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就是因为此地此事如此重要,关乎万千百姓的饭桌,却已有五年不曾巡查,故而觉得此事有了落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江芸芸说。
“浙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现在弄这些会不会再起是非。”兵部侍郎谨慎问道。
“盐务看似涉及百姓,但却只关乎官员。”江芸芸说道。
言下之意,要杀也是杀官员,不会惊动百姓。
刘大夏看了她一眼,但很快又扭过头去没说话。
江芸芸一脸正气站在最中间。
众人面面相觑,其实清查盐政不是问题,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工作,但是人选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开始吵得这么热闹也就是因为事情太过措手不及了,好端端的财政大会,说的是钱的分配,兜里的钱还没分配干净呢,你说挣钱的事情做什么!
“各部把今年需要多少钱的折子写上来。”最后还是朱厚照拍案说道,“盐政的事情是要好好考虑的,不知诸位可有人选。”
下面自然也是一阵热闹,这是一个苦差事,但也肯定是个好差事,自来能巡盐的都是陛下的心腹,能占到一席之地,那可不得了。
朱厚照也犯难,看了一眼激情讨论的官员,又看了一眼一声不吭的江芸芸,把刚才递来的折子放在手心翻了翻,最后小手一挥,又说道:“各自写好折子,拟好人选推送上来。”
众人大喜,大呼圣明。
一场财政大会就这么落下帷幕。
一月的京城还在下雪,一出殿门,就感觉一阵寒风立刻涌了过来,不少人都打了一个哆嗦,头顶的乌云黑沉沉的,空气中细微的小雪子,瞧着没一会儿就要开始下雪了。
小黄门殷勤都给阁老部堂们打伞。
“江阁老怎么好端端说起这事,一开始也没个风声。”工部尚书毕亨才一看江芸芸走在最后面,就立马自己揣过伞,朝着江芸芸走过去,“自来查盐就要有好手,各项数据可是要核对清楚的,不如地下的人糊弄我们,我们也是睁眼瞎。”
江芸芸也接过自己的伞,笑说着:“确实是一个很需要注意的点,毕尚书可要把这些要点都写上去,也好让陛下定夺。”
毕亨才眼珠微动。
“江阁老心中可有人选?”兵部尚书张子麟直接问道。
众人有些震惊不亏是搞刑事的,做事说话就是直接,一边毫不客气地凑过耳朵听着。
“自来和诸位阁老是一心的。”江芸芸和气说道。
众人又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走路的速度更快了,衣袂翻飞,细小的雪子都要钻进衣服里。
江芸芸笑眯眯跟在三人身后,对着诸位尚书侍郎告别,然后撑着伞慢慢悠悠回了内阁。
“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一声不吭的。”一回内阁,王鏊就开始抱怨道,“吓了我一跳。”
“其实还准备了很多折子。”江芸芸从袖中倒出三本折子,“但都是要钱的,我看陛下脸色也不好看了,不好意思拿出来,盐务的本子本打算结束时悄悄递上去的。”
三人看着那三本厚厚的折子,齐齐咋舌:“怎么准备了这么多。”
“我倒要看看都是什么幺蛾子。”李东阳冷笑一声,拿起一本打开一卡,“边贸的,集市确实要规划好,边贸的政策也要大字贴起来,这个钱我瞧着你要多写点,也不是人人都是你江其归清清白白的,让他们拿点也没事,让他们安心做事最重要。”
“你打算拿藩王开刀,虽说我觉得陛下对藩王还算严厉,但你这个太大刀阔斧了,陛下仁慈,怕也舍不得。”王鏊看第二本折子,随后又回过神来,“但你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汉武帝推恩令的效果。”
“限制镇守总兵养廉田数额,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怕是不好操作。”杨廷和简单明了说道。
“一件件来,总要努力一下的。”江芸芸含含糊糊说道。
三人一看她这个样子就心中开始打起算盘。
——自来江芸的努力,那肯定和其他人的努力不一样的。
“说好的同心同德,你这个小阁老竟然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同我们商量。”王鏊率先把手中的折子一扔,“盐务的事情你打算让谁去,直接说吧,我们也好心里有个数。”
“没商量好。”江芸芸也直接说道,“但我想着风声先放出去。”
“那不是打草惊蛇?”杨廷和不解。
“就要惊蛇,不然我们如何能在四十几个盐场中一把抓住要杀的鸡呢。”江芸芸小手用力一握,义正言辞说道。
“你要对太监动手?”李东阳很快跟上思路。
朝廷是有在各地制盐的地方设盐法道,辅佐监察使的,但一般也会安插一个制盐太监。
“只是想试试浙江盐务的水而已。”江芸芸委婉说道。
“所以你江其归根本不是不小心递上去这本折子的。”一侧的杨廷和幽幽拆台说道。
江芸芸立马把桌子上的三本折子顺走:“这几个内容我再仔细琢磨琢磨。”
“江、其、归。”李东阳咬牙切齿的声音响起。
江芸芸头也不回就走了。
王鏊看热闹不嫌事大,故意火上加油:“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不听话了,哎,我们首辅消消气,那个棍子在哪啊,我回头给你擦擦。”
杨廷和也紧跟着慢慢吞吞说道:“同、心、同、德啊。”
—— ——
江芸芸今日下值还算早,但外面已经下起大雪。
周发见她来了,热情站起来迎了上去:“阁老可要慢慢走,外面雪下了,要不还是奴婢送您到宫门口吧。”
“外面天冷,你在这里烤烤火吧,回头记得把门关好,别风寒了。”江芸芸摆手拒绝,随后撑起伞迈入大雪中。
周发看着她的背影,随后摸了摸脑袋:“哎,就这态度,怪不得老祖宗一颗心都在她身上了。”
街上因为大雪已经空空荡荡的,摊贩里早早离开,只留下一地狼藉,不少店门也都关了一半,只依稀能看到隐约的豆光。
春节刚过,街面上的红布颜色依旧鲜艳,在风中烈烈作响,为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庆祝着。
“买……买蒸饼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江芸芸顺势看去,只看到一个衣着单薄,穿着草鞋的瘦弱小姑娘正躲在屋檐下,手指冻得通红,腕上还挎着一个竹篮子,上面用布盖着,整个人都在寒风中发抖。
她的脸被风吹的裂开,察觉到江芸芸的视线,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立马消了下去,整个人也开始不安起来。
——瞧着不是好糊弄的小娘子。
“多少钱?”江芸芸走了过去,顺势问道。
“一个两文。”小姑娘小声说道。
江芸芸笑,戳穿道:“我以前可就被骗过了,粗面的蒸饼,一文钱一个,买多还会便宜呢。”
小姑娘立马红了脸,整个人更是不安,但过了一会儿还是坚持说道:“那,那是我记错了,是,是一文钱一个的,小娘子要不要啊,都是很干净的,买回家也不用做饼了,很方便的。”
“要吧。”江芸芸叹气,“都要了,五文钱,快回家吧。”
小姑娘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小娘子人美心善,肯定能,能和那个江阁老一样……做大事的。”小姑娘手脚麻利用荷叶把蒸饼包起来,嘴甜说道。
江芸芸失笑,把五文钱递了过去,又把手中的雨伞递了过去:“打伞回家吧,雪要下大了。”
小姑娘握着还滚烫的伞柄,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
“不要在外面逗留了。”江芸芸把自己的蒸饼拿过来,伞塞到她手里,转身就要走了。
小姑娘捏着伞,呆呆地看着她的背影。
——大雪落在那人清瘦的肩膀上,没一会儿就浅浅覆了一层,但瞧着跟个庙会里的观音菩萨一样。
小姑娘心中莫名觉得兴奋和喜欢,觉得自己今天真幸运,看到神仙了,回家也不用挨饿了,还得了一把伞,能换不少钱呢。
“小姑娘可把你的伞卖了呢,你的饼又买贵了。”就在江芸芸即将要进小巷的时候,一把伞撑在她头顶,为她遮住满肩的风雪,含笑的声音紧跟着传来。
江芸芸惊讶转身:“你怎么回来了?”
“可不是,好久不见啊。”
“江阁老。”
第四百九十三章
黎循传见到祝允明也颇为惊喜。
“之前我在浙江听闻你自请去了湖广边境的勋阳府的镇河县当县令, 我还颇为担心,没了顾将军镇守,那里一直不太太平, 多族交融也有矛盾,一个不慎就容易牵连到自己。”
祝允明拍了拍身上的雪,笑说着:“这才安全,你看现在还不是平平安安见到我了吗。”
黎循传叹气:“确实, 到底还能见上一面,伯虎和梦晋到底是许久未见了。”
“黎小公子以前可不是觉得他们是教坏其归的第一人。” 祝允明打趣道, “感情还是有几分情谊在的啊。”
黎循传笑了笑:“唐伯虎年轻时也太不靠谱了,当然我觉得他现在也不太稳重,但多年情谊, 许久不见也很是想念。”
“我坐船回来还特意回了苏州一趟,人现在的日子过的可比我们好,对了伯虎还带了好几瓶桃子酱,说是自己做的, 我回头拿给你们,人家现在抱着自己女儿九娘逢人就夸是神童才女,还说等五六岁启蒙了, 给其归送过来。”祝允明忍笑,看向江芸芸,“你小时候说想当老师, 现在可是当爽了。”
江芸芸连连摆手:“我又不是托儿班, 最近收的学生全是小孩。”
“那两个就不安分。”黎循传下巴一抬。
原来两个小姑娘正围在一起堆起来,玩得不亦乐乎, 手套都不见了, 顾知最是夸张, 衣服都脱了一件。
“张灵呢?”黎循传又问。
“写书去了,和林家有了合作,续写你的书去了。” 祝允明看向江芸芸,满脸含笑,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江芸芸,“我叫他存点钱,也娶个媳妇,过上唐伯虎这样的日子,你猜怎么着,说要找个和你一样的,不然终生不娶。”
江芸芸拍案大笑:“坏了,娶不到了。”
黎循传眨了眨眼,脸上笑意缓缓敛下。
祝允明看着她肆无忌惮的笑容,眼波微动,随后收回视线,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我说他要打光棍了,真是倒霉的人。”
江芸芸怂恿着:“赶紧去让九娘认他做干爹,反正他就爱和唐伯虎一起玩。”
“九娘也太倒霉了,要养两个酒鬼。”祝允明认真说道,“我家也有小女孩,我可是不愿意小姑娘这么辛苦的。”
“哎,也对。”江芸芸回过神来,“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享福了这么久,老了吃点苦也不是不行。”
“行了,胡说八道什么。”黎循传起身,把人笑歪的身子扶起来,“准备吃饭吧,乐山看了好几眼了,天冷,饭容易凉。”
“哦。”江芸芸乖乖坐好,“昨天说晚上可以吃清炖羊肉的。”
“做了,还能少你一口吃的不成。”黎循传挑眉,“前几日还不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有钱吗,胸脯拍得啪啪响。”
江芸芸傻笑着。
“起来吧,去洗手。”黎循传把人提溜起来,“顺便把你那两个活宝也带走,大冬天玩雪不带手袋,长了冻疮,可别给我哭。”
“哦。”江芸芸上前,一手一个把人揪走了,“完蛋了,楠枝骂你们了,你们回头的作业量可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