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41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张居正垂眸,温和道:“近来天气日益寒冷,北风又吹得紧,家母上了年纪,便觉风吹头疼,想着若是能将纱绢换成不透风的东西,想必会好很多。”

  “我和家母商议许久,窗户要透光、要结实、要不透风,刚好皇上赏了一个玻璃瓶,家母就说,若能将玻璃做成一个平板就好了……镶嵌在窗子,想必又透光又不透风。”

  这是两人商量好的说辞。

  既能显出张居正的孝顺,也能显出他的聪慧。毕竟在内阁,就算略有退让,也不能是负面效果。

  朱厚熜看向赵娘子,根据张居正的年岁,估算她已过天命之年,但是和张居正立在一起,更像兄姐,实在年轻。

  会风吹头疼?

  他年岁渐长后,确实觉得身体大不如前。

  他看着张居正手中的书册,接了过来,片刻后,意味深长地摩挲着字迹。

  “赵夫人,朕前些年,得了几本修仙小说,奉为圭臬,颇为看重,更喜其中的科学小实验,朕一直以来,都想知道,到底是何人所为……”

  赵云惜心都凉了。

  皇帝不会无的放矢。

  所以对方猜测出来是她,并且要秋后算账?

  救命。

  她活得挺快乐,不是很想死。

  果然皇帝就应该坐在金銮殿中,不要出来乱跑。

  朱厚熜:……

  他就炸一炸,对方便绷不住神色了。

  和朝中那些不动声色的老油条比,简直鲜活到可怕。

  他笑吟吟地看了她一眼。

  赵云惜顿时屏息凝神,总觉得那眼神复杂到可怕。

  写修仙小说在当时很时兴,所以拿了稿子,大家都很高兴,可劲地印印印,现在甚至各大流派更加完善了!

  朱厚熜没再露出星点异常,而是跟着做玻璃,他近些年沉迷科学小实验,也做过玻璃,见他们这里原料不同,加上自己的一点小感悟,瞬间玻璃成型。

  将一大坨玻璃液缠出来,放在铁板上,用铁制的擀面杖擀成大薄片。

  再快速地切割成方形。

  看着很多气泡的淡绿色玻璃,朱厚熜面上也露出几分喜色:“成了?”

  赵云惜呆滞地看了他一眼。

  他们老朱家的科技点太可怕了。

  张居正立马回神,恭谨道:“皇上天纵英睿!我等苦练多日,竟不及御火半分,终成冰魄琉璃之器!此器一出,寒冬又得一法,皇上圣明!”

  赵云惜:……

  朱厚熜唇角带笑:“哪里哪里。”

第138章

  赵云惜激动地口干舌燥。

  玻璃!

  日常生活中,哪里能拒绝玻璃的存在。光是想着把窗子换一换,便觉万分快活。

  落地窗是不用想了,但像六零年代那样,换上小窗,也比纸糊的强。

  再有玻璃杯、玻璃桌、玻璃门、玻璃花、玻璃珠……

  爽啊。

  待嘉靖要起驾回銮,行了礼,她便回马车拿出自己先前炖的雪梨汁,浅色的汤汁中还漂浮几个火红的枸杞。

  她咂摸咂摸,保温杯里泡枸杞,确实得养生了。

  保温杯怎么做?中空就行吗?

  让匠人再研究研究双层玻璃技术,做个保温杯出来!

  她简直有太多想法了。

  甜甜的雪梨汁顺着喉咙一路滑进胃里,沁凉舒服,冻得人一激灵。

  她一抬眸,就对上朱厚熜探究的眼神。

  赵云惜虚虚一笑:“皇上要尝尝吗?”他怎么阴魂不散。

  朱厚熜矜持一笑:“可。”

  给他挑了山楂蜜汁,打开罐头后,装入带吸管的漂亮瓷杯中,浅红色的蜜汁,和色泽漂亮的山楂,在瓷杯中相映成辉。

  朱厚熜品着味儿,再次感叹张居正好运,平日吃用固然寻常,却这样美味。

  他好喜欢。

  都想让这位二品夫人入宫做御厨了。

  可惜不能。

  让内阁大臣的母亲进宫做御厨,光御史的折子都能把他埋了。

  “这个蜜水好做吗?”朱厚熜好奇问。

  赵云惜垂眸,恭谨回:“将水果切好,再放入适量白糖,然后上锅蒸熟后,用封酒坛的法子封上,不能有星点空气进入。”

  朱厚熜满脸若有所思。

  “不能有空气进入,是因为显微镜下的那些虫子吗?”

  他目光深晦。

  赵云惜一直绷紧神经,闻言顿时做出满脸茫然无措的表情,低声回:“老一辈都是这么做的。”

  什么显微镜,什么虫子。

  那不是她这样的内宅妇人应该懂的,休想揭朕的马甲。

  朱厚熜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让她送来一百罐,这才转身走了。

  一旁的张居正:……

  皇帝怀疑了,都想揭开了。

  待皇帝走后,两人对视一眼,俱松了口气。

  不能承认。

  光修仙也好说,光科学小实验也好说,舞到皇帝面前,这敢说不敢听啊。

  只要他们死不承认,就拿他们没法子。

  *

  当玻璃研发出来,赵云惜便画了许多花样,从玻璃杯到玻璃碗,再到窗户……甚至是各色玻璃做的花窗。

  甚至给嘉靖送的罐头都是用玻璃瓶装的,还做了漂亮精致的玻璃盖子,这次采用的现在酸菜坛子的密封法,属实有用。

  晶莹的甜水装在玻璃罐子里,比陶罐更有视觉冲击,更吸引人了。

  她在罐头铺子里也上了很多玻璃罐子。

  买的人蜂拥而至。

  上演了一出“买椟还珠”,大家稀罕里面的甜水,更稀罕那晶莹剔透的玻璃。

  要知道,琉璃价贵,这样整齐地码了一柜子,真是见都没见过。

  这玻璃瓶子端得好用,拎着当外出的水杯极好。

  赵云惜黑线。

  索性又上了玻璃杯和花瓶。

  在这个时代简直是莫大的冲击!定价不贵,好用实惠。

  她在玻璃罐子旁写了广告语,还将标价用木牌挂在玻璃旁。

  这价格:……

  众人惊讶,和瓷器一般无二,简直太实惠了!

  “玻璃比瓷器更脆弱易碎,寻常使用无妨,但不能磕碰,不能往里面灌滚烫的开水,这都会导致玻璃碎裂。”店小二详细讲解,免得拿回家开水一烫碎了,又找回来要赔偿。

  百姓:“知道知道!”

  但还是要买买买,光是摆着就觉得很漂亮了。

  那些花瓶更漂亮。

  晶莹剔透的玻璃,和娇嫩鲜艳的鲜花,简直相映成趣。

  店铺每次上新,很快就卖完了。

  赵云惜很是沉迷地折腾许久。

  直到将自己知道的都折腾一遍,张府也焕然一新,这才撂开手,让匠人自己研究去。

  她相信种花家的匠人,一个比一个会玩花活。

  一并做了好多玻璃后,张居正往宫里又送了很多。

  并且等着朝廷接管玻璃坊,结果嘉靖并无动静,张居正便主动提起要进献,朱厚熜一听就摇头:“朕不想收拢至朝廷。”

  他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张居正懂了,这是想当做私房。

  “听闻令慈自三十年前便做生意,如今的炸鸡铺子已铺遍北方,朕想着,将玻璃器交给她经营。”

  张居正垂眸躬身谢恩。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