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29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一万亩听起来挺多的。

  但……按明朝里甲制来说,每里所辖制的户数在一百一十户,所辖制的耕地面积大概在五千亩左右。

  嘉靖时期耕地约有七亿亩……

  她突然忧心忡忡起来,离历史上大明朝灭亡不足百年,应该……能铺开吧……

  她不确定的想。

  在历史课上,听见说朝代更迭,只觉得世事变迁乃是常理,当她真正为这个朝代深刻谋划,费尽心神,再想到要亡国,她就觉得心神俱震,万万不能接受!

  缓了好久的神,赵云惜这才合起草稿纸,放在烛火上烧掉,轻轻地吸了吸鼻子。

  她翻了翻自己的小金库,光银子就有三万六千两。

  爽。

  这么多钱,属实爽的厉害。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她托腮,想着是不是要换个大点的宅子,又觉得现在小院住着并不拥挤,还挺好。

  赵云惜刚出门,就瞧见敬修正在草垫子上爬来爬去。

  他撅着肥嘟嘟的小屁股,手脚并用,啪啪啪爬得极快。偶尔还会停下,支棱着坐起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赵云惜也上前来,侧蹲着来:“哎呀,小敬修真厉害,会爬了呢~”

  小敬修就呲着一颗小米牙,笑得十分快活:“呀!”

  顾琢光瞧着,便忍不住勾唇微笑。

  这孩子……相貌极得相公真传,又白又嫩,眼睛乌溜溜的很圆,嘴巴粉嘟嘟。

  她越看越喜欢。

  她满怀希望都落在实处了。

  都说儿子随娘,偏偏没随着她。

  倒也挺好。

  赵云惜玩了会儿,小敬修困了,回房去睡,她便也回自己房间。

  赵云惜整理着自己的箱子,看着满满一箱子的物件,有些恍惚。

  张文明……原来送过这么多东西,珠花、手串、玉佩,林林总总,摆了一满箱。

  收在盒子中,如今瞧着还簇新。

  而白圭和叶珣送得也多,水晶花瓶、琉璃等,玉石镇纸……

  其中以金镯子金项圈居多。

  攒了好些年,多到她刚穿越的时候根本不敢想。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如今她也是小富婆了。

  虽然她的日子还是如往常一般过。

  赵云惜虽然不常用,但是会时常整理把玩,毕竟都是他们的一番心意。

  许多还是亲手做的,比如她已经用到油亮的檀木梳……

  可恶。

  人真的是随着岁数解锁一些以前自己根本不会做的事情。

  比如此刻的怀念过去。

  摸了摸银子,她又高兴起来,总归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如今社会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总归是盛的居多。

  *

  张居正心头郁气难消。

  今日他和高拱亲自列的礼单子,往严府里头送。裕王说,既然送了,就大大方方的,酌情办得漂亮,将他们列下的单子硬是提了等。

  能用贵价,就不用便宜货。

  “一百匹名贵布料……”张居正看得心里冒火,纵然长一百个身子也穿不来!可见贪心不足!

  高拱比他还生气。

  气到直揉胸口,说是疼得受不了。

  “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两人气得直跳脚。

  张居正揉着太阳穴,很快就冷静下来,温和劝慰:“罢了,别声张,这回发泄一下,等会儿见了人,还好好的。”

  高拱捶桌:“你就没点脾气?”

  张居正端着茶盏,抿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道:“家母有言,遇事先解决事,能解决就不需要情绪,不能解决再发泄情绪。”

  高拱将信将疑:“这也行?”

  张居正颔首。

  这个法子确实很好用,不被情绪挟裹,若能解决自然高兴了,若不能解决,再发泄情绪,便不会抑郁在心,也是极好。

  高拱缓缓地吐出口气:“我确实得跟你学学养气功夫。”

  他脾气直,性子火爆。

  为这也得罪不少人。

  “要不晚上我请你去火锅店吃一顿?”张居正笑吟吟道。

  高拱面色瞬间带出笑意:“那感情好!”

  他喜欢吃火锅,但很难预约,总是满座,赵娘子的火锅铺子滋味甚美,总是人多到挤不进去。

  严府。

  高大繁复的阁楼中,有一处带着潺潺溪水的阁楼,楼中歌舞不休,丝竹管弦悦耳,一中年男子正斜靠在软榻上,身旁是貌美的侍女正在给他喂食樱桃。

  他手里拿着杏黄的礼单子,眸光沉静。

  看着上面的明牌,他不由得若有所思:裕王府颇有权柄,这些好东西,他都没有。

  裕王确实懂书知礼,且能屈能伸。

  严世蕃弹了弹礼单子,眉眼中带着沉静的冷思。

  摆了摆手:“罢了,收起来,放进库房,衣裳布料都放前面来,我好赏人。”

  他垂眸。

  暗示裕王送礼,并非稀罕他这点东西,而是……箭射周天子,为着拉下他的尊严,为自己造势罢了。

  严世蕃哼着小曲,闭上眼睛。

  *

  赵云惜正在收拾王朝晖送来的东西。

  他出海去了。

  然而临行前,给自家铺子都下了命令,每到时节,便会送日常用品过来。

  他人虽然走了,但是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好。

  赵云惜笑了笑,开始备着给大家裁制夏衣,今年得给张文明的也做出来,他离得近,送着也快。

  等张居正和叶珣下值,就见屋里站着陌生的妇人,知道是来量体的,这才张开臂膀。

  “近来瘦了。”顾琢光面有忧色,捏捏他劲瘦的胳膊,心疼坏了:“太瘦。”

  张居正轻笑:“近来日日练剑……”

  结实了。

  但这话不好当众说出来。

  顾琢光显然也想到了,她别开脸,故作无事,不想让别人瞧见她满脸红晕。

  顾琢光笑着道:“相公的荷包和手帕我来做,不必买。”

  赵云惜望天:“好呀。”

  反正她的针线活一塌糊涂,那时候学刺绣,绣娘都无语了。

  “叶珣想要什么花样?还要修竹?”赵云惜随口问。

  叶珣摇头:“荷花吧。”

  赵云惜闻言点头:“我近来读书,又读到爱莲说,才读懂以前没有读懂的东西……”

  她觉得,白圭就像是那爱莲说里的莲。

  “陶渊明爱菊,他是隐逸者,世人爱牡丹,是爱富贵权柄,而爱莲则是君子风度,事情要办,还要办得漂亮,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即是做事也是做人。”

  赵云惜笑吟吟地夸赞了一通:“叶珣便是中通外直的人间君子。”

  张居正:?

  他娘在夸谁?

  他清了清嗓子。

  赵云惜顿时笑得眉眼弯弯:“唔,我家白圭亦然。”

  张居正摇头失笑。

  几人说笑着,这才选完花样,将册子递给绣娘,送她出小院。

  隔了几日,新做的衣裳就送过来,赵云惜试了试新到的衣裳,时下流行红色,她便做了见山茶红的褙子,衬着白绫衫子和白绫马面裙,瞧着果然漂亮,她想了想,又挽了发髻,戴上刚买的珍珠银簪,揽境自照,颇为典雅端方,也衬气色,索性就穿着巡店。

  一想到她再不穿这些漂亮衣裳,她就要穿中老年颜色,就觉得时光真是太匆匆。

  她本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绣娘给她选布料的时候,推荐酱色,说是家里的老夫人得庄重些。

  酱色,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