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911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第四百九十六章

  拦人的是个熟人, 当然也不太熟。

  “寿宁侯。”江芸芸拎着烤鸡,慢条斯理打了声招呼。

  “原是认识我。”张鹤龄朝着她走了过去,讥笑着, 神色阴阳怪气,“我还当江秘书贵人多忘事呢。”

  江芸芸只当没听出他的嘲讽,平静说道:“清明节的规矩不是就是背后有人喊也不能回头嘛,我还是很守规矩的。”

  “江秘书要是愿意守规矩那自然是最好的。”张鹤龄笑说着。

  “侯爷怕是对我有些许误解, 我自来是愿意守规矩的,只要是个好规矩, 我都是很愿意遵守的。”江芸芸慢慢吞吞说着,随后微微一笑,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 “但若是不好的规矩,我自然会想办法打碎重新再建一个。”

  张鹤龄脸上笑意骤然敛下,随后冷笑一声:“江阁老真是好大的口气。”

  “我的口气大不大自来都是看我做的。”江芸芸也不想和他虚与委蛇,淡淡说道, “侯爷清明节拦着我,才是好大的架子。”

  张鹤龄见她这个态度,立马不悦质问道:“我好歹也是侯爷, 你就是这么和我说话的,江芸,你也太目中无人了。”

  “在下是文官, 和侯爷这类的勋贵保持距离是应该的。”江芸芸慢吞吞说道, “而且回头被人看到了,我是被弹劾习惯了, 但侯爷不想也跟着难受好几日吧。”

  大明文官一旦开始联手弹劾人, 那可是前仆后继的架势, 争取骂不死你,就用折子扔死你,更别说还牵连到本就多是非的江芸,基本上没个十天半个月是消停不下来的。

  张鹤龄脸色难看:“你就非要这么和我说话,我看你对顾仕隆,甚至对英国公都颇为殷勤的,次次好言好语。”

  “这天下谁不知英国公资性严明,才识通敏,乃勋阀之杰,可无褒之典。”江芸芸一点也不惯着他,大义凛然呵斥道。

  “张家世代忠烈,先国公为人雄毅威严,治军整肃,战功卓著,征交趾之功被誉于“复我中华数百年之故地”的大功,现国公,九岁袭父公爵,为人敦重,可见人只要守着规矩,外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番话的动静不小,引来不少还未回家的人的观望,不少店家躲在门后探头探脑袋。

  “这不是江阁老吗?”江芸芸在京城一直是个大红人,有人看到她别人拦着后,忍不住咳嗽一声,强装镇定说道,“巡城队马上就要来了,今日清明,还是早些回家吧。”

  张鹤龄神色青白交加,盯着江芸芸油盐不进的样子,半晌之后到底还是先低头,上前一步,低声说道:“我家中有人在盐务道上……”

  江芸芸义正言辞打断他的话:“勋臣不得预九卿事。”

  张鹤龄死死盯着她,最后咬牙切齿说道:“你忍心让陛下为难嘛。”

  江芸芸沉默。

  “张家冒着风险赚这个钱,为的可是陛下和太后。”张鹤龄一看她这个模样,立马抓紧说道,“我知道你们这些文官,还有那些勋贵都看不起我们张家不过是小门小户,先前先帝这般维护也得不到你们一声好,但没关系,张家的体面,张家自己拿,钱就是最重要的,但你要是断了我们的钱路,第一个收到影响的可是太后的脸面,陛下的声誉。”

  江芸芸抬眸看她。

  面前的张鹤龄依旧消瘦伶仃,和当初在扬州,第一次见到他一样,肤色过分雪白,便带出几分青意,只是脸上的奢靡之气越发明显,看人的眼神也浑浊飘忽。

  若是年少时的那人还有点意气风发的嚣张模样,看人时下巴朝天,还有点少年得势的劲,现在大抵只剩下被酒色财气填充成了一个脚不沾地的枕头,看似艳丽,实则好无攻击力,但就是会在不经意的冷不丁的给你一脑袋。

  张鹤龄被她这么冷冷的一眼看得头皮发麻,有一瞬间的胆怯,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其实他一直有一个说不得秘密。

  ——他一见江芸就会不自觉腿软。

  不是寻常人嘴巴里骂骂咧咧的那些害怕,是那种青天白日都会从骨头里冒出来的寒意。

  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江芸这些年能做出这么多事情,绝不是世人说的单纯就是嘴巴厉害,又或者只会欺下媚上的手段,又或者是夸大其词,泛泛而谈,江芸一定是靠着血腥雷霆,用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意志去推行她觉得对的事情。

  就像当年她为了那些不值钱的贱民,直接穿着那双血衣穿过人群,盯着巨大的压力,出现在乾清宫门口,那双冰冷,充满锐气的刀就成了她手中的那把刀,她曾冷冷注视着李广,也曾远远看向他,后来李广被千刀万剐了,而他得了再见也见不得刀剑的毛病。

  江芸想要做的事情,无不哀嚎遍野,无人能幸存,但也无不成功,因为她不会因为任何权力停下这把刀,也不会因为软弱地屈服于任何权势。

  当年那把太子高高举起的那把刀不曾亲自杀了李广,但现在那把刀落到当日站在他身边的江芸手里。

  而江芸也不是当年年幼的太子。

  许是她出名时年纪实在太小了,但她做的事情又太过不可思议,所以她身上总有一种难以描述的,诡异的荒诞。

  这种荒诞太过迷人,让和她相似的人趋之若鹜,也会让厌恶她的人忍不住一直看着她,张鹤龄就从始至终一直注视着江芸,所以在他早早察觉到陛下对她不一样的感情时,竟有种荒谬的赞同。

  她这样的人太容易吸引到任何人,但也同样……会伤到所有人。

  “江芸,你这是在和陛下作对。”张鹤龄紧紧握着拳头,压低声音警告道,“你真不怕陛下厌弃你了嘛。”

  江芸芸只是平静地看向他,半晌之后低声说道:“这是你的事情,不是陛下的事情,若是陛下因为你的事情名节有愧,我作为内阁阁老,自有义务为陛下清理这样的污名。”

  张鹤龄瞪大眼睛,伸出手指指着她的脑袋:“江芸,你别逼我……”

  “张侯爷,你压到我的烤鸡了。”背后传来慢慢悠悠的声音。

  原本紧张的气氛浑然一变。

  “小孩们都在都等她吃饭呢。”顾仕隆背着小手挤了进来,顺手把江芸芸手上的烤鸡拿走,“您大概不知道,这条路总是有很多人看着,回家好好过清明,明日才有精力应付弹劾的事情。”

  他说完就扭头对着江芸芸抱怨着:“菜都冷了,还没回来,乐山哥都要我去宫门口逮你了,我还以为你们内阁这么不把你当人呢,大过节的还这么没眼色的拦人呢,也太没规矩了。”

  江芸芸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

  “行。”顾仕隆跟在她背后,手指勾着烤鸡的麻绳,姿态闲适,态度自然,“烤鸡是买给我吃的吗?”

  “对啊,之前不是元宵没吃嘛,买这份补给你。”

  顾仕隆心中大喜,但一点也不耽误告状:“都是黎楠枝的问题,这次烤鸡不给他吃了。”

  “那万一闲闲和穟穟要吃呢?”江芸芸逗他。

  顾仕隆神色纠结,半晌之后哼次哼次说道:“吃啊,才不能让黎楠枝把人都哄走呢,我明天开始就给她们带糖吃。”

  江芸芸大笑起来。

  张鹤龄看着两人消失的背影,脸色阴沉。

  仆人小声靠了过来:“刚看到几个刺头御史不小心经过了。”

  “要不还是先回去吧,实在不行去找大小姐帮忙。”管家也跟着劝道。

  张鹤龄的目光逐渐收了回来,神色发木,站在夜色中半晌没有动静,但许久之后突然冷不丁说道:“找姐姐没用,要找陛下。”

  “陛下若是知道了……”管家为难,“只怕更生气了。”

  张鹤龄没说话,只是脸上突然冒出诡异的笑来:“我有别的办法。”

  —— ——

  “张鹤龄王八羔子,没憋过好屁。”一回家,顾仕隆就江芸芸耳边嘀嘀咕咕着。

  江芸芸正洗着手,突然严肃说道:“家里有小孩呢,不要说脏话。”

  顾仕隆摸了摸脑袋,委屈说道:“军营都这么说的,你不说很奇怪的。”

  江芸芸一听,语重心长:“素质教育很重要的。”

  “什么是素质教育?”顾仕隆大眼睛扑闪了一下,一脸不解。

  “神机营里的人识字吗?”江芸芸随口问道。

  “都是苦孩子出生,估计也就几个人认识几个大字吧。”顾仕隆不客气说道,“所以我说跟他们说话不能说的太文雅,就我刚才那种他们才听得懂,大老粗!”

  江芸芸笑:“士兵的训练决定军队的高度,士兵的文化决定军队的纪律。”

  顾仕隆眼珠子一动:“你这话听得我心里一颤一颤的……”

  “叫你们士兵多读书的意思。”黎循传笑说着,“吃饭吧,烤鸡先放在炉上考,吃好再当零食吃吧。”

  顾仕隆垮着脸,不高兴说道:“怎么长大了还要读书啊。”

  江芸芸笑:“他们是小时候没读,现在是补起来而已。”

  “读书好贵啊,哪里花得起,而且那些文官也不愿意教他们读书的,那些账房里的人看士兵也都是下巴朝天的。”顾仕隆语重心长说道。

  江芸芸顺势把分筷子的手一转,亲自递到他手中,轻巧地送上一顶高帽:“那就要看顾小将军的本事啦。”

  顾仕隆盯着那双筷子,又看向继续分筷子的江芸芸,最后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行啊,我肯定能办成。”

  “老师说话也太好使了。”顾知在边上听了一耳朵,随后跑过来和陈禾颖咬耳朵,“跟给人下了迷药一样。”

  陈禾颖一本正经点头:“确实,和话本里的狐狸精一样……嗷……”

  “胡说什么呢。”张道长把筷子收了回去,压低声音说道,“话本的事情被黎楠枝和江其归知道了,我可要完蛋了。”

  两个小孩齐齐捂住嘴巴,大眼睛一闪一闪的。

  —— ——

  第二天上值,王鏊就靠了过来,神神秘秘说道:“听说昨天我们小阁老被人拍肩膀了。”

  江芸芸露出佩服的神色,竖起大拇指:“论八卦,王阁老老当益壮,当为翘楚。”

  因为她的神色过于认真,老人精王鏊一时也没分出是不是被讽刺了。

  “嗨,促狭。”王鏊只好端着茶盏去找首辅八卦了。

  梁储是个严肃人,每天专心批折子,不喜欢听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尤其是江芸的事情,只要提起这个名字,属于抬屁股就走的那种。

  杨廷和作为内阁倒数第二年轻的青壮力,工作压力也不小,不爱和人说八卦,若是你一说八卦就端起那种假笑脸,明明也是非常英俊的中年人,愣是能让人毫无兴趣。

  看来看去也就李宾之能抽空和他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了。

  “负责总兵养廉田的人选好了。”眼看就要到中午了,杨廷和捧着早上太监递来的折子,随后兴冲冲说道。

  几个阁老的脑袋齐齐探了出来:“谁?”

  “江西安福人,福建参政刘子贤。”

  “这人我记得是当年中进士后是授兵科给事中,对边境只事很有研究。”李东阳记性极好,甚至还把他的履历简单说了一遍。

  “这次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地区。”杨廷和说。

  李东阳满意点头,随后又问道:“就这次就只去延绥地区嘛。”

  “还有一处,宁夏,任命的人是山东莱阳人,陕西按察使曲朝仪,这次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我记得他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过宁夏。”李东阳又说。

  王鏊点头:“按道理也该回来了,现在是又留在那里了。”

  “应该是。”杨廷和把手中的折子递了过了,“这次陛下就选了这两个地方。”

  李东阳看完之后就递给完稿王鏊,又对着杨廷和说道:“那你拟旨吧。”

  江芸芸随口问道:“怎么甘肃这次没算上。”

  杨廷和看了她一眼,眼神波动。

  “前几日兰州的折子传来,不是说很多人蒙古人特意来兰州做生意嘛。”

  “你之前在兰州的清丈不是做了很好嘛,连军屯都清了,这次估计先放放吧。”李东阳说道。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