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网红打卡APP 第82章

作者:卷尾巴猪 标签: 美食 升级流 网红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连着吃了两种小迟推荐的美食都没踩雷,味道还很不错。要不是因为家里老人不能吃太多内脏,郭盼连牛八宝都想去尝尝。

  所以她其实还挺期待新笔记,希望小迟能在自己离开桂林之前,多给她推荐点好吃的。

  没想到新笔记和推荐美食无关,反而写了一篇她本人在阳朔吃竹筒饭时的踩雷记录。

  郭盼一看首图就知道小迟吐槽的是哪家店,因为她也踩了这个坑!

  作为外来游客的郭盼一点在店里踩过坑之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其实不是当地竹筒饭,还以为竹筒饭就是这个味。

  看过笔记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踩坑,而不是广西竹筒饭不好吃。

  再加上小迟精准描述出她当时吃到竹筒饭时的感觉,连口感都一模一样,她忍不住给个点赞,并留言:这家店好难吃,也不知道在网上怎么火的,吐槽到我心里了,简直是我的网络嘴替。能不能快点更新桂林美食(二),人在桂林等,急。

  下面还有其他网友发出类似的留言,例如:要是早几天看到这篇笔记我就不用踩雷,等。

  除此以外,还有广西IP的网友留言。

  大卡车:我们在当地吃竹筒饭都是吃炭火烤的,你得找那种有炭火炉子在店门口架着烤的才行。

  铃铛响:救命,就是这种奇怪的店把我们当地口碑搞臭,网络营销买的飞起,上次有网友吐槽我们这的竹筒饭大米不好吃我都惊了,我们都用糯米做的呀?

  留言发出去后,郭盼一时忘记自己准备干啥,又开始在小紫书里刷别的东西。

  没多会儿,她的小紫书消息提示亮起,点开一看,原来是笔记作者小迟回复她:有些小吃我吃完忘记拍照啦,所以还没有整理成笔记发出来,如果你对桂林小吃有兴趣,可以去恩恩小吃店尝尝糯米饭,带豆蓉,是广西本地特色,店就在小车米粉店附近。还可以试试当地的出榨全州红油米粉,地址是……

  看到回复时,郭盼第一反应是:小迟人挺好呀。

  第二反应:红油米粉和糯米饭是吧?明天就去吃!

  ……

  排雷笔记的内容并未被APP认可,评分仅56,任务提交后,禾嫒尺只获得3经验值和流量券。

  不过无所谓,这是她自己想写的东西,没有现金奖励就没有吧,反正她是个体户,谁说不能任性一回呢。

  写完笔记的禾嫒尺起来伸了个懒腰,再拉拉筋。发现她写笔记期间,陈灵一直坐在落地窗前发呆没挪过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想什么呢?”禾嫒尺在陈灵眼前用手摆了摆。

  “哦,没什么。”陈灵回过神来,“对了,按照我们原定安排,其实是应该在西街住两天,然后再去桂林坐高铁回家,但是~”

  “但是什么?”禾嫒尺一听陈灵拉长声音,就知道她想哄自己改变行程。

  “我们要不要去遇龙河定个民宿住一天?”陈灵拉着禾嫒尺的手劝说道:“我今天下午看见巴巴和大财去遇龙河住时好羡慕啊,那里景色巨美!但是交通不方便,逛街购物吃东西也不方便,所以最开始才没定那里。”

  说着说着,陈灵还把手机拿出来,打开旅行订票软件,搜索遇龙河民宿:“那边的景长这样哦,而且一出民宿门口就能直接到遇龙河散步,还可以找民宿借电瓶车或者自行车。”

  想起今天下午跟团游览时看见的阳朔山水,禾嫒尺陷入沉思。

  陈灵见有戏,继续给她洗脑:“反正我们明天要去坐竹筏,还要去那儿附近的农庄吃饭,带上行李就好啦,很近呀!”

  “好吧,那今天晚上记得把行李整理好,不要遗留东西在这啊。”

  ……

  阳朔下雨了。

  原本为了能早些前往遇龙河坐竹筏,甚至还特意定了闹钟的4人打起退堂鼓。毕竟三月初的雨天确实有些凉,要是不小心冻感冒,后面的日子可有得受。

  不过不管坐不坐竹筏,禾嫒尺和陈灵都得去遇龙河,因为她们前一天晚上刚定了那儿的民宿。

  陈灵坐在行李箱上,蔫得像颗放了两个月的大白菜。

  禾嫒尺只好安慰她:“如果下雨不方便出门,都要窝酒店,那还不如在遇龙河酒店里呆着,你挑的民宿不是有小阳台和观景天台吗?这场雨来得刚刚好,能在酒店里看烟雨漓江,还是VIP席。”

  原本陈灵因为自己前一天晚上哄着禾嫒尺去遇龙河住,导致现在要面临雨天搬酒店的尴尬情况,有些自责。

  听禾嫒尺这么说,心情又好起来,跳着半挂到她身上:“呜呜,有你真好。不过你想得太美了,我们定的酒店应该看不到漓江啦。”

  遇龙河的民宿是此行价格最高的民宿,285一晚,没有落地玻璃窗,却有单独的小阳台。面积40平,带一次从阳朔县城接、或送的服务。

  两人提前电话联系过民宿管家,确认有空房,能提前入住,于是9点刚过就退了房,等民宿派车来接。

  坐车前往民宿的路程中,两人能直接在车上看见烟雨蒙蒙的阳朔。

  天阴沉得看不见太阳,云层压得格外低,最低处像雾气一般散开来,围绕在山间,远处山脉像是隐约浮在空中,倘若仙境一般。

  要是静下来看会儿,会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仿佛车只要沿着路一直开,就能前往另一个世界。

  在阳朔期间因为淡季不塞车,还有景色能看,每次坐车的时间过得都特别快,两人还没看够,已经到达新民宿。

  这家民宿的装修风格为新中式装修,比前两家都要新,而且装修估计花了大价钱,里头还带电梯,不用爬楼。

  民宿是一栋6层的白色小楼,小楼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小院子,两人住3层。刚进屋,她俩把行李箱直接丢门口就往阳台跑。

  “哇!”

  虽说这几日一直待在桂林阳朔,美景没少看,却还是得承认阳台外的景色比两人想象中还要好。

  站在高处,能看见的风光和车内完全不一样。率先入目的不再是连绵山峦,而是一大片稻田地。越过稻田,还能隐约看见河流淌过,河对面住了几户人家,房子远远瞧去只有丁点儿大,静立在雨中,显得秀气又可爱。

  “怎么样,我挑的民宿!”陈灵这会儿已经完全支棱起来:“哈哈,民宿酒店位置稍微差一些都看不到河流,你知道吗,遇龙河的民宿很难挑的,这里的酒店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好贵,而且几乎都是大床房,我们两人睡会抢被子……”

  她神采飞扬地拉着禾嫒尺吧啦吧啦一顿说,没过太久,从昨晚半夜就开始下的雨,停了。

  “我们去坐竹筏吧!”陈灵更高兴了。

第84章

  给群里的贝壳和P打过招呼,他俩得知现在不下雨以后,也想一块来坐竹筏,于是双方约好各自前往码头汇合。

  原本以为民宿位置订在遇龙河,坐竹筏就会很近,没想到遇龙河太长,她俩到码头还得打车去。在遇龙河打车没西街方便,两队人马分别到达金龙桥码头的时间区别不大,也就差个几分钟。

  由于之前下过雨,来坐竹筏的人不多,她们几乎是雨后第一波来现场玩的客人,所以哪怕现场买票也不怎么排队,很快就能排队坐到竹筏上漂流玩。

  轮到两人时,她俩听着撑船师傅的指挥坐到竹筏上,等师傅熟练地将竹筏划到遇龙河的水流中,竹筏慢慢飘着走,感觉又和前一天在漓江坐电动竹筏完全不一样。

  电动竹筏更大,底下用的竹子更粗,而且上头有雨棚,竹筏两边还有栏杆,会感觉更安全一些。

  人工竹筏则是很窄,两边没有栏杆,脚一伸就能直接踩水里,视野也会会更开阔。

  由于遇龙河上有堤坝,不过坝时,水流均是十分平缓,哪怕有竹筏在上面漂,也瞧着如镜面一般清晰。

  遇龙河属于漓江支流,比能过游船的漓江窄不少,水也更浅,较漓江更为秀气。

  禾嫒尺刚上竹筏时还没觉得景色比起前一天的漓江之游有太多区别,直到竹筏离开码头,转过几个弯,遇龙河两岸风景随着水流过去逐渐变换,仿若一张画卷逐渐展开在眼前。

  水流窄,两岸就自然更近。河流的弯曲比江面更多,所以每拐一次弯,见到的景色就会有所不同。

  有时是大片稻田连着山脉,有时钻过桥底,又能看见岸边的山石直往河上压。

  两人正被风景迷了眼,分别使用自己的道具拍摄视频时,撑船师傅提醒:“接下来要冲坝,把手机相机拿稳啊。”

  4人选择坐的是金龙桥码头~旧县码头段落。全程需时90分钟,320元一筏2人乘坐,能过9个堤坝。

  冲坝是遇龙河竹筏才有的玩法,整条遇龙河修建有二十多个堤坝,平时主要是用于蓄水灌溉。

  乘坐竹筏从上游往下游漂流时,可以乘在竹筏里顺着水流往下冲,简称冲坝。

  禾嫒尺赶紧坐好:“好紧张哦。”

  陈灵看着前方冲坝的竹筏上传来游客的惊呼声,也很紧张:“我在网上看过冲坝视频,我们现在好像应该先把脚抬起来,不然容易打湿。”

  “对哦。”禾嫒尺也看过类似的视频,为此,她为了出行出行买的鞋子不光适合走路,鞋底还厚,更不容易被打湿。

  堤坝往下落的口子眼看越来越近,远远瞧着仿佛河流在那儿断了一截似的。

  “来了来了。”

  “哇!啊哈哈!”

  真冲坝也就那么一瞬间,下去时高低落差让竹筏翘起,河水从竹筏底忽地漫上来,又从竹筏缝里回到河里。

  回过神来的禾嫒尺才又把相机掏出来:“其实很安全耶。”

  她转过身,准备给后面冲坝的贝壳和P拍个冲坝视频,却没赶上,他俩跟在后头已经冲了下来。贝壳手里居然还举着自拍杆,将手机夹在自拍杆里,伸出竹筏外,从斜上方往下拍。

  见禾嫒尺和陈灵回头,她还高兴地冲她俩挥手。

  “是个狠人!”禾嫒尺给她比大拇指虚空点赞。两艘竹筏距离不远,说话大声些就能听见。

  陈灵跟着点头:“太强了。”

  敢在竹筏上将自拍杆伸到水面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手机要是不小心掉河里就完蛋啦,毕竟现在的人出门都不带钱,身家性命全在里头。

  冲过一次坝后,禾嫒尺发现竹筏其实还挺稳,于是冲坝时也把相机绳挂脖上,用自己的视角拍了一段冲坝视频。

  后头的贝壳拍得更高兴,不光拍自己,还趁着禾嫒尺和陈灵冲坝时在后头偷拍她俩,把视频片段发群里,让她们带回去留念。

  禾嫒尺也想回敬一个,但她在前头,要是冲坝之后快速转身往后拍摄不好稳定,只拍下贝壳坐在竹筏上漂的模样。

  贝壳看禾嫒尺要拍她,还淡定地整理好妆发,朝她比了个心。一旁的P倒是看起来不太想上镜的样子,把外套上连的帽子戴上,给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漂到半程时,禾嫒尺还在那琢磨拍视频的事,遇龙河上空的云层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散裂开来,正午的阳光从上方洒下,让远处的云层变得层次分明,像是从山上升起烟来,又与下雨时不同一般模样。

  90分钟的竹筏漂流结束,几人终于玩够满足,而这时,大家也都正好饿了。

  尤其是禾嫒尺和陈灵两人,她俩今天早上出门匆忙,完全不记得吃早饭,玩到一半时肚里已经开始打鼓,叫嚣着想要吃饭。

  “吃啥?”

  “一起吗?”

  “我都可以。”

  4个人刚认识不久,这种时候只要没人出主意,就能一直墨迹下去。

  禾嫒尺的肚子可接受不了这种墨迹,她直接提议:“去巴巴和大财昨天推荐的农庄怎么样?反正不远。”

  饿的时候只要有人提出建议,基本不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于是十五分钟后,4人成功坐到名为乡土农家菜的农庄里。

  乡土农家菜的四层小楼看起来装修倒还挺新,外头散乱堆着不少柴火,院子里搭了雨棚,里头放着餐桌椅,客人可以选择在外边看风景边吃饭,也能躲楼里进餐。

  刚下过雨,外头天气凉,坐院里菜冷得快,所以几人还是选择进屋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玻璃窗往外看,能看见外头院子后边还连着稻田。

  这家农庄主打菜是窑鸡,窑鸡其实不是广西特色菜,不过农庄嘛,就是容易就地取材,村里鸡多,拿来当特色菜倒是也合适。

  四人吃一只鸡没问题,来一只。

  “窑鸡要现做,现在下单要等1小时,可以吗?”负责记录点单的大姨问道。

  来都来了,一小时算什么,4人一致认同:“可以。”

  农庄的菜牌内容不多,一页纸就能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