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他的斥候是蒙古人屠村之后才得到消息的,周伦一开始也想着出面,但又听说是杀来投降的蒙古人,便觉得这个功劳不大,懒得理会了。
若是有人跟他说这里面有个寇兴。
那他肯定是爬也爬过去救人的。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本打算等着江芸来找他,找他如何商量打击报复回去,但等了半个月,江同知都已经雷厉风行杀了十三个内奸了,结果他连江芸的人影都没见到。
他就知道,要完了。
江芸疯了。
江芸在憋一个大的。
隔壁的唐伦也不知道在发什么疯,整天去清理城北那几个村,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之前不做人,现在开始假惺惺了。
更别说跟屁虫陈继发了疯一样的训练人。
都疯了,大家都疯了。
“京城那边来消息了。”副将匆匆跑进来,“传旨的队伍直接去了衙门。”
—— ——
消息是急递到京城的,只花了四个日夜。
朱佑樘听到消息再也不修炼了,一跃而起,立刻传旨:“萧敬,折子你亲自送到内阁,交到三位阁老手中。”
阁老们如何连夜入宫自然也是不消说。
“蒙古人该死,当真欺负我们大明无人嘛。”刘健大怒,拍案而起,“还敢虐杀我们官员,定要他们血债血偿。”
“他们七月刚回去还人模人样,谁知道一会去竟然敢闹出这样的事情。”一向彬彬有礼的谢迁也跟着怒气冲冲。
“没听说七月入京时对他们招待不周啊。”李东阳放下兰州送来的那本折子,忧心忡忡说道,“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迁怒兰州。”
“兰州有江芸,他们吃过一次亏,难道还会上赶着上去不成。”谢迁另有想法。
李东阳看着折子里熟悉的字迹,没有说话。
“阁老们,萧公公在外面等着呢。”一个小黄门悄声说道。
三位阁老面面相觑。
“陛下在等内阁的决定。”李东阳低声说道。
刘健捏着那份重重的折子:“诸位觉得是打还是谈?”
—— ——
江芸芸原本正在清点税赋,别看是厚厚的一本册子,但要是有一点错,她肯定能一眼就看出来,被抓了要不三倍罚款,要不就打三十大板。
听到京城来了消息,她立马放下册子去了前院,秦铭一看也跟着去前面凑热闹了。
“陛下说关闭兰州城?”江芸芸不可置信地看着传旨太监。
“是啊,蒙古人野蛮,江同知这样的读书人何必和他们计较。”小黄门笑脸盈盈说道。
“那寇知府的死呢?”江芸芸面无表情问道。
小黄门还是和颜悦色:“陛下另有厚赏,寇知府为国捐躯,擢升一级,家中子弟可有一人受此荫庇出仕,妻儿诰命也跟着抬了抬,听闻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中宫那边多出了一百两银子。”
江芸芸沉默了。
“我才不要这些破钱。”寇晗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把那一盘银子狠狠摔在地上,眼睛通红,大声咒骂着,“为什么不把他们都杀了!为什么!”
“三娘!”秦铭大惊,连忙把人拉了下来,“你怎么出来了!”
小黄门脸色大变,吊着嗓子大声呵斥道:“大胆!”
“怎么如此无礼。”秦铭吓坏了,把寇晗往老管家身边退去,“快带回去,小孩子家家的,别有脾气朝着外面发,太丢人了,快快,带走。”
“我才不要这钱,我要那些蒙古人的命……呜呜呜,我不要……”管家连拉带扯把人拖下去了。
小黄门气得手都在哆嗦:“如此打打杀杀,真是毫无淑女典范。”
江芸芸淡淡说道:“三娘痛失亲父,言辞失态,还请公公见谅。”
小黄门虽觉得被下了面子,但一见江芸那冷冰冰的脸色,也觉得此地不能多留,直接甩袖子走人了:“还请同知以天下大义为重,不可突生是非。”
江芸芸没说话,只是目送这群小黄门离开。
“这可怎么办?”见人走远了,秦铭这才凑过来,低声说道,“就这么算了不成?真是气人。”
江芸芸把那圣旨随意扔在桌子上,平静说道:“自来,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秦铭不解嗯了一声,突然回过神来,神色大变:“你打算抗旨?!”
“什么是抗旨。”江芸芸笑了笑,“我打过去才是,但他们打我们,我们还手不就不是了。”
秦铭觉得这话不对,但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只能小声说道:“不是说关闭兰州城,把城内的蒙古人都赶走吗。”
“哪来的蒙古人,入了兰州籍就是兰州人。”江芸芸镇定说道,“今年夏税收成不错,衙门留下的那一部分,我有大用。”
秦铭站在原处,犹豫问道;“你想做什么?”
“当然也是为了天下大义。”江芸芸格外平静。
出事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江芸一直很冷静,吃住都在衙门,衙门里的人是一点也看不出异样,外面的人甚至鲜少有人知道寇兴已经不在了。
秦铭瞬间了然。
江芸打算抗旨!他打算把那群蒙古人灭了。
他疯了!!
“你你你,你……为了别人做这么多,被罢官是小事,一旦失败,那可是要砍头的。”秦铭忍不住劝道,“朝廷都不计较,算了吧。”
江芸芸只是转身离开。
她不想再听到这些虚伪的话。
挨打了就知道躲起来,没出息。
她小时候就知道被人欺负要伸脚绊回去的。
江芸芸想:我肯定要把人打得满地找牙。
“你要是真的不听,别说京城了,你在兰州压制的这些人就能那你撕碎。”谢来不知何时跟在他身后,低声说道,“朝廷都这个态度了,要我们这么出头做什么,做得好也讨不到好。”
已经过了初秋,风吹在脸上有些冻人。
“这天下大义真的能压死人。”谢来忍不住嘟囔着,“显得没一个好东西一样。”
江芸芸脚步一顿,也跟着冷笑一声:“这世上哪来这么多大义,不过是扯虎皮做大旗,因为刀子不落在自己身上不疼罢了,因为京城距离兰州十万八千里罢了。”
谢来看了过来。
“若真的要论大义,难道不应该是只是都在保护百姓的寇兴,是那些敢于冒险投靠过来的百姓,是这些只想好好活着的百姓嘛。”江芸芸迎着秋风,一字一字认真问道,“何来虚无缥缈的两国安定。”
“安定个屁。”
“狗屁个大义。”
江芸芸冷笑一声:“他有本事就十二道金牌给我召回去。”
谢来大惊,一把捂住她的嘴巴:“胡说什么。”
江芸芸愤怒的呼吸终于在一阵又一阵的秋风中,逐渐缓了下来。
“不杀斯日波,就是对不起我的大义,对不起我的路。”江芸芸拨开他的的手,冷静说道,“我的路,我要自己走。”
“我给过朝廷机会的,十五天,就给我这样的一个结果。”她低声说道,“他们辜负了一个好知府,但我不能对不起我的好上峰。”
谢来坐立不安地跟在她身后,小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拿下大小松山,杀了斯日波,砍下那日所有屠村士兵贵族的脑袋,告慰所有枉死的百姓,让兰州的百姓不再担惊受怕。”
江芸芸掷地有声的声音,哪怕在寂寥的秋日也足够令人突然生出一股热血。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松山自来就是“东扼黄河, 北阻贺兰,西亘庄、凉,南缀兰、靖,延袤千余里”的战略要地, 明初一直大力维系此处的权力归属。
太祖施行“塞王守边”的政策, 又修建边城和长城, 把西北一带彻底纳入国家保护范围内。
太宗时也曾“五出漠北, 三犁虏廷”,大败蒙古诸部, 设置“九边”和“七卫”, 希望能遏制蒙古势力的南下。
英宗天顺元年十二月,鞑靼喀喇沁部首领勃孛来,纵兵寇掠河西地区, 朝廷组织兵力在凉州大败勃孛来, 接着又在镇虏堡再歼其部, 将其赶出塞外。
只是土木之变之后, 布防渐驰, 蒙古诸部开始时不时就会南入河套, 西进青海,驻屯在松山, 逐渐形成陕甘地区的三大寇。
正统十四年鞑靼阿赤兔部落侵袭景泰,先后占据了大松山、小松山地区。
成化三年,鞑靼首领毛里孩以大小松山为大本营, 对景泰等地掳掠更甚。
大小松山虽不至于成为被弃置的“瓯脱” 之地,但又因为黄河以西、以北等地, 已成了鞑靼的牧场, 河西走廊几乎孤悬, 百姓的生命安全也是受到严重威胁,只要蒙古兵马南北夹攻,大明无人能挡,以至于掠夺之盛,使得河西、陇右等地人民惨遭涂炭。
所以渐渐的,朝廷政策开始紧缩,逐渐畏战,最后一退再退,战线已然到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位置——兰州城,蒙古铁骑几乎能长驱直入,没有任何阻碍。
说是紧缩,可大抵是只带回了兵马,沿途的百姓却都落下了。
江芸芸站在荒凉破旧的村落前,明明刚才是听到小孩的声音,走进了却又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里山林畅茂葱郁,鸟兽繁盛安宁,本以为就是一个森林,没想到走着走着,竟然还冒出一个小小的村庄。
“应该是汉人的村落。”谢来看看了一眼,“蒙古人不会建房子,这些房子虽然简单,但一看也是有点手艺的,所以……这里有人生活在这里!?”
谢来震惊,但想了想又觉得不意外:“还是住山上好啊。”
若是在山下,蒙古人的铁骑如若无人之地,那才是灾难。
“不过人呢?”谢来张望着,“都躲起来了?”
“哎,躲起来也好,警觉一点好。”他又开始自言自语着,“啧,好像有人在看我们?”
他说完就对着身后的几个锦衣卫兄弟打了个眼色,然后借着几人的掩护,不经意地消失在队伍中。
“这里算是进入大小松山的地界了吗?”江芸芸对此并未察觉,只是收回视线,问着一侧的陈继。
陈继没好气说道:“我哪知道,我又没去过。”
“哦。”江芸芸也不生气。
陈继这人也是说话不过脑子,也不觉得刚才自己态度不好,走了几步很快又凑上来说道:“你不是小状元嘛?你还会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