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568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小孩被吓哭了,哭着要去找娘抱。

  江芸芸不好意思地拍了拍小毛驴的脑袋,又掏出一颗糖哄道:“别哭别哭,给你糖吃。”

  “哎哎,使不得使不得。”小孩的娘连忙说道。

  “没事,吃吧。”江芸芸直接塞到小孩手里,“今年的收成可好?”

  “今年王将军打胜仗了,我们粮食好好的!”有人激动说道,“好久没有这样的日子了。”

  江芸芸点头附和着:“王将军大胜,朝廷也是大喜,你们多余的粮食都是放在这里手里,还是卖出去啊?”

  “自然是留着,谁知道后面什么情况?”有人打着胆子说道,“有些粮商心很黑的。”

  江芸芸点头:“知道了,回头我会仔细查一下的。”

  那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嗐,我没这个意思。”

  “朝廷之前推行了农事册,你们都听说过吗?”江芸芸又问道。

  “嗐,那个瞎玩意,不好不好。”

  “怎么说?”江芸芸不解问道。

  “我们兰州都是种麦和谷子啊,水稻种的不多,而且那个人一看就是南方人写的。”那人抱怨着,“不合适我们,你看书里写小麦要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中旬播种,可我们这里的小麦再十月上中旬就要播种完的,要是在山上,那才是十月下甸至十一月上旬呢,你看这是不是在胡说。”

  江芸芸点头:“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就说,写书的是个大笨蛋吧。”那人不屑说道。

  “确实不聪明。”江芸芸叹气说道,“对了,你们种地灌溉的水还充足吗?”

  众人一听跟着叹气:“那是差一些的,冬天很容易结冰,而且到了冬天就枯水了,种地就是靠天吃饭嘛,和南方可不能比的。”

  江芸芸又问道:“南方有龙骨水车,可以把水一直运过来,可我瞧着兰州田里怎么没有。”

  “那个是什么啊?”有人不解问道。

  江芸芸比划了一下:“大概就是用一块块木板作为槽,然后用犬齿的方式一个个连接起来,最后尾部浸入水中,用一个小轮作为轴,另一端则装着小轮轴,然后长长一条木质的龙骨,固定在堤岸的木架上。”

  她比划着,奈何大家都一脸迷茫。

  “觉得好像有商人比划过,但不知道是不是同知说的这个。”

  “等用的时候就踩动拐木,这样大轮轴就会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这样就可以灌溉到田地上,就连地势较高田里也能送上去,现在南方已经有利用流水和牛作为动力的水转龙骨车。”江芸芸仔细解释着。

  “前面我听不懂,但后面说的我听懂了,同知是南方人,可有见过整条黄河都冻成冰,人可以在上面走路吗?”有个老人笑说着,“凿都凿不开呢。”

  “可不是,蒙古人就是从河面上骑马过来的。”

  江芸芸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正好看到混在人群中的段俍。

  段俍一惊,没想到他耳朵这么尖,脑袋一缩跑了。

  “是极是极。”众人连连点头,“那个水车不行,一到冬天就卡住了,刀做成的都不好使,更别说木头做的。”

  江芸芸眉头紧皱:“兰州水源不少,却还缺水。”

  “就水边的是肥田呢,高一点,远一点就不行了。”有人叹气。

  “哎哎,走不走啊,慢慢吞吞的。”走了一圈,突然觉得后背没有安全感的秦铭回过神来,发现江芸不见了,一下就急了,又见边上有三个脸色难看的恶婆婆跟着,吓得一个激灵,连忙把远远落后的人拉了回来。

  江芸芸便只好牵着小毛驴跟上大部队了。

  几人弄到天黑才回到衙门,一回到衙门,那些棉花就安安分分出现在院子里。

  户部的主事一脸震惊,悄悄去看江芸芸:“整整齐齐一千三百斤呢。”

  “这些都是我们商户自己买的,这批钱不用给了吧。”唐伦黑着脸,率先发难。

  江芸芸嗯了一声,不高兴说道:“但是我查抄出来的。”

  “我让他们去卖棉花,倒私吞了这么多,按理应该补还给我们才是。”周伦说。

  “反正也分不清谁是谁了,不如平分好了。”陈继笑眯眯说道。

  江芸芸头也不抬,坚持说道:“拿钱来按需购买吧,你们各自也不需要这么多棉花了,剩下的就流入市场,给百姓们过个好年吧。”

  “江同知。”唐伦咬牙,这里面他家的棉花最多,可见心痛,“这是拿我们的钱给自己攒名声啊。”

  江芸芸嗯了一声,似笑非笑抬起头来:“我本可以独吞这些棉花,可现在好心好意把你们叫回来,给你们的士兵补上棉花,你们现在到时打算反咬我一口了。”

  “回头真独吞了,难道我们还会不知情嘛?”周伦冷笑,“没有我们,你们能这么顺利嘛,不就是今日扯虎皮拉大旗嘛。”

  “可我可以把这些掌柜的都杀了。”江芸芸和和和气气说着,“带人直接抄了粮仓,只是想着我们毕竟是同僚,事情做绝了,也没有好处,毕竟未来几年还是要共相处的。”

  唐伦沉默,阴沉沉地威胁着:“江同知可真是年轻胆大啊。”

  “这么夸我的人可不少。”江芸芸微微一笑。

  “怎么和唐指挥说话的。”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的时候,知府寇兴走了出来,对着江芸芸就是呵斥道:“既然是他们自己手下人花钱买的,那就按需让他们都带回一部分,剩下的我们再发给城中百姓即可。”

  “还是老知府讲理啊。”周伦冷笑一声。

  躲在一侧的秦铭这才踱步走了出来:“我也是这么想的。”

  奈何没有人理他。

  江芸芸察觉到寇兴给她打的眼色,便也后退一步,开始直接心算,把剩下份额算了算,上次守备营缺的最多,自然拿的是大头,唐伦是最亏的,她的东西最多,但只能拿最少的。

  “这批棉花还是要以士兵为主。”寇兴叹气说道,“还请诸位指挥参将不要忘记我们之前约定的内容。”

  “自然。”陈继快人快语。

  “总是好好分下去的的。”唐伦说道。

  “军营的事情,知府还是少管。”周伦冷冰冰说道。

  寇兴眉心总是皱着,显得好似心思很重一般。

  衙门内,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众人都心事重重,谁也不再开口说话。

  “就这样吧。”江芸芸算的又快又准,随后把数据交个户部的主事。

  三人各有心思地收好手中的棉花,也算是把今年的差事了结一半。

  “你说的商税是什么意思?”沉不住气的陈继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该缴税就缴税。”江芸芸随口说道。

  寇兴欲言又止,但这次没有在开口。

  “我们的也要?”唐伦眉心一挑。

  “自然。”江芸芸皮笑肉不笑,“你们商铺可真不少啊。”

  “我们可是官,名下本就有减租的权力。”陈继反驳道。

  “大明律有规定:“凡公侯内外四品以上官,不得令子弟、家人、奴仆于市肆开张铺店,生放钱债及出外行商中盐,兴贩物货。”另还规定:“官员之家,不能于所部内买卖。”。”江芸芸看向三人,一脸和气。

  “高皇帝之言历历在目,我们蒙受天恩,不能知法犯法。”

  三人神色阴郁,盯着面前的小同知。

  “如今我们对此既往不咎,往后你们缴了税,既能自己得钱,也能全了高皇帝的拳拳之心,不是嘛。”江芸芸声音被凌冽的北风一吹,显出几分循循善诱的温和。

  —— ——

  “你这么得罪他们,就不怕他们找你麻烦?”漆黑的路上,谢来提着灯笼,随口问道。

  “这些人强横惯了,寇知府和他们好好说话,他们可听了?那些棉花能发到士兵手里五两已经是很好了。”江芸芸揉着手腕,平静说道。

  谢来不可置否:“能发下去就很好了,你江同知的威力还是有一些的。”

  江芸芸轻笑一声。

  “多亏了肃王。”她说。

  谢来嗯了一声:“和他有什么关系?”

  “很配合啊。”江芸芸笑说着,“棉花是,商税也是,你瞧瞧他说什么了嘛,算是难省心的权贵了。”

  “识趣吧。”谢来随口说道,“这位肃王在我们锦衣卫内部风评还是不错的。”

  江芸芸扭头去看谢来。

  许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锦衣卫佥事,谢来有一股傲气,虽整日懒洋洋的,但左手总是按着腰间的长刀,便又几分不经意的凶悍。

  “看我做什么?”谢来笑,得意说道,“终于发现我这个新人的好了?要名单有名单,要棉花有棉花,手到擒来。”

  江芸芸笑着点头:“确实要多谢谢佥事帮忙了,此番事情才能解决地如此兵不刃血。”

  谢来满意点头,得寸进尺:“那我申请吃一只烤鸡。”

  江芸芸气笑了:“谢佥事年纪轻轻深得陛下看重,前程似锦,还舍不得花三十文吃一只烤鸡。”

  谢来听得忍不住眉头一动,眼珠子悄悄去看江芸。

  昏暗烛火照耀下,年轻的小同知脸色平静温和。

  ——他很少有失态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

  ——他确实在大部分时间也都很好说话。

  “兰州城内锦衣卫的兄弟多吗?”

  谢来没说话。

  “我昨天给你一点棉花的信息,你一个晚上的时间却能查得这么仔细,可见帮手不少。”江芸芸继续笑说着。

  谢来哼哼唧唧着。

  “谁也没惊动,瞧着来的都是高手。”江芸芸夸道,“强将手下无弱兵,看来是谢佥事的心腹。”

  谢来想要加快脚步。

  “是陛下让你来的吧。”江芸芸轻声问道。

  谢来脚步一顿,手中的灯笼跟着一晃,连带着两人的影子也跟着摇了摇。

  两人就这样安安静静地站在黑暗的小巷子口。

  夜深人静,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只能听到不知谁家的狗在狂叫。

  “世人都以为是我使唤你们锦衣卫,风光无限,可实际却是我成了你们锦衣卫的皮,遮掩你们的一纸阴暗。”江芸芸伸手,小心稳住晃动的灯笼。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