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509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那怎么这么晚才回华容?”江芸芸紧张问道,“是有其他事情耽搁了吗?”

  徐叔想了想:“好像是黎老先生说的,说是要把扬州的事情都处理好,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刚办好丧事想来也要休息几日,不过也只耽误十来日就走了。”

  江芸芸沉默了。

  “就不打扰县令办公了。”白惠正巧这个时候来了,瞧着脸色很着急,徐叔便起身告辞了,“若是县令要有回送的信件和礼品,小人现在住在平安客栈,您尽管来找我们。”

  江芸芸点头:“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徐叔笑得开心,“许久没见江县令了,真的很是想念。”

  “乐山,送徐叔出门。”江芸芸对着门口的乐山说道。

  乐山哎了一声,热情笑说着:“徐叔这边请,我亲自送你回客栈,也好认认路。”

  两人相携离开,白惠这才按剑走了进来,紧张说道:“门口来了传旨的太监。”

  江芸芸蹭得一下站起来:“快,摆香案,让所有人都出来接旨,我去换个衣服,你让千章去接待。”

  等江芸芸换了衣服出来,香案的香也不过烧了一小节,吴萩正把人哄得开开心心的,小黄门的袖子鼓鼓的。

  “咱家是坤宁宫的人,何来这么大的仪仗。”小太监见了江芸芸,热情说道。

  江芸芸心中一动。

  坤宁宫就是皇后的寝宫。

  “今日的主角可不是江县令。”小太监连忙扶着准备下跪的人,笑脸盈盈说道。

  江芸芸不解。

  “江县令办的那个健妇队,智擒倭寇,勤奋读书,还维护县里治安,善待娘子,皇后娘娘听了心中大喜,这份口谕是给健妇队的小娘子的。”

  江芸芸惊讶。

  等在角落里的陈敬等人也一脸惊讶。

  “给我们的!找我们做什么啊。”有小娘子小声嘟囔着。

  “不会对我们有意见吧。”

  孙宜立悄悄摇了摇头,示意她们不要胡乱说话。

  “快来接旨吧。”那边江芸芸镇定对着健妇队的小娘子们招手说道。

  陈娘子等人连忙整理着衣裳,这才排成两列跪在香桌前。

  皇后的口谕是褒奖,对于健妇队的行为大夸特夸,每人给了一百两的宝钞,还赏赐了一人一匹布,甚至赐给健妇队一块‘巾帼安邦’的牌匾。

  众人震惊。

  江芸芸也一脸吃惊。

  小太监连忙让人起来,把东西都送下去后,才笑说着:“江县令,奴婢这里还有其他事情要和您说呢。”

  江芸芸对着吴萩等人打了个眼色,自己则把人带去角落里。

  “是皇后娘娘还有什么吩咐?”江芸芸和气问道。

  小黄门笑着摇了摇头:“是太子殿下给您写了几封信,要奴婢交给您,还要您回信给他呢。”

  江芸芸笑说着:“原来如此,有劳公公了。”

  “客气客气。”小黄门连声说道。

  江芸芸捧着那一叠厚厚的信回了书房,打算抓紧时间回信。

  信的内容倒是不多,不过小太子啰嗦,一件事情反反复复的写,还要自己上手写两个字,所以一张纸的字迹多样,内容混乱,大小不一。

  不过看完了这一叠信,江芸芸倒是知道皇后好端端来这个口谕的缘由了。

  小太子有一天开开心心出门玩的时候看到有小黄门调戏宫娥,没见过这种事情,所以心里震惊,就去找他爹娘念叨了。

  皇后和陛下一听这还了得,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看到这么污秽的东西,立马下旨彻查。

  这一查不要紧,牵出一个黄门欺负宫娥的大案,原来有一些黄门仗着自己的干爹厉害,老是欺负年轻的小宫娥,宫娥们找了好多人求情都不顶用,再一查原来这些事情在宫内屡见不鲜,甚至还闹出不能说的事情,小太子在信中天真问道,不能说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啊。

  总而言之,皇后大怒,整顿了后宫,把那些干爹干儿子全都赶出了,那些受了委屈的宫娥也都放出宫了。

  回头小太子觉得自己功劳不小呢,拉着他娘絮絮叨叨念着,加上之前在他爹哪里听了什么健妇队的事情,就非要扯到江芸身上,夸他特别厉害,在此省略两张夸江芸的话。

  最后皇后大概也觉得如今宫内太监的权力太大了,那些嬷嬷大都不敢吭声,也都是权力太少了,所以开始抬举女官嬷嬷们,开始把形同虚设的尚宫的制度重新确立了一遍,但是老在内廷折腾也树立不出权威来,所以就盯上了被自己儿子一直念着健妇队。

  扯出大旗,表明自己立场,确立女官地位,抗衡太监的庞大。

  后面是江芸芸的分析,她甚至觉得自己分析得有理有据。

  江芸芸一边想着,一边飞快给小太子回信,自然是大夸特夸,夸夸其谈,写完又想着这些空话也没意思,现在小孩大了不好哄了,他强烈指责上一份信实在太过敷衍了,所以她想了想又找了几个健妇队中擅长女工的小娘子来,让她们用新种的棉花做几个软乎乎,可爱爱的小玩具出来。

  谢来啧啧两声:“敷衍,太过敷衍了。”

  江芸芸头也不抬,理直气壮说道:“哪里敷衍了,我又不会绣花,难道要我亲自去绣不成。”

  “太子殿下分明就是想知道小县令这一天都干了什么?”谢来一语道破,“之前不是还写了什么话本来,您是一个字也不敢回啊。”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老实交代:“我怕皇后娘娘对我有意见。”

  谢来听得直笑:“现在知道怕了,当时怎么就乱出馊主意。”

  江芸芸苦着脸:“我就带过两个小孩,渝姐儿和幺儿都能自己给自己找活干,根本不需要我,太子殿下倒是好奇心重,我也实在不会啊。”

  谢来猛地想起当时太子殿下抱着他的腿,捂着嘴,小声要他带自己一起走的时候,也是冷汗淋漓,眼前一黑的。

  殿下确实有些太过活泼了。

  不过江芸芸正在回信,回过神来想起刚才谢来的话,眼睛一亮:“我这一天天的工作可是无聊,不如我让周娘子写几道食谱来,回头让殿下自己忙起来。”

  谢来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

  ——别说,有些敷衍,但听上去很有用。

  三日后,江芸芸热情洋溢把人送走,吴萩已经和人称兄道弟了,临走前还送了一小盒沉甸甸的东西,可见钞能力就是这么惊人。

  “你完了,皇后娘娘不喜欢你,觉得你教坏小孩了。”

  “但别担心,太子殿下很喜欢你,一天能念八十回不带重复的。”

  “那两个国舅很不喜欢你,整天在陛下和皇后面前给你穿小鞋。”

  “李如的老祖宗李广也一直给你穿小鞋,不过放心,那个萧敬说挺喜欢你的。”

  吴萩等人跟走远了,立马趴在江芸芸耳边说着这几日打听出来的情报,最后咋舌总结道:“人缘不太好,但命还挺大。”

  这么被人穿小鞋,还好端端站在这里,可不是人缘不好,但命大嘛。

  江芸芸气笑了:“我就说你这几天不在衙门干嘛去了,原来和太监打好关系去了。”

  吴萩理直气壮说道:“我这也是正事啊,我们县令我们疼,可不是要给你问问你在上头人眼里的形象嘛。”

  “都是外戚和太监,哪里比的过我们县令做的事情,你看看这路,你看看这人,陛下圣明,才不会被蒙蔽呢。”林括板着脸说道。

  大都读书人都不喜欢外戚和太监,甚至可以说深恶痛绝。

  “行了,我们先去看看棉花如何了?”江芸芸准备带人直奔下一个工作的地方。

  “我们这里这么热又不需要棉花。”吴萩不解,“种这个也卖不出去啊。”

  江芸芸反问道:“你知道我们琼州什么东西最贵吗?”

  众人不解:“什么东西啊?”

  “是棉花。” 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吴萩大笑着:“因为不需要啊,我们这里哪里会需要棉衣啊,都热死了,你看那些身体好的人,常年穿着单衣。”

  “那你说哪里需要呢?”江芸芸问。

  “除了我们这里这么热的,大部分地方都需要的吧?”吴萩想了想又说道,“东北,西北肯定需要,我爹说那边冬天很长很冷。”

  江芸芸一拍手:“那你看东北西北有人种棉花吗?”

  吴萩一怔:“没有吧,之前找了几个老农不是说棉花喜欢有光照的地方,不喜欢太多的水,还是喜欢砂土嘛?我以前跟着我爹去过一次东北,哪里的土黑黑的,不是我们这里种棉花的颜色。”

  “那你说边境需要的嘛?西南,东北?”江芸芸又问。

  “自然要……”吴萩沉默了,突然又说道,“你打算卖给他们啊?”

  “不能买吗?”江芸芸笑问道。

  “好奇怪啊。”吴萩挠了挠脑袋。

  “现在这种棉花就是从海外来的,在这种棉花之前,我们这里的棉花是只能填充枕褥的木棉,这些棉花不能纺织,甚至也不太暖和,可按照《宋书》记载,这种棉花最迟在南北朝时就传到中原,直到前朝之初才大量传入内地,但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直到有一人的出现。”

  “黄道婆。”一直没说话的林括冷不丁开口说道。

  “对!”江芸芸抚掌,“就是她,她就在这片土地上,学习棉纺织技艺并且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五种织造技术,然后改进纺织工具,制造出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这些机具就能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可我听说现在南直隶这些地方种棉花已经很多了,尤其是她的故乡,松江一带。”林括不解说道,“我们这里确实也不需要棉衣,土地面积也这么多,种棉花实在是可惜了。”

  江芸芸摇头:“我自然不和松江这些地方争,他们已经先一步发展了,我们也赶不上啊。”

  “那县令是打算做什么?”林括不解问道。

  “我身边有个松江的朋友,他说小时候在庙里读书时,经常会看到边上就有人种棉花,据说因为棉花是外来的,对我们这里水土不服,几代之后就会不长棉了。”江芸芸背着小手,笑问道,“我在想,我们这边有没有一种可能……”

  江芸芸笑眯了眼:“从源头上控制棉花。”

  众人震惊。

  “第一,我们这里是唯一开海贸的,去海外买种子也方便,甚至可以去找新的品种,从说不定能找出更好的棉花种类,就跟宋朝的占城稻一样。”

  “第二,我们这边土地确实不多,但棉花一开始就是从我们我们这一代开始的,可以看出我们这里的区域从气候到区域都很合适种棉花,若是再培育出其他品种至少有了天时和地利的方便。”

  “第三,黄道婆可是跟着我们黎族学的啊,我们只要形成大产业,打造大品牌,那我们这棉花说出去名气响当当的!”

  江芸芸信誓旦旦说完,看向众人,企图找到附和的人,奈何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大家面面相觑,愣是不敢说话。

  “那,那你现在要他们种棉花做什么?那这一茬棉花不是也浪费了吗?”吴萩犹豫问道,“大家也花了不少心思呢。”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自然是卖啊。”

  “这谁卖啊,江南那边运输方便,产量也大,真要送去东北西北,大家肯定卖他们的啊。”吴萩嘟囔着,“这样也太浪费百姓的精力了。”

  “谁说我们卖给西南西北的。”江芸芸小手一背,意味深长说道,“海外市场这么大,我们不开拓一下吗?我们往北走的日本冬天就很冷啊,他们现在就在我们这里做生意呢,万一回头打眼一看我们黎族小娘子的绣品,惊为天人,实在不行,我们还是往南走,熟门熟路的,我听说爪哇国很喜欢颜色艳丽的地毯,我之前看黎族拿出来卖的绣品就很艳丽。”

  江芸芸对走这一步早已想了很久。

  也不单单是这个棉花的事情,她很清楚按照现在的情况,一旦她离开琼山县,谁也不知道下一任接棒的人到底会不会继续贯彻她的理念,她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弄的事情最后被毁于一旦,所以她必须要把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连成一起,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