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03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想到这里,他不由看了李纯一眼,就见李纯面沉如水,双手紧握成拳,那只刚刚包扎好的手,纱布上已经又渗出了鲜血。

  细看才会发现,他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俱文珍怕其他人注意到,便将钱十三和小内侍都打发下去了。

  等他回来,见李纯已经恢复如常,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听李纯忽然道,“摆驾,朕要去……兴庆宫。”

  俱文珍不由一惊。

  兴庆宫是玄宗皇帝的潜邸,他登基之后就扩建成了兴庆宫,是长安三大宫殿之一,本来也是皇帝经常游幸之处。

  不过因为当初顺宗退位之后就住在兴庆宫,所以李纯从来没有去过。

  连带着如今还住在兴庆宫的王太后,他也见得很少。

  现在他突然要去兴庆宫,怎么能不让俱文珍惊讶?但这不是他该问的,因此只是低头应下,便下去安排了。

  等他走了,李纯才慢慢活动起僵硬的身体。

  俱文珍的动作很快,不久李纯就到了兴庆宫,先去给王太后请了安,然后才去了当初顺宗所居的宫殿。

  距离顺宗驾崩,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这处没有主人的宫殿,也显得冷落萧瑟,屋宇衰败、杂草丛生,不胜凄清。

  大概是因为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又不得德宗这个父亲爱重,就连太子妃也因为犯错而被德宗赐死,所以李诵总是显得过分谨小慎微,更多的时候,他像是一道沉默的影子,让人注意不到。

  所以他登基之后爆发出的那种对改革的热情,是吓了李纯一跳的。

  但在李纯看来,他太急切了,好像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动静太大,所以败亡也快。

  失败之后,李诵好像就消耗完了所有的力气,又重新变成了那道沉默的影子。就连李纯这个儿子站在俱文珍身边,逼迫他让位时,他也没有任何反抗,而是顺从而安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最后,他无声无息地死在了兴庆宫里。

  就连李纯这个儿子,其实也是有点看不起他的,觉得他没有半点皇帝该有的气魄。

  所以李纯为自己的父亲定下的庙号是“顺宗”,其中不无讽意。

  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将与父亲有关的一切都清扫干净,要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但是今天,在自己身为帝王的尊严被人毫无顾忌地踩在地上,他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处理时,李纯终于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父亲的处境,以及他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了。

  他也终于知道,原来隐忍也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和容易。

  忍字头上一把刀,日日锥心、夜夜刮骨。

  可是承受着这一切的人,却只能和着血,将所有的痛苦都吞咽下去,不敢露出一分一毫。

第135章 雁来被弹劾了。

  因为要去看郭昕的新住处,所以玩家的直播间一直没关。

  反正现在的直播,更多的是一种记录,以及给云玩家提供一个能够实时了解游戏、与其他同好交流的渠道,比论坛更直观更方便。有比较重要的内容都会开一开,也不介意有没有人看。

  看到雁来在京兆府的也院子里开了新的复活点,弹幕顿时热闹起来。

  ——!我怎么没想到,复活点还能开在京兆府啊!

  ——雁帅没选皇宫,应该是那边不能开。也是,皇帝都还在呢,没法把皇宫变成我们的地盘。不过京兆府开得这么这么顺利,老郗这人是真能处(拇指

  ——所以以后京兆府就是玩家的快乐老家了?

  ——嘿嘿嘿,那边树丛里蹲着的是皇帝的人吧?我好想看看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啊,一定很精彩!

  ——嗷嗷嗷长安城我来了!

  ——我靠靠靠靠靠!为什么我去不了长安?@客服垃圾游戏!

  ——楼上怎么回事?

  ——[截图]说我等级不够20级,不能进入该地图(大怒

  ——呃,是进游戏没多久的新人吧,这等级确实有点低了。我觉得这个限制应该是为了保护玩家吧,毕竟等级太低,是有可能被京城的官兵秒掉的。

  ——确实,满二十级的话,算算应该能拉满一项属性,另一项也将近一百,哪怕手残也能跑得掉。

  ——我不怕被秒啊!快放我进去!

  ——笑死,玩家还怕死?就强行保护是吧,有一种保护叫官方觉得你需要保护?

  ——我觉得主要还是为了保护长安城的百姓(扶额,五十个玩家就闹出那么大动静,现在彻底放开,还不把长安的天翻过来啊?

  ——有门槛啊,那没事儿了(来自一个还没有账号的玩家

  ——呜呜呜呜呜呜呜最早几批进游戏的玩家,但因为是风景党,除了日常几乎没怎么做过任务,现在等级还不够二十怎么破?

  ——楼上你……我只想说一句,活该。

  ——这也太没上进心了,最早的几批,随便去战场上混一下也不会还不到二十级啊= =

  ——主线你是完全不参与是吗?怎么这种人都有号,我还没有!

  ——啊啊啊啊啊开了新的复活点是不是该召唤新玩家了?急急急,我是急急国王!(信女愿一生吃素只愿能抽到一个账号.jpg

  ——我别的都不羡慕,就羡慕那些种田玩家。当时说是只能种田劝退了好多人,抽中的概率贼高,结果秋收之后全部都转正了呜呜呜……

  玩家聊得火热时,雁来正暗自庆幸。

  也不知道是因为长安是大唐的都城比较贵,还是因为系统看她的账户余额多了就搞通货膨胀,亦或者因为长安距离西域太远,点亮不易,反正这个复活点,一下子给她扣掉了整整一百万气运值!

  得亏她原本预计的几个复活点都没没开,刚好填上了这个窟窿。

  复活点开起来,她也总算是有安全感了。

  雁来挥手让玩家去收拾残局,自己则走到郗士美身边。

  郗士美看看她,又看看郭昕,再看看仍在目瞪口呆回不过神的工部官员,苦笑着摇头,“老夫这是上了贼船啊……”

  要是知道雁来“借”京兆府的院子是用来做这个的,他肯定不会那么爽快答应。

  “怎么能这么说呢?”雁来很不赞同,“郗公早就已经在船上了,我现在不过是给这艘船加高加厚,再装上武器,你该高兴才是啊!”

  不然船沉了对谁都没好处。

  郗士美无言以对。

  “往好处想。”雁来又劝他,“以后京兆府就是整个长安城都没人敢随意冒犯的地方了。”

  京兆府不能贯彻执法,无非就是因为上面婆婆太多,谁都能来指手画脚,但今日之后,想来这样的情形会大有改善。

  “罢罢罢。”郗士美又好气又好笑,“陛下还会不会继续让我做这个京兆尹,都还不好说呢,且不去想他了。”

  雁来倒觉得,或许一开始皇帝是想换掉郗士美的,但有了这个复活点,就不一定了。

  不过郗士美听到这个,未必会高兴,她也就没说。

  倒是郗士美很快进入了角色,他看着还在不断闪现的玩家身影。其实天兵的数量看起来虽然多,跟长安城上百万的居民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但郗士美还是不无忧虑地道,“京兆府人力有限,恐怕管不住这些天兵。”

  这话说得含蓄了,其实就算京兆府人手充足,也是管不住的。

  “哦,这个郗公不用担心。”雁来倒是很坦然,“天兵会自己管自己的。”

  郗士美看她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忍不住道,“难怪京中传言,说你管不住这些天兵……”原来是一直偷懒,根本没管过。

  雁来挠了挠头,“嘿嘿,也不算说错嘛。”

  管不住,也没必要管,只要让他们养成习惯,能够大致遵守游戏世界的规则就行了。

  这也是她没直接将新玩家召唤到长安来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督促一下玩家升级。

  过了三十级之后,雁来的升级速度就越来越慢。虽然她现在的面板数据,智力、体质和敏捷都已经拉满,能打能扛能跑,对升级已经不那么急切,但一个月都升不了一级,还是有点过分了吧!

  不过新玩家还是要招募的,顺便再来一次游戏更新——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得亏一直有别的事情转移玩家的注意力,倒也没人抱怨过,但雁来也不能真的大撒手不管。

  ……

  皇帝在兴庆宫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天快黑了,才回到大明宫。

  他没留任何人在身边服侍,所以俱文珍也不知道他在兴庆宫到底经历了什么,只能感觉到皇帝整个人看起来沉静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压抑了。

  这也让俱文珍松了一口气。

  之前的皇帝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撞,一味的急切,根本静不下心来面对当下的困境,只一味地想找一个立刻就能破局的办法。

  但天兵的局要是那么好破,也没法在西域站稳脚跟,甚至反制其他大势力了。

  吐蕃使者至今还住在四方馆里呢,可见他们也奈何不得天兵,只能顺着她的节奏来。

  虽然皇帝认清现实的速度太快了,还是让俱文珍感觉有些怪异,但想想这位陛下的性子,又觉得是正常的。

  当年俱文珍为了对付先帝手中的革新派,要选择一个皇子来扶持,其实李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他是皇长子,妻子又是郭子仪的女儿,被德宗、顺宗两朝皇帝寄予厚望,只要按部就班便可上位,宦官拥立的功劳就不明显了。

  是李纯主动配合了他。

  当时改革派威势不小,俱文珍也很需要李纯身后的勋贵集团支持,两边这才一拍即合。

  或许这位陛下就是那种越是遇到大事,越是能冷静以对的性子,之前只是太猝不及防,所以乱了方寸,如今知道势不可违,也就清醒了。

  他的判断是对的,回到大明宫,李纯就主动提起了一件之前一直被搁置的事,“之前安西大都护上奏,请求允许跟随她过来的百姓进入大唐境内,准了吧。这事尽快去办,让他们在上元之前进入凤翔府,在那里过节。”

  “是。”俱文珍立刻应下,正要下去吩咐,又听皇帝道,“还有让这些百姓回乡探亲、祭扫、埋葬先人的请求,也一并准了。”

  俱文珍脚步一顿,“这……是否要派遣神策军随行,以免天兵行事无所顾忌?”

  “不必。”李纯神色冷淡,“朕记得,安西镇兵多是从山东、河北一代招募的吧?”

  “是。”

  “那就随他们去吧,正好河北三镇素来不驯,乃是藩镇祸乱之源,就让天兵去跟他们碰一碰吧。”李纯道。

  俱文珍心想这倒是一条计策,既然天兵没法对付,那就想办法利用起来。

  只是驱虎吞狼,遗祸无穷啊……

  不过他也知道,当下皇帝和朝廷所面对的局势,已经由不得他们考虑那么长远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见皇帝没有别的要说,俱文珍便上前几步,从堆成小山的奏折里挑出了相应的那一封,捧到案边放下,朝外面看了一眼,试探着问道,“陛下,老奴去叫人?”

  李纯却没那个耐心,直接道,“你来写。”

  俱文珍的心砰砰跳了起来,他打量了一下皇帝的脸色,见他不似说笑,便当真提笔在奏折后面写了批复,再将它递到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