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那矮小软弱,叶片干枯下垂呢?”
“缺钾,这个豆类植物和粪尿里都有。”
徐经难得沉默了:“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想的?”
“当然不是,我看书的。”江芸芸理直气壮说道。
“看什么书?”徐经最喜欢看书,他家中甚至有在应天都出名的藏书阁,藏书万卷,可这里却还有连字都不认识的。
江小童哪里找的书。
“科学书。”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科学书是什么书,我能看看吗?”徐经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开始推脱:“很久以前看的,我不记得了。”
徐经诡异地看着她,怪不得唐伯虎说这人有趣,这人真的好有意思。
江芸芸机灵转移话题:“很多书店都没有专门的农事书,我还是找了林徽才找到几本,他们都说你家有很多书,有农时书吗?”
徐经跟着挠了挠脑袋:“没有。”
江芸芸大人模样叹气:“明明主要财政来源都是靠种地,竟然对此事如此不重视。”
“科举又不考。”徐经随口说道。
江芸芸抬眸,看了他一眼。
徐经被看得不好意思:“我说错了。”
“不,你说的太对了。”她意味深长说道。
这里的考试读书都是四书五经,都是空泛的东西,没有真正可以落实到百姓生活上的学问,这样的官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形式上做一个爱民如子,不苛待百姓的官,但要是指望他们真的可以去为百姓的生活提出改善意见却是难之有难。
又或者,这个朝代的知识是断层的,上层的人不懂农事,下层的人不懂文字,所以一切的发展都是缓慢,且需要运气的。
“哎,小状元,你这本书打算什么时候给我们人手一本啊。”有人凑过来打断她的想法。
江芸芸笑说着:“马上,年前一定给你们,你们年后多照着书弄弄,哪里不对就和我讲,要是有新的办法也好一起分享出来,不要藏私,只有相互交流才会发展得更快,这样大家的亩产量才会起来,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若是您说的东西不行,那就是耽误一年的收成啊。”有人冷不丁抱怨着。
“哎,说什么呢!”村长不悦呵斥道,“小童一个读书人能惦记着我们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怎么还不知足。”
江芸芸皱脸,缓和气氛:“村长也没别这么说,自来吃饭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且我也没帮上什么,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的事情,需要你们慢慢来实践的,就是我说的那个杂交的事情,你们若是谁有兴趣真的可以试一下。”
那些农民神色各异也不接话。
“没事的,也不强求。”江芸芸见了他们的脸色,心中也明白,随后又安慰道。
“杂交是什么?”徐经见缝插针问道。
“就是我想要安南稻长得快的特性,但我也想要糯稻的好吃,所以把他们结合起来。”
“那我就要用杂交的办法,我先要把花蕊分成雄雌两种,然后选取一株饱满的糯稻,要在花开前将选好的穗子放在四十度,就是和你体温很接近,稍微有点热的温度的水里浸泡半炷香的时间,然后保留已经开花的分叉,之后把花裹起来,然后授粉的时候你再选一株安南稻里强壮的,然后把他的花粉送到刚才开了花的水稻里。”
她顿了顿:“大概是这样的,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知道,但根据书里说的,这可以培育出第一代,之后为了稳固这个特性,还需要一直往下重复实验,选取稳定的那一株,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这个太耗时间了,一般农民哪有时间耗啊。”她话锋一转,无奈说道,“但是除了农民,还有谁有这个闲情逸致搞这个呢。”
徐经听得一头雾水,但还是敏锐察觉到若是这个稻子真的能种出来,至少粮食是真的不愁了。
“这又是那个科学书里看来的?”他问。
江芸芸点头。
“那你能把那本书找到吗?”他说道,“这本书真厉害,要是有这本书,也就不会这么缺粮了。”
江芸芸沉默,好一会儿才说:“找不到了。”
“丢了啊。”徐经惋惜说道,“这等神书,丢了好可惜啊。”
江芸芸也跟着叹气。
——早知道有这一遭,她应该把生物学烂的。
唐伯虎那边带着黎循传跑了回来:“画好了,把他们自己有的,听说过的,都画过来了。”
江芸芸接过来看了一眼。
“这几个在细节上有所改良,还挺有意思的,还牵了一个绳子。”黎循传兴冲冲说道。
“这个代耕架说是可以放在犁头上的牵引,人可以坐着,就不会很累。”唐伯虎也跟着指着其中一个图案说道。
“这个工具倒是有点意思。”江芸芸摸了摸下巴,想了想,“我们先回去,然后再把今天的事情都整理起来。”
一行人上了马车准备回家,一路上说个不停,唐伯虎和黎循传去负责搞农具,顺便画地形,因为扬州多水,水利工程在农事上也是很重要的,这两人画画好,看一眼就画的格外像。
徐经则跟着江芸芸走访农民、了解农时难题,把问题都记录在纸上。
黎循传最是兴奋,他第一次来,做什么都觉得新奇。
一侧的徐经一直沉默着,没有掺和朋友之间的打闹,只是许久之后突然轻声说道:“我可以在扬州买十亩地来,再雇佣老手的农民,来做你说那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杂交水稻。”
江芸芸从密密麻麻的册子中倏地抬起头来。
—— ——
黎淳不在的那一个月里,江芸芸一个人浪得飞起,整日往乡下跑,又或者去五典书店看水利方面的书。
白天读书写功课,晚上整理农事册子,一点也不耽误,精力充沛到黎循传都大为吃惊。
等江芸芸终于回去上课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扬州也彻底入了秋。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看着庭院中的落叶,江芸芸打开窗户这才猛地惊醒过来,秋天来了。
她摸了摸有些发寒的手臂,这才关上窗户。
几日后,她去交作业,老夫人先拉去她做了几件秋衣,惊讶说道:“你是不是长高了。”
江芸芸立马兴奋地比划了一下:“真的吗?”
“你看看这个手臂,是不是比做夏衣的时候多了两寸。”老夫人拿着尺子说道,“瞧着高了点,也黑了点,这这一个月都去哪里玩了。”
她笑说着:“若是功课做不好,可是要挨骂的。”
江芸芸心虚,含含糊糊说道:“没有玩,都在做功课呢,夏天晒,在书房里做做功课就晒黑了。”
老夫人意味深长看了她一眼,也不戳穿她,给人量好尺寸后就拉着她下了几局棋。
“扬州高手真多,我这几日去找不少人下棋,感觉又精进了不少,让我来试验试验。”
试验的下场自然是输多赢少,惨败而归。
江芸芸输得灰头土脸回家了。
书房内,黎淳正在检查两个小兔崽子的作业,出人意料得是写得都不错!
这就很诡异了。
他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那些书也都看完了?”他慢条斯理问道。
江芸芸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黎循传低着头嗯了一声。
这就更诡异了。
黎淳又喝了一口茶,随后悄悄打量着两人一样,然后落在黎循传身上,最后轻轻掠过,微微一笑。
“你们这一个月的功课,我都没想到能这么认真,很好。”他夸道,“作业写得不错,我仔细看看,今日再玩一天,明日就可以回来上课了。”
两人兴高采烈出了门,各自松了一口气。
“我就说作业写得好,老师肯定不会起疑心的。”江芸芸信誓旦旦说道,“我们作业都是相互检查过的,不可能出错。”
“难道我已经写的挑不出一个毛病了,祖父竟然没骂我。”黎循传开心坏了。
江芸芸倒是不乐观:“那肯定不是,老师估计还有别的打算?”
“什么打算?”黎循传问道。
江芸芸眯了眯眼:“不好说,但千算万算,你可别出卖我们。”
黎循传连忙捂嘴摇头。
“行,那我先回家了。”江芸芸蒙混过关后,也跟着脸上露出舒心的笑来,“明天给你带好吃的。”
黎循传亲自送她出了门,刚一转身,就看到祖父正站在廊下幽幽看着他,顿时吓得一个抖索。
“我有话问你。”他意味深长说道。
黎循传心跳加快,突然有种大祸临头的紧张感,随后狠狠掐了一下自己,这才慢慢吞吞跟了过去。
第二日江芸芸起床时,眼皮子跳了跳。
“右眼跳福,左眼封建迷信,问题不大。”她按了按左眼自我安慰着。
她昨日整理农事册子整理得很晚,大概是没睡好。
出了被窝已经有些冷了,早上太阳来得晚,天还黑漆漆的,乐山一手打着灯笼,一手端着早膳走了进来。
整个小院安静极了,只有江芸芸的这个院子开始热闹起来。
她打了一个哈欠,慢慢吞吞洗好脸,吃好早饭就准备去上学。
一出小院,就看到那个叫小春的丫鬟正在打水。
上次她救了江渝之后,江渝跟她一见如故,非要和她一起玩。
陈墨荷仔细考量打听后,发现这人是个孤女,进江家后,一直在花园里做打扫工作,老实本分,这才收了下来。
一人胆小,一人胆大,倒也合适。
“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江芸芸随口问道。
小春诚惶诚恐低头:“渝姐儿说今日要早起读书,我就早点起来打水。”
江芸芸见她害怕,只好安抚了几句,就转身离开了。
小春见人走远了,这才抬起头来,看着他的背影许久,然后继续低头打着水。
秋日来了,晨雾弥漫,路上的店铺大都刚开门,江芸芸路过一家果脯店,买了几两果脯打算安慰一下最近跟着她跑上跑下的黎循传,谁知还未进门,就看到门口站着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