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初九
两人说定之后,姜澄从夜校出来,转身去了废品站找王姐。
眼下杜云已经回来上班,孩子交给了她婆婆带着。
说到这个杜云还真得感谢姜澄。
自从她婆婆知道姜澄的厉害后,对孙女的待遇一下子提高太多。
李春香亲妈总幻想着:没准她孙女就是下一个姜澄呢?
杜云很有眼力的让出了办公室,姜澄和王姐说说话。
“王姐,给你。”
说着话的姜澄从书包里掏出来五六个苹果。
“回去给宝宝补营养,到时候生出来肯定是最好看,最聪明的小宝宝。”
“你这苹果真好!”
王姐没客气的收下了。
“你上回托我问的事儿有回信了,你要是这两天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去我家一趟,我带你们去看老师。”
“太好了!谢谢王姐,至于沈月能不能过老师的眼,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姜澄便先一步离开了。
从废品站出来的姜澄,又去了新华书店。
郭店长看见姜澄过来,故意叹气的道:“看来某人也不缺钱,多久都没来领翻译工作了。”
姜澄立即上前,讨好一笑。
“缺!老缺了!要不是接了个R语的翻译工作,我早就来了。”
郭店长哦了一声,想了想问:“食品厂的?”
“果然还得是郭店长,一猜一个准儿!”
郭店长被姜澄逗笑。
“你可拉倒吧,别给我戴高帽了。”
“你再不来我都要去找你了,我这堆积不少翻译工作,你把难的都拿走。”
郭店长一点都不客气,姜澄也从不谦虚。
领好翻译工作的姜澄没走,依旧站在柜台前。
郭店长抬眸。
“还有事?不是又让我给你把三个证换成一个证吧?”
“上次你一个证换成三个证我就说容易丢,别弄的好,非不听我的。”
姜澄等郭店长吐槽完,从背包中拿出一份D语翻译文件。
“这是D语翻译,徐老给我邮寄的书籍,顺带给我办理了合格持有证。”
“您看你有时间给我审查一下。”
郭店长张口结舌。
“又学一门?”
“是呢,这语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感觉越学越简单。”
郭店长面无表情的看着“凡尔赛”的姜澄。
姜澄嘿嘿一笑道:“好好好,不说了,说点实话都不让,我这就走,那您记得给我审一下。”
郭店长无语凝噎,不过还是尽心的道:
“时间会长点,我不懂D语,需要传给上面审核。”
“没事,我等着,审好了再给我办个D语翻译证。
郭店长见执着于办证的姜澄问:“你整这些证干啥?”
姜澄站直腰板,一脸严肃。
“这样出门办事,我想会哪门就会哪门,偷听点别人说我的八卦,听点小道消息啥的。”
最关键的是,有时候藏一张底牌很重要。
郭店长是震耳欲聋的无语。
这个话需要这么严肃的表情说嘛白白浪费了他的感情。
还有,他第一次见有人学外语是为了听八卦的!
最后他总结的道:“我看你就是想显摆。”
姜澄鼓掌。
“郭店长果然是我的知己,同道中人!”
第78章 扫厕所
姜澄从书店离开,又去了报社。
凭借上次话剧合作的成功,姜澄顺利见到了报社的领导。
报社领导喝着茶,正听着姜澄的大“实话”。
“关于防拐防骗的宣传,没有报社的支持,我们夜校独木难支。”
报社领导笑容大了点。
“大领导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特别给我们批了经费进行宣传…..”
报社领导后背喝茶动作慢了一点。
......
扯虎皮的一套磕说完,姜澄又开始用糖衣炮弹。
“我们的主题贴近人民生活,与人民的安全密切相关,老百姓就爱看这样的故事,只要形成一个系列,与省报不是不能较量。”
“到时候主任您就是带领我们市报打入省报第一人。”
……
报社的主任在姜澄的话中似乎看到了他成功登上省报的那一天。
“好!”
一字定音,报社之行很成功。
姜澄从报社离开,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下报社的事情。
眼下,新华书店的翻译,报社的宣传,还有其他宣传路子开发。
还有纺织厂背包的事情,也不知道方厂长考虑的怎么样了。
实在不行,她就在加把火。
一路盘算着的姜澄来到了火车站。
自古以来,火车站都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姜澄观察好一会后,凭借自己超高的交际能力,进了火车站的公安局。
她拿出报纸,夜校的介绍信,还有自己的翻译证,自证身份的表明了来意。
“我们做的只有宣传,帮助群众提高警惕性,你们才是实实在在奔赴第一线,勇闯虎穴的真英雄。”
“都说英雄流血不流泪,但我觉得英雄不流血不流泪更好。”
“我这里有一些宣传单,我想着要是能贴在火车站一些显眼的地方,总有好奇的人去读一读,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不算白帖。”
姜澄把她自制的宣传单放在了桌面上,对面的人拿起看了看。
很新颖。
眼下的宣传手段几乎为零,经历过现代信息流爆炸的姜澄,随手拿出来的宣传文稿,令人耳目一新。
再说,只是粘贴一些宣传单,并不浪费时间和人力,何乐而不为?
成功后的姜澄,顺势经公安介绍,见到了火车站的某位负责人。
最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她愣是将宣传单留下很多。
火车站的站长承诺会贴在火车上。
这一下流动的宣传也来了。
姜澄夸奖的话不要钱的往外输出,高度一升在升。
弄的对方觉得他要是不粘贴,那都是与人民群众为敌!
姜澄从火车站离开后,拿着宣传单准备走访各大厂子。
工厂送货出货的货车又是一条流动宣传线。
最关键的是免费。
这些厂子几乎都是观看过话剧表演的厂子,拿下他们不在话下。
姜澄第一站去的是印刷厂。
没办法,宣传单不够了。
不过这一次,姜澄没有靠“借”,而是光明正大拿着夜校给的经费,印刷了一批宣传单。
印刷厂厂长拿到钱的时候,怀疑是假币都没敢相信姜澄要给钱。
直到姜澄离开,他才反应过来。
印刷厂厂长捏着钱思考:“不能有啥陷阱吧?”
*
离开的姜澄身体略有疲惫,可精神却很亢奋的朝四合院走。
上一篇: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