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素来有病 第104章

作者:诸葛扇 标签: 女配 甜文 悬疑推理 爽文 穿越重生

宋知音:“不过这凌云二字, 龙飞凤舞,飘逸潇洒,倒是比前面八个字好看多了。”

纪平安默默微扬下巴, 十分骄傲。

医院无纸化办公,但是医生对每份报告药方都要签字的,所以她在读博时专门练了许久的签名,虽说毛笔没有中性笔好用,但是多年的练习在此刻完美的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价值。

纪平安还记得,当时导师知道后,笑她花里胡哨,而此刻,她想对导师说,看吧,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待墨水干后,纪平安将祈福带拿起,来到树下,寻找一个方便挂上去的位置。

纪平安在树下走着,大概是人类眼光的相似性,纪平安刚挂上去,便看到了宋知书和那男子的祈福带。

宋知书上写着:心心复心心,男子的写着:同心情始真。

男子落款:宋明礼。

也姓宋?

纪平安羽睫颤动,难不成是她理解错了二人的关系?

这时,宋知音已经挂好祈福带,纪平安怕被宋知音发现,赶忙走过来,拉着宋知音离开:“咱们出来许久了,都快到午饭时间了,我们现在回斋堂吧。”

宋知音不疑有他,点点头,“说来,我也饿了。”

 

 两人朝着斋堂走,纪平安问:“知音表姐,来汴京前,父亲告诉我宋家是个大家族,枝繁叶茂。宋家亲戚很多吗?”

宋知音笑道:“你不就是咱们宋家的小表妹吗?”

说笑归说笑,宋知音还是认真回答了问题:“宋是大姓,分好几族。我们宋家所在的这一族是其中最大的,一村几百人皆是。宗族亲人之间,同宗同堂,相互帮衬提携,方能将一族发扬光大。当年先辈上京赶考,家贫人微,便是多亏了当时在京为官的族人资助。后来先辈被举荐为七品官员,也是得了家族在朝中前辈的照拂。否则,先辈还不知要等多久才能等到一个空缺。后来,随着先辈在朝中站稳脚跟,也开始承担起资助和提携同宗族人的使命。再然后是爷爷,后来是爹爹,大哥,二哥。随着爹爹这一脉官职越来越高,所要承担的提携后辈的责任也就越重。”

纪平安:“这么多人吗?同族之中,家境贫寒,来京赶考,要怎么资助呢?直接给钱吗?”

宋知音:“几百人看起来多,其实真正能够得族中长辈帮忙联系我爹爹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日子安稳,没有读书的天赋,无法被培养。有读书天赋的族中之人,从他们乡试开始,族中长辈便会刻意关照他们的成绩,若是有天赋的,家中无力供养读书,便会由族中长辈做主集资,资助他们读书,赴考。而在这些有天赋的学子中,只有能考上京的人中龙凤,方能被族中长辈推荐给我爹爹,由我爹爹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其实说是这么说,但每年学子何其多,几百人中出一个读书好,又能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考到京城的,太难了。这样的人是族中的宝贝,也是凤毛麟角,以至于我爹爹年年修捐款修祠堂,这十年来,总共照拂的也不超过两个。这还包括今年才来京的远方堂亲,宋明礼。”

说到这里,宋知音叹了一口气。

其实一族能多出一点当官的人,同族之间相互帮衬,相互提携,爹爹在官场之中也能轻松一些。

可是谁能料到这么多年了,他们这一族除了爹爹大哥二哥,愣是没出过几个能参加京试的,更别说及第了。全在地方考就毙了。

今年的宋明礼,据大哥说,爹爹专门考验过他的文采,甚是称赞,很有机会考中进士,但距离三甲仍然很远。

纪平安问:“远房堂亲,很远吗?”

宋知音笑着说:“都出五服了。”

纪平安:“那确实挺远的。”从血缘关系上,宋知书和宋明礼谈恋爱没有任何违背人伦的问题。

纪平安和宋知音回到斋堂,没等一会儿,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宋知书最后回来。

纪平安心里好奇多看了几眼,但又很快收回了视线。

说到底这是宋知书自己的人生,她只是一个旁观者罢了。

虽说,贵族来普法寺参加法会,放弃了‘大部分’的特权,但是该有的优待还是有。

到午饭时间,宋家一行人被请入了单独的斋房。

吃完斋饭,纪平安带着冬春,陪宋老夫人在寺内逛着。

普法寺有一面功德墙,上面刻满了捐赠寺庙修缮的人的名字。

宋老夫人便名列前茅。

等宋老夫人路过这里,明觉大师走了过来,“阿弥陀佛,施主别来无恙?”

宋老夫人笑道:“大抵是受了佛法熏陶,今日好多了。”

纪平安扶着宋老夫人的手,其实进寺前的台阶上,她便把过宋老夫人的脉了,宋老夫人是真正的陈年旧疴,年轻时肝肺受过伤,岁数大了之后,身体机能下降,肝肺负荷过重,便导致身体虚弱,受不得累。

若是在肝肺受伤时采用现代医学治疗,到宋老夫人这个年纪,身体会好很多,即便年轻时没好生治疗,老了采用现代科技救治,也能好很多。可惜没有如果。宋老夫人现在的身体只能好生将养,与岁月相互纠缠。

宋老夫人和明觉大师说了一会儿话便累了,纪平安扶着她坐下休息。

明觉大师见此也不再打扰,走去一旁和其他捐赠者说话。

“祝大人。”明觉大师走到一旁身材高大,微胖,端正国字脸的男人面前,“贫僧多谢祝大人的善捐。”

祝和硕:“不敢不敢。当年我来京赴考,身上盘缠不多,无法承担暴涨的客栈房租,亦无亲友在京,无处借住。幸得普法寺收留,免受风雨之苦,不然,哪有祝某的今日。”

明觉大师:“只是一点小事,却劳得祝大人年年入京,捐赠善款,贫僧替主持方丈多谢祝大人。”

祝和硕:“应该的。更何况,祝某在地方任官,长期不在京,所供奉的长明灯亦是多亏明觉大师照应。”

明觉大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分而已。”

祝和硕:“大师谦虚了。对了,明觉大师,我刚才一路走来,见斋堂旁边的客房已经封闭,可是要重新修缮?”

明觉大师:“正是有此打算。以前那里的客房比较简陋,后来有了善款帮助,也只是简约整备了一下布置,扩建了一部分房子。山上湿气重,加之年岁久了,客房墙体受损严重,主持打算将那一片的客房拆了之后重建。”

祝和硕张了张嘴,表情有些僵硬:“那应该要花费许多时日吧?不会妨碍寺庙日常活动吗?”

明觉大师:“是会有一些,不过还有东边的客房可以使用,尚能应对。”

听见二人的对话,纪平安笑着对宋老夫人说:“奶奶,看来我以后也要多行好事为自己存福泽了。”

宋老夫人:“你打算如何行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