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牵牵小手,在这里感觉像偷情一样,让她自己都有些心跳加速。
但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游行队伍吸引了,除了去年出场的老面孔,第二个出场的居然是一群身穿芭蕾舞裙,在乐手配合下翩翩起舞的幽灵修女,接下来还有一位歌手——似乎是位很有名气的歌手,她出场时引来全场的掌声,连营造的恐怖诡异气氛都被冲散了。
“那是坎特音乐厅最有名气的歌手,”伯克利解释道,他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原样,只是耳朵还微微泛红,“你或许听过那首——”
“《我爱的男孩在画廊》,”珍妮也认出了这位“音乐厅女王”,激动地对艾琳娜确认道,“艾尔,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去坎特音乐厅。”
“当然记得,”艾琳娜也回忆起来,“你当时回来唱了一个星期。”
“……连她都加入今年的游行活动了,”旁边的游客也在惊叹,“这活动举办得真是越来越上档次了。”
这位音乐厅女王献上一首沙哑的《美好的旧时光》,听歌词似乎是以亡灵的身份来回忆生前的事情,她也极有感染力,时不时会与两边的游客互动,引来尖叫连连。
随着歌声渐渐淡去,游客们跟随游行队伍来到了卢恩顿河边。沙滩上早已经划分好了不同的区域,歌舞、游行都暂停了,一位主持人在沙滩上的一个台子上说着什么——离得有点远,听不清楚,但是很快,如同声浪般的声响传了过来,那是游客们在有节奏地高喊着“奥特曼!奥特曼!”
怎么说呢,此情此景,艾琳娜突然有点想笑,在卢恩顿河边上,卢恩顿桥旁边,周围都是英式建筑,高呼着一个有日式刻板印象的名字……委实有点离奇了。
在这一声声的高呼声中,大本钟十点的钟声缓缓敲响,随着钟声的敲响,一阵肃穆的音乐蓦地奏响,在这钟声与音乐声中,对岸亮起了灯。
一开始只是一盏、两盏……逐渐连成一片,有顺序地攀沿而上,映照出巨大的脚、小腿、腰腹、胸膛……当头上的灯光点亮时,一个熟悉的巨人屹立在河对岸,仿佛抬抬脚就能将那些厂房给踩踏掉。
“那一天,人类回想起了受那些家伙支配的恐怖。”
第347章 巨物恐惧症?
“前方即将到达我们本次旅游的重头戏, ”在一艘蒸汽船的船舱里,一位兼职导游的船夫讲解道,“请大家跟着我来到甲板上。”
卢恩顿河繁忙地停泊着各种大小的蒸汽船, 它们在码头之间繁忙地穿梭,高耸的烟囱吐出滚滚白烟,与昏暗的天幕交织在一起, 在工作日,它们是需要往返南北两岸的工人的通勤工具, 而到了周末,它们便成为承载“一日游”之类旅游项目的临时观光船。由于竞争激烈, 短途旅行的价格非常低,从北岸到南岸只需一便士, 可以说, 绝大部分游客都负担得起。
不过, 它们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类似现代那种、从起始码头游览一圈回到原点的“卢恩顿河游览路线”,原因很简单——卢恩顿河是一条黑暗的、阴沉的、肮脏的、散发着恶臭的河流, 没人愿意坐船游览这么一条河。
但现在有了。
在亡灵游行展示之后,这座“超人”便暂时地留在了卢恩顿河边, 欢乐剧院计划在一周内将其拆除,因为秋冬经常会下雨,将不可避免地冲刷掉巨人身上的颜料,有损它在观众和游客们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为了赶在拆除前近距离参观这座巨人,卢恩顿河岸边迎来了蜂拥而至的游客。
尽管游客们可以通过卢恩顿桥步行或者乘坐马车到南岸观看超人,但问题在于,这座巨人的正面是朝向北岸的。如果不是乘船, 就只能看到它的侧脸,而这样稍显遗憾的角度没法满足大多数人的期望。于是,而为了尽可能地看到它的正面,乘船是唯一的途径。
这一契机迅速催生出了一条临时的旅游路线。蒸汽船穿梭在河面上,载着那些渴望接近巨人的游客。尽管河水的恶臭依旧,尽管浓重的烟雾遮住了半边天,但对那些好奇心旺盛的人来说,这些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
威尔斯顺着人流攀上一段陡峭的楼梯,终于踏上了甲板,一阵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河水的腥味与蒸汽船烟囱里喷出的煤油气味,这片水域被密密麻麻的船只挤得满满当当,船与船之间几乎没有缝隙,像是为了争抢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但他毫不在意,抬着头,瞠目结舌地仰望着这座屹立于河边的巨人。
他们的船就停靠在它的附近,从这个角度看,巨人的双腿直插地面,仿佛生根在大地之上。威尔斯慢慢抬头,视线越过它的膝盖、腰部,直到脖颈——可它的头顶依然高不可见,仿佛它的身影已经突破了天际。他的心跳如擂鼓,一时竟有些眩晕,那种巨大的压迫感让他差点没喘上气来。
“这是人能造出来的吗?”他有种不寒而栗般的感觉。
甲板上的游客们无一例外地目瞪口呆,他们的目光像被磁石牢牢吸引住,无法移开。就在众人屏息凝神时,远处的钟声缓缓响起,一声接一声,低沉而悠远。
“来了,来了!”船夫的声音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是最精彩的部分!”
钟声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低沉的轰鸣声,那声音像某种机械装置正在缓缓启动,忽然,一阵金属摩擦的声音响起,那巨大的手臂竟缓缓地抬了起来!
“它动了!它动了!”人群中有人尖叫。
巨人的动作不急不缓,手臂逐渐上扬,最终在半空中定格,做出一个经典的战斗手势。紧接着,它那覆盖着铠甲的眼睛部分突然冒出光芒,这一瞬间,威尔斯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戏剧里的怪兽,即将被这只巨人清理掉。
“天哪!这太可怕了!”人群中传来一声颤抖的叫喊,紧接着便是一个闷响——一位年轻人直接晕倒在甲板上。
这一幕让围观的游客更是惊恐不已,连连后退,有些人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攥紧船栏,似乎害怕巨人下一秒真的伸手抓过来。但这么惊心动魄的场景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巨人缓缓放下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手臂,恢复成最初那庄严肃穆的姿态。它的眼部灯光熄灭了,仿佛从短暂的“生命”中又重新陷入沉寂。
被震慑的游客这才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甲板上的紧张气氛逐渐缓解。船夫显然见过类似的场面,早已练就一副处变不惊的从容,熟练地掏出嗅盐,将那些晕倒的旅客唤醒。
“真是难以想象这是人类能创造出来的东西!”威尔斯身边的一位身穿细条纹西装的绅士摘下帽子,喃喃地说道,“简直是工业技术的巅峰之作。”
然而威尔斯却没有那么快平复下来。他站在那里,脸上的冷汗尚未干透,身上起的一层鸡皮疙瘩久久没有下去。
这么一座壮观的巨人建筑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当威尔斯回到北岸,便听到报童再卖着有关超人的科学杂志,“揭秘《超人》的制作原理!“老实说,刚从船上走下来的他,确实有点想买。
而就在他下船的码头,还有许多游客正排着队上船,除了这些专门载客的蒸汽船,木划艇也挤满了人,他看到一些人甚至带着自己的画板和颜料,一副要去给巨人绘画写生的模样。
河岸边从来没有那么热闹过,由于人来人往,汇集了许多小摊贩,隐隐成了一个临时的集市,这个小集市也十分热闹,到处都是《超人》有关的玩具、图画……还有街头艺人跳着舞,唱着戏剧里的歌曲——老实说,真有种《超人》结局人们庆祝超人赶走怪物的既视感了。
当威尔斯费力地走出这一片码头区,手上已经提着零零碎碎的不少东西,等他来到野人俱乐部,便听到不少熟面孔都在抑扬顿挫地说着自己去参观巨人的感受,看到他时,连忙招呼道,“威尔斯,我看到你了,你在另一艘船上。”
其他人顿时围了过来,让他仔细说说,“怎么样?是不是非常壮观?”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看,”威尔斯回想了一番,郑重地道,“那让我有种……很新的体验,你们懂吗?仿佛世界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
“我也是这种感觉!”一位朋友立刻附和道,“就好像从前做的噩梦变成了真的!”
……那我们的感觉应该不一样吧?威尔斯礼貌的微笑,但在心里嘟囔着。
“你这么说,那我们必须得去看看了,”其他成员纷纷表示,“虽然卢恩顿河很臭,排队的人很多……”
“你们真该去看看,我现在就想创作一部巨人主题的小说,”朋友兴致勃勃地分享道,“老实说,之前我看到一些童话故事说到巨人,要么把它们写得特别友善,要么就是笨重木讷,但这次参观之后我觉得……它们光是存在,便足以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这么说来,”一位作家思忖道,“机械和哥特一向是卢恩顿人最迷恋的话题,而巨人将它们结合到一起,没准市面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堆巨人小说呢。”
威尔斯不由得点点头,“确实是这样,我之前还觉得它和‘亡灵游行’格格不入,但近距离接触后我发现,它站在那里动几下,就让不少人害怕得晕倒过去,这么看来,它甚至比恐怖屋还吓人呢。”
“难怪我听到了不少巨人的谣言,”其他人笑着说道,“有的真的很离奇,比如说,那个巨人其实是活的……会在夜晚出来走动,还有它其实是某种邪恶实验的产物。”
这样吓人的流言、这么壮观的造物、这么大的影响力……理所当然地,引来了裁判所的注意。
“为什么自从来到卢恩顿后,我们的工作量一直在增加?”诺曼灌了口咖啡,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记得从前并没有这样的情况。”
怎么自从去年在斯格兰呆了一年之后,一大堆工作突然以指数级别地蹭蹭蹭蹭往上堆,亡灵游行那堆超自然生物的扮演者还没让他松口气,紧接着又来一个让一堆人吓晕的巨人,伴随着这个巨人生出各种各样足以让人心生恐惧的流言——
他的助手干笑着解释道,“毕竟是首都嘛,总会有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出现。”他连忙翻开文件,转移话题,“就我们所调查的,欢乐剧院的亡灵游行活动已经持续三年了,而今年他们制作了两部《超人》戏剧,反响很好,堪称卢恩顿最赚钱的剧院。”
“所以他们就想在万神节活动玩个大的?”诺曼闭上眼睛,深吸口气问。
“确实,效果很不错,整个卢恩顿都在谈论《超人》,欢乐剧院迎来大量的观众,连最近一个月的票都卖完了,”助手忍不住感叹道,“不得不说,效果还怪好的呢。”
诺曼瞥了他一眼,他立马收住自己不合时宜的赞美,“其实,可以看得出,这个建筑并不是为了恐惧,之所以会让人觉得害怕,主要还是那些胆小的游客太过好奇了,如果在北岸观看,只会觉得挺壮观的,但他们非要乘船近距离欣赏……这不就被吓到了吗?”
他不敢说,他自己也去乘船参观了那座巨人,不得不说,当它动起来的时候,他确实感觉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整个人都僵在原地,从报纸上的说法来看,这应该是人类面对巨大物体时产生的本能的恐惧。
想到这里,他不禁带着些许试探怂恿道,“或许……您想要去亲身体验一下?”
第348章 征文活动即将揭晓?
我们仍未知道诺曼那天是否去看了巨人。
在持续一周的展览后, 巨人建筑最终被拆除了,听到这个消息,裁判所不由得松了口气——因为这个巨大的建筑不仅在卢恩顿热议纷纷, 甚至引起了包括弗兰西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关注,在那些国家的报纸上,将这视为英戈兰工业实力的象征, 卢恩顿也因此风头无两。如此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让政府部门不得不对此格外重视。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 裁判所只能选择暂时收起他们原本戒备的姿态,装作对此一无所知。
对诺曼来说,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他终于可以摆脱与巨人有关的繁琐事务,将那些衍生出来的棘手问题一股脑儿推给官方机构去处理。
不过, 巨人的余波还未彻底散去, 卢恩顿就被另一个重磅消息吸引了注意——持续了半年的“道德教化”征文活动, 即将迎来了最终的揭晓。
在过去的半年里,这项活动吸引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参与, 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不少故事已经成为社交场合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各大俱乐部围绕征文活动开设的赌局中,作家们的赔率变动频繁,让《女士月刊》的编辑们都忍不住担心起《拉维妮娅》的地位来。
“它完结的时间太早了,”奥查特夫人忧心忡忡地道, “后期的优秀作品分薄了它的关注度。”
赶在征文活动结束之前,盖斯小姐、哈代先生、乔治女士……都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不知是因为彼此间的竞争激发了他们的灵感,还是征文的压力让他们超越了自己。总之,这段时间, 卢恩顿的文学圈热闹得仿佛过节一般,每一次社交聚会,都少不了关于某位作家作品的探讨。
毕竟,人们都是健忘的,两三个月过去,《拉维妮娅》引起的轰动,或许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淡化了。
而《拉维妮娅》也并不是没有短板,它的剧情太过戏剧化,角色塑造偏于极端,用词用句过于直白,看起来不太有艺术性,人们将哈代先生的女主角视为自然的化身,认为乔治女士作品形式独创,语言优雅,称是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和这些作品一比,《拉维妮娅》通俗得有点过头了。
“但这不正是征文的目的吗?”露西忍不住抗议道,“这可是一个旨在教导女孩们正确择偶观的征文活动!门槛越低,受众越广,不就越能帮助到那些年轻女孩吗?而且,最近几个月,女孩们被引诱、被抛弃的求助信明显少了,反而有不少来信是感谢这个故事的。”
她随手从一摞信中拿起一封,打开后开始念了起来,“‘如果不是我读过《拉维妮娅》的故事,我或许会答应与他私奔。但就在我准备答应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她的悲惨遭遇。我告诉他,我需要几天时间考虑,然后……我听说了他破产的消息。’”
“她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婚姻,”露西一边念一边欣慰地道,“’我希望这封信能刊登出来,我希望所有女孩都读一读这个故事。‘呜——这太令人感动了。虽然我们一直收到各地读者的来信,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能够改变某些事情的。”
“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太过担心。”一旁的男编辑倒是很乐观,“不管这些新作品有多优秀,《拉维妮娅》的影响力是其他故事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改写了不少女孩的命运,还为征文活动打响了声誉。如果主办方最终不把一等奖颁给它,反倒显得没有公信力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乐观,至少,对南希来说,这个消息有些猝不及防了,“什么?征文活动现在才结束?我以为它早就结束了。”
斯蒂芬夫人耸了耸肩,“确实,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
夏季出去度假时,在这个交通不便、消息传递缓慢的时代,堪称与世隔绝,而当她们回到卢恩顿后,就迎来了接踵而至的大事件,《超人》第二部的上演、亡灵游行、巨人建筑的奇观与倒塌……让征文活动这种“默默无闻”的事情完全从她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直到活动临近尾声,她们才猛然意识到,原本以为《拉维妮娅》稳操胜券的征文活动居然还在进行中。
“天啦,”南希整个人都不好了,惊呼道,“是不是有人偷走了我的记忆?我居然完全忘了这回事!甚至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征文时,我还以为是结束后才放出来的作品,还顺理成章地推理出这些作家可能没赶上活动截稿日期。”
斯蒂芬夫人轻轻笑了几声,“没办法,最近大家讨论的话题实在太多了。”
“这个活动什么时候结束?”南希开始翻桌上的报纸。
“下个月,在神诞节前,”斯蒂芬夫人回答,皱眉道,“时间拉得太长了……据说哈代先生和乔治女士都创作了让人惊叹的杰作。”
“不可能,”成功找到报纸的南希立刻反驳道,“我都没注意他们写了什么。”
她翻到征文活动那一栏目,然后看到了据说是哈代先生的作品结局,但没看过前文的她压根不知道这说了一个什么故事,而且,可能是看了太多次《拉维妮娅》的原因,她总觉得这些文字变得太过晦涩,很难一口气看下去。
“或许我得花点时间好好看看,”她扫了几行,读得有些吃力,“但这段结局……好像是女主杀死了一个曾经引诱过她的男人,然后被送上了绞刑架,而她的丈夫居然遵循她的遗愿,和她妹妹在一起了。”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眉头皱得更紧了,“老实说,我不太喜欢这一段。”
可能是她没有一个妹妹的缘故,她很难想象在自己死后,要求丈夫詹姆斯和妹妹在一起的场面,“而且看起来她和她的丈夫感情很好。”
这让她更难以想象了。
但这部作品无疑引起了报纸和杂志的广泛讨论,许多评论员认为它是本次征文第一名的有力争夺者,称它是“英戈兰文学的一颗明珠,它所刻画的女主角将树立于世界文学的画廊之中。”
眼看着报纸上都没有提到《拉维妮娅》——他们的记忆如此短暂,轻而易举地被新作吸引了注意,让南希有些愤怒了,“第一名怎么可能不是它?!”
可能是为了这个故事、为了拉维妮娅真切地付出过行动的缘故。对南希来说,这让她和拉维妮娅建立起了一种情感的连接。正因为如此,她比谁都希望这部作品能获得第一。否则,不就显得她们之前的游行示威活动太过兴师动众了吗?
“不可能不是它,”斯蒂芬夫人笃定地道,“或许《拉维妮娅》没有那么艺术性,但它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之前连科学杂志和戏剧专刊都曾深入分析过它的文字细节,更不用说请愿和游行活动了。这次征文活动的主题又不是选一本最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而是最能影响女性择偶观的作品。再说,连女王陛下都看过《拉维妮娅》,主办方怎么可能不把奖项颁给它?”
是看不起女王陛下的眼光吗?
“你说的对,”南希暂且放心了一点,仍不免带着些许遗憾,“要是它艺术性再高一点就好了。”
“那恐怕就会削弱作品的感染力,”斯蒂芬夫人耸了耸肩道,“两者肯定是不能兼顾的。”
市面上对于《拉维妮娅》的支持声浪虽高,但怀疑和唱衰的声音也不小。甚至连爱德华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他心中不免有些不安,特意找到艾琳娜,想用欢乐剧院的最新进展来安她的心,“《拉维妮娅》的戏剧已经排练得差不多了,一定能赶在征文活动结束前上演,对了,你还记得玛瑞吗?她和帕利斯歌剧院的经理想留下来看看这部戏剧,没准也会引入到弗兰西去呢。”
“他们居然还没走?”艾琳娜诧异地道,“这都快半年了吧?”
“没办法,有太多细节要沟通了,”爱德华无奈地说。
说起这部戏剧,由于小说的影响,剧院的男演员们几乎一致抗拒饰演男主角埃德蒙。他们纷纷表示,就算加薪,也担心会在观众面前被骂到无地自容。无奈之下,爱德华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剧院之外,去寻找那些穷困潦倒、渴望机会的演员。
当外界得知这个角色的试镜机会后,那些怀才不遇的演员们简直蜂拥而至——谁不知道欢乐剧院是卢恩顿最赚钱的剧院啊!有人不惜长途跋涉只为争取一次面试的机会。面对络绎不绝的应征者,爱德华一时间挑花了眼,但也总算解决了角色难产的问题。
现在的欢乐剧院,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只能捡些兼职演员的小剧院了!它现在是卢恩顿剧院票房冠军·欢乐剧院!
“其实我之前在采访中写的都是真的,”艾琳娜叹气道,“我对这个征文活动真的没有什么必须要拿第一的执念。”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