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25章

作者:衣青箬 标签: 爽文 古代幻想 基建 穿越重生

  不过他心里其实对此早有猜测,雁来特意到东受降城来,总不会是来消遣他的,能做的事无非那些。所以张奉国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道,“我这就让人收拾东西,搬出府衙。”

  “那倒不必。”雁来笑道,“我只借用院子,不会影响府衙的日常运转。”

  才怪。

  玩家天天在这里进出,多少都是会影响一些的。

  再说了,一旦复活点开在了自己的节度使府里,就算张奉国再怎么撇清关系,朝廷那边也是交代不过去的。

  但这种事,他本来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反正振武军也不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朝廷就算要追责,也不该先找他,更不必说,第一个大唐境内的复活点其实是开在长安城的。

  陛下和其他地方的官员都没能拒绝她,张奉国当然也不行。

  所以他只能主动将雁来请进门。

  既然拒绝不了,那就让他亲眼见证一下传说中的神迹吧。

  张奉国主动落后半步,让雁来走在前面,跟其他人一起簇拥着她进了门,而后便领着人退到一旁。

  人多,流程就要安排上。

  雁来现在表演这一套仪式,技术已经十分纯熟,再加上属性值够高,动作做起来也飘逸好看。

  最重要的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她的羞耻心也消磨得差不多,只当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那种面无表情双眼放空的样子,反而显出了几分奇异的神性。

  何况她是真的能开出光环,所以还是颇能唬人的。

  至少仪式结束之后,张奉国的表情都变得肃穆了几分,态度也更加审慎,他看着院子里不断涌出的天兵,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雁帅接下来可有什么安排?”

  特意开启复活点,召唤了这么多人,想来不是无的放矢。

  “哦,对。”雁来这才想起最关键的情报还没告诉他,就说,“回鹘骑兵突袭中受降城,天兵要取道此处,前往救援。”

  “什么?!”张奉国不由大惊,中受降城也在他的管辖之下,他却什么都不知道,下意识就想问消息可确实,但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什么人,又将这句质疑吞了回去,“什么时候的事?”

  果然,雁来说,“就是今天。”

  张奉国深吸一口气,看向雁来的眼神又多了一层敬畏。

  今天发生的事,她能及时得知很正常,毕竟天兵如今散落在大唐每一处地方,但是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就能赶到这里,就显得神乎其神了——天兵是通过她开启的复活点过来的,那她自己呢?

  但这当然不是张奉国能探究的事,他只能胡乱找了个话题,“回鹘人怎么敢?”

  尽管在一般大唐人的心目之中,回鹘人还是那个在安史之乱后派兵支援大唐,甚至一度迫使大唐皇帝低头的强大汗国,然而他们这些边将都看得清楚,如今的回鹘,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大唐是因为有藩镇撑着,所以依旧名将辈出,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回鹘干脆就是相对松散部落联盟制度,哪怕汗国衰落了,各部的实力也并不会削弱多少。

  但不管怎么说,选择跟大唐开战,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的大唐还有天兵。

  雁来闻言,想到曷萨特勤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不无感慨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张奉国听懂了。

  足够庞大的利益,总是能够轻易蒙蔽人们的眼睛。

  就像当初的李锜,他不会不知道,一个浙西观察使,妄想跟朝廷对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利益当前,人总是会心存侥幸,愿意压上一切做赌注。

  结果是李锜身死,成全了他们这些平叛的功臣。

  而现在……张奉国看着雁来,心弦几乎都在发颤——现在的回鹘,会成就她吗?

  天兵之前就灭掉了葛逻禄部,将他们的叶护和王太后送到了长安。但那是远在西域的事,对大唐人来说,感受并不是很深——甚至朝中有些腐儒还会觉得那是穷兵黩武,完全悖理了传统的柔远人思想,殊为不智。

  也就是天兵行事无人敢质疑,不然朝中早就吵翻天了。

  但回鹘不一样,回鹘是所有唐人都知道的、跟大唐一样强大的国家。若是雁来也能打一场灭国之战,她在国中的威望也必将如日中天,直追太宗皇帝,比肩秦皇汉武。

  没有人会怀疑雁来能不能做到,天兵能不能做到。

  到时候,如此赫赫功勋,朝廷该用什么来封赏她?

  张奉国越想越深,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可怖的漩涡之中,直到雁来叫了他几声,才恍惚地回过神来,完全不敢看她的眼睛,下意识地低头开口,“是否需要下官派兵……”

  “不用了。”雁来笑吟吟的,说出来的话却并不客气,“天兵急行军的速度很快,你的军队跟不上。”

  张奉国:“……”

  这话说得就很伤人了,振武军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边军,经常有小规模的仗打的那种,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雁来要是担心他们争功或是别的也就罢了,现在却是单纯的嫌弃。

  关键她说的还是实话,就更加扎心。

  张奉国被扎得人都清醒了几分,也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天兵不会死,所以才悍不畏死,他的兵卒却是会死的,不让他们跟着,未尝不是一种爱惜。她没有直接这么说,只是故作嫌弃,已经是给他们面子了。

  张奉国迅速找回了自己的定位,“那下官命人准备些马匹和口粮?”

  据他所见,天兵也是要吃饭的。

  “也好。”雁来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劳烦张尚书了。这些东西准备好,就交给后面的天兵带过来吧,我们要先走一步。”

  张奉国一怔,没想到她要亲自过去,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中受降城的战斗自然是不值得她亲临前线的,但若是要反攻回鹘呢?

  这次是回鹘先动的手,机会难得,他不信她没有这样的打算。

  张奉国便道,“那下官多备一些。”

  ……

  给天兵准备的马可以稍后,但张奉国还是将自己的爱马转赠给了雁来,让她不用跟玩家一样用双腿走路。

  出了东受降城,上了官道,视野顿时变得空阔起来。

  草原的广袤和沙漠的无垠是如此相似,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今天天气很好,视野极佳,能够看到不远处矗立的阴山——广义的阴山指的是阴山山脉,而狭义的阴山,指的就是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也就是东受降城到中受降城这一段。

  这片山脉的海拔其实只有两千米左右,但因为是直接拔地而起,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就显得十分巍峨高大了。

  它像是一道天然的长城,从太平洋吹来的暖流因它的阻隔被留在这里,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也因它的阻隔而无法侵袭此地,所以山脚下这片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可耕可牧的土地,才会成为草原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都曾经在这里栖息。

  同时,它也是中原汉文化与草原文化、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汇的地点。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北击匈奴的蒙恬,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卫青、李广、魏尚,都曾在此处留下他们的足迹。

  还有那首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雁来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东受降城。

  虽然这个名字的寓意很不错,不过雁来还是更喜欢它在汉朝时的名字——云中城。

  听起来非常仙侠小说。

  以后一定要给它改回来。

  察觉到自己在想什么,雁来不由得笑了一下,忽然有点理解黄巢“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志得意满,也有些明白王莽为什么会在登基之后一口气改了几十个地名了。

  忽听得后面有马蹄声阵阵,雁来收回思绪,转头看去,就见新一批的玩家骑着马朝这边飞驰而来。

  “哪里来的马?”步行的玩家连忙上前询问。

  “就那边,有个马场。”新来的玩家指了一个方向,“张尚书说,我们可以先把马牵走,事后如数归还就行。不过马场里的马数量有限,只能先到先得了。”

  “怎么不早说!”已经走了一阵的玩家闻言,立刻转身朝着马场所在的方向一路狂奔。

  虽然玩家有时候跑得比马还快,但是能有马匹代步,他们当然不乐意步行。

  雁来看着原本簇拥在自己前后左右的玩家瞬间跑光,忍不住抬手扶了一下额头。真的要谢谢玩家,每当她要飘的时候,总是能用实际行动提醒她,唯我独尊是不存在的。

  振武军的马场规模着实不小,很快玩家就都骑上了马。

  不过新鲜感总是不能持续太久的,就连周围原本让人“哇塞”的风景,看久了也有些千篇一律。

  大家索性埋头赶路。

  顺便看看中受降城那边的进展。

  虽然准备得很不充分,什么东西都缺,但有城墙可以据守,在冷兵器时代,优势是非常大的。

  何况还有玩家。

  不少下线去休息和忙碌的玩家,都被亲友以各种方式摇了上来,城里的玩家人数突破了二百。

  要知道,中受降城这边原本驻守的正兵也就是四五百的样子,其他的都是戍卒和辅兵。而玩家现在的实力,打普通的大唐士兵,一打二、一打三都不在话下。

  他们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开来,分别看守一段城墙,配合城内其他守军,虽然不敢说是滴水不漏吧,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都勉强守住了,而且没有死人。

  后面这一点,也让守城的士卒没那么畏惧和恐慌了。

  天兵填补了正兵的位置,他们只需要做跟以前一样的事,但得到的保护却比之前更多。

  所以度过了最初的慌乱期之后,中受降城这边反而越有条理,虽然身体很累,但所有人的精神都是振奋的,越打越有劲儿。

  玩家看得直呼过瘾,只恨自己不在现场,真怕他们赶到的时候,那边都已经打完了。

  但雁来却知道,那边的情况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好。

  因为城里储备的物资实在太少了,再怎么节省也只能用两天,两天之后要继续守住,可能就要牺牲人命了。玩家是不怕死,但玩家死完,估计城里的士气就会跌落谷底。

  对面的主将应该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进攻一直没有停下,哪怕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也一样。

  他就是要耗死城里的人。

  好在打消耗战,玩家也从来没有怕过谁。

  只能守两天,那就只守两天。

  第二天下午,雁来率领的队伍赶到了中受降城附近。

  ……

  “确定不用我们现在过去?”赶路读条被赵猫猫打断的雁来问。

  他们这一路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过来了,但赵猫猫却说,中受降城还能坚持住,援军不用急着过去。

  “不用。”赵猫猫确定地说,“这边坚持完到天黑没问题。倒是你们,敌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援军到了,这不来一次突袭多可惜。”

  要突袭,当然是夜里比白天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