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八配绿豆
但在医院生了女儿之后,一切都变了。
老太太骂骂咧咧的就走了,还问黎辉要走了一大笔钱,说是给她的赔偿,让她照顾她,结果生了个赔钱货。
黎辉也是在医院没待多久就黑着脸走了。
甚至孩子都没看一眼。
施晚九死一生醒来之后,还是在护士的嘴里知道的一切,心下酸涩一片,对襁褓中的女儿更是心疼不已。
整个月子期间,是她妈妈跋山涉水过来照顾她,是她妹妹往医院交的钱。
黎家一分不出。
甚至到她出院,都没人来看一眼。
女儿的每个阶段,她都形影不离的照顾着。
施晚知道黎家人重男轻女严重,包括黎辉,但她想着,小书总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再不喜欢,总是要对她比对外人好。
事实上,黎辉只有偶尔才会对黎温书有好脸色,在他心情好的时候。
施晚在黎温书六岁那年,起过离婚的念头,就是因为她在厨房给黎辉做饭,做好之后,却迟迟不见黎温书下来。
问黎辉,也只得到一句不耐烦的“可能出去野了”。
然后继续吃着饭菜。
施晚那时当真以为黎温书出门玩了,就在门口到处找人,却没见到人,她想到新闻里被拐卖的事情,惊出了一身冷汗。
差点哭出来。
还是有邻居说,是不是回去了。
施晚浑身发冷的回家找人,她当时想的是,家里找不到,她就要报警。
她找到黎温书房间,看到床上隆起的人形时,才松了口气,整个人差点软在地上。
那是她第一次想要狠狠的打黎温书,让她长长记性,不要不跟妈妈说,就到处乱跑,天知道她没找到人,有多绝望。
但当掀开被子的时候。
施晚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她看到她捧在手心的女儿,满脑袋的血,在被子里蜷缩着身子,只敢小声的抽泣,在看到她的时候,才扑到她怀里放声大哭。
施晚从她嘴里知道,黎辉难得回来一次,她想让他陪她玩,但没想到黎辉不耐烦了,直接一把把她推开,头撞到了桌角,流了一手的血。
她疼得眼冒金星,但父亲只是冷漠的看着,继续吃着施晚切好的水果,半点没有安慰她的意思。
黎温书知道妈妈很忙,她怕给她增添负担,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跑回房间,脑袋上的伤口让她痛苦。
她想让自己睡着,这样就能减轻疼痛。
但越流越多的鲜血,让她害怕了起来。
又不敢哭得太大声。
施晚给黎温书包扎好伤口,哄她睡觉,就下去跟黎辉大吵了一架。
那是她第一次爆发。
生孩子九死一生她没哭,被一个人丢在医院她没哭,被丈夫冷暴力那么久她也没哭。
但女儿小小年纪为了她忍耐着伤痛,怕给她添麻烦,她哭得撕心裂肺的。
施晚怎么都想不通,明明也是他的女儿,为什么他能这么冷漠,出事了之后,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下面吃饭。
或许不懂的从来都是施晚自己。
六岁的黎温书或许什么都不懂,但她敏锐的感觉到了家中的不同,在自己受伤的第一时间选择了隐忍。
年幼的她身上投射着施晚的影子。
六岁的她说的那句不希望爸爸妈妈离婚,或许不是她想说的,而是施晚不敢踏出那一步的内心写照。
短短一天时间里,施晚被人点醒了两次。
一次是那位作者给予她的回复,她看了一个晚上,从中悟到了好多。
第二次,就是方才,女儿的这个问题。
早在黎温书六岁那年就能看清的事情,她直到现在才幡然醒悟。
黎辉从来没有参与过黎温书的成长,这个父亲形同虚设,那有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他在的时候,仍然会以父亲和丈夫的身份,伤害到她们。
但如果离婚,他跟她们就再无关系。
施晚咽了口唾沫,搓了搓手,“可是,一旦离婚的话,以你爸爸的性子,肯定不会再抚养我们,妈妈没有工作可以养活你,你以后还要上大学……”
刚结婚那几年,黎辉还没开始创业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来源都在施晚,那时候她每天起早贪黑的在工厂工作。
甚至黎辉创业启动资金,就是施晚自己攒下的钱。
但自从他成功之后,她就辞职在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外面的世界发展飞速,她早就跟不上时代了。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什么。
不离婚,虽然黎辉给她们的钱不多,但好歹是有经济来源的。
施晚越想对未来越恐惧,她隐隐有退缩之意。
但下一秒,一双温暖的手却覆上了她紧握的手。
“妈妈,你为什么会觉得,离婚之后黎辉就可以完全不对我负责,从法律上讲,就算你们分开了,他也是有义务抚养我的。”
“而且,对于赚钱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不着急啊。离婚的时候,黎辉的财产我们至少可以分到一半,如果再耍点小心思,那多拿点也不是不行啊。”
“妈妈,你相信我吗。”
施晚愣愣的,她下意识点头,随后才反应过来。
“你哪里看来的,这消息可靠吗,离婚……我们能分到一半财产?这……这是为什么,我什么也没干,这么拿走钱不好吧。”
“书上看的——妈妈,你在说什么呢,黎辉当无业游民的那几年,要没有你,他在桥洞下喝西北风得了,他刚开始的启动资金,不也是你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吗。”
“要是没有你,你以为他能有今天的成就?”
虽然说风口上猪都能起飞,但也要猪迈开腿走到风口上啊。
黎辉走的那几步,不就是踩在施晚的背上走到的吗。
她怎么没有资格拿,她最有资格。
第18章 这是要烂尾的节奏?!
晚上,施晚一整天思来想去都是这件事。
黎温书跟她简单解释了一下关于离婚的相关法律条例,还让她暂时别跟黎辉透露想要离婚的念头,先瞒着,她要做些事情。
施晚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她还是下意识听了女儿的话。
但心中总是隐隐不安。
她还是觉得黎温书还小,有些事情还是不懂。
但事实上,在离婚这些事情上,她更加不懂。
又不敢轻易向外问人,怕消息就这么传出去了。
甚至看小说的时候,都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今天的剧情也有些烧脑,让她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大懂。
点开评论区的时候,施晚突然又起了给作者留言的心思。
但不知道这次还能不能得到回复。
施晚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留下了一条不长不短的评论。
跟作者诉说了自己的苦恼。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十分钟,她就收到了回复。
【把你孩子当成独立的人,而不是你的附属品,她有她自己的思想,或许在某些事情的思考上面,她比你更长远……你都会想到的事情,为什么你觉得她不会,仔细回想一下,十六岁时候的你懂得很少吗?】
施晚怔住了,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十六岁在她们那个年代,那个落后贫穷的乡下,有些家庭已经将女儿嫁出去了。
或许对比年长者,还是懵懂了些。
但世间大部分事情,她们都已经略知一二了。
施晚十六岁的时候,也经常被大人看不起,觉得他们在酒桌上谈论的东西,她们都听不懂,但事实上她跟小她几岁的妹妹都知道。
妹妹比她聪明好多,到十几岁的年纪,还会到镇上跟人做小生意,赚零花钱,给她买吃的,给自己买书。
有时候她们还会一起吐槽那些瞧不起她们的大人。
事到如今,她反而成为了小时候自己口中吐槽的那种人了。
施晚想到,黎温书说离婚的那些消息都是书上看到的,她不爱看书,但女儿爱看。
或许懂那么多,都是从书上知道的呢。
毕竟这一点,施晚自小就在比自己聪明很多的妹妹身上体验到过。
虽然这么想,施晚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作者离婚相关的法律条例。
过了几分钟,果然得到了回复,跟女儿说得大差不差。
这说明黎温书是真的查阅过相关资料,懂些道理的。
她突然就松了口气,一下就卸下了心中堵着的大石头。
施晚非常感激的跟作者表达了感谢。
她应该给予女儿再多点信任,她从小就聪明。
肯定比她不争气的妈妈要好很多。
—
黎温书收到施晚回复的时候,翘了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