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有没有用什么用,都同意了,她这个脑子就放在这个地方使坏了。”朱元璋看到大殿投票这一幕,气的牙关紧咬。
“你都死了,少关心后辈的事情。”嬴政平淡说道,“好不好也要推行了再说。”
——八十年后,蒙古和汉人完全融合,直至明末蒙古都不曾叛变,甚至出现很多大将。
屏幕笑眯眯打出这么一行字。
众人哗然。
“真的有用!”
“难道不会壮大蒙古嘛。”
屏幕顺势在边上打出几句话。
——扶持蒙古内部其中一股势力,借力打力。
——在边境开展教学活动,教授汉家文化。
——吸纳蒙古人入大明生活,以蒙治蒙。
——设立汉蒙调解处,她的妹妹江渝深耕边境多年。
…… ……
一条条写下来,足足十条配套政策。
“如此政策虽好,推行怕是不易。”朱元璋说。
——扶持自己人。
——资源倾斜听话的地方。
——大力修路。
——皇帝爱走动,让他没事去边境走走。
……
“什么毛病!这个江芸。”朱元璋大怒,“以身犯险多危险。”
“爱走动不是你家的毛病吗。”武则天幽幽说道,“能有这样的人愿意为我走动该多好啊,真是亏了,就应该来我这里的。”
朱元璋恼怒,抓起棍子,就去打朱棣:“都是你,都是你,好好在京城不带着。”
“还有你,把自己都搞丢了。”
朱祁镇来不及跑被打了个正着。
“打不到他们,还打不到你个混小子。”朱元璋见人跑了,更来气了,拎着棍子就是追上去,“看我不打死你。”
“放心,关门了哈,年纪也不小了,别伤到腰。”刘邦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把大门关起来,和赵匡胤一左一右守着门。
“不过这个江芸三十不到就近内阁了,也太早了。”马皇后说道。
“是因为她当官也很久了,十五就开始当官了,寻常人二十的进士都是少见的年少有为,她可是十五的状元,算起来到现在当官也有十来年了,就是太聪明了,又不是在翰林熬资历,一件件功劳打下来,难免升得快,但也太快了。” 明仁宗的张皇后也是辅政过的人,闻言低声说道。
“那她不是很快就能当阁老了?”马皇后叹气,“朝政久经一人之手,不是好事。”
这场电影许是太长了,从一个十岁孩童开始讲起,从她的读书到她的科举,从扬州走到琼州,又从京城开始三起三落,故而情节上大都非常快节奏。
“她的一生,好长啊。”贺皇后感慨道,“真好,是生机勃勃的小芸草。”
“等会,老朱,先别打了,她不仅打算开海贸,还打算去训练海军,打别人去,还挺凶啊。”李世民连忙把人拦住,也算是救了一把朱祁镇。
“不过他这个组建水军的理由是能说服我的。”李世民饶有其事点头,“这些人既然是附属国,就不能置之不理。”
“大概是没钱的。”朱见深淡淡说道,“国库没钱。”
李世民遗憾的啊了一声:“那也太遗憾了。”
果然这事被拒绝了。
“瞧着这个小皇帝平日里黏黏糊糊的,关键时刻也是拎得清的。”吕雉点头说道。
“那是因为江芸没强求。”武则天意味深长说道,“她大概自己也发现确实是钱不够。”
“不过这个吓唬一下也可以的。”刘邦叹气,“吓唬的还挺好,我们之前都不好吓唬,匈奴凶得很。”
“没事,我打回去了。”刘彻请功说道。
“花光了钱。”汉文帝慢条斯理说道。
刘彻又不说话了。
“能和好先和好,慢慢图之。”吕雉满意说道,“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的。”
“不过这个江西要造反,她这个主意是不是打的太大了。”李世民摸下巴,“都打主意到皇帝身上去了,借着皇帝的名义把大臣和那个江西要造反的人耍得团团转,真的是好大的胆子。”
“瞧着跟个佞臣一样。”朱元璋吐槽道。
——合理利用手中有效信息。
屏幕又解释道——朝廷没人。
众人又沉默的看了下去,只看到最后江芸和黎循传一起掉入湖中。
“我就说!这个同窗喜欢她吧!”宋徽宗忍不住说道,“好几次看人的目光都不一样。”
“小皇帝不也喜欢吗,这么多年都不肯成婚,别人说这事,闹小脾气,江芸说这事,闹大脾气,可不是个好兆头啊。”东汉光武帝刘秀也跟着嘟嘟囔囔着,“耽误情爱,没出息。”
“不是,皇帝打完胜仗不回京,又跑到这里来了,你的后代……真能跑啊。”嬴政忍不住说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朱佑樘欲言又止,看着自家儿子的脸,也跟着叹气。
“和我没关系啊!!”朱祁镇真是服了,一看到老祖宗眼神不对,连滚带爬跑了。
“不过这个处理的还算完美,没有惊动其他地方,也就聚焦江西本土。”李世民摸着下巴评价道,“也算是竭尽全力了,她的调度能力不容置疑。”
“确实,而且不仅没耽误隔壁的卫所动乱平叛,还可以让江西各地调动起来,看清当地的敌我情况,算是一步非常高妙的棋了。”大汉棋圣汉景帝刘启悠然自得说道。
“年纪轻轻就有了白发,也挺辛苦的。”长孙皇后叹气,“多思不长寿啊。”
“我看后面还有不少内容呢。”马皇后说道。
——皇宫内的近半的补品在她晚年时被送到她家中。屏幕写道。
“败家子。”朱见深震惊。
——您好不容易找到的二十年人参也被送去了哦(笑眯眯)
朱见深眼前一黑:“等,等不肖子孙回来,我非,我非打死他不可。”
“果然还是不放弃马六甲啊。”汉武帝叹气。
“那条海峡若是真如她说的这般重要,确实要控制在自己手中。”李世民点评道,“但远征需要的东西不少,可别中途败了,那对整个朝廷来说都是打击,尤其是江芸的个人威名。”
“她这些年压了这么多人,手腕铁血,一旦真有大过,皇帝也保不了她。”武则天叹气说道。
“她为这张打仗做了这么多准备,清丈土地攒了一波钱,海贸也是,稳定了九边,安抚了西南夷族,只要将领不出错,她坐镇大后方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李治揣着小手,镇定自若坐在一堆女人边上,和他的媚娘咬耳朵,“而且这个明朝皇帝也不是以前的小皇帝了。”
等马六甲海峡捷报传来的时候,大厅中欢呼连连。
“果然有本事。”朱元璋满意点头。
“如今倒也称得上四海升平。”朱棣也跟着说道。
“不过她做了几年首辅啊。” 朱高炽定睛一下,咂舌,“三十年啊。”
画面定格在飘然的大雪中,整个大明皇宫被漫漫大雪覆盖着,院中的江芸站在门口,好似成了一道微不足道的影子。
“她这三十年可真是做了好多事情。”吕雉看着屏幕上的一件件功绩。
“修什么路啊?看看。”嬴政好奇问道,“是类似于秦驰道嘛?”
屏幕飞快的给他点开这个片段。
“原是把各县都通起来,可以方便做生意,好大的工程啊,不过这样大家也都好出门做生意,想法是好的。”
“和我们修路的标准差不多。”嬴政满意点头,“现将掺水泥巴烧熟后,再翻炒,最后在铺设路基时事先铺石灰,又在炒过的土里加盐碱,这样的路就可以达到雨不沤,草不生。”
汉文帝震惊:“这么大的工程?难道就没怨言嘛?”
——有嘟,还挨大骂啦,不过和隋炀帝一样,功在千秋嘛(红脸笑眯眯)。
“确实,修路真的很重要。”嬴政点头,“战时输送物资,闲时还方便物品交流。”
“提我做什么。”一直躲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杨广骂骂咧咧道。
“人员流动这么频繁并非好事。”刘邦说道。
“大明的情况和我们大汉已然不同。”吕雉淡淡说道。
“这个土豆,番薯是什么?”武则天问道,“闻所未闻。”
屏幕飞快换了个片段。
“埋在地上,会有很多果实长出来,而且吃了可以报复,皮是黑色,肉是黄色……”已经头发花白的江芸喃喃自语,看着面前干巴巴的藤条,“番薯?”
“反正是一个商人绕在绳子中带回来的,说希望可以帮助百姓吃上一口饭。”
江芸大喜:“快,我要入宫。”
…… ……
“这个番薯在江南地区亩产近百斤,山东地区亩产可以达到三百斤,江西地区产量不稳定,一百到一百五之间。”内阁的严嵩拿着折子,在江芸芸面前激动说道,“那个土豆也是,产量更高,好东西啊。”
…… ……
“能种这么多。”朱元璋震惊。
“那为何不推广下去。”汉文帝不解。
“不是说了吗,番薯种地要求高,而且不易储存,只要能在关键时刻保命就行,而且那个土豆也是,土豆种多了会减产,所以她要求轮流种,倒也仔细。”刘邦满意点头。
“还挺细心的。”武则天也跟着点头,“不会好大喜功,但也不会过分胆小,大明这颗文星确实不错。”
“还行吧。”朱元璋得意说道。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李世民笑说着,“我新看到的诗集,感觉很符合这个江其归的性格。”
“正好,她也喜欢李太白。”
“可惜了,她这样的人后期身体实在太过孱弱了,送了再多的草药和人参都不管用。”吕雉惋惜说道。
“太忙了,都不曾好好休息过。”马皇后叹气,“身边也没个人照顾,你看她每天吃个什么,内阁的生活条件也该好好改善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