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江芸芸抱臂没说话。
到底是新鲜出炉的案首,未来可期,大家可不想在今日这个大喜的日子闹僵关系,便有不少和曹家关系好的人上前和稀泥,说话间把曹澜带走。
“何必和小辈计较。”有人低声说道。
“苍哥儿也要考试了,就当是为了他忍一下。”
“是啊,如今他在应天,让他宽心才是。”
几人絮絮叨叨劝着,把人带去庭院散散心。
江芸芸冷下脸来,一反刚才的温和态度,眉宇间的温和被猝不及防出现的冰冷一扫而空,好似出鞘的宝剑,吴钩霜雪明,让人猛地惊觉,这人虽只有十一岁,却并不好糊弄。
“倒是好口才。”许昌笑说着,“不过你们书生只能打打嘴皮子,真刀真枪可就要尿裤子了。”
“真刀真枪不对上外敌,反而要挟手无寸铁的书生,书生自然毫无抵抗能力,依我看读书人是不行,但当兵的更不行。”江芸芸冷冷嘲讽着,“不以为耻反为荣,太祖设下扬州卫,想来也不知道现在还有这样的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
这话矛头直指许昌,一点也不遮掩。
江如琅脸色大变:“胡说什么。”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江芸芸并没有收敛,反而咄咄逼人继续说道,“如今运河上,海面上,海盗不休,扬州卫能做的可不是吓唬读书人。”
“闭嘴!”江如琅大怒。
江芸芸面无表情:“我还要去准备院试的事情,就不奉陪了。”
许昌闻言顿时大笑起来:“好一个意气风发少年郎。”
他脸上笑容缓缓敛下,那双眼睛被眼皮子耷拉着,只隐约可见冰冷寒光:“为国捐躯乃我所愿,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贪生怕死。”
—— ——
江芸芸回了黎家,站在院子前站了一会儿,脚步一转,没有去找黎循传等人,反而去了找了黎淳。
“不是回家了吗?”黎淳放下书,惊讶问道。
江芸芸坐在一侧,闷闷说道:“吵架了。”
黎淳皱眉:“谁欺负你了?”
“没人欺负我。”江芸芸接过黎风递来的茶,没喝也没说话,只是沉默地坐着,也不知在想什么,眉心紧皱。
黎淳也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我们是不是又得罪人了。”江芸芸语气沉痛说道。
黎淳脸上浅淡的温和表情立马消退,面无表情去摸一侧的戒尺。
江芸芸立马躲到最远的位置,大声说道:“那个许昌一直针对我,我今天忍不住怼了他一下,突然发现他可能不是对我意见,他好像是对读书人有意见,但扬州这么多读书人,也没见他逮着人就开始阴阳怪气,他只是见了我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上次还捏我!”
她指了指自己的手臂,委屈巴巴说道:“上次这里受伤了,他还捏我。”
黎淳眉心一跳,下意识看向她手指指着的位置,嘴角抽了抽,最后忍不住说道:“是右手。”
江芸芸哦了一声,换了只手握住。
一侧的黎风忍不住笑起来,不过还是担心说道:“之前怎么不说,那些习武之人没轻没重的,伤了手可怎么办?”
江芸芸眼尾可怜兮兮瞧着黎淳,嘴里大声嘟囔着:“没事,我好好的。”
黎淳抿唇,把手中的戒尺收了回去:“然后呢?继续说。”
“今天他阴阳怪气我,我就骂他了……”江芸芸把正厅上的事情简单重复了一遍。
黎淳沉默下来。
“老师你看,是不是不知不觉,我们在哪里得罪人了。”江芸芸叹气,话锋一转,眼巴巴说道,“他瞧着是对老师有意见呢。”
黎淳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我一向在礼部任职,工部和吏部也不过是少有涉及,如何得罪这些武将,而且你打算怎么样,小个子也要咔嚓大武将嘛,”
他旧事重提嘲笑着。
江芸芸没说话,那双漆黑的眼珠子不安分地转着。
“你想说什么?”黎淳面无表情问道,顺手又把戒尺抬了出来。
江芸芸往后悄悄退了一步,大声嘟囔着:“听说刘师兄之前在兵部任职,您说会不会多有得罪啊。”
她尤显不怕死,继续说道。
“我觉得他说的读书人,特别暗戳戳呢。”
“李师兄整天在皇帝面前晃悠,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啊。”
“杨师兄在陕西教书,陕西边上有没有坏人,是不是也有打仗的地方啊,得罪他朋友了?”
黎淳举起手中的戒尺。
江芸芸立马闭嘴,无辜地眨了眨眼,小脸皱着,写满了‘不服气’三个字。
“你之前还对农事感兴趣,我还以为你以后要去户部,实在不行你靠着你这张嘴至少也要去工部捞个闲置挂挂,现在怎么突然对打仗也感兴趣了。”黎淳不动声色问道,“以后要去兵部?”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破罐子破摔:“不知道,我靠我这张嘴能去那里就去那里。”
黎淳冷笑:“你可别给我作到监狱里去,我可不会救你。”
江芸芸小嘴一瘪,眼珠子湿漉漉的,跟个可怜兮兮的小狗似的。
“朝廷如今对边境,不论是哈密还是你说的海盗,都是回避状态,自瓦剌一战后,朝廷恐战思维日益加深。”黎淳沉默片刻后淡淡说道,“他不是对你,对我有意见,他只是觉得我们这些京城来的人都不是好人。”
江芸芸顿时觉得无妄之灾。
——我不是扬州人嘛!
黎淳看出她的小心思,冷笑一声:“你一个扬州人如今都跟着我读书,在官场上可就是站队了,如今你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年纪还最小,小心他拿捏你。”
江芸芸大惊失色。
黎淳心满意足吓唬完人,这才一本正经说起正事:“你打算考岁试吗?”
江芸芸扭扭捏捏说道:“小三元是不是很响亮的名头啊。”
黎淳丝毫不觉得他有这个想法奇怪,点了点头:“也不错,但若是大三元那才叫厉害。”
小三元是县试、府试、院试连得三案首。
大三元是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
在浩如烟海的科举考生中,大三元及第的文臣仅有十一人。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商辂。
“所以有谁六元及第了吗?”江芸芸问道。
黎淳沉默片刻:“没有。”
江芸芸哦了一声。
“你有何想法?”黎淳问道。
“自唐朝设立科举,七百多年来,大三元竟只有十一人,我瞧着是极难的。”江芸芸叹气,“那我争大保小吧,先考一个小三元看看。”
黎淳沉默了片刻,随后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狂傲。”
江芸芸露齿一笑。
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
若是江芸退缩了,去选那条简单的路,反而不是她了。
“那就去好好准备吧。”黎淳低声说道。
—— ——
江芸芸去考岁试的事情,众人非常快得接受了。
“大三元不敢想,小三元勾一下也不碍事。”黎循传说道。
“我早早就觉得你会考岁试。”祝枝山叹气。
“那我不是和你一起考试了。”徐经开始碎碎念着,“好紧张啊。”
“哎,那我到时候可以和你一起去京城。”王阳明眼睛一亮,“到时候带你去京城,我们一起参加会试。”
“老师说参加会试还嫩了点。”江芸芸摸了摸脑袋,“乡试能过,已经是万幸了。”
王阳明摇头:“太谦虚了,你的卷子我都看了,写得极好,那篇哈密的文我更是读了七八遍,刚才抄写了两份,我一定要替你宣扬出去。”
江芸芸大惊,连连摆手:“文无第一,你这不是拉仇恨吗。对了,你何时回余姚?”
王阳明叹气:“明日,我可真舍不得你。”
江芸芸只记得他后来官途坎坷,被皇帝赶去龙场,这才悟了道,前面的官运如何却是不知道了,但他有一个状元父亲,应该不会差。
只是不知道这次考中了没有?
江芸芸也紧着叹气。
“你这个兵论写好了可要给我一份。”王阳明临走前,特意叮嘱着。
江芸芸点头:“行。”
“你今年若是去京城,我带你去,没事,我会保护你的。”王阳明拍着胸脯保证着。
“京城这么凶险吗?”江芸芸不解。
王阳明看着她懵懂的样子,意味深长说道:“是你凶险,有不少人可讨厌你了。”
江芸芸大为吃惊。
—— ——
“自然要去考岁考,三元及第,多好听的名头啊,再努努力,六元及第。”
江家书房,江如琅拉着江芸芸激动地口水横飞,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好似自己也跟着六元及第一样。
江芸芸只好敷衍地嗯了嗯。
要不是今日来领她的一百两银子,她可不愿意来这人听人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