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1003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江芸芸没理他, 乖乖去找领队班主任报道。

  班主任见了人就笑了起来:“芸芸今天穿的好漂亮啊。”

  “是小姨给我找的。”江芸芸乖巧说道。

  “老师, 这个当官叫江芸,你叫江芸芸, 他们是不是认识啊。”烦人的小孩又凑过来嬉皮笑脸问道。

  老师笑说着:“那说明我们芸芸以后也是这么厉害的人呢。”

  江芸芸不理会烦人的同学, 自己掏出小板凳坐了下来。

  “你怎么找个地方就要坐啊, 你好懒啊。”小男孩又凑过来,伸手想要去捏江芸芸的小啾啾。

  江芸芸立马伸手,大声告状:“老师,陈振华弄乱我头发。”

  班主任立马紧张把江芸芸抱在怀里,严肃说道:“不可以欺负同学的。”

  小男孩被赶走了,一脸委屈,站在远处盯着江芸芸不放。

  谁知道江芸芸已经掏出小饭团慢慢吞吞吃了起来,小脸一鼓一鼓的,盯着人来人往的游客,别提有多可爱了。

  班主任满意点头,最后和其他同事一起把今日参加活动的十三个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这才说道:“好啦,小朋友们,吃的都收起来,我们准备取参观啦。”

  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完全不听老师说话。

  “是哪个小朋友还在说话啊,再说话今天就没有小红花哦。”班主任一本正经说道。

  话音刚落,原本吵闹的小朋友立刻乖乖站好。

  “真乖,手牵手哦,我们要进去啦。”

  小男孩立马要去牵江芸芸的手,谁知道江芸芸眼疾手快牵着老师的手,咧嘴笑道:“小姨说要牵着老师的手。”

  小孩的手软软热热的,班主任立马心都化了。

  ——可爱又懂事的小孩谁不喜欢。

  这是江芸的祖籍扬州政府承建的一座大型博物馆,有五个足球场这么大,上下四层,哪怕是工作日,里面的人流量也不算少。

  一入门就是一张据说是根据历史描绘出的巨大画像。

  画中人穿着大红色衣服,骑在马上,胸口系着一朵大红花,手中还撑着一把伞,伞面上还有各种绢花手帕和鲜花,画中的人只露出半张小巧的侧脸,两侧人群的样子已经不重要,所有的重心都在正中的人上。

  这样巨大的画无疑效果是刺激的,小孩子们立刻齐齐发出一声哇。

  “保持安静哦。”老师说道。

  小孩子们又齐齐捂住嘴巴,只露出扑闪扑闪的眼睛。

  江芸芸仰头盯着那半张小侧脸看,大眼睛一闪一闪的。

  “和你一样好看的。”小男孩凑过来眼巴巴说道。

  江芸芸脚步一转,借机转到老师另一侧。

  “这就是我们今日的主人公了。”班主任笑说着,“大明第一首辅江芸,这幅画有别于其他名人画像的大头照,据说是当年江芸十五岁考中状元后打马游街的图,当时在大明非常盛行的一幅画,原画被毁坏,这是一张复原图,因为这画非常有名,专家在考量时选择这样的一幅画。”

  “那有江芸正面的画像吗?她真的很好看吗?”有小朋友天真说道,“跟太阳一样,跟月亮一样。”

  “按理是有的,但一代代传下来,有坏了的,也有丢了的。”老师耐心解释着,“目前在四楼有按照各种史料画的复原照。”

  “我知道,我妈妈说了,在朱厚照的皇陵里肯定有很多的。”有个小男孩大声说道,“江芸也埋在那里,等我们以后挖出来就很多了。”

  “那都是假的,不要胡说八道。”有小姑娘嫌弃说道。

  “哎,你不懂。”小男孩一脸深沉,“朱厚照和江芸是一对的,我妈说的,我妈不会说错的,她最喜欢看电视了,肯定是最最厉害的。”

  老师失笑,按下同学们间的小纷争。

  “大家跟我们走,这幅画后面的电子沙盘就是我们大明的版图变化,来,我们重点看看我们。”

  江芸芸迈着小短腿哼哧哼哧跟在后面,踮起脚尖看着标红的地图。

  “这就是当年正德年间的地图,大家看北面,当时这一大片都是蒙古人的土地,但当时大明对蒙古采取怀柔同化政策,江芸的妹妹,后来的宁国公周渝就是主导这个事情的推动者,大家又看下面西南这一面,虽然不是大明的国土,但他们当时都是大明的附属国。”

  “这么多都是吗?”有个小姑娘震惊。

  “是的,直到马六甲海峡,直到明末都还牢牢处在大明的控制下。”老师点头。

  “西面,吐鲁番在后期朝贡中,接受大明文化熏陶,也被纳入版图。”

  江芸芸的眼睛盯着那张在发光的地图,瞳仁里的光也跟着一闪一闪的。

  “那她是很会打仗的人嘛?就,就跟打跑匈奴的汉武帝一样。”同学好奇问道。

  老师摇头:“江其归很少对外发动战争,唯一的一次就是当年的远征马六甲海峡,耗时一年半,对蒙古人的大都是反击。”

  “那她是个好人吗?”

  老师笑说着:“那就要等大家看完后,写在日记里告诉老师了。”

  “芸芸,你有什么想问的。”老师看着沉默地孩子,笑问道。

  江芸芸收回视线,摇了摇头。

  “那我们去下面一个地方吧,一楼主要讲的是当年她在扬州求学的日子。”老师带着小孩继续往左边的入口走去,“在这个地方,江芸考中了当年南直隶乡试的第一。”

  “大家知道乡试的第一叫什么嘛?”老师笑脸盈盈引导道。

  “我知道!叫解元!!”陈振华大声说道,“她有个好朋友就叫唐解元,也是乡试第一,我之前去他家的景点桃花坞玩了。”

  老师送出一朵小红书:“哇,振华真是聪明呢。”

  小男孩得意地贴在胸口,看了一眼江芸芸,谁知江芸芸只是盯着最上方的文字介绍上看,眼神专注认真。

  “这是当年的弘治钱币,扬州地处船流交汇,贸易繁茂,所以银钱流通非常旺盛,所以后来江芸主导的大明钱币改革,史学家认为是她当年在扬州耳融目染才一力推动的。”老师介绍着,还引入一个小故事,“当时这个铜钱相当于我们的一块钱,据说江芸当年在读书的时候买了一个粗粮做得大饼,花了两文钱才买到的。”

  “那不就是两块钱买一个馒头。”陈振华嘲笑着,“她被骗了,笨死了。”

  江芸芸睨了他一眼,但还是没说话。

  “当时才十岁呢。”老师解释着,“以前她被关在曹家,故而对外面的生活并不了解。”

  “为什么被关啊。”又有人好奇问。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说她娘是小妾,她生下来不得人喜欢,性格也古怪,所以才把人关起来的,她后来突然回过神来要读书,这才拜师黎淳的,电视剧大明烽火里说过这个事情的,我看过的,电视很好看的,大家一定要去看哦。”

  “好了,我们继续看,这个是她当年在扬州出版的书籍,不过模板被损坏了,这本是从一个大商人林徽的墓中找到的,本来看碑文大家都以为是男子,后来验骨才发现竟然是女子,可见当时风气,女扮男装非常流行,女子非常渴望自己的地位得到改变,这也为后来的女帝改革有了一定助力,不过这不是今日的重点,大家仔细看看,这里面是她当年求学写的题目。”

  小朋友大都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故而装模作样扫了一眼就兴致缺缺了。

  江芸芸趴在玻璃上,一字一字地看着那些内容。

  “看懂了没?看这么认真。”陈振华一本正经凑过来说道,“老师不会给你小红花的。”

  江芸芸还是没理他,只是盯着那些字,看久了竟觉得有些开心。

  “看出什么了吗?”漂亮的孩子总能吸引老师的主意,老师随口问道。

  江芸芸想了想说道:“她读书的时候肯定很开心。”

  老师失笑,摸了摸小孩的脸蛋。

  “读书怎么会开心呢,你胡说八道。”陈振华嘲笑着。

  江芸芸没说话,就是坚持说道:“就是开心的,她肯定就是开心的。”

  “读书很苦的,我姐姐整天哭。”另外一个同学小声嘟囔着。

  “那她不苦的。”江芸芸说道。

  “哈,你的脾气也好古怪,你要是在曹家也要被关起来。”刚才那个说电视剧的同学嬉皮笑脸说道。

  江芸芸不高兴,贴着老师站着,小脸一扭,不理会他们的打趣。

  “不过,都说江芸是不出世的神童,可能读书对她而言确实很简单,不然也不会这么轻轻松松考上状元啊。”老师打着圆场。

  江芸芸欲言又止,小脸挎着,捏着手指,在心里反驳着——那考状元肯定也不是轻轻松松的。

  “下面这件东西可有来头了,据说是祝枝山画的兰花图。画的呢就是当年江芸在扬州黎家求学时,放在窗口的一盆兰花。”

  “啊,我知道黎循传。”小女孩眼睛一亮。

  “兰花好茂密啊,江芸种花可真厉害。”有人夸道。

  “外界也揣测这盆花对她意义非常,所以才照顾得如此好。”老师说,“小朋友们可以看看祝枝山的笔力,这花是不是生机勃勃,很好看啊。”

  大家围上去七嘴八舌看着,江芸芸站在最外面安静看着。

  兰花郁郁葱葱,枝条舒展大方,安安静静的落在画面上,空谷幽兰不过如此。

  江芸芸虽说长得漂亮,但一直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冷冷清清的,故而老师们对她不围上去的举动也不太在意,只是牵着她的手,别让她走丢了。

  ——她小姨脾气可不好。

  “再看后面这本书,乃是她的好友张灵为她整理的文集,因为当时在扬州的梅花书院出版,故而在当年梅花书院的抢救性挖掘中找到板块模板。”老师继续介绍道,“张灵性格愤世妒俗,唯有对江芸格外推崇,认为她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大明烽火里他是个大美男,我妈妈可喜欢他了。”小姑娘可可爱爱说道,“那他真的是大美男吗?”

  “这就要看我们下一本书了,新倩集。”老师笑着开始下一个话题,“这是江芸好友徐祯卿编写的南直隶美男,里面江芸在第一个,唐伯虎在第二个,张灵就在第三个,对了还有黎循传,在第八个。”

  “哇,那有画吗?”小姑娘眼睛亮晶晶问道,“我要拍照给我妈妈看。”

  老师遗憾摇头:“并未有流传下来的画像。”

  小姑娘大人模样的叹气。

  “这个是瓦片吗?”有个小姑娘指着下一个东西,好奇问道。

  “这是根据扬州志考古出来的,当年周家大院里挖出来的瓦片,专家根据检测,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应该就是当年周家的屋子碎片。”

  “瞧着灰扑扑的,没有之前去王府那边看的亮晶晶呢。”那个小姑娘摸着小下巴,一本正经评价着。

  “江芸治家严格,去世时家中银两不足十两,她娘虽做过生意,但也是非常洁身自好的人,从不借着江芸的威名在扬州生是非,据野史记载记载,周家在扬州的田产只有一百亩,这和徐阶在上海松江的上万田亩是截然不同的。”老师解释道。

  “哇。”小姑娘震惊,“她娘好厉害,我妈妈切了西瓜在厨房,我都忍不住想吃。”

  “她娘叫周笙,我记得。”

  “是的呢,江芸认为姓乃人之根本,名为人物联系,就该正大光明喊出来,故而她为人些碑记,做文章时都会写上人物全称,她娘的名字也得流传下来。”老师解释道。

  江芸芸盯着那片瓦,伸手隔着屏幕轻轻点了点。

  ——外婆的屋子也很小,但外婆的屋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屋子。

  一块普通的灰皮瓦片,零散破落,但厚度不低,但若是一片片连起来,也是可以为屋内之人遮风挡雨的。

  “好了,我们再看一楼最重要的一件展物吧。”老师把人带去中间的位置。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