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诗情
白圭羞赧地抿着唇笑,来自母亲的夸赞让他眸子亮晶晶的。
几人聊着天,赵屠户也找到了平时杀猪的自信,神态变得自然起来。
甚至还得意地去看后面一直看着他们的人,方才站在一处,现在他坐下了!
靠他女儿!
而在此时,司礼站在戏台上讲话,赵云惜大概听了下,就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夸赞老太太是怎样一个慈爱、具有优秀品格的好老太太。
李春容听得动容,有些神往:“咱家啥时候能办这样一场戏,给我贺寿,实在是太排场了。”
“她家儿孙都孝顺,把老太太放在心里。”
“亲家母,你放心,云娘以后敢不孝顺你,我打断她的腿。”
李春容讪讪一笑,不好再说。
赵云惜桌上还有茶水、点心,一看就是主位的待遇。
她和白圭穿得衣裳也招摇,在农村地界,能见回锦绣不容易。
刘氏细细打量着,半晌才在心里嘀咕,她觉得自家俩孩子,来林宅读了一个月的书,被诗书浸润,浑身透着不一样的气质。
她说不上来,就是觉得跟主位上的贵人一样。
赵云惜心想,别叭叭了,快让我们听戏。古代没有电视机,但是有近距离看戏,也很有意思。
儿时只觉得戏曲吵闹嘈杂不堪,对庙会上的江米团、雪糕感兴趣些,如今竟也生出期待。
“天波府走出来了俺嘞娘啊,手扯手交给我父七员战将啊~”
她唇角勾着惬意的微笑。
白圭挨着她坐,乖乖地看着高台上来回的伶人。
片刻后,她就笑不出来了。
“大郎替主把命丧,我嘞二哥替你一命亡……”
“三哥马踏如泥烂……”
赵云惜也忍不住,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她以前看过杨家将的电视剧,却没听过相关戏曲。
隐隐听见抽泣声,她眨眨眼,收回眼泪,一转头就对上双眼红成兔子一样的白圭。
“娘,若白圭有幸为百姓效命,便是死也甘愿。”
赵云惜不知一语成谶,有些话不可说出口,她心里酸涩难言,搂着白圭,低声道:“不会有那一天。”
“天波府里他先见见俺嘞娘,俺嘞娘一见我父就把儿来要啊……”
周围抽泣声逐渐增多,显然都绷不住了。
白圭呢喃:“七子出征六子归,原来是第六子归。”
还有七郎万箭穿心。
“娘,我喜欢杨家将满门忠烈。”白圭长睫都被泪意打湿。
赵云惜用鼻腔嗯了一声,现场看真的劲儿太大了,那些演员一个个地倒下,冲击力不比寻常。
就连赵屠户也哭的眼泪汪汪。
高台上的老太太目不转睛地盯着戏,也是眼眶红红,拿着锦帕擦眼泪。
赵云惜听着那不疾不徐的唱腔,平稳中带着哭音的悲痛,让人更加身临其境。
白圭凝视着戏台,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一场戏结束,已经晌午了,林子坳来喊她,还客气地跟赵屠户几人见礼,端的风度翩翩少年郎。
赵云惜和白圭跟着他走了。
几人还留下听戏。
主家和客人要回去吃席,戏台上唱的就不是正经的大戏,为暖场就请了人说书。
一时间台下的人,都舍不得走了。
白圭被林子垣牵走了,他们要去男客那片,而赵云惜跟着林念念往女客去。
两边隔着水榭,隐隐能看清楚,却离得远远的,以天然的绿植、流水隔开。
赵云惜跟着林念念坐上了主桌,老太太、师娘几人都在。
林妙妙挨着一个貌美的女子,软语轻声地撒娇,一瞧就知道关系不一般。
赵云惜大大方方地和众人见礼,跟着学了些时日的琴棋书画和规矩,她比先前好多了。
老太太叫她上前来,拍拍她的手,笑眯眯道:“好孩子,别拘谨,我听说今日的前菜里头还有你教的鸡蛋糕和炸鸡,可见你是个心灵手巧的,又会读书又会生活,不像我这孙媳,一味地钻研诗书,却忘了人活着就是三餐四季,好好吃饭。”
赵云惜抿着唇笑,软声道:“老太太夸赞,云娘心里高兴,您心善,才看什么都好。云娘也打心底里觉得,人活着就是要看太阳从东方升起,看着夕阳晚霞,被春天的风拂面,为冬天的雪伸手……”
两人寒暄过,才各自落座,过了一会儿,饭菜呈上来,果然有鸡蛋糕和炸鸡,大家原先就听孩子说好吃,头一回吃到,也颇有些念念不忘。
“这方子好,这红糖鸡蛋糕吃起来松软香甜。”林子坳他娘亲一直听着几个孩子说什么云娘、云姐姐、白圭的,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心里早已熟识,自然有几分亲切。
几人闲闲地聊着天,老太太精神不济,没一会儿就犯困要回去睡觉。
这一桌也就散了。
赵云惜回竹院等了片刻,白圭就被送回来,同行的还有张文明。
“娘,那个戏讲的是什么呀?”他满脸好奇地问。
赵云惜想起来就鼻尖泛酸想掉眼泪,看向张文明,示意他来讲。
他讲得很是详细,从宋朝历史到杨家将的人员,娓娓道来,让她也听得入迷。
“睡吧,醒了还有戏要看。”赵云惜拍拍又红了眼眶的小白圭,发现他看似老成持重,其实内心火热火热。
原来小孩也有复杂性。
她不好意思用焖烧来形容她家小朋友,但确实有一点。
“嗯,娘亲抱抱。”白圭软糯道。
张文明坐在床沿上,眉眼带着微笑,轻声道:“等会儿我就回了,你可有什么话要叮嘱?”
赵云惜想了半天,也觉得和他无话可说,她抬眸觑了他一眼,笑了笑,不曾开口说话。
她斜倚在床柱上,姿态闲适,怀中的白圭闭着眼睛昏昏欲睡。
娘俩的相貌都出挑,乌发雪肤,唇红齿白。
近来读书多了,又学了规矩、琴棋书画,气质便偏向于内敛柔和。
迎着初夏的阳光,愈加清艳逼人。
这浅色的锦绣在身,亦无违和,无端地让他想起“淡妆浓抹总相宜”。
赵云惜见他不走,清凌凌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张文明从怀里掏出一根白玉兰的银簪,轻轻放在几案上,沉默地出去了。
他以前总有几分少年郎的意气风发,刚发现娘子不要他了,气愤羞恼居多,甚至还觉得,你不过一个无知妇人,怎能轻看于我。
如今——
白圭读书,如鱼游水,自在畅快。
而那个总是在他背后模糊成一团的妻子,不再掩饰自己的光芒,赚得银钱无数,重新入学读书,像是璞玉被打磨掉碎屑,又像是珍珠被擦拭掉了尘土。
他再无一日清晰地察觉,他是那打磨掉的碎屑,是那被擦拭掉的尘土。
张文明心下酸涩。
脚步凝滞,却一步步走远了。
赵云惜正在默背孟子,她发现,就连林念念都背过了,她也得追上进度。
只能挑着有时间慢慢来。
白圭睡得小脸红扑扑,他的气色极好。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她无意间哼出的歌,让她微怔。
一连三日,村民每日早早地来,晚晚地走,队伍越来越壮大,赵云惜这才知道,原来十里八村,能来的都来了,一听说有大戏,大家都很欢喜。
白圭就爱听那出杨家将,其余地并不热衷。
“你以后还要做忠君良将呢。”赵云惜调侃。
白圭抿着唇,神色笃定地点头。
第四日,热闹繁华褪去,仍旧有人不死心过来看,可惜戏台子都拆了,没有就是没有了。
赵云惜和小白圭又恢复往常的读书生涯,她喜欢这种安宁稳定的生活,感觉还挺爽。
白圭的进度之快,让林子坳直呼受不了。
“我三岁背书也能背,前脚背完后脚忘,我娘说,辛辛苦苦地教完,去吃口点心喝口蜜水都忘了。”
“白圭如今亦三岁,字都写得一板一眼,教会的东西从未忘过,他这那教启蒙,都能正经读书了。”
背得快,理解能力好,记性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私下里,就连林修然都说:“此子心性纯良,天性极高,未来必有大作为。”
白圭面对同窗的夸赞,丝毫不为所动,只满脸沉静地看着对方。
“侥幸罢了。”他还知道谦虚一下。
赵云惜想,幸而白圭的脾性和张文明不同,要是他被这样夸,定然要骄傲地显摆。
她手里拿着小包子,比小笼包还小些,青菜豆腐馅儿的,很是鲜甜。
近几日大鱼大肉吃多了,这边的饭菜都换成素食了。
就连汤也是生汆青菜丸子汤,油也没滴,肉也没放,几人却吃着很是鲜香。
赵云惜舀了些汤来喝,表层还带着热气,到嘴里就是微烫,她哈了口气,缓缓咽下。
丸子是青菜、鸡蛋、葫芦丝等,汤底喝着像是羊骨汤,很香。
上一篇: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