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青箬
这也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众人都是真情实感、同仇敌忾。
但要说到解决方案嘛……
没有。
田季安的奏折里写得明明白白,成德已经开始推行天兵的那一套了,而这个结果,可不是好商好量地讨论出来的。不仅死了一个王承宗,成德的兵马也散去了大半。
说到这个,朝臣们的心情都很复杂。
从平定安史之乱开始,削藩一直都是朝廷的国策,哪怕是终结了永贞革新的皇帝,俱文珍、武元衡等人,其实也是主张削藩的,只是更稳健、更保守而已,不然只会逼反所有藩镇。
结果现在,来了一群比永贞革新更激烈、更极端的天兵。
他们还真的把事情给办成了!
甚至顺便还把“轻徭薄赋”这个盛世的标志、封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所有文人都心心念念的隐藏成就给解锁了。
而且看魏博和幽州的反应就知道,他们不赞同、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
问题是他们对天兵没办法,就干脆又把皮球踢给了皇帝和朝廷,想让他们去解决。
自己丢出去的回旋镖,绕了一圈飞回来,打中了自己的后脑勺。
让众人如何能不心情复杂?
……
雁来很快就收到了朝廷抄送的消息。
也不单单是抄送,皇帝还举一反三地将魏博和幽州也加入了星期四……啊不,抗议天兵豪华套餐。
中心思想就一个,天兵弄出这么多的乱子,朝廷现在压力很大啊,封赏什么的肯定是没有了,还得想想办法,该怎么安抚和约束发起抗议的那一方,你们看看是不是也该出点力啊?
不过雁来看完这几封奏折,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天兵鱼肉官吏?这些人在讲什么鬼话,官吏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弱了。”
郝主任闻言也没忍住笑了。
确实,几千年来,只听说过官吏鱼肉百姓,现在官吏嚷嚷着自己被人鱼肉了,确实很有喜剧效果。
但笑过了,郝主任还是正色道,“人啊,只有自己的利益被触动了,才会哭得最情真意切。这些官吏鱼肉百姓的时候,视之为理所当然,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自己的利益受损,也知道委屈了。”
雁来耸耸肩,“那我们也可以觉得没问题啊,按照他们的逻辑,谁强谁有理。他们强就可以鱼肉百姓,现在是我强,我当然可以鱼肉官吏。”
郝主任忽然问,“需要帮你把这句话传达给田季安和刘济吗?”
雁来忍不住看了她一眼,没想到郝主任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啊。她想了想,笑道,“传吧,我也想看看他们听到这话,会是什么表情。”
这可是桀骜不驯,连皇帝和朝廷都不放在眼里的藩镇,也是强权逻辑的忠实拥护者。
郝主任也看了她一眼。
她们早就怀疑雁来可以看到现实中的网络,至少是可以看到游戏论坛上的内容,所以很多玩家在论坛上反映的问题,都能很快处理。
不过到底没有捅破窗户纸,之前雁来多少还会遮掩一下,现在却是连掩饰都懒得了。
这也说明自己这份工作干得还不赖,真正得到了她的信任吧?
这么想着,郝主任又感觉光是传个话,似乎太简单了。虽然只要做任务的玩家开直播或者发帖子,雁来也能看到,但毕竟不方便跟其他人讨论。反正都要得罪人了,不如把场面做得再大点。
她对雁来说,“只传这一句话,难免有些单薄。”
“郝主任的意思是?”
“如今雁帅麾下也有不少笔杆子了,不如让他们写几篇檄文,辩一辩这件事?”
论影响力,还得是文人手里一支笔。
“这主意不错。”雁来立刻让白真珠去将留在龟兹城的文官们都叫了过来。
别人还好,王建一见到雁来,就躬身请罪。
他负责创办安西的第一份杂志,但是诗文已经收了不少,选题也做了好几个,却始终没能定下来,更不用说付梓刊行了。
虽然这是因为他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想要来个一鸣惊人,但是耽误了太多时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无妨,不着急,慢慢来。”雁来摆手。王建的工作进度虽然没有推进,但会可没少开,能看得出来,他每一次都是认真准备的,只是讨论着讨论着,他又会自己将之推翻,所以才停滞不前。
既然是在认真做事,那就没必要着急,好的经典都是打磨出来的嘛!
等人到齐了,雁来将几封奏折拿出来给他们看,要求他们写几篇檄文,王建却是眼睛一亮,连忙站出来道,“雁帅,不若以此为主题刊印一期杂志,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除了你说的檄文,或诗,或文,或论,或赋……我们写不了的,也可以向其他人约稿。”
雁来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而且王建提议做成杂志,是因为他现在就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想的自然就是这个,但对雁来来说,其实还有比杂志更方便好用的形式——报纸,或者说传单。
到时候多多地印,让玩家拿出去发,那才是真的……天下震动。
第174章 是雁来从长安日夜兼程赶到洛阳所需要的时间。
给安西四镇的文书发出去之后,一连三天,都没有任何回应。
第一天,李纯不以为意。
第二天,李纯略感疑惑。
到第三天,李纯有些坐不住了,以安西军办事效率来说,这么长时间没反应,很不正常。
在“负责传信的天兵玩忽职守”、“安西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暂时搁置”和“说不定正在暗地里密谋什么针对朝廷的招数”这三种可能之中,李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后一个。
他将俱文珍叫来,问道,“最近天兵可有什么异样?”
俱文珍天生就擅长搞情报工作,他那个目前还没有定名的大唐版东厂,如今已经很有模样了,至少长安城里的大小事情,都能随时侦测到。尤其是玩家,一边是俱文珍有意打探他们的消息,另一边是玩家没什么保密意识,他们的消息探听起来并不困难。
然而俱文珍的答案却注定要让李纯失望了,他道,“依旧与以往一般,并无异样。”
见李纯微微皱眉,俱文珍又问,“不知陛下想问的是哪一方面的消息?老奴这便令人留心。”
但李纯也不知道该留心什么样的消息,有些心烦意乱地道,“河北之事,天兵至今未曾上报,魏博和幽州的奏折朕都已命人抄送安西,她们却迟迟没有反应。”
俱文珍瞬间了然。
虽然跟到处跑的天兵比起来,雁来低调得简直有些过分,但是作为那场宫宴的亲历者和当事人,俱文珍和李纯或许是整个大唐最了解这位四镇节度使到底多没有恭顺之心的人。
什么天兵桀骜、不听教训,都只是托词,恐怕天兵所有的行动,背地里都有她的支持。
河北之事当然也不会例外。
既是她的安排,那朝廷问责,也是意料中的事。况且,要说她会害怕朝廷的责难,那也是笑话。
那么,这迟迟不做回应,就显得很有玄机了。
俱文珍立刻道,“老奴这就让人留意,只是……天兵是什么样的性子,她只会比旁人更清楚。若真是机密之事,恐怕不会让他们知晓。”
李纯也没有报太大的期望,道,“先盯着吧。”
“是。”俱文珍应声退下。
李纯注视着他的背影,眸光渐渐变得幽深。
这几日,他开始格外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并且不断设想,若是有人想害他,要如何做?成功的几率有多少?
结论是,外人很难伤害到他,哪怕是天兵,除非豁出去了要跟朝廷撕破脸,否则想要悄无声息摸到他的住处来,也是有些难度的,但若是他身边的人想动手,或者愿意给外面的人提供便利,那就有太多的办法,而且每一种成功率都很高。
是啊,就连王承宗,已经跟天兵打起来了,最后也不是死在天兵手里的。
身边亲信之人动手,自是毫无防备。
他以前怎么会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处境如此危机四伏?
正想得出神,有内侍来报,说是内卫统领李炳求见,李纯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好几日没去过校场了。
一方面是因为忙,再加上心里存着事,没有那样的兴致,至于另一方面……
李炳进了紫宸殿,拜见过后,便迫不及待地道,“陛下,臣这两日发现了一个武学奇才,不仅天生神力,学习天赋也十分惊人!”
看到他满脸的喜色,李纯的心情越发复杂。
在将神策军严格筛选过一遍之后,李纯又亲自挑选了李炳这个远房宗亲来担任内卫统领——相较于宦官和武将,李纯觉得,在面对天兵的时候,李唐宗室会更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
李炳虽然是宗亲,但跟皇帝这一支的关系已经很远了,家道也颇为中落,因此才会去神策军混饭吃。
不过他自幼酷爱武艺,虽然是混日子,但本事却没落下,就在第一批被选中的二百内卫之中。李纯看过家状,考察过品行之后,就把人提起来做了统领,李炳也一直十分勤勉认真。
因为神策军被淘汰得只剩下三千人了,为了补足一万之数,李纯就将选拔新人的活儿交给了他。
放在之前,听到李炳这么说,李纯必定十分欢喜。毕竟他刚刚还在担忧自己的安危,这就送来了一个天生神力的勇士。但现在,李纯一看到李炳,想到那还未组成的一万精锐禁军,就免不了会想到王承宗。
王承宗死了不要紧,他每年两千金的进奉岂不是也没了?
不止是这两千金,若是按照天兵那个减税法,收上来的钱粮能维持地方运转就不错了,不管是上供国库的部分,还是给他这个皇帝的进奉,恐怕都要停了。
现在是河北,河北本来就不给国库交税,也就罢了,可是以后呢?
天兵不会总是只在河北活动,到时候,朝廷又当如何是好?
李纯越想越远,越想越忧虑,已经忘了殿内其他人。李炳和传信的内侍也不敢打扰他,只能低眉敛目,安静侍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视线落在李炳身上。
李炳被他一看,“砰”的一声跪下了,“臣搅扰陛下,罪该万死。”
“不关你的事。”李纯站起身道,“走吧,去瞧瞧那个天生神力的勇士。”
钱的事情之后再说,但他确实很需要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当然,现在的李纯也无法完全相信别人,尤其是这种身怀武艺之人,不过他身边也不会只留一人,身为主上,只需以权术让他们互相制衡。
想到制衡,李纯的心思又飘了一瞬。
出门的时候,视线落在躬身行礼的内侍身上,他脚步忽然一顿,道,“今日没有其他人在,你就跟着吧。”
“是。”内侍大喜,连忙小步跟上。
李纯一边走,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今日怎么是你在这里?”
他记得这个叫仇士良的内侍。
当年李诵还是太子时,此人就已经在东宫侍奉了,李纯对他还算熟悉,登基之后,对潜邸旧人也都有封赏。不过上面还有诸多大宦官,寻常近身侍奉的事也轮不到他。
但以前吐突承璀在的时候,偶尔还能见到,去年以来,似乎就少见了。
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俱文珍取代了吐突承璀的位置,原本跟着他的人自然都失了势。
但今日他怎么又冒出来了?
上一篇: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