随意地挖了两垄土撒了一些应季易活的蔬菜种子,没那么多时间去弄。
铃木生产队跟姜棉知道的那些地方都不一样。
这个村子说偏僻不算假,位于岭山公社的最边缘处,没那么多人关注,平常一些运动只要不是闹得很厉害的,他们想敷衍了事也没什么人揪着不放。
关键是李国强这主事人给力。
这人是退伍军人,家里有一位现役军人,还有一位亲叔是烈士,听说在上面还认识有人。
谁也不会这么没眼色来这偏僻之地找一块硬骨头的麻烦。
这个地方,虽说偏僻,这是相比那些邻近岭山公社的生产队而言。要说出行,也还算方便。
出了村,过了田野外围的那条大河,走路只要半小时左右就到了另外一个比较大的良平公社的主街。
良平每逢五有大集。
铃木生产队的社员平常买东西一般都是等到这时候去赶集。
至于岭山公社,由于人少一些,集市也比较小,东西不多,本公社的人要买难得一点的东西不是去良平就是去另一个更远一些的大林公社。
可能是因为在公社的边缘,铃木生产队相对人均地要多一些,本村的宅基地也比较宽裕。所以每家每户的前后院都围得比较大。
五奶奶家的老宅在村中间,早于门前有一口村中公共的水井,井边还有几棵百年老树,能围成院子的地方不大,当年五奶奶夫妻俩当初分家的时候,对比了各个地方,最终选择出村,到这里来建房。
这里挨着小山坡边上,远离村庄,就是现在,离他们家最近的那户人家也有好几十米的距离。
当初建房子的时候还还费了不少功夫,才把小山坡的山脚边给弄平了。
不过弄好后好处就显出来了,不止前后院都大,边上也能开出不少的地来,土地的土质也好,小山坡下面还有两口小池塘,水源不缺,当初五奶奶一家在房子东边开了几块地出来,种了不少东西,不过后来因为政策变了,而且家里的劳动力一个接一个地走了,直到现在,五奶奶也只是在边上种了一点菜。其他的地方又开始慢慢长满了野草,跟荒地也没两样了。
姜棉在村里安顿下来之后就打算好了,四分面积的大小。是村里两个人的自留地的面积。
本地社员每人有两分的自留地,知青们没有自留地,如果想要,可以自己开荒。由于没有占队里的田地,面积上倒没有那么严格,不过也不能太过分,知青们也都是在门前屋后开一小块来种点菜,精力有限,就算想开也不了太多。
地的大小是姜棉量过的。四分地250平方米,除了一小部分种菜,其余的可以种些红薯,玉米或者花生。
◎最新评论:
加油
撒花
-完-
第21章 网鱼去
[ 本来不用这么辛苦的,不过姜棉有自己的考虑。
她和楚婴的伙食肯定比队里的大部分人的都……]
本来不用这么辛苦的,不过姜棉有自己的考虑。
她和楚婴的伙食肯定比队里的大部分人的都好。就算不是同一个锅吃饭,他们也不可能时时上门开锅查看,但长期同住一村,饭菜的香味可没法控制,别人多少都会猜到一点的。
到时候就算别人知道,但凭他们两人挣的工分,还有开荒所得。证明他们不但有能力,而且勤奋,加上他们的背景,就算吃得好些,别人也就不会想太多。
而且,只有把地开出来,她空间里的种子才有机会偷渡出来。
两位女孩都很卖力。
四周的边界已经弄好,表面上的草也已经除过了。
谢东和过来的时候,两个女孩正在挥汗如雨地挖地。
“你们在干啥呢?”
“开荒。”楚婴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望了他一眼,嘴里嘣出两个字。
谢东和摸了一下鼻子,他也知道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但这不是顺口而出嘛。
他和庄清梵住的地方附近的地土质不太好,他们也从没想过要开一块地来种菜,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那手艺。不过独住的男知青都很少自己种菜,一般是拿东西和村子里的人换,反正青菜也不贵。
一时就没想到嘛。
虽然犯了一点蠢,但是他脸皮厚度堪比城墙的拐角,别人不尴尬,他就更不会尴尬了,正事还是要说的。
“听说因为前天的那场雨,很多鱼塘里的鱼都跑出来了。昨天还有人在河边就抓了一条,都说现在河里的鱼可多了。我和梵哥打算去抓鱼,你们去不去?”
“你们准备去哪里?”
“当然是大河那边。今天放假,现在那小河沟里的人估计比鱼还多。”
来了这么久,姜棉对附近的地形地也貌有个粗略了解。
铃木生产队附近的农用水源,大部分取自两条河流。
一大一小。
小的那条听说是发源自西边山脚下的两个泉水口,流经了三四个生产队,最后从铃木生产队的水田中间贯穿而过。水流到了这里,速度减缓了很多,水位也只到成人的小腿肚。
河流两边长了不少水草。平时草丛里就有鱼,但个头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