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 第143章

作者:锦屏韶光 标签: 时代奇缘 幻想空间 异世大陆 西方罗曼 爽文 西幻 穿越重生

  再加上不知道什么剧院投的报纸报道,以“内部人士”的口吻透露,小矮人们的表演拙劣、舞台布景廉价、巨人和巨怪的舞台效果根本不像宣传的那样,宣称大歌剧是“真正的民族自豪”,而欢乐剧院的《超人》“不配得到观众的关注”,在这样的舆论声中,此起彼伏,好像欢乐剧院的赔率又被调高了一点。

  “到底是什么剧院在投这些报道?”怀特俱乐部中,乔治诧异地看着调高一些的赔率,“居然会有人相信大歌剧比《超人》更受人欢迎?”

  “可不要小看人们的情怀,”他的朋友摇摇头道,“可能演出时间长之后,欢乐剧院能够赶超考文特花园剧院,但就现在的声势来看,大歌剧无疑占据了人们关注的视线。”

  “反正它们最近一周的票都卖完了,下一周的又还没开始卖,”乔治反对道,“这些报道其实没法影响到什么。”

  “事实上我听说,”人脉广泛的朋友摇摇头道,“除了欢乐剧院,其他几家大剧院有意提前开始售卖第二周的票了。”

  乔治瞪大眼睛,“这么看来,它们只是想借这个时间差多卖些票?欢乐剧院这部《超人》居然那么有威胁吗?之前《午夜少女》它们都没有这么做。”

  “《午夜少女》毕竟是爱情戏剧,”朋友耸了耸肩道,“我不是说爱情戏剧不好,但是它的受众相对有限,不是吗?而这部《超人》,就目前放出的消息来看,显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因此,那些担心影响自己票房的剧院们纷纷坐不住了。很难判断这些报道究竟是某一家剧院的单独抹黑,还是多家剧院的联合行动。

  不过,对于这些坏消息,爱德华倒是挺坐得住的,“反正他们除了报纸上的这些文章,就没什么其他的手段能威胁我们的戏剧了。”

  毕竟他们有保镖,已经不会再犯和上次一样的错误了!

  尽管狼人们看似已经达成了它们此行买某种文学作品的目的,但在聪明吸血鬼的说服“留在卢恩顿才能随时关注最新消息,离开了再想找到工作可不容易”后,它们便乖乖地留在了卢恩顿,继续为欢乐剧院充当看守人,而在新剧目上演之前,它们也会着重保护演员们的安全——指的是那群小矮人。

  这样的保护确实很有必要,毕竟矮人们实在太过矮小,稍有不慎,被其他人一抱,转眼间就可能在人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矮人们常常自夸力气很大,宣称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

  抡锤子怎么可能没有力气!

  但它们的体型让这种话语完全没有说服力,是以,矮人们只好就像亡灵们一样,乖乖接受两只狼人的保护。

第268章 丫头文学

  大歌剧首演当天晚上, 艾琳娜穿着一身墨绿色的丝绸材质歌剧礼服,外面是一件金色绣花的米白色缎面天鹅绒斗篷,头戴同色绉纱头巾, 装饰有精致的花朵和轻羽毛,以及,同色的长过肘部的手套。

  “艾琳娜小姐, 你的歌剧眼镜,”女仆玛莉递过来一个小小的望远镜, 外壳是珐琅材质,十分精致, 但和普通望远镜不一样,它有一个长长的柄。

  最后是越华丽越好的各种闪耀珠宝配饰, 这可比晚宴和舞会华丽多了, 毕竟这时候看歌剧可不只是单纯的看戏, 其中还包括“被看”。

  由于剧院内装着巨大的吊灯,观众和演员一样显眼, 观众们会聊天、走动,甚至打牌、玩游戏, 观众席的过道又被称为“花花公子巷”,年轻男士们会走来走去,和女士们调情。

  只有在剧中最激动人心的咏叹调——即歌剧中的华彩段落——响起时,观众才会暂时停下手中的活动, 专心听戏,但一旦听完,就会继续聊天、打牌、看其他观众,在这些高社会阶层的人群中,谁与谁坐在一起, 谁穿了什么样的衣服,都是值得注意的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艾琳娜笃定如果伯克利和他们同行,肯定会迅速登上小报的原因。

  欢乐剧院不太一样,因为表演的时候会将观众席的灯光调暗,这样观众的注意力会被自然地引导至舞台。随着剧目开始,他们没有时间或心情再去与旁人交谈。于是,欢乐剧院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以观看为主的剧场。

  不过,当某部戏剧播放的时间足够久,那么熟知剧情的观众照旧会走动、聊天,这时候,观众席的灯光似乎也没有那么暗了。

  三人在客厅里汇合的时候,伯克利已经如约而至,他们坐上伯克利的私人马车,车厢内装饰奢华的金色窗框与精美的绒布座垫——爱德华有理由怀疑他这是想趁机展示财力,朝着考文特花园剧院行驶而去。

  而另一边,同时首演的欢乐剧院也人声鼎沸。

  在欢乐剧院租了一整年包厢的欧文一家,终于又来到了他们租借的包厢里,欧文顿时有种“回家”的感觉,“没想到那么久过去,这里还是和之前一样。”

  由于欢乐剧院每年上新的剧目比较少,从前在音乐厅表演的各种剧目也被剧院“拿来吧你”,还是有不少观众的,欧文家的包厢也常拿去“二手转租”,虽然不能说维持收支平衡,但好歹也收回了些许成本。

  反正,欧文家也没打算用剧院包厢来挣钱。

  爱德华接管欢乐剧院后,便大刀阔斧地改革起来,除了包厢必备的饮品和茶点以及特色周边,侍者还送了他们一把扇子,上面印着包厢与包厢租用者的详细信息,这是考文特花园剧院的惯用手段,那里的租用者往往喜欢在包厢中炫耀自己的身份,扇子便成了一个宣传工具,来暗示包厢主人在社会地位上的卓越。

  这也被爱德华“拿来吧你!”欧文很快从扇子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找到了自己家的名字,顿时觉得相当骄傲,决定明天就拿这把扇子去学校给其他人炫耀。

  此外,节目单也花了一番心思,不知道是不是首演的缘故,摆在包厢里的节目单是白色丝绸材质,带有金色装饰,上面的文字标题用红色墨水印刷,普通信息则是黑色,层次分明,很有质感。

  显然,这也是纪念品的一部分。

  另一边厚厚的周边商品目录便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不过也非常方便,上面用彩色印刷着每一样周边商品的图样与售价,观众完全可以在包厢里下订单,商品便会由侍者送进门,免去和其他人挤来挤去的烦恼。

  “听说欢乐剧院换了个经理,”欧文的父亲对这些改革还挺看好的,“看样子变化确实很大。”

  “只是换了个经理助理,”欧文反驳道,作为欢乐剧院的“忠实观众”,他早就从各种戏剧报纸上得知此事,津津乐道地科普道,“据说是皇家剧院经理的儿子,曾经为他的父亲服务,被欢乐剧院挖过来了。”

  “难怪,”欧文父亲笑道,“我就说这些东西怎么那么熟悉,原来是在皇家剧院也看到过啊。”

  “他的父亲居然那么容易放人?”欧文的母亲诧异道,“他们不是竞争对手吗?”

  “还有过合作吧?”欧文哥哥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我记得好像之前在哪看过。”

  在欧文转而向家人们炫耀自己看过的“考文特花园剧院和欢乐剧院的恩怨情仇”的时候,考文特花园剧院外,艾琳娜一行人也进入到剧院内部,因着伯克利这个大聚光灯,他们顿时迎来各种各样的视线。

  跟着爱德华寻找包厢的一路上,几乎每个敞开门的包厢里,都会有绅士过来和他们打招呼。

  震惊,伯克利竟然是社交达人!

  “他们可不是在和我打招呼,”面对艾琳娜的困惑,伯克利耸了耸肩道,“是在和我的财产打招呼。”

  可能这就是“当你足够有钱,全世界都吻了上来?”

  这一路上还碰到了爱德华的熟人,说来惭愧,艾琳娜都不知道自家哥哥交了哪些朋友,不过,面前这名嘻嘻哈哈的男士显然是他的损友,一见他就敬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军礼道,“尊贵的陛下将于今日抵达他忠实的剧院。”

  爱德华没好声气地捅了一下他的肚子,他吃痛地嗷了一声,突然注意到正好奇看着自己的两位年轻女士,连忙站稳扶好,行礼道,“女士们,恕我失礼。”

  他长相只是一般,但一本正经的时候也仿佛绅士般优雅,只是总带有一丝痞气,看起来不像个正经人。

  “他是查尔斯·谢泼德,我的朋友,”爱德华介绍道,艾琳娜和珍妮特纷纷行礼,珍妮偷偷看了几眼这位哥哥的朋友,艾琳娜立刻借着斗篷的掩饰拉了一下她的袖子。

  伯克利这时也脱身过来打招呼,短暂的寒暄之后,他们终于抵达了自己的包厢。

  两位女士坐在一起,艾琳娜正整理着她的裙摆,珍妮便悄悄在她耳边说,“哥哥的朋友,还挺有趣的。”

  这下,艾琳娜不得不担心起姐姐的“少女心事”了。

  “是吗?还好吧,”她故作镇定地道,“我没注意。”

  如果谢泼德是一个很好的结婚人选,爱德华老早就将他介绍给两个妹妹了,既然等到现在无意中撞见才介绍,其中肯定有猫腻。

  艾琳娜决定等晚上回去就去逼问哥哥,他这个朋友到底是什么来历。

  不过,很快,她就意识到自己不用问了。

  比起伯克利,这位谢泼德先生才能称得上“社交达人”,搁这会儿等待开演的功夫,他们已经看到那位谢泼德先生像一只花丛里的蝴蝶一样,穿梭于观众席之间,与那些优雅的女士们聊着天,说笑调侃。

  艾琳娜不动声色地瞥了眼旁边似乎格外留意的珍妮,在心里尖叫,“啊啊啊啊珍妮这种乖乖女真的太容易被那种花花公子吸引了。”

  她必须要想想办法才行!

  “你在想什么呢?”伯克利托着脸,乖巧地看着她,另一边的爱德华露出不忍直视的表情,艾琳娜这才回过神来,

  “唉,”她轻轻叹了口气,然后用眼神示意着旁边的珍妮。

  伯克利似乎察觉到了珍妮的异样,迅速瞄了她一眼,又看了眼观众席的谢泼德,随即递给艾琳娜一个“我明白了”的眼神,艾琳娜立即瞪大了眼睛,用眼神询问“你要做什么?”

  似乎觉察到两人的“眉目传情”,爱德华不绅士地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盯着舞台,一副我啥也没看到的样子。

  伯克利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突然做出一个夸张的“挥砍”动作,可把艾琳娜给逗笑了。

  不过想到他今天如此“高调”,她晚上回去还得好好想想在给W先生编造什么故事,才能掩盖住“B公爵和E小姐观看大歌剧”的小报新闻。

  原本她打算直接用“带球跑、火葬场”的套路来写W先生和J小姐的故事,但有一点就是,这种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其高潮部分,这是难以避免的,任何小说都有起伏,而它“伏”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如果想要将小报观众的注意全部拉到“日记”上,忽略新闻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绝对能争夺观众眼球的片段。那就只能缩短它的篇幅,这意味着它能起作用的时间变得很短,如果每次和伯克利出来都得写一篇来掩饰,恐怕这个带球跑的故事撑不了几天。

  等等。

  艾琳娜顿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一举两得地解决伯克利的聚光灯效应、和珍妮特的少女心思。

  她要给W先生和J小姐加一个“花花公子”男二号! 没错,就照着谢泼德的模样来塑造,直接命名为S先生——听起来有点怪怪的。

  她在脑海中开始勾画这个新角色的形象:S先生是W先生的好友,外表迷人、风流倜傥。这个角色不拘小节,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女士,他对所有女士都非常热情,最关键的是,S先生对自己的花心毫不掩饰,他骄傲地展现着自己的放荡不羁,甚至将自己的多情视为一种魅力。

  艾琳娜决心要在新的“日记”里“抹黑”S先生,然后再拿给珍妮让她逐字背诵!

  就是你了!丫头文学!

  这要是珍妮还能吃得下去,她甘拜下风!

第269章 巨大怪物

  就在艾琳娜思考着怎么让珍妮打消她对花花公子那不切实际向往的时候, 她的父亲,坎贝尔先生,出现在剧院的舞台上, 向观众们表示欢迎。

  在简短的致辞后,帷幕缓缓拉开,这部戏剧正式开启。

  “哇, ”不愧是父亲花费了那么久的歌剧,光是布景就极为奢华、宏伟、细节满满, 舞台上至少有二十多名演员在表演,加上背景景片中描绘的数十个角色, 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瞬间变得模糊。艾琳娜几乎分不清,哪些是站在舞台上的真人, 哪些只是栩栩如生的画作。

  从节目单的剧情梗概来看, 这部戏剧讲述了一位古老公爵的传说, 这位公爵的父亲是邪恶生物,想要掌控他, 而他受到邪恶力量的影响,想要带走和他彼此有好感的贵族女士, 好在关键时刻,这位女士唤醒了他的理智,而后,他发现他的父亲其实就是潜藏在他身边的随从, 依靠母亲的遗书,他最终摆脱了父亲的力量影响,驱逐了自己的父亲。

  让艾琳娜格外注意的是,第三幕的“修女芭蕾”,就爱德华所说, 欢乐剧院借给他们的“特效团队”,大多都用在了这一幕。

  “和《午夜少女》很像,”爱德华耸了耸肩道,“这一幕讲述已经死掉的修女,在男主角父亲的召唤下,从一座废弃修道院的坟墓中爬出来,她们要引诱男主角接受她们致命的护身符。”

  “然后呢?男主角接受了吗?”艾琳娜问。

  “当然接受了,”爱德华说道,“这一幕父亲非常看好,修女们在废墟修道院中、冰冷的月光下跳舞,他敢保证这一幕会让所有人为之惊叹。”

  有很多人困惑,为什么在歌剧演员表演的戏剧里,会突兀地加入芭蕾舞剧,显得整个剧情并不连贯,其实这并不是剧院经理没有审美,而是为了迎合富有的贵族观众的需求——许多贵族对舞蹈演员比歌剧本身更感兴趣。

  所以,这就是坎贝尔先生为什么努力将“特效”都放在芭蕾舞剧的原因,还特地从沙俄请来一位伟大的芭蕾舞演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据说她穿过的足尖鞋曾在沙俄以200卢布的价格售出,被她的粉丝煮熟后配上酱汁食用,这种荒诞的行为足以看出她的超高人气。

  这部大歌剧本来就场景壮观、场面刺激,加上受到艾琳娜的影响,亚瑟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还融入了情节剧的狗血特色,两位明星歌剧演员来饰演男女主角,打造出完美的咏叹调和合唱……如此强大的阵容,如此惊人的噱头,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欢乐剧院在这个社交季节的强势搅局,大歌剧肯定能吸引整个卢恩顿的目光,成为卢恩顿一年中最热门的话题。

  艾琳娜不由得为欢乐剧院小小地捏了把汗,“那和《超人》比起来呢?”

  “你在开玩笑吗艾尔?”爱德华调侃道,“是的,‘修女芭蕾’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噱头,但这样的噱头,《超人》整一部都是。”

  听爱德华这么一说,伯克利抓住机会,插入话题,“艾琳娜小姐,我有这个荣幸邀请你观看《超人》吗?我在欢乐剧院有一个包厢。”

  爱德华立马用一种想刀人的目光看向伯克利,而伯克利居然无辜地看了他一眼,朝艾琳娜软语道,“你哥哥好凶啊……”

  天杀的,应该让舞台上的演员们下来,让你去演!

  艾琳娜当然知道伯克利的包厢哪来的——她让威廉送的,只是递给伯克利一个警告的眼神“别把我哥气坏了”,然后才笑道,“当然可以,我也想看看《超人》。”

  爱德华转过头来,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自家妹妹,仿佛在说:“你居然背叛了我?”而艾琳娜则扬起下巴,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回望,满是“我是老板?你是老板?”的“威胁”意味。爱德华只能无奈叹气,屈辱地表示,“那我也去……”

  然而,三人之间的这番你来我往,丝毫没有惊动旁边正一边“专心”看戏,一边偷偷注意着谢泼德调情的珍妮。

  随着大歌剧的开演,欢乐剧院的《超人》也在同步上演。

  明面上的剧院经理威廉,在舞台上发表了简短的致辞——爱德华写的,欧文一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调转座椅,目光专注地投向舞台。

  帷幕缓缓拉开,布景片上,三分之一的部分是波澜起伏的蓝色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其余三分之二则是绵延的海岸线,沿着沙滩勾画出一片精致的袖珍建筑群。建筑的细节无比细腻,甚至连屋顶的瓦片和窗框上的小装饰都栩栩如生。忙碌的游客穿行其间,有的在漫步,有的在玩水,仿佛整个海滩都被生动地复刻到了舞台上。

  舞台上也被如此划分,一边的蓝色纱料微微起伏,仿佛海浪正在涌动;而在另一边,一座形状奇异的小山包伫立在沙滩上。几个穿着特制戏服的小矮人正在海岸边走动,几乎融入了布景片的场景之中,在柔和的灯光下,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