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879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马上就要熄灭所有风灯了,施主可要去看一下。”方丈低声说道,“在后院的紫竹林。”

  “风灯不是要放飞的嘛?”百户忍不住问道,随后看了一眼江芸芸,低声说道,“我听人说琼州有在元宵放风灯的习惯。”

  方丈笑说着:“琼州四面环海,故而地势空旷,风大浪大,只等风灯飞到高处,安置在灯内的鞭炮就会被点燃,连着整个风筝都会被送到天上,便是完成这个祈福仪式,但扬州多河流,却人流密集,并无空旷的海绵,容易引起祝融。”

  百户似懂非懂,随后又看向江芸芸。

  两个小孩也紧张地看着江芸芸。

  “去看看吧。”方丈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当年黎老先生满脸病容却还是一间间佛堂叩拜过去,为您集齐十殿神佛的香火,供奉在风灯上,爱人之心拳拳,无不令神佛感动,这才保佑江施主化险为夷。”

  江芸芸低着头,把所有的眼泪逼了回去,这才低声说道:“去看看吧。”

  紫竹林里已经站满了人,风灯是一种祈福的花灯,江芸芸在琼山县的时候就知道这事,每年元宵节,靠海的百姓就会站在崖边点上一盏,形状各异,大小不同,颜色则千奇百怪,清粉绿红应有尽有,宝塔灯、高帽灯、又或者是牛角灯,大的要两人合抱,小的手掌都可以托起。

  这些灯的边缘沾满了彩约,一旦起风,五彩的纸条在风中飞舞,格外漂亮。

  那个时候江芸芸只操心会不会引起火灾,在城内严令禁止,从未想过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会有人为她点燃一盏祈福的风灯。

  “好多人啊。”顾知张望着,“这个是可以许愿的嘛?”

  “商贾求财发财;百姓求风调雨顺;远行的人则求前程平安。”方丈低声说道,“人有所想,便有所求。”

  “那为什么叫风灯呢?”陈禾颖不解问道。

  “风灯随着风吹而动,象征“无我”,无上神佛希望万千黎民要真正超越自我,摆脱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方丈低声念了一句佛号,“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

  江芸芸便也跟着念了一遍,最后神色迷茫:“五蕴共相——无常、苦、空、无我,可我还是看不明白。”

  方丈微微一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缘而起,江施主大智大勇,如何会看不明白,不过是心扰所思罢了。”

  江芸芸的目光在人群中一一扫过。

  凡是有主的风灯,身边都围满了许愿的人,他们抚摸着彩约,神色虔诚,诉说着自己的希望。

  唯有一盏一人高的风灯,正安安静静被系在角落里,纸张陈旧,骨骼发黄,唯有烛火依旧摇曳,好似正在等待亲自送她吹灭它的人。

  江芸芸朝着它走了过去。

  顾知想要跟过去,却被陈禾颖拦住,她甚至拦住了百户和乐山乐水。

  “让老师和老师再说一次话。”她认真说道。

  方丈也并未上前,只是看着江芸芸轻轻触碰上多年来从不曾有人靠近的风灯,再一次念了声佛号。

  “善哉善哉,因不虚发,果不妄生,阿弥陀佛。”

  江芸芸看着安静燃烧的蜡烛,还有一小截,它留在这个世界的使命便彻底结束了,从此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老师。”她低声喊着。

  灯中的烛火也跟着跳跃几下,似乎有人在轻声回应着。

  “十年的风灯,您想说什么。”江芸芸哽咽,声音都在颤抖,“您不肯见我,也不肯和我说话……是不是后悔收了我这个徒弟。”

  烛火安静地燃烧着。

  紫竹铃的热闹此起彼伏。

  谁也无法给她答案。

  江芸芸只能沉默的站在风灯边,看着它闪烁着最后的余光,就像昔日他看着老师衰老的面庞,她有心想做什么,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恸哭以做悲歌。

  “我马上就要回京了。”眼看烛火就要熄灭了,江芸芸双手扶着风灯,低头对着蜡烛低声说道,“这条路我自己走,我不后悔,老师也别怨我,好不好……”

  就在此时,蜡烛终于熄灭,露出黑漆漆的灯托。

  江芸芸猛地闭上嘴,失魂落魄地看着它趋于黑暗,神色仲怔,随后整个风灯的灵魂好似被彻底抽离,原本鼓起昂起的灯身逐渐落下,最后缓缓的,温柔地覆盖着江芸芸的手臂。

  燃烧了十年的风灯,终于归于平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江芸芸呼吸加重,神色迷茫,觉得少年江芸芸的灵魂在此刻被彻底剥离。

  年少时的扬州,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师娘老师,她再也见不到了。

  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在她当年离开扬州后,成了不会回头的马,一直向前冲着,直到今日彻底冲进火堆,从此不复存在。

  她一直都明白自己的路要怎么走,却在此刻猛地想要回头去看看当年的扬州。

  “方丈说当年老师还写了一份信。”顾知不知何时,还是担心地走了过来,摸上纸做的风灯,小声说道。

  陈禾颖也跟着磕磕巴巴说道:“就放在灯托架的下面。”

  江芸芸呼吸一怔,随后直接伸手去拿。

  “小心烫。”顾知连忙说道。

  滚烫的铜盏刺得手指火辣辣的疼,她却在此时摸到一份薄薄的信。

  ——写于十月二十。

  江芸芸一看字迹,突然呼吸一顿,握信的手开始颤抖,嘴里喃喃自语:“写给我的,那份信是写给我的。”

  当年从琼山县路径扬州,陈先生说他老师给她一份信,那份信没头没尾,却在最后写道——吾一人所选,并不后悔。

  原来,那个时候老师就知道了。

  此后老师那些奇怪的话,突兀的行为在此刻都成了有迹可循。

  她的老师一直为她的身份担惊受怕,却同样和她一般无法言喻,直到最后一刻,匆匆为她赶赴京城。

  她紧紧握着手中的信件,忍了许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打湿纸上的字迹。

  当年扬州求学日,今日扬州风灯时,所有的一切都成了闭环,黎淳不敢言语,江芸芸三缄其言,周笙担忧沉默,想来师娘也是如此,所有人都在当年江芸芸迈进黎家大门时,被卷入其中,从此难以分割。

  只有这两封信,成了一切因果中的意外。

  她打开这份尘封多年的信件,却在片刻后紧紧握着风灯,任由手指穿破纸张,坚硬的竹条在手心落下红痕。

  她伏在风灯上,失声痛哭,像是要把两场丧礼上的哭声全都哭了出来。

  她是这样的庆幸,又是这样的痛苦。

  她想要笑,却又忍不住哭起来。

  为这么多年的遗憾,为未来生出的无限勇气。

  薄薄的信件顺着风飘落在地上,陈禾颖见状,连忙捡了起来,只见上面两行内容——一句诗句,十二个字。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草为多貌,你亦同是,往前走吧。”

  —— ——

  “是玩的不开心吗?怎么一个个都没笑脸了。”酉时过半,周笙看着众人兴致不高地回来,颇为不解,“怎么就你们回来了?其归呢?”

  众人都没说话,周笙便看向顾知和陈禾颖。

  “老师说她要一个人走一走。”陈禾颖想了想,如是说道。

  周笙皱眉。

  顾知叹气说道:“碰到了一些事情,走,姨姨,我和你说,但你不要和老师说是我和你说的哦。”

  “哎,闲闲……”陈禾颖慌张,连忙把人拉住。

  “不行,要和姨姨说的。”顾知一本正经说道,“说不定老师还伤心呢,要让姨姨安慰一下的。”

  “对对。”周笙一听,连忙拉着两个小孩走了。

  等两人七嘴八舌说完,周笙愣在远处,半晌之后才说道:“那她还留在寺庙做什么?”

  “我偷偷跟过去看过去,正一个个寺庙跪过去呢,我看老师太伤心了,也不好跟着,就先走了。”顾知叹气说道,“方丈说老师的老师为老师拜过十个神佛,现在老师要为她的老师也拜十个神佛嘛,姨姨,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周笙喃喃自语:“可她不是最不信这些的嘛?”

  —— ——

  江芸芸站在主殿前,再一次看着高高在上的观音菩萨,菩萨怜悯众生,所以人间香火旺盛,空气中还弥漫着浓郁的香火气,还有信徒并未离去,跪在蒲团前,神色虔诚,念念有词。

  “马上就要天黑了,把山间的灯点起来,免得今日游山的人找不到下山的路。”沙弥们在门口吩咐道。

  人间喜怒哀乐各不相同,却全都充满无数祈求,小小一座寺庙充满了人间百态。

  求家财万贯。

  求科举中第。

  求入阁拜相。

  求平安顺遂。

  求往生无恙……

  江芸芸跪在冰冷的地砖上,叩首,久久难以抬头,她沉默了许久许久,从第一间佛殿的迷茫,到中间的麻木,知道现在最后一间的酸涩。

  她突然想起求学时挂在巷口的那盏灯,一日复一日,照亮她回家的路。

  ——求菩萨垂怜,为老师点一盏回家的灯吧。

  高高在上的佛像垂眸看着她,最后的夕阳日光落在镀金的佛身上,悲悯的目光当真有了片刻的真实,因此所有的祈求在此刻都成了俗人化不开的欲.念。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我走了,老师。

  —— ——

  江芸芸回京的圣旨终于来到扬州,宣旨的也是老熟人——谷大用。

  “恭喜江秘书。”谷大用把人扶起来,一脸唏嘘,“陛下念叨您许久了,总算是守孝结束了。”

  此话一出,好似当年闹得全官场惶惶不安的女扮男装做官的事情,就这么被轻轻翻篇,成了可有可无的守孝理由。

  与此同时,这个轰动的消息瞬间传遍大街小巷,安静了许久的江家再一次热闹起来。

  陈静自觉压对宝了,这几日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威,逢人就开始吹,她的女儿可是江秘书的关门弟子!

  外面热闹极了,江家大门一关,谁也不见。

  那日江芸芸自山上回来后和往常并无区别,除了上课,就是躺在躺椅上吹吹风,看看头顶的树叶,就连饭也都吃了一碗,周笙便也不好再说什么。

  “我不跟你走了。”周笙低声说道,“扬州这么大的摊子,好多姐妹都要靠着我吃饭呢,我现在关了门,她们怎么办?而且我现在在扬州也自在,跟你去京城也不方便。”

  江芸芸睁开眼,看着她认真的神色,笑了起来:“周老板有担当,为了姐妹们,享福都不去了,好老板。”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