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85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冒昧问一句,夫子是什么样的病症?”她不通医理,但有时古代的绝症就是能用现代的常识治。

  林修然沉默片刻。

  “阴阳两虚型肺痨。”

  在此时简直是绝症中的绝症。

  赵云惜听罢,也有些可惜,肺痨这病确实很麻烦,还是个富贵病,你好生的养着没什么事,若是劳累、严寒,还真是不容易好。

  “王先生得了肺痨,你明年开春再送也不迟。”她盯着夫子的眼睛慢慢说。

  她对肺痨的了解,仅限于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病情的猜测,她们那时候寝室的一群舍友,还专门搜了怎么治肺痨。

  有说肺痨的,又说先心病,她们都搜了。

  略记得一二,具体却不太清楚了。

  “我看杂书中有些,此病要用补天大造丸的方来治,具体的不大清楚,那时候年岁小,只扫了一眼。”现代医学发达,能扫一眼,也是对林黛玉太过惋惜,恨不能穿进书中救他一回。

  林修然笑了笑:“无事,我就去看看他。”

  陪他走一程。

  赵云惜欲言又止,低声道:“人活着,才能看到以后,夫子,我们在家等你。”

  张白圭纵然不知发生什么,但他察觉到气氛不对,便循着娘亲的话,奶里奶气道:“我们等夫子回来!”

  林修然摆摆手,示意她们出去。

  赵云惜抿了抿嘴,手里拿着字帖,立在书房的窗户外头,她还记得头一日进林宅,他风骨如竹。

  她一步三回头,还是走了。

  隔日。

  赵云惜早早来书房,却得知夫子已经架着马车离去,顿时心中酸涩。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谁都拦不住。

  白圭望着苍茫的大雪,牵着娘亲的手,软软糯糯大道:“这样大的风雪,昨夜娘亲为了心中一点担忧,不也来了吗?”

  大家都是一样的。

  赵云惜摸摸他小脑袋。

  “气节……气节!”她好像要好好了解一下了。

  上班后,她变得圆滑世故了。

  从不曾有这样,千里迢迢,只为给自己敬佩的人送一口炸鸡吃,听他讲一回话。

  她不懂。

  “四书我们串的差不多,年前天太冷了,我们先复习,年后再学五经。”

  林子坳没想到进度这么快,他那时候用了两年才把四书给讲透。他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讲的太粗略了。

  但该讲的确实都讲了。

  只能说这一批学生太可怕了,天资远胜他当年的同窗。

  赵云惜跟着他复习一遍,林修然的悄然离去,对林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一切还照旧。

  只是偶尔,担心地望着窗户时,却没有死亡凝视了。

  林念念都有些不习惯,她小声嘀咕:“云姐姐,也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回来了,我想他了!都没有分开过这么久!”

  赵云惜摸摸她的脑袋:“那就给他写信。”

  林念念顿时高兴起来,兴冲冲地回去找甘玉竹,结果失望地回来:“漂亮奶奶说没有地址哦。”

  他是移动的。

  赵云惜也跟着担心,到处冰天雪地,他带的物资也不知够不够。

  几日过去,天放晴了,绣娘又带着她的绣绷子和绣花针出现了。

  “啊,这世界上为什么有绣花。”

  她在心里嘀咕。

  “今天我们学着绣兰花,它看似简单,实则很难。”

  赵云惜给予肯定。

  确实很难。

  她下课就跑,一秒都不想多留,甚至想把这堂课给删了,但是夫子不许,说是学不会,但是要懂,一是有话题,二是不被人骗。

  她深以为然并且还想把这节课给删了,只能捏着绣花针继续上课。

  而且还被拿来磨她性子,说是修心。

  赵云惜回书房,抱起裹得像个熊崽的龟龟。天气冷了,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直接裹得圆滚滚。

  “走吧,回了。”

  短短五里路,两人来回走了近半年,熟悉到路上的村民都认识俩人了。

  冬日,到处都没人,就连鸟鹊也失了踪迹。

  赵云惜一张嘴就吃一口冷空气,只得抱着白圭不说话,他乖乖窝在娘亲怀里,因为穿得太厚,把胳膊架起来,都圈不住娘亲的脖颈了。

  两人到家后,进了暖融融的厨房,感叹道:“这天可真冷啊。”

  李春容在炸面窝,闻言笑着道:“等会儿喝碗热乎乎的大骨汤就好了,你二哥今天送来的,说你好久没去买肉吃,连忙给你送来,我就说先前送的半扇猪刚吃完,还不馋肉。”

  赵云惜知道是她娘想她了,在催促她回家一趟。

  “那正好和萝卜炖了吃。”她道。

  这时候的萝卜,很是清甜好吃,赵云惜切了一段青头来吃。

  “嘶,辣辣的。”有点烧。

  白圭和甜甜并排坐,见她嘴动,就好奇地望过来。

  赵云惜给两人也切了两块,让他们抱着啃。

  李春容一抬眸,发现三人并排坐在一起,跟小猫咪一样在啃萝卜,顿时有些心疼:“我明日去江陵买些点心,桃酥吃不吃?你们饿了吃点心,干啃萝卜也太可怜了。”

  赵云惜笑了笑,点头:“吃!”

  她在古代待久了,也有些嘴馋,想念火锅、麻辣烫、毛血旺、螺蛳粉、酸辣粉……

  总之,想念辣椒了。

  她没有很爱吃辣椒,但一直吃不到就是会很惦念,心里念到不行。

  辣椒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啊……

  这时的辣味对她来说有点偏,多是芥末和茱萸,她就想吃口辣椒。

  “各种能放的点心都买点,冬天就比吃点甜的、辣的,这样身体才舒服。”

  赵云惜啃完萝卜,又去烧火。

  李春容把面窝放着沥油,闻言点头:“成,我再秤点茱萸,近来文明在家休息,等你下回旬休,让他跟你回家一趟。”

  赵云惜接过她递来的面窝,香喷喷的,里面还放红糖豆沙了,一口咽下去,又甜又烫,香死了。

  “奶奶做的面窝真好吃!给奶奶竖起大拇指!你真是太棒了!”

  小白圭抬着油汪汪的小嘴,夸人的话倾泻而出。

  哄得李春容眉开眼笑:“你想吃啥,明儿还给你做。”

  “舍不得奶累,随便做就行。”小白圭奶里奶气道。

  李春容嘿嘿一笑,琢磨着明天做什么好吃的。冬天冷冷的,这样有烟火气的晚上,也是极抚慰人心的。

  “我在想,去林家铺子买点毛线回来,给你们勾毛衣,你别说这穿着确实暖和。”

  她实在闲得无聊。

  心发慌。

  “先前织布,那些粗棉布拿出去卖,添点钱就能买细布,但是这个废时间,一弄我就没空好好给你们做饭了。”

  “我先前还想着跟以前一样,但是没空给你们做饭洗衣服了,家里也收拾不清楚,但是这些做完以后,真的没事做了,还有大半日空闲。”

  李春容纠结地不行。

  想着用毛线给孩子织点东西,这样随时能放下,能做家务,想来是极好的。

  “带着甜甜去找秀兰婶子玩,不要忙得没时间,家务都让你挑了,也是很辛苦的事。”

  她跟着一起做,但她课业繁忙,自己的事多,根本做不了多少。

  “辛苦啥呀,趁着还能动,多做做事,也是应该的。”她是真勤快。

  再说王秀兰和那几个,天天忙到不行,冷成这样,只要逢集,她们就要去做生意,再苦再累也忍下了。

  “狗娃子都送去读书了。”李春容满脸唏嘘:“就是做烧饼赚的钱。”

  农村人只要有个手艺,就能干到死。

  “读书去了?那挺好的。”赵云惜也为她高兴。

  “村里院子跟着我做活那几家,都赚了不少钱,她们比我肯吃苦,家里人多也有个帮衬,把家里活全丢了,一味地摆摊做生意。”她艳羡极了。

  “你二婶家还要建房子,说是家里的茅草屋实在住不下那么多人。”李春容絮絮地说着。

  赵云惜闻言轻笑:“都挺好的,先富带动后富,张家台都姓张,大家沾亲带故的。”

  就像赵家,现在面脂卖到十里八乡,赚了不少银子,那鸡蛋糕更是风靡江陵,卖得特别好。

  赵云惜想想就觉得快乐。

  “是呀,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李春容穿着细棉的长袄,里面是新棉花,以前哪里舍得,都要把钱留着给文明读书用。

  赵云惜也跟着笑。

  大骨头炖出奶白的汤汁,萝卜也被炖的晶莹透亮,撒上绿绿的小葱花,看着就极好吃。

  “快尝尝。”李春容笑眯眯道。

  小白圭捧过汤碗,浅浅地喝了一口,瞬间惊喜地眼睛都亮了:“好喝!”

  赵云惜也跟着尝了一口,确实很香,古代的添加剂很少,更多的保存食材本味,好肉清炖都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