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它的种类!它的种类是什么!”
“天啦,它的手伸出来了!它在抓我的裤子!救命啊!救命啊!”
欧文感觉他的脑子这辈子都没有那么努力过,像是被通上了电一样,瞬间超负荷运转,得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他立马喊道,“暗灵!是暗灵!”
第199章 仪式感拉满
就在欧文喊出“暗灵”这个词的瞬间, 那面诡异的镜子里的扭曲脸庞开始缓缓退去。原本紧贴在镜面的恐怖面容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扯着,逐渐远离。
尽管它们还在挣扎着、试图抓住什么,然而, 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它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镜子深处,镜面重新恢复了光滑,反射出房间内的没有灯光、四周的摆设、他们正常的身影, 仿佛之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与此同时,那个之前怎么也扭不开的门把手突然发出“咔哒”一声, 缓缓地自动打开了房门。
“我们成功啦?”乔治呆愣在原地,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他的队友们早已连滚带爬地远离了那面镜子, 他们的腿如同面条般软绵无力,根本站不稳。但即便如此, 没有人愿意再在这个让他们胆战心惊的房间里多待一秒。互相搀扶着, 几个人艰难地爬出了房间。
当他们踉踉跄跄地来到恐怖屋的前台时, 迎面而来的光亮和前台的侍者,不禁让他们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另一支小队正在前台领取装备, 他们脸上的期待、紧张和跃跃欲试,与刚刚经历惊吓的乔治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乔治乍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既视感, 仿佛正在未来看着过去的自己——好吧,半小时之前的自己。
“恭喜你们,探灵成功!”前台的侍者看到他们出现,立刻拉响了一个礼花筒, 礼花筒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彩色的碎纸屑在空中飞舞,洒落在他们的头顶和肩膀上。
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了几个奇装异服的工作人员——大概是扮演亡灵的演员——他们一边拍手,一边蹦蹦跳跳,一边还高唱着“欢迎, 欢迎,勇者归来,你们的胆量无人能比……”
“……亡灵的低语,鬼怪的徘徊,都被你们统统驱离!”这些工作人员又唱又跳,显得十分欢快,还给小队成员每人都戴上了一顶树冠,这让欧文小队有些错愕,他们刚从极度恐惧中解脱出来,现在看到这些略显滑稽的庆祝场景,不禁有些茫然。
不过,当另一个小队也兴致勃勃地随着歌声拍起了手后,他们逐渐从惊吓中缓过神来,憨笑着挠了挠后脑勺,还有些不好意思。
“恭喜你们!”前台的侍者微笑着出现,手中托着一个托盘,“欧文先生,这是您的第四次探灵,恭喜您,成功从青铜段位升至白银!这是您的徽章。”他将一个闪耀着银光的小徽章递给欧文,补充道,“当然,这可不是真正的白银制作的。”
“我居然升到白银了?!”欧文惊喜交加。
其他队友虽然没有升段,但他们也纷纷对欧文表示祝贺。乔治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探灵活动,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青铜徽章。他接过徽章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尽管刚刚经历的惊吓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但这枚徽章让他觉得,一切都变得值得了。
就在这时,侍者走到墙边,将挂在墙上的一副古老画像轻轻拿开。画像后面露出一个隐藏的卷轴装置,他熟练地解下丝带,卷轴缓缓展开,他们便看到一个眼熟的榜单,上面用工整的字体写着“个人排行(青铜段位)”。榜单上的名字、段位和积分清晰可见,与咖啡馆中的排行榜十分相似。
侍者找到欧文的布贴,小心翼翼地将它从青铜段位的榜单上摘下,然后转身挪开另一副画像,打开一个标有“白银段位”的卷轴,将欧文的名字放在最末的位置。接着,他又在其他队友的名字后面加上了新的积分,并将乔治的名字加上。
“……不管成功与否,你们还有一场探灵就能升至白银段位了,”他告诉两位老手队员,“乔治先生,您还差两场,其中的至少一场要探灵成功。”
和青铜的卷轴相比,白银段位的卷轴相对短小得多,望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乔治肃然起敬。
“虽然恐怖屋总是把我们称为‘勇士’,但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啊!”乔治在心里默默感叹着,“而我,不过是个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普通人罢了。”
另一支小队在侍者的催促下,兴致勃勃地离开了前台,开始他们的冒险。侍者从柜台后面拿出一个精致的礼盒,微笑着递给欧文,“欧文先生,这是您升到白银段位的礼物。”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欧文整个人都迷糊了,他兴高采烈地接过礼盒,抱在怀里不撒手。
当几人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恐怖屋时,侍者突然向他们郑重其事地行了个礼,“向您致敬,勇士。”
乔治愣住了,抬头望去,不知何时,穿着各式礼服的“亡灵”们已经错落有致地站在通往二楼的旋转楼梯上。他们一一脱帽鞠躬,或是提着裙摆屈膝行礼,“向您致敬,勇士。”
这一刻,乔治的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燃烧起来了。他本以为自己受了这么多惊吓,早已打定主意不再踏入这个恐怖屋,可眼前这隆重的庆祝场景却让他有些动摇。
尽管恐怖屋的体验如此惊悚,但此时此刻,他心中竟然升起了一股豪情——也许,再来一次也不错,毕竟这些“亡灵”并不能真正伤害他们。
当他们踏出恐怖屋,冷风拂过街道,夜色显得有些冷清。欧文转过头,笑着问道:“是不是很激动?我第一次探灵成功时,也是一样的庆祝场面。当时我的同伴激动得差点晕过去了,他说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受人认可过。”
“哈哈哈哈,”他的同伴们也调侃道,“离开恐怖屋,谁还管我们叫勇士啊?”
“这让我更想要《鸦羽之宅》的镀金挑战奖励了,不敢想能在那么多观众面前坐上王座该有多快乐!”
“你先登上白银段位再说吧。”
几人一边斗嘴一边继续向对面的咖啡馆走去,刚踏入咖啡馆,侍者立刻敲响了悬挂在门口的铃铛,声音清脆悦耳,“恭喜你们探灵成功!”
话音刚落,其他客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和点心,热烈地鼓起掌来,“恭喜你们!”
有的客人起哄般唱起了方才刚才工作人员唱的歌,“欢迎,欢迎,勇者归来!~……”还有客人站起来指挥着其他人的歌声,在这欢乐的气氛里,几位客人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们——可能只是单纯地来喝咖啡的。
欧文看到这一切,立刻摆出一副戏剧性的“大佬”姿态,沉稳地朝众人挥手致意。他的这一举动顿时引来一片大笑,还有人大声嘲笑,“你小子真是太骄傲了!”“你不应该在这里,应该去剧院发挥你的演技!”
在欧文做作的同时,乔治的同伴们去向侍者点单,侍者微笑着说:“今天你们探灵成功,咖啡馆的所有食物和饮品免单。”
这下乔治知道为什么他们要来咖啡馆了。
等到气氛渐渐恢复平静,几人找到了一张小桌子坐下来,乔治疑惑地问道:“那个侍者怎么知道我们探灵成功的?”
欧文笑了笑,摇了摇手中的礼盒,指了指他们头上的树冠,“这不是很明显吗?”
这一餐应该叫“夜宵”,几人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讨论着方才的历险,不得不说,共同经历过“生死”之后,原本还陌生的几个人迅速熟悉起来。
现在,乔治已经完全相信了报纸上所说的“恐怖屋效应”,他向同伴们分享着这篇报道,以及是怎么在朋友的“诱骗”下来到这里的,说到这里乔治格外愤愤不平,“他肯定是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才会那么强烈地推荐我也来。”
欧文讪讪地笑了,他的同伴们用一种凉凉的眼神看着他,乔治很快就意识到,这两位同伴也是被欧文“诱骗”过去的,不禁在心里偷笑了一下,才转移话题,“但我的确没想到,简单的难度就那么吓人……”他真情实感地感叹道,“我当时真的快被吓晕过去了。”
“其实在进入最后一个屋子之前我们就应该先离开的,”同伴复盘道,“那时候我猜时间已经过去了至少二十分钟,那面镜子……应该是亡灵复苏之后现身了,虽然用的是我们的形象。”
“难怪你们说必须在它们现身之前把身份找出来,”乔治回想起之前的忠告,“真不知道更难的难度会有多可怕。”
“我听说,”欧文小声说道,“就是TGC的那群人之前在咖啡馆里讨论过,我听了一耳朵,他们当时第一次去,就挑战最难的难度,是在地下室里探灵,甚至没有灯光,只能依靠一个可以夜视的水晶球。”
几人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天啦,我想都不敢想。”
“他们挑战成功了吗?”乔治好奇地问道。
欧文耸了耸肩,“全军覆没。”不忘补充道,“都吓晕了,据说在那次挑战之后,他们就开始说恐怖屋里真的有亡灵之类的话,可能他们觉得被真正的亡灵吓晕,会显得没有那么丢脸吧。”
第200章 恐怖屋杀人事件!
大概是被吓得太厉害, 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般,乔治再次出现在俱乐部时,显得格外沉稳,
他常去的那家俱乐部名叫“怀特俱乐部”,很巧的是,它与音乐厅中的“怀特”同名。怀特俱乐部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高端的贵族俱乐部之一。它的前身是一家名叫“怀特夫人巧克力屋”的热巧克力商店, 这家商店不仅供应上好的热巧克力,还作为副业兜售各大剧院的门票。随着时间的推移, 巧克力屋逐渐演变成了俱乐部。
在上个世纪初,怀特俱乐部因其“赌场”而臭名昭著。俱乐部的成员们被称为“怀特夫人的赌徒”, 由于俱乐部的排他性——想要加入的新人必须获得所有现有成员的签字担保——以及成员们经常放荡不羁的行为,一位著名的讽刺作家甚至讥讽它是“卢恩顿一半贵族的祸根”。
即便到了现在, 怀特俱乐部依然对各种赌局情有独钟。不仅涉及体育和政治赌注, 还有许多关于“朋友今年会不会结婚?”或“会和谁结婚?”之类的趣味性赌局。
这天, 乔治在俱乐部的“上层房间”与那位怂恿他去恐怖屋的朋友不期而遇。上层房间是怀特俱乐部中不对外开放的空间,游客即便来访, 也无法进入。
怀特俱乐部的赌局在各种私人俱乐部中都极为有名,因此常常有人希望参观并参与其中, 不过外人下注是被严格禁止的,毕竟有时一场赌局就可能让人一夜之间背上巨额债务。
面对朋友的疑惑,乔治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了。”他从怀里掏出那枚青铜徽章,像展示宝物般递给朋友看, “我现在是青铜勇士!”
朋友故作夸张地鼓起掌来,语气里满是调侃:“哇哦!真是了不起啊,青铜勇士!”他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枚白银徽章,晃了晃,“看看, 这是什么?”
乔治瞪大了眼睛,盯着那枚闪闪发光的白银徽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就你?……”
“什么叫‘就我’?”朋友不乐意了,双臂环抱,冷冷一笑,“怎么,难道觉得我胆子比你小?”
乔治不说话了,他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站在你面前的,”朋友昂着头道,“是鬼魂之旅闯关者、《鸦羽之宅》镀银挑战者、恐怖屋白银勇士!”
乔治的手不自觉地拍了起来。
“谢谢,”朋友假装谦虚地鞠了一躬,仿佛自己正站在舞台上,对着台下的观众行礼一样。
乔治没好气地挑眉问道:“那你怎么不带我一起去恐怖屋探灵?让我见识见识‘白银勇士’的风采。”
“咳咳,”朋友干咳了一声,显得有些尴尬,“我已经有固定的队伍了,我们最近在忙着参加‘逃脱’呢。”
虽然但是,乔治总觉得他是想在自己面前装个大的,不过他并不服输,“我也有固定的队伍了,等着吧,我迟早也能获得白银徽章。”
正说着,他瞥见朋友手中拿着一本小册子,便好奇地问道:“你在看什么?”
“一个还挺有意思的便士小说,”朋友随手递给他,“叫《柯南探案》,之前第一册刚出来的时候,整个伦敦都因为书中的连环杀人案件而议论纷纷,《警察法》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推动了建设警察局的呼声。你没注意到吗?现在反对建警察局的声音比去年你离开时少多了。”
因为艾琳娜从互联网上看到许多案例,加上柯南的套路也是很经典的三选一、密室杀人等等,一周一更新的便士小说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压力,即便在女子学院忙于画图册,她也会抽空出来写这本小说。
其实,这本小说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也就是转移读者对《达库拉》的注意力,然而,艾琳娜决定继续写下去,主要是因为“欢乐之家”强烈要求她更新“谜题晚宴”节目。
在爱德华所雇佣的剧作家的帮助下,“陪审团游戏”被陆陆续续改编成“谜题晚宴”,每次演出都会随机选择一个案件,但很快,伴随“陪审团游戏”的销量增长,观众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爱德华好几次跟自己的妹妹诉苦道,“你知道吗?他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谜题晚宴’俱乐部!每次他们都会把重要的证物和证词保留下来!甚至还要专门排演几遍!”
一开始,爱德华收到这个消息时,还以为是某些私人俱乐部在模仿“谜题晚宴”,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害怕自己突然多了几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是的,欢乐之家至今还没有碰到过“谜题晚宴”的竞争对手——这场游戏的创作门槛实在太高了,普通人根本无法轻易复制。
然而,当他决定混入其中,亲身参与一次他们的活动时,他才恍然大悟。这哪里是简单的模仿?简直是照搬!那些人不只是模仿了欢乐之家设计的情节,连台词和布景都几乎一模一样,仿佛将‘谜题晚宴’整个搬到了他们的小圈子里,比欢乐之家还要严谨得多。
不过,他们照搬只是想在欢乐之家七百多位观众面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即便是他,也难以对这些行为提出严厉的指责。
爱德华一度取消赠送“证词”的环节,试图给这些积极的观众增加障碍,但这并没有什么用,观众们完全可以将道具藏起来,侍者们也无法每一个都打开来查看,太费时了,观众会抗议的。
所以,每当提问环节一开始,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会齐刷刷地举起手,对案件的细节倒背如流、了如指掌。——爱德华已经毫不意外了。
虽然随着贵族们社交季的返城,它对这些新客人暂时保持着新鲜感,还能勉力维持一段时间,但肉眼可见地,欢乐之家需要继续扩充“谜题晚宴”的案件数量。
所以还是写柯南吧,可以把里面的案例改一改给“谜题晚宴”用,还能做成“陪审团游戏”,一举三得。
由于艾琳娜的勤奋更新,《柯南探案》逐渐在工人阶级读者群体中流行开来,甚至引发了人们对治安环境的担忧。毕竟在书里的米花市犯罪率堪比哥谭,有时候赶稿的时间紧迫,艾琳娜都懒得想动机,可能只是人群中多看了凶手一眼,他就凶性大发,将此人杀害,堪称随地大小死。“米花大舞台,有命你就来”,这谁看了能不害怕?
不过,他们倒也不必太过担忧。毕竟,在没有警察的当下,艾琳娜并没有在小说中提供任何具有可行性的犯罪技巧。书中的犯罪手法就像“雾天狗杀人事件”那样,乍一看花里胡哨,但真正尝试按照书中的描述去实施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方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
可以说,她也算是为卢恩顿的治安尽了一份力。
当然,在制造恐慌的同时,艾琳娜在书中传授了很多侦探技巧,介绍了前几年在米国发明的摩尔斯电码、鉴定死者死亡时间的简单方法、以及苦杏仁味的“□□”毒药等等。
“还有一些记者在采访那些贫困人家的孩子,问他们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朋友笑道,“他们居然说,想要成为一名侦探!甚至学着小说里的样子,组建了一个少年侦探团。”
乔治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真的?”
朋友点了点头,指着不远处的报刊架说道:“你可以找一找《每周新闻》的报道。谁知道呢?也许他们长大后真的能成为侦探。”
事实上,“少年侦探团”其实已经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甚至引来了一些大人物的注意,他们担心这些青少年们聚集在一起会闹出什么大事,但结果却是,他们在帮人寻找丢失的宠物、找回不小心掉落的钱包、乔装打扮混入特定的地方、以及成为许多记者和侦探的“线人”。
要论消息灵通,这些经常在街面上游走的孩子,可比一些侦探强多了。
“太夸张了吧?”乔治半信半疑地看着封面上的图案,一个死者倒在地上,三个人围着他做出伤心的表情,而在他们斜对面,一个……小学生?正在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光看封面确实和其他便士小说不太一样。
比起那些以血浆为卖点的封面,这张封面虽然也描绘了死亡场景,但却没有一丝“血腥”或“暴力”的痕迹。众所周知,如果一本便士小说不在封面上铺满血浆,那它的销量恐怕难以提升。但这张封面却选择了更为内敛的表达方式,仿佛出版商对小说本身的质量充满了信心,不需要通过血腥画面来吸引眼球也能确保销量。
乔治顺手将这本小册子揣进兜里。
见他不以为然的样子,朋友温馨地提示着他,“这一期写的是‘恐怖屋杀人事件’,我想,你刚去过恐怖屋,一定对此很有代入感。”
“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呢,”乔治冷哼一声,将这本小册子拿了出来,“我倒要看看,恐怖屋怎么杀人的。”
这个案件并不复杂,一开始,恐怖屋流行着“混有真正亡灵”的传闻——这可太有代入感了——四个人组队前往探灵,结果其中一人居然被亡灵活活吓死……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