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八配绿豆
她穿越前也不是整日泡在地里的,她也有追剧和看小说的时候,只不过来了星际,这些都戒了。
她实在不理解那些ai生成的杂碎为什么能被星际的人追捧成这样。
或许也不是追捧,对星际人来说,这些只是打发时间的东西,他们无法从中去寻找什么意义,也不会像过去的人那样热烈的喜欢一本小说,一个明星。
最初诞生的时候,或许曾有人激烈的反抗过,只不过那一代人死去了,新一代人从小在ai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在他们看来,世界本就是如此。
人就是可以被科技替代。
乔岁言不在网上看那些东西,但她通过网络了解这个世界,她起先也觉得星际人幸福。
他们哪怕什么都不做,一辈子躺在床上也能活下来,而以前的人不干活不工作,可能无法在那个社会生存。
当她走出垃圾区,深入贫民区,她才发现这个世界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全世界大部分的人是贫民,他们挤在被划分出来的贫民区,他们不干活也能躺平一辈子,每天机械的刷着智脑,直到情绪波动再也没有起伏。
他们似乎比窗外工作的人工智能更像是机器。
乔岁言觉得世界最吓人的无非两种。
一是人活成了机器。二是机器活成了人。
这就是一个颠倒的世界。
“乔小姐,或许你需要一个导游,带你参观这里。”
一个男人走到她面前,乔岁言本来以为是真人,因为他的谈吐和举止都非常的自然。
但当看到它异于常人的瞳孔,就猜到这应该是人工智能。
外表做得还挺帅的。
“乔小姐是整个星际的救星。”
“怎么说。”
男人就像是设定好的程序一般,不假思索地开口道:“植物的重获新生,会给整个星际带来希望。”
“我的大脑告诉我,人从植物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生命的意义,生死的轮回。”
乔岁言觉得让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人跟自己谈论生命的意义,这有些过于诡异。
“曾经动植物共同生存在这个星球上,人也是动物的一种,只不过我们刚好比其他动物聪明了些,我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开始窥探日月,开始观测天地。”
“从第一个人类抬头望月的时候,人就没有停止过对天外的探索,而跨越了万年之久,人类经历了无数会让种族灭绝的危难,最终都顽强的活了下来。”
“于是人类理所当然的自傲了,他们发展了超乎星球承载能力之外的科技,他们在不断扩大对外星球的探索,发掘适宜人类生存的第二颗星球……”
“蓝星曾经发生过非常可怕的灾难。”
乔岁言并不知道这段历史,或许是太过久远,或许是联盟封锁了信息。
“飞船只带走了配上飞船的人类,普通人挣扎在泥潭之中,最后与曾经的蓝星同归于尽。”
“大批动植物灭绝,等到人类再度回到曾经的家园,这里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故乡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乔岁言好像从这个机器人眼中看到了悲悯,不知是对人类命运的悲悯,还是对曾经的蓝星的悲悯,亦或是对本不该逝去的生命悲悯……
蓝星曾经的灭亡是人类一手创造的,新生也是。
可伤害一旦造成,并不会因为有所弥补而恢复如初。
科学家很快发现,大量植物无法再生存,无法适应环境的动物灭绝,能适应环境的动物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异变。
那是很久以前的灾难。
是整个星际植物灭绝的开端,也是一场警告。
而人类再一次战胜了那场灾难,起初他们还引以为戒,可在时间面前,任何伤痛都可以轻易抹平。
那场灾难在历史书上的记载越来越稀薄,占据的文字记载越来越小,直到再次被人类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
人不该遗忘历史的伤痛,否则悲剧会重蹈覆辙。
“可您出现了,您带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或许人类的未来,不会太糟糕。”
“乔小姐。”
乔岁言离开的时候,机器人开口喊了她一声,在喊了之后,他却又诡异的镇在了原地几秒。
又扬起一抹微笑,明明微笑的弧度还是一样的,但乔岁言却觉得看着毛骨悚然。
“人类不会像恐龙那样灭绝,不会像玛雅文明那样消失。”
“请永远对人保持警惕。”
“这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乔岁言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世界没有恐龙和玛雅文明。】
黎温书码完字之后,就一头栽进柔软的沙发里休息。
顺便头脑风暴一下。
可能是《种田》所涉及的要素过多,黎温书写得比《死亡列车》还要累。
《死亡列车》主要是世界观的架构和埋得伏笔比较多,再就是微群像,所以在主角和配角塑造也比较麻烦。
但对于黎温书来说,都是能应付的过来的。
《种田》吧,虽然世界观有星际世界作为参照,但也就因为有所参照,所以不好大展身手,毕竟写得是他们从小生活的世界,有偏差的话,可能有点出戏。
不过也不能全然的被人家牵着鼻子走,那样太没意思了,黎温书还是有改动的,就在过去和未来做了改动。
加入了自己的灵感。
写得很头疼,这种需要大量的想象力,并且还得基于现实的去想象。
再加上黎温书每天的更新量也很大,写小说又不只是写这么一个事情。
她得想,想象那个读者尚未探索的过去,看不到的未来,想象他们认知以外的东西,只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灵感。
第228章 ai有个屁的精神世界
还得代入,代入主角,代入配角,代入路人甲……
想象他们每个角色所设定的人设,想象他们该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而这样的反应是否会突兀,能否推动剧情……
所以说作者容易得精神病,在不同的角色上来回切换,只为了能立住人设,稍有不慎就是崩人设。
当然也有写得轻松些的方法,但黎温书想写出更多圆形的角色,她不希望主角只是主角,配角只是配角,她想尽力创造拥有自己名字的角色,哪怕是反派也一样。
而这些需要极强的共情。
如果作者没有共情和代入能力,或许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笔下的角色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反应,读者也不会理解。
黎温书有时候还挺担心自己哪天弦没绷紧,就疯了。
还是不能一直待在系统空间里,得出门走走,不然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
外界总说读者看多了小说会分不清现实和小说,对黎温书来说,其实长期待在家里写一本小说,也会让她分不清现实和小说。
她有时候会觉得小说中有些设定是真的,会觉得那个自己创造的世界观是真的,会觉得笔下的角色是真的。
这时候她就得走入人群了。
不然她离精神分裂不远了。
黎温书出门透气,她去了趟植物园。
心情糟糕的时候看大片大片的绿色会让她的心得到治愈。
黎温书还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平台上去,还不得让星际读者炸了锅。
尤其是很多植物连植物笔记上都没有提到过。
回去的时候,黎温书顺道买了个西瓜,回到家切开半个抱在怀里吃。
吃完看了几集唐铭希演的电视剧,重新进入系统空间,但她没有第一时间去码字,而是去拆读者送来的东西。
黎温书跟系统整理了一下送来的东西,一些给它折成了打赏金额,一些还留着。
她对系统说道:“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送到我们国家某些科学家的手里?”
这也是黎温书这些天想到的一个处理办法。
随着她将小番茄送过去,他们送来的礼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磅了。
有些黎温书是很感兴趣,但她再感兴趣也就是在系统空间看看,任务指定的打赏金额也很快就能完成了,折成金额好像也不能将它们的作用最大化。
这些东西放到专业的人手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她再感兴趣也就是个门外汉。
或许若干年以后,这些飞行器什么的,真的能批量生产,那她就能光明正大上天了。
总比现在偷偷摸摸在系统空间研究强,飞不了,只能眼馋。
系统眨巴着眼睛,小手托着下巴,“有呀,人家可以直接把东西扔到他们面前。”
黎温书道:“那你知道应该送到哪个地方吗。”
这种研究所都是机密性的地方,黎温书是不知道的。
系统拍拍胸脯,神情骄傲,“人家能查出来的。”
随即,它又有些扭捏地道:“宿主,人家想要一点点报酬,人家干活也是很累哒~”
黎温书摆摆手,让它自己拿去。
—
联盟内部,所有人都坐在工位上看小说,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最新任务,必须熟读小说内容,最好能倒背如流。
大家连夜爬起来逐字逐句的看小说,从最开始的被迫看,到不自觉的主动看。
无他,太有意思了。
作者的文笔也是绝,看前期有些地方,真的眼前一黑,接受无能,但作者的文笔脑洞总能拯救一切。
跟市面上的其他小说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