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549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都说人多嘴杂,也不怕事情越说越坏吗?”山羊胡先一步开口问道。

  江芸芸微微一笑:“可理就是越辩越明的,当事人,旁观者本就不是一条心,何来要求他人的道理。”

  “可世人总是苛责的。”山羊胡叹气说道,“我曾听闻一则故事,说是一个老人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承欢膝下,二儿子在外打拼,两兄弟甚少见面,关系不好,二儿子便总想着对老人好一些,且不想好心办了坏事。”

  江芸芸安安静静听着,只听那山羊胡话锋一转。

  “若是大儿子对二儿子穷追不舍,也不知那老人如何处理?”

  江芸芸抬眸,看向众人。

  众人也都看向她。

  那双黑漆漆的眼睛总是先出几分不同于他年纪的成熟。

  “老人处理我们这些外人如何说得准,但若是做错了事情悔改便也罢了,二儿子在外打拼不容易,自然会有人看得见,一人之言非百家之想,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江芸芸注视着面前的王越,低声说道,“只愿二儿子不要再犯错。”

  饭桌上的人都沉默了。

  王越听得坐立不安,明明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又猛地冒出些许怨恨来。

  若是能事事如意,谁愿意去巴结太监。

  可边将之难,又岂是这些长在天子眼前的人能明白的。

  做得好,叫人猜忌。

  做的不好,更是性命难保。

  江芸芸却没有点到为止,反而继续温和说道:“自来做儿子都是难的,大儿子侍奉膝下,可那也是媳妇受气,两头为难,老人见多了也会有怨言,二儿子出门在外,虽寄钱回家,可钱财动人心,难免也会让人不太放心,可终归两者都不是不忠不孝之人。”

  王越忍不住挂了脸,轻轻冷哼了一声。

  “可做人做事,问心无愧是最重要的。”江芸芸看向不远处滔滔而去的黄河水,巍峨雄伟的城关,茫茫旷野,这里驻扎着西北最前沿的战线。

  这是大明的国门防线。

  “人言如风,东西自来,你做的好,人言便是向着你的,老人即使远在家中,也并非不知情,每次寄回去的钱,他人口中的赞扬才是最直接的证据,所以何来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

  王越看着面前端坐着的人,有一瞬间的恍惚。

  这些道理他都懂,也不是没有人和他说过。

  可太奇怪了。

  偏这个江其归这次说得他忍不住仔细想了想,许是她说话的时候神色总是格外认真,带着真心为人的真诚。

  王越便跟着沉默了。

  他一直和太监交好,不就是因为朝中无人,想要在必要时刻能为自己说几句话,也好缓解自己远在西北的困境。

  他也不是没打算找几个文官,但那些文官实在是和他处不来,说多了反而要成仇了。

  江芸芸这话也算传递出京城的态度,陛下不打算追究,其实内阁迟迟没有动静,他们明明处置了这么多人,却对王越之事视而不见,本就说明这些了,但众人还是不放心。

  他们离京城真的太远了!

  宴席上的气氛一下就松了下来。

  “喝酒喝酒,如今来兰州了,也该感受一下我们兰州的酒。”有一个形容粗犷的武将开始大声吆喝着,顺便热情地给江芸芸满了酒。

  江芸芸看着海碗满酒欲言又止。

  “喝喝,我先干为敬。”那武将直接拎起酒坛就喝,竟一饮而尽,随后摔了酒坛,大笑道,“欢迎江同知来兰州啊。”

  江芸芸微微一笑,端起酒来也跟着痛快喝完了:“好酒。”

  “好,好酒量,再来!”

  “咳咳。”山羊胡咳嗽一声,连忙把人拦下,没好气说道,“江同知是读书人呢。”

  王越也跟着回过神来,连连挥手:“你且去找别人喝酒去,少在这里发酒疯。”

  那副将哦了一声,突然莫名和隔壁桌的谢来对上视线。

  谢来慌不择路移开视线。

  谁知副将已经提着酒过去了……

  “江同治六、元、及、第,年少成名,原本前途应当是无量才是,来到兰州也稍微可惜了些。”山羊胡摸着胡子,一脸遗憾地说道。

  江芸芸笑说着:“自来都言‘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如今西北正值用人之际,朝廷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自然没有遗憾之言。”

  “江同知少年才俊,胆气非常,难怪朝廷对您委以重任。”山羊胡敬佩说道。

  “王维有诗言:‘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我也是颇为向往的。”江芸芸豪气说道,“我也非常向往王总制文武双全的模样。”

  王越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江芸芸,摸着胡子,嫌弃说道:“那你也太瘦了……”

  “咳咳。”山羊胡大声咳嗽了几声。

  “手臂瞧着有些力气的。”王越嘴皮子一秃噜,磕磕绊绊说道。

  江芸芸一听眼睛都亮了:“我年少时在白鹿洞学院读书,是学过骑射的。”

  “是吗?”王越眨巴一下嘴,“那我怎么听说你骑驴……”

  “咳咳!!”

  “驴也都会骑,马术肯定不错。”王越觉得自己的舌头能绕一个大弯,勉勉强强地圆了回来。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我的驴很可爱的。”

  王越和她四目相对,也跟着木木哎了一声。

  一番宾客尽欢的宴会结束,江芸芸已经和王越称兄道弟,谢来晕倒在乐山怀里,张道长开始抓着那些文人武将开始看相,说得头头是道,身边围满了人,乐山面无表情地坐在椅子上,瞧着一点也不好相处。

  至于楼下的小毛驴一头驴把周边的花花草草都啃了一遍,也吃得心满意足。

  —— ——

  江芸芸等人大都醉了,所以在王宅睡了一晚上就准备启程去兰州了。

  “再走半日就到了。”山羊胡代王越来送人,颇为不好意思地小心解释着,“总制很想来送您的,但您也知道这到处都是眼睛呢。”

  江芸芸露出理解之色:“我不过小小同知,哪里能让总制亲自来送我,周先生也早点回去吧,今日天寒。”

  山羊胡立刻露出感动之色。

  江芸芸和他极限拉扯了一番,然后头也不回就走了。

  小毛驴吃饱喝足走得也飞快,没一会儿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一直躺在木板上装死的谢来察觉到走远了,立刻睁开眼,一反昨日的装死,开始生龙活虎起来:“好险,差点没喝在这里。”

  乐山冷笑一声:“不是说自己千杯不醉嘛!”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吹牛你不会嘛。”谢来语重心长说道,“那些军营里的人不也是喝了酒就吹牛,我们要融入这里啊,而且我又不是真醉,我装的啊,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乐山叹气,抱着小包裹叹气:“我觉得这里和琼山县一点也不一样。”

  “自然不一样,我在琼山县可是老大!”江芸芸眉飞色舞说道,“在这里可不是,头顶都是人呢。”

  “他们瞧着好粗鲁。”乐山小声嘟囔着。

  “我看过一些资料,说在洪武年间,驻兰州的三支军队人数就达到四千四百零八人,而当时的兰州人只有‘户八百八十五,口六千一百六十四。’,虽然有几次移民扩充兰州,但同样因为北面战事吃惊,所以卫所人数也是在不断上涨的,这么一算,兰州军事人口比例肯定居高不下,这在九边之内也是少见的。”江芸芸笑说着,“去见识不同的人不是很好嘛。”

  乐山有些别扭。

  “又不是大姑娘,扭扭捏捏做什么。”谢来嘲笑着,“文人有文人的相处,武人也有武人的相处,你们公子的未来一片光明,肯定是什么都会遇见的,你也要学着点才是。”

  乐山一听,连忙说道:“那我肯定不拖公子后腿。”

  江芸芸正在编小毛驴的小鬃毛,头也不抬地说道:“是一起成长嘛。哪有拖不拖后腿,你在琼山县就做得很好啊,还学会写诉状了,也跟着把四书学完了,还有你的书法进步也很大啊,以后也能自己独当一面了。”

  乐山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哪有这么厉害,都是跟着公子才学到的。”

  “是你愿意学才学到的,真棒!真聪明!”江芸芸扭头强调着,随后大眼睛扑闪了一下,“我糖吃完了,你那边还有吗?”

  乐山脸上的羞涩立马消失了,面无表情说道:“走开了一个幺儿,来了一个驴,家里多少糖都不够吃。”

  江芸芸不高兴了,立马拍着驴屁股说道:“诺诺,他不给你,可不是我,你回头不理他,可别不理我。”

  乐山气笑了:“幼不幼稚啊!!”

  江芸芸小脸一撇,不理他。

  张道长啧了一声:“不是,一头驴你也娇惯。”

  “驴怎么了,我瞧着很可爱啊,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谢来不高兴反驳着。

  “就是就是!”有人附和自己,江芸芸立刻大声说道。

  乐山和张道长对视一眼,齐齐叹气:“真是惯啊。”

  几人赶在中午前总算是来到鼎鼎大名的镇远浮桥前,走过这座桥,就能看到兰州城的天水门,城门高大威武,但瞧着也有些修修补补的痕迹,和京城的城门一比,实在是差了许多。

  “瞧着也有点破啊。”张道长一看那城门就开始愁眉苦脸,“这城门能挡得住敌人嘛。”

  四人走得饥肠辘辘,只等着进了城门就先去休息,谁知道这一次又被拦住了。

  几个士兵拿着她的帖子聚在一起,交头接耳,时不时看向江芸芸。

  张道长麻木了,面如死灰。

  乐山长叹一口气:“又怎么了!”

  谢来也惊了:“你怎么不受待见!”

  江芸芸犹豫着,为自己辩解着:“没有吧,我江小芸清清白白。”

  没一会儿,那些士兵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对着江芸芸说道:“有一位贵人想要见见您。”

  江芸芸露齿,灿烂一笑,但果断拒绝:“不见!”

  士兵脸色微变。

  “我要去衙门报道。”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还未拜见知府,如何能见其他人,这是规矩,回头要是被人发现我这坏了规矩,可不是要弹劾我。”

  “你知道是谁想要见你嘛?”士兵不悦质问道。

  江芸芸眨了眨眼,反问道:“谁啊?”

  士兵正想开口吓唬一下她,谁知后面有人连忙拉了拉他的袖子。

  “既然如此,江同知进去吧。”后面那人说道,“只是别管我们没提醒您,这可是兰州。”

  江芸芸微微一笑:“多谢提醒,在京城的时候就有人提醒过了。”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