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因为在这段时间,她们三个都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了弗朗西斯的摸鱼性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艾琳娜的服装设计已经完成,爱德华的演员和场地也已确定,然而弗朗西斯却仅仅完成了一首歌。
可能是艺术家的滤镜,让三个女孩都以为这是正常进度,毕竟灵感也不是随时都有,但他的朋友亚瑟无情地打破了这层美好的滤镜,告诉她们弗朗西斯早就胸有成竹了,他之所以一直没写出来,完全是因为他性格懒散拖延,让他迟迟没有动笔。
而当艾琳娜困惑地问向弗朗西斯时,他嘿嘿一笑,顿时让三人明白了,亚瑟说的没错,他早就在脑子里想好了,只是为什么就懒得动笔记下来呢?光在脑子里想,难道不会忘吗?
“当然会忘,”亚瑟严肃地回答道,“他之前写过一段非常优美的曲子,我当时听到后大为赞叹。但当我问他整首曲子的构思时,他居然告诉我他忘记了。”
三人面面相觑。
“主要是在我的脑子里,它们能够自行组合、调整,”弗朗西斯“狡辩”道,“一旦它们落在纸上,就好像定格了一样,那些让它变得更好的灵感刷地就不见了,所以我才想要极力避免这种情况。”
这话说得好像也有道理。
“胡说,”亚瑟气笑了一声,“或许有的曲子是这样的,但绝大部分都是你想好之后,懒得记下来。”
弗朗西斯摸了摸鼻子,心虚地笑了笑,没有反驳。
所以,三名女孩每天都会去找弗朗西斯“催更”,并向他实时汇报进度,加上亚瑟在一边“火上浇油”“冷嘲热讽”,并表示如果等艾琳娜都完成戏服设计了,他的乐曲还没完成,那就是给全体男士丢脸,毕竟设计服装也称得上艺术——应该吧。
在这样的刺激下,即便咸鱼如弗朗西斯,也无法忍受“给全体男士丢脸”的指责,于是,当艾琳娜三人兴冲冲地向两位客人汇报今天的进度时,意外地发现,弗朗西斯他也全部完成了!
三人大受震撼!亚瑟也大受震撼!
弗朗西斯可谓是扬眉吐气,他双手叉腰,一副小人张狂的样子,哈哈大笑,差点没笑得仰过去,“哈哈哈哈,哪怕是看到你们这副样子,我今天的赶工也是值得的!”
第95章 纸娃娃新系列
为了检验弗朗西斯的研究成果, 艾琳娜拿上乐谱就去音乐室,准备弹奏一下看看效果。
伊丽莎白和珍妮特当然紧随其后,弗朗西斯伸了个懒腰, 也跟了过来, 如果有需要调整的,他也可以当场修改。
在音乐室,艾琳娜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着乐谱, 熟悉旋律后,珍妮特跟着歌词轻声唱了起来,“so this is love~……”
不得不说,弗朗西斯确实是个天才,光从歌曲上听,这几首歌和歌剧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音乐厅所流行的民谣风格。曲调柔美婉转, 和恢弘大气的咏叹调也大相径庭。
倒是珍妮特越唱越沉醉, 她似乎都能想到自己置身于宴会上, 和王子在这首歌里翩翩起舞的模样了,也是, 她就是喜欢这样的歌曲,不然那首《我的爱人在画廊上》也不会让她惦记那么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觉得很棒!”珍妮特唱完一首, 连连赞叹, “这简直就是为《灰姑娘》量身定制的。”
弗朗西斯往墙上一靠,双臂抱肩, 带着一丝得意转向艾琳娜, “真的吗?艾琳娜,你也觉得这些歌曲很合适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确实很棒!”这些歌曲唤起了她对曾经《灰姑娘》的记忆, 虽然曲调并不一样,但能有几个小节能隐隐听出熟悉的感觉,这正是她所期望的——迂回地获得菲比斯的神眷。
“那就好,”弗朗西斯“邪魅一笑”,“那我们来谈谈价钱吧!”
价钱方面,艾琳娜当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她摆出一副随你出手的架势,表示愿意为这些歌曲付出合理的代价。然而,弗朗西斯却婉拒了直接支付一笔买断费用的提议,更倾向于采用分红的模式。
这无疑是一场冒险的赌博。如果《灰姑娘》在音乐会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弗朗西斯可能连原本买断的费用都难以赚到。但他对此却显得毫不在意,轻松地说:“反正这些歌曲都是我一天写出来的,即使收益不多,也权当是一次有趣的尝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还好亚瑟没来,不然他听到这样的话语,肯定会被气死。
谈妥了价格后,艾琳娜便找到了她的律师堂兄约翰,请求他协助起草一份合同。得益于约翰的专业背景,这样的合同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迅速地完成了合同,期间还不时投来震惊和困惑的目光。
这段时间,约翰一直忙于卢恩顿的事务所事务,对三个女孩并未过多关注。直到这次起草合同时,他才了解到艾琳娜竟然又策划了一部“舞台剧”,并且还“悄无声息”地与坎贝尔先生的客人达成了合作。尽管他还不清楚这次合作的最终效果会如何,但艾琳娜这种敢于挖墙脚的勇气已经足够让他刮目相看。
想到艾琳娜先是挖走爱德华,现在又与弗朗西斯和亚瑟合作,简直是在她父亲这只“肥羊”上拼命薅羊毛啊。如果坎贝尔先生知道了这一切……
“约翰堂兄,这件事你可得帮我保密哦。”艾琳娜“威胁”道,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如果没有你,就没有陪审团游戏,我也不会有机会与弗朗西斯先生和亚瑟先生合作。这部《灰姑娘》能够诞生,多亏了你呢。”
被“帮凶”的约翰苦笑着做出一个守口如瓶的手势。
在寄出乐谱和戏服的设计稿后,艾琳娜不得不重新应对《海伦》杂志的催稿压力。她决定一鼓作气,将当前一期与下一期的剧情一并完成,因为显而易见,下一期她会因为《灰姑娘》和音乐厅变得更加繁忙。
这两期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海伦和男主角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艾琳娜倒是想写一个她逃、他追、她插翅难飞的带球跑或者火葬场故事,不过考虑到读者们的承受能力,这实在有点太难为人了,于是她便参考了一些著名的甜文文学——流星花园、傲慢与偏见等等。
女主因为莱茵贵族的负面传闻、以及亲生父母想要将她嫁人的叛逆,对男主角产生了偏见,而男主角对这位乡下生长的少女,产生了一样的情感,却又傲慢地否认这种感受,再加上自己见不得人的身份——指吸血鬼,难以对海伦启齿,两人就这么误会-解除误会中感情深温。要不怎么说,经典永不过时呢,写完之后,艾琳娜看了看,觉得确实还蛮甜的咧。
虽然这两期很甜,两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但横在两人现实中的阻碍,让他们迟迟无法坦白,在下一期末尾,男主角终于决定要向海伦坦白自己的身份,并向家庭成员们寻求许可,他们当然都支持着男主角,鼓励他尽快说清楚——反正,即便到了这里,艾琳娜也没说他们到底要坦白什么,这个悬念,就交给下下期吧。
而这两期的纸娃娃,为了给SSR海伦的婚服做铺垫,凑出足够的分母,艾琳娜果断决定,先不出了。毕竟SSR的概率肯定要比SR低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R,人们就会需要不断地买重复的纸本,很容易消耗收集者的热情。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编辑部可谓是一片哀嚎,每个月都购买新出的海伦纸娃娃对他们来说,已经形成了习惯,露西不死心地寄信前往,询问能否通融一番,哪怕只有一两本呢。
“所以,他们想要纸娃娃,其实并不只是海伦纸娃娃,”艾琳娜一拍手,“那就做个灰姑娘纸娃娃好了。”还能顺便宣传灰姑娘的舞台剧。
反正灰姑娘他们的造型都已经设计好了,完全能凑出两本纸娃娃册子,再想一想造型,凑出三本,然后往里放三张卡牌,好像也不是不行。
“印刷厂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开心,”艾琳娜自言自语道。
印刷厂的主管听闻之后确实高兴坏了,一开始他是被“接下来两个月都没有纸娃娃,也没有卡牌”的消息吓了一跳,担忧着这两个月的收入大跌,不过,当他看到准备推出SSR的消息后,差点没躺倒在座椅上。
众所周知,R是Rare(稀有的),SR则是Super Rare(超级稀有的),从语意上来看,SR已经是极致了,他原本觉得不会有再稀有的了,但是谁料想到突然出现一个SSR(Super Super Rare)……这真是让人有些无语凝噎。
他明白,为了这张SSR,收藏者们会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积攒纸娃娃和卡牌,虽然这意味着这两个月的收入会有些影响,但下下个月将会迎来一个爆炸性的增长。他搓了搓手,充满期待地说:“灰姑娘……又一个全新的系列吗?”
新的纸娃娃系列!新的卡牌!新的卡册!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实市面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卡牌和纸娃娃了,其中不乏有一些做得非常精美,不过因为海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有《海伦》故事的加持,加上女性客人都非常长情,所以哪怕有了非常多的竞争者,海伦也能牢牢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提到“纸娃娃”,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海伦”,更不用提艾琳娜那花样繁多的手段,单就是卡册只能卡住海伦卡牌的尺寸,其他卡牌尺寸稍有一些不同,都塞不进去,导致市面上的卡牌尺寸逐渐向海伦卡牌统一,就足以让主管目瞪口呆。他之前造卡册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
不过新系列的“灰姑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知道了。毕竟他连图纸都没拿到手呢——还留在沃斯裁缝店里制作戏服。
沃斯裁缝店为了攻克灰姑娘蓝色礼服裙撑的难题,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走遍了大街小巷的布料店,造访了各大研究院和大学,最终在一家化工实验室里,找到了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型面料。
这种面料像丝绸一样,当多层丝绸叠在一起,它们就会变得很重,但它比丝绸更轻,这种面料原本是不准备投入市场的,因为制作衣服使用那么轻薄的面料,很不耐用,还会容易带来走光的困扰,而用多层制作服装,为什么不选更便宜的替代品呢?没有市场,就没必要将它上市,不过在沃斯裁缝店的说服下,他们愿意提供一些布料给裁缝们制作戏服。
沃斯裁缝店本来不需要这么斤斤计较地,一定要还原艾琳娜的构想,换成马毛衬裙,除了跳舞的时候需要注意裙底,光从外表上看并无不同之处。只是,沃斯裁缝店野心勃勃,他们想做成卢恩顿最有实力的店铺,想要不断地推出新的时装,引领卢恩顿的时尚潮流。
而正好,艾琳娜的点子十分新奇有趣,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哪怕是一种宣传手段,因此,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这种裙子完美地还原出来。
“她应该来我们裁缝店,”店长不知多少次这样感慨道,“哪怕只是动嘴说说,都比你们那群没脑子的好多了,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
“没脑子”的店员们不敢吭声。
第96章 马甲掉了?
一切都井井有条地向前推进, 获得乐谱的演员和乐队练习着这些新曲子,裁缝店加急制作着戏服,编辑部收到了接下来的两期《海伦》, 简直要把编辑们幸福坏了, 印刷厂雕刻着灰姑娘的卡牌和纸娃娃木板,伯克利那几个会和动物沟通的朋友们,也启程出发前往卢恩顿,大家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而远在乡下的俱乐部成员们, 可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已经两个月过去,薇拉彻底打消了自己那没必要的规矩和束缚,尽心研究着如何写出一本受欢迎的口口文学,整个俱乐部上下,眼看着摇身一变,从研究神秘学,转头研究起口口文学的创作, 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
然后, 即便有那么多本参考,真正去写的时候, 还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克服了心理障碍之后, 他们努力写出了几部作品——或许是一起干过这样见不得人的事, 俱乐部的成员们感觉和彼此的关系更紧密了呢。
这些书籍迅速寄往霍利维尔街,但是由于质量并不高, 加上投稿量的剧增, 导致这些投稿被拒之门外。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毕竟艾琳娜可是霍利维尔街的顶尖销量缔造者——他们猜, 而他们连出版这一关都没能过去。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放弃的理由,当伯克利得知他们被拒稿的事情,嘲笑了整整两页信纸,才表示自己收购了一家小印刷商,可以通过这个印刷商来专门出版他们的作品。
即便成功出版,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书的销量只能说惨不忍睹,艾琳娜以她的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口口小说市场的质量,这样毫无销量的作品,肯定是无法让女神满意的。
“艾琳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恐怕成为了他们脑海中的未解之谜。
“太难了,怎么会那么难?”薇拉十分头疼,她绞尽脑汁、克服了心理障碍写的书籍,最终结局如此惨淡,委实让她倍感沮丧,“明明不管是姿势还是人设,都和参考书很像啊,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们可谓是将这些书籍研究了个彻底,按理来说,这种书籍不应该那么快被读者所抛弃吧?
事实上,就是那么快。
霍利维尔街早就不流行这些参考书籍了,现在他们流行的,是糙汉文学。
“没错,不管是花园的园丁,还是伐木工、搬运工,”为此,神秘学会的博尔德还专门用变形徽章跑了一趟霍利维尔街,其中的艰险不足为人道也,他此行也算是满载而归,说起最近流行的口口文学,一副如数家珍的样子,而台下的成员们,也聚精会神地做着笔记,“反正,就是要那种肌肉偾起、强壮有力的男性角色。”
成员们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卢恩顿人这癖好……也太古怪了吧,正常人谁能猜得到啊!
这种破下限的探讨会,按理来说,薇拉是拒绝参加的,但这次失败让她痛定思痛,坐在了屏风后面,而其他女士们也跟她一样,用屏风和帘子与那些男士们隔开,算是一种心理安慰。
“原来如此,”格蕾斯小声讨论道,“之前我们写的都是那些贵族老爷,和现在流行的风格完全不同,难怪不受欢迎。”
“这才多久啊,”薇拉感慨道,“口口书籍的市场就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这谁能料得到呢?”
“那是不是可以写一写士兵?”男士那边有人提议道,“士兵们肌肉发达,力量感十足,完全符合现在的潮流。”
“唔,”博尔德沉吟道,“那家店的店主说,确实有人写过以士兵为男主角的书籍,但销量却不乐观。”
台下的人面面相觑。
“按理来说不应该呀,”女士都有些骚动了,“难道士兵不比那些……搬运工、园丁更魁梧吗?身份也更加高一些啊。”
“算了,搬运工就搬运工吧,”薇拉已经学会向市场低头,“博尔德先生应该已经买了一些参考书籍,到时候我一定要尽快写完,不然这种风潮,恐怕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去。”
如果艾琳娜在的话,她应该会告诉大家,糙汉文学的男主角,和他们所想的士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毕竟糙汉本身就隐藏着强势、不守规矩、野性的特点,而士兵想要在战场上活下来,必须得遵守军队的纪律和规则,或许表面上看他们相差不大,但真正写在纸面上,那可就太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博尔德清了清嗓子,指了指台上的书籍,“我已经将市面上最流行的著作都买下来了,其中这部《梦中奇旅》下册,可是我等了好几天才买到的,上册现在已经排到下周了,因为时间紧迫,我就没有等到下周,这部作品,据说是霍利维尔街最热销的著作,而现在流行的那些男角色们,几乎都是出自本书,可惜我只买到了一本,如果谁想要借阅,请尽快联系我。”
薇拉刷地站起来,举手示意,“我要!”
而台下的男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一副复杂的神色:最热销的著作、引领霍利维尔街的流行风潮——这听起来,很像艾琳娜的马甲啊。
因着“看熟人女士的口口作品”的不自在感,男士们都没有主动要求借阅。
艾琳娜还不知道自己的马甲已经暴露,这都得怪这时候的卢恩顿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让《梦中奇旅》的地位坚如磐石,导致那些俱乐部成员们稍微一猜,就猜出来了。
此刻,她正忙碌地整理着行李,准备启程前往卢恩顿。爱德华告诉她,戏服已经接近完工,他们计划在近期进行一次彩排——避开人流密集的晚上,选择在音乐厅的清晨或中午时段,问她是否愿意亲自前来观看。
艾琳娜自然欣然应允,她还计划借此机会联系伯克利的朋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次旅行,她依旧与已经知晓内情的律师堂兄约翰同行。当他们乘坐火车抵达卢恩顿时,发现这里的天气甚至比上次更加恶劣。不知何时起,一股新的风潮席卷了这座城市,走在大街上,人们几乎都佩戴着相似的口罩。
“哇,”约翰看到这幅情形,不由得惊讶地道,“上次我们来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没有这个吧?”
“是啊,”艾琳娜闲来没事的时候给《斯特兰德报》投了稿件,里面写了口罩的制作方法和用处,之所以没投给《女士月刊》,主要是它是月刊,《斯特兰德报》是周报,实效性更强,这种好办法当然要早点告诉大家知道。
如果不是上次艾琳娜亲自来到夏日的卢恩顿,亲身体验了这里的恶劣天气,她可能永远也想不出这个点子。毕竟,卢恩顿的“雾都”之名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艾琳娜笑了笑,深藏功与名。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