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05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损失已经初步清点出来了,所以论洛丹的大帐里,气氛非常沉闷。

  这一回带出来的十万大军,之前陆陆续续折损了四万多,后来又收拢了一些溃兵,还有六万多人。

  为了能顺利接收补给,白天论洛丹派出去了一万人,营地里还剩五万。而今晚这一战,就损失了近两万人。虽然跟之前一样,死伤不到一半,更多的是溃逃了,但大部分都没法收拢回来了。

  除此之外,还损失了不少牲畜和粮草。

  但最让论洛丹在意的,还是吐蕃本部的损失也不小。

  被安排在外围的别部根本无法抵挡玩家和回鹘联军的冲杀,溃散得太快,只能由本部顶上。

  虽然最终重新建立防线,阻挡住了敌人的脚步,但是损失也十分惨重,死伤大概四千人,几乎跟别部的死伤人数持平,看得论洛丹心头怒火灼烧。

  之前损失的那些,对他来说都是浮叶,这次才是伤到了根本。

  除了损失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也很让他恼火,“那些唐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明明已经派出去了那么多斥候,甚至冒险靠近了回鹘营地去探查,却根本没有带回来半点相关的消息。

  若是早知道唐军到了,他会防守得更谨慎,损失也不会这么大。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这也是其他人想问的。

  本来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回鹘作战,很多人已经快要忘记“天兵”两个字了,但是今晚跟唐军交上手,那些关于天兵的种种传闻,又重新浮现在了脑海里。

  不错,传闻。

  因为真正跟玩家交过手的,只有次仁斯塔手下的队伍,所以这支吐蕃军对玩家的了解,都来自于传闻。

  传闻里将他们描绘得太夸张,所以根本没什么人相信,都觉得这是次仁斯塔那一部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而编出来的借口。

  但现在看来,至少悍不畏死和诡计多端这两条,是确凿无疑的了。

  ——清点人数的后勤人员发现了被绳索捆着挂在山上的士兵尸体,吓得大声尖叫,险些晕死过去。那一瞬间的惊恐,不仅是因为同袍的死亡,更是因为敌人的神秘莫测、悄无声息。

  这还没有算上传说中的“复活”,如果那也是真的,这样的军队真的是他们能对付的吗?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很多话想说,但当着论洛丹的面,又都不敢说出来。

  只是所有人心里都不免对他生出几分怨气。

  当初的事情就不说了,毕竟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些天兵真的会这么厉害,论洛丹的处置虽说有些疏忽,但他们也没反对。

  可是之前,他们其实都是想撤退的,但论洛丹嘴上说着让他们选,其实根本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强迫所有人跟他一起选择了互换营地这条路。

  原以为能够扭转攻守之势,结果现在回鹘人跟天兵勾连在了一起,他们等于是把自己困死在了这里。

  当时如果撤退,这会儿就算对上天兵,至少旁边没有回鹘人,还有突围的机会。

  论洛丹本来是想跟他们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安排,一看众人的脸色,就意识到没什么可商量的了。越是到了这种时候,他就越要乾纲独断,保证自己的命令能够被执行。

  所以他也沉下了脸,直接开始吩咐,让自己的心腹赤章拉布领军出营,去收拢附近的溃兵,各部则留下来休整营地。

  等人都走了,论洛丹沉默片刻,才站起来,转身去看大帐后方的障壁上悬挂着的地图。

  这幅地图远不如玩家手里的精细,但是该有的东西都有,地形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论洛丹的视线落在西州城的位置,然后慢慢移动到焉耆城所在的隘口。

  事到如今,他也必须要为自己规划一条退路了。

  论洛丹不愿意接受失败,但凡还有一点点希望,他都愿意去搏一下。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制定出这一次的作战计划。

  只是现在,似乎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看不到了。

  到了这种时候,论洛丹自然也会更圆滑一些,先图自保,才有以后。

  次仁斯塔害怕回到鄯善之后,会受到论洛丹或者朝中的责罚,所以不敢逃又不愿降,只能死。

  但论洛丹不怕。

  他是吐蕃任命的河西节度使,同时节制鄯善、且末、焉耆数地,偌大的西域,也就只有于阗和疏勒不在他的管辖之中。

  作为这片地方的最高长官,没有人能断他的罪。

  至于国中……次仁斯塔不知道,但论洛丹很清楚,国中因为赞普崇佛之事,与信封苯教的贵族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势同水火,根本就无力再管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域。

  只要能回去,他就还是那个风风光光的节度大使。

  但还是要尽量带走更多的人——特指吐蕃军队,毕竟其他地方虽然还有驻军,但不方便调动,这支大军才是他的根基。

  至于那些别部,能够为他制造撤退的时机,就算是物尽其用了。

  这样还能节省些粮食。

第77章 抢怪这种事,需要理由吗?

  沙漠虽然广阔,但是真正能走的路就那么两条。尽管是从吐蕃营地里逃出来,但除了少部分慌不择路的,大多数溃兵并没有乱跑,而是顺着来路,往焉耆的方向跑。

  顶多只是怕有追兵,干脆偏离主道一段距离,远远地顺着相同的方向走。

  焉耆城被安西军占领的消息,虽然中上层尽力隐瞒,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而这种消息又传播得足够快,很多人其实都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敢也不愿相信,或者干脆只是觉得这个方向更熟悉,也就更安全。

  然而走着走着,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是什么?”有人指着前方的沙山问道。

  夜里风很大,沙山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飞,远远的只能看到一个隐约的、庞大的轮廓,不像是鸟,更像是什么奇异古怪的存在。

  三更半夜、荒郊野外、大漠黄沙,突然出现这种异象,让人心里发毛。

  溃兵们磨磨蹭蹭、战战兢兢,半晌才走到沙山附近,也终于看清了,那似乎是风吹动什么东西在飞……像是某种布料?

  是风就好……他们壮着胆子又靠近了一些,眼尖的人终于认出来了,“原来是一面旗帜!”

  可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会有一面旗帜?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决定爬上沙山,将旗帜取下来,可以用于夜里御寒。

  沙漠里的昼夜温差极大,这个季节虽然冻不死人,但野外也没那么好过,他们逃得仓促,什么都没带,这么大块布料,会有很多用处。

  等到旗帜被取下来,借着星月的光芒,一群人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

  一个金线绣成的“唐”,在暗夜里仿佛也散发着淡淡微光。

  “是唐军!”一个士兵小声惊呼。

  “唐军怎么了?”也有人不明所以。

  军队里等级分明,异族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在身份上就直接分了贵族、平民和奴隶。

  会在战斗爆发的第一时间就选择溃逃的士兵,几乎都是贵族和平民,他们的命不值钱,在军队里也只是边缘人物,不受人待见,消息也不灵通,很多人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天兵”两个字。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

  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秘密,连上面有意保密的焉耆城易主的消息也没能真的瞒住,何况这件事知道的人那么多?

  有人连天兵两个字都没听过,有人却知道得太多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关于天兵的来历不仅演变得越来越完整,有头有尾,甚至还视传播者的不同,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不过大概的意思都差不多,总而言之,天兵的主人是某位神明的爱女(此处神明的身份根据各民族信仰不同而有所变化),神明因为遭遇强敌,无法顾及她,就送她下凡转生,还派遣了很多天兵天将在她身边护持。

  之所以以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事,是因为神的爱女年幼,无法发挥神力,现在她长大成人,就能召唤出天兵天将了。因为她召唤的只是天兵天将的化身,所以这些化身虽然实力低微,却可以死而复生。

  至于为什么神的爱女会转世成为郭昕的女儿,那是因为神明是天上的战神,而郭昕是人间的战神——早十年前,郭昕确实也在西域闯下了赫赫威名。那时,这些部族也大都是唐军的附庸,如今虽然已经转投吐蕃,可是今昔对比,反而更怀念那时候的日子。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个故事才流传得那么快。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论洛丹那样,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是质疑和警惕。身为统治者,他们也经常用这一套神神鬼鬼的东西来糊弄底层,所以现在,大家接受起来也毫无障碍。

  何况这故事编得确实有板有眼,就算是雁来本人在这里,听到这个融合了神话传说,结合了历史事实,又掺杂了自身想象的故事,估计也只能叹服。

  总之,有了“神的女儿”和“天兵化身”,现在的唐军早已不是原来的唐军,所以才能打得次仁斯塔的队伍节节败退,甚至连焉耆城都给占去了。

  在沙漠里留下旗帜这种事很奇怪,但如果是天兵,那做这种非常之事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

  这旗帜多半也是他们留下的,当然不能乱动。

  但那个将旗帜取下来的士兵犹豫片刻,还是道,“我……我还是想带上它。”

  “哎,你怎么……”其他人顿时急了,“带上这东西可能会找来祸患啊!”

  “不会的。既然是神女和天兵的东西,怎么会随便害人?应该是庇护普通人才对。”

  “可我们又不是她的子民。”

  “那我们就带上这面旗帜,去焉耆城投降怎么样?”

  “咦?”

  溃兵的去处一般有三种,要么被己方找回去,要么被敌方抓回去,要么跑远些,找个地方偏僻、人迹罕至的小村子安家落户,变成普通百姓。

  不过西域地理环境特殊,只有一个个围绕着绿洲建立起来的城池,第三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所以他们只剩下两个选择。

  被吐蕃人找回去也是继续跟天兵和回鹘人作战,这次能逃出来,下次就不好说了。

  不如去投焉耆。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跑出来?”有人发出灵魂质问。

  当时直接降了多好,省得提心吊胆地跑回来。

  众人陷入沉默。

  不过将旗帜带上这事,却是定下来了。

  一行人又往前走了一阵,发现这面旗帜并不是特例,道路两侧竟然都插了不少旗。有个士兵突然灵光一闪,“我知道了,这些旗帜是用来指路的!”

  在沙漠里迷路也不是玩家的特权,而是常事。

  论洛丹率军出征,还从焉耆带走了一队向导,就是为了防着这个。

  沙漠里大片大片的黄沙和戈壁,能用来做路标的不多,要么是树,要么是死人的骨骸。像插旗子指路这种事,当然不是没有人能想到,只是往往刮几阵风就没了。

  但如果是天兵的旗帜,那自然不同。

  旗帜能庇护人,本是虚无缥缈的说法,但不知怎么,这会儿大家看着这些旗帜,莫名就增添了几分安全感。

  他们干脆重新回到了路上,这边更好走。

  但是才上来没多久,忽然有人道,“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