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95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啊这?这真的是李贺说出来的话吗(吃惊

  ——而且李贺连进士都不是,对朝廷官员这么说话,这河狸吗?

  ——这个也是野史记载的,连元稹的官职都写错了,感觉不可尽信。不过元稹的人品是真不好啊,感觉这故事放在他身上毫无违和感呢。

  ——他早期也跟白居易一样是个愤青吧,俩人就是因此好上的(喂

  后来据说有一次他出差回京,在驿站住了上厅,之后又来了几个宦官想住上厅,直接闯进房间里,用鞭子抽伤了元稹的脸,然后他还因为这事被弹劾说“失宪臣体”,被贬出京十几年。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后期才为了上位结交宦官,也因此为人所不齿,不过人家官做到了宰相。

  ——哦豁,如果真是元稹上书,那就热闹了。

  ——现在白居易也认识李贺了,到时候他是站元稹呢,还是站李贺呢,哎呀,好纠结呀!

  ——修罗场,我喜欢,多来点!

  ……

  新昌坊,白宅。

  有一则故事讲,白居易考进士之前,去顾况家行卷,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就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等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就改口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不过根据后人考证,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中进士的时候,顾况根本不在长安,这个故事多半是编造的。

  要让白居易来说,他也觉得在长安居,大不易。

  在长安考进士、做官,这几年白居易搬了很多次家,有时候甚至干脆是寄宿在寺庙或者人家,连婚都是直接在妻子杨氏家里结的,婚后才在杨家所在的新昌坊租了房子定居。

  翰林学士经常要值宿禁中,住得离娘家近一些,妻子也有人照应。

  长安生活不易,弟弟白行简考中进士之后,也是跟着兄长住。

  跟政治热情满满,一心留意国政的白居易比起来,白行简这个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就要清闲得多,他的性情也更活泼跳脱,喜欢凑热闹。

  天兵进城之后,所有的热闹白行简全都没有错过!

  这几天天兵跟着李贺到处投书,白行简也与许多闲着没事干的百姓一样跟在后面,指点议论,兴致勃勃。

  不过今天这条路,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越走越眼熟,直到看到熟悉的门扉,白行简才不由得以手扪额,“啊”了一声。

  这不就是他家吗?!

  对哦,他哥白居易,好歹也是翰林学士、天子近臣,再加上诗名在外,人所称颂,自然已经有被人行卷的资格了。

  白行简顿时大喜,排众而出,主动将李贺和天兵请进了门。

  这时候行卷的流程是在门房投书,主人要是刚好在家,且有兴致,就会打开看两眼,喜欢才会把人请进来见面,甚至引荐给他人。如果主人不在家,或是不喜欢这些作品,那就只能石沉大海了。

  据说李贺去给韩愈行卷,韩愈刚从外面回来,已经解了衣带准备休息,看到《雁门太守行》,便又束带召见。

  所以白行简这直接把人领进门的操作,把李贺给整不会了。

  “不知阁下是?”

  “小子白行简。”

  “白行简”三个字一出,玩家立刻齐刷刷看了过去。

  就你小子是白行简啊?

  白行简,白居易他弟,代表作品……很遗憾,并不是唐传奇中评价颇高的《李娃传》,而是那篇全名发出来会被口口的《大乐赋》,描写大胆细致,被称为“中国的《爱经》”。

  这么露骨的视线,白行简当然感觉到了。

  这些天兵上下扫视着他,仿佛在看什么稀奇,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微妙感。

  好好一个精神小伙差点被看蔫了,“在下身上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没有。”玩家齐齐摇头,“只是觉得你很有前途。”

  像是为了让这句话显得更可信、更有力量,男玩家纷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女玩家则是在一边捂嘴窃笑。

  听到动静出来查看的白居易:“……”

  生活还真是处处都有惊喜啊。

  不过李贺的行卷终于送到了他家里,也让白居易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他骤登名位,一腔热情都在工作上,平日里还真没什么奖掖后进的习惯,又不像韩愈那样身为学官,所以这还是头一回有人来给他行卷。

  同样是被天兵推崇,李贺眼看着就要跟他齐名了,白居易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天兵喜欢才子,天下才子却非止乐天一人。

  这也就罢了,为何天兵对待两人的态度,也是天壤之别?

  不过现在李贺主动登门,就是将他放在了前辈的位置上,他当然也要有前辈的样子。

  ……

  并不是所有玩家都有兴趣跟着李贺到处跑,大部分还是各忙各的事。

  比较倒霉的是唐一,被抓去宫里开会,商议跟吐蕃的会盟。

  对,没错,这事还没有谈完,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推进。但经过了前几天的事之后,唐一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不管是大唐方面还是吐蕃方面,都变得好说话了很多。

  看来适当的亮一亮拳头也没有坏处。

  好消息是大唐公务员的上班时间比较阴间,差不多是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三点。

  所以真的不用疑惑为什么他们当官好像很闲的样子,不是在游山玩水就是在歌舞宴饮,因为本来就留下了娱乐休闲的时间。

  又是一天的扯皮结束,唐一回到驿馆,才下了马,就见有一群人聚在门口,看到她,全都眼睛一亮。

  唐一只好停下步子,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守门的护卫道,“唐长史,这些是从洛阳来的商胡,都是安史乱后滞留在大唐的商胡和他们的后代,听说安西军打通了河西走廊的通道,派遣使者入唐,所以特来拜见。”

  几个胡人也连忙递上名帖。

  唐一挨个翻看,心里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合理。

  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河西走廊,切断了大唐跟西域的联系,不仅西域的唐人回不来了,大唐的胡人也同样回不去。

  毕竟吐蕃打的是困死西域唐军的心思,当然不会允许他们继续通商。也正因此,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完全被破坏,唐宋商人们这才转道水路,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

  不过按理说,他们既然是胡商,完全可以借道回鹘,但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个时代,行商打通一条商路并不容易,一般都会沿路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结交当地势力,交足保护费,这样才能一路平安,否则官兵随时都可能变成劫匪。

  所以商人们基本都只会走自己熟悉的道路,久而久之,这条路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回鹘道当然也被其他的商胡势力控制着,人家不会平白把商路借给他们,分润利益出去。

  代价太大,就不值得了。

  反正大唐的生活也习惯了,在这里有产业、有家口,日子也不是不能过。

  不过能回家,当然还是想回的。

  就像西域的汉人一样,就算猜到几十年过去,再回去也是物是人非,但还是想着要回去看一看。

  “所以你们是想跟着我们的商队回西域?”唐一确认了一下。

  几个胡人连忙点头,“是的。”

  唐一正琢磨着该不该答应,眼前忽然弹出了任务提示。

  她不由失笑,不知不觉又开始用政客的思维去考虑了,但作为玩家,根本不用想,有任务接就完事了。

  不过,原来在长安也能触发任务吗?

  “可以。”唐一点头应下,又问,“你们有多少人?”

  “很多,大概有几十个商人,加上从人和奴隶就更多了。”一个胡人道,“大家都很心急,又怕打扰唐长史,就推举我们几人为代表过来。我等已经在西市置办好了宴席,还请唐长史和诸位天兵能够赏光。”

  胡人的态度很客气,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三方会盟和互市真的能谈成,这条商路也必然是在安西军的控制下了,他们这些人不管是想回家,还是想继续经商,都要跟安西军搞好关系。

  唐一打量着这几人,他们高鼻深目,留着络腮胡子,长相完全是胡人的模样,身上穿着的却是唐装,开口也是十分流利的唐音,看来已经本地化得很好了。

  参加胡人的宴会,一听就是玩家会感兴趣的。

  唐一想了想,没有拒绝,点头道,“稍等,我要先休整一番,也通知一下其他人。”

  “唐长史请自便。”几人忙道,“我等先回去操持宴会,留一人在此听候吩咐。”

  唐一本想婉拒,但想到这时候的商人跟官府的关系就是这样,不答应他们可能还不安心,便道,“那进来等吧。”

  ……

  听说有人请客,玩家不管在忙什么,全都热烈响应。

  只有跟着李贺投书的小组期期艾艾地问,能不能把李贺和白居易兄弟一起带过去。

  唐一说,“你可以问问他们。”

  他心想但凡是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人,就不会答应吧?被天兵找上门来没法拒绝是一回事,但是主动去参加私人宴请就是另一回事了,白居易好歹也是个天子近臣,应该有这样的自觉。

  然后她就在设宴的酒楼看到了白居易、白行简和李贺。

  皇帝知道估计要气死了。

  不过唐一才懒得管皇帝的想法,反正白居易这谏官也当不了两年,等蜜月期过了皇帝也会让他走人的,可不关玩家的事。

  她将这念头抛开,凑过去听商胡们讲这些年在大唐的经历。

  原本长安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聚集在这里的商胡更多。

  不过商路断绝之后,胡商们没了货源,只能各自设法。相比于天子脚下的长安,专门用来安置闲散官员、世俗氛围更浓、商业又极为繁荣的东都洛阳,反而成了更好的选择。

  所以大部分商胡都搬迁了过去,搞得长安城的胡姬酒肆都少了很多……

  说着说着,又说到了胡人的习俗,眼看马上就到十一月了,每年这时候,他们都要“泼寒”,因为是胡风,中原也谓之“泼寒胡戏”。

  其实就是胡人的泼水节。

  该说不说,胡人是真不怕冷啊,十一月互相泼冷水。但能加点的玩家更是无所畏惧,一个个踊跃报名,都表示到时候一定会去参加。

  这种热闹怎么能少了玩家!

  一个玩家报完名,回头看到安静坐在角落的李贺也目露好奇向往之色,有些为难地道,“弟啊,你就别去了吧?”

  这小身板,回头再病了可咋整?

  使团因为都是玩家,根本没带医生——也怪医生玩家都不能打,争不到名额。雁帅的队伍倒是肯定会带上,但还不知道要赶多久的路才能到呢。

  但看到李贺眼中的光芒黯淡,她自己又不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