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宁安笑嘻嘻,趴在那儿不说话,等着奶奶撕下鸡肉喂她。
鸡肉炖的软烂入味,宁安吃了小半个鸡腿。
奶奶把饭盒盖起来,说到:“剩下的中午再吃,别撑着了。”
“奶奶吃。”
周秀云笑道:“奶奶中午和你一起吃。这会我刚吃饱饭,吃不下了。”
老爷子跟她说:“你跟孩子一起吃,别光顾着她。”
“知道了爹。”
周老爷子把宁安放下来,跟她说:“出去玩吧,别跑远了。”
宁安抱着自己的肚子,抬脸看着他:“……还没吃罐头呢。”
老爷子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出去玩一会,回来再吃。刚吃完饭,又吃鸡肉,再吃罐头的话,怕你肚子受不了。先出去消化消化食,都是你的,跑不了。”
“好叭。”
宁安下了地,晃晃悠悠的往外走。
她也确实吃不下了,还有点撑得慌。
屋子里,周老爷子点上烟袋,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估摸着孩子走远了,才开口说话。
“昨天闹了?”
“你怎么知道的?”
“这村就这么大,我什么事不知道!”
徐家屯虽然叫徐家屯,但是也有其他姓氏。
周家和徐家在村子的对角线上,周家在东北,徐家在西南,距离不算远,慢慢走都用不了十分钟。
老爷子昨天晚上就听人说了,他的曾外孙女知道了她妈不要她的事,哭起来了。他当时就想过来瞧瞧,但是被他儿子给劝住了。
他对那个外孙媳妇一向不太看得上,他儿子担心他来了以后说话不好听,会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
他在家里担了一夜心,今天一大早就把他儿子薅起来杀鸡炖鸡,又把罐头也带过来哄孩子。
他儿子说,小丫头就惦记他的罐头呢,只要他把罐头带来,那孩子一准高兴。
周秀云跟她爹说:“哭的可惨了,眼睛肿的跟桃似的,今天一大早就说自己瞎了,啥也看不见。”
老爷子哭笑不得,接着训自己的闺女:“我早就跟你说,这种事情你不能瞒着,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好,但你能瞒得住吗?万一孩子想岔了,或者被不怀好意的人骗了,以为你容不下她妈,把人赶走了,你到时候上哪儿哭去?到时候你千辛万苦的把她养大了,说不定她还怨你。”
周秀云:“……安安不是那样的孩子。昨天她哭成那样,也只是问我她妈为什么不要她,没说别的。”
“她妈不要她,那是她妈有问题,不是孩子的错,这一点你得好好跟孩子说明白了,别让她心里有疙瘩。”
老爷子抽了两口烟,气哼哼的说道:“村里也有那过不下去的,有的男的打媳妇,打的媳妇受不了了,人家跑了,这种情况,就算她不管孩子,谁也不会说什么,人家该跑!不跑就没活路了,可她江明华是这种情况吗?之前我就看不上她,偏偏佑军自己愿意,你也惯着孩子,由着他的性子来,结果怎么着?人家一有机会就跑了!留下个孩子给你带。”
“爹!安安是我亲孙女。”
“你跟我嚷嚷什么呀,我也没说她是捡来的啊!”
周秀云:“……”
老爷子磕了磕烟袋,问道:“她现在没事了吧?”
周秀云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道:“应该没事了吧。今天早上就提了一句,啥也没再说。”
“过段时间可能就忘了。你最近多顺着点她。”
“我知道。”
老爷子从兜里掏出个手帕打开,拿出一沓钱,递给周秀云。
“拿着,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点什么。”
“爹,我不要,我有。”
“嫌少?也是,你爹没大本事,人老了,不中用了,攒了这点钱,孩子也瞧不上。别看一大把,加起来连十块钱都没有。你瞧不上也是应该的。”
周秀云:“……”
啧啧啧,她怎么就学不会她爹这阴阳怪气的本事呢。
她接过钱揣自己兜里,“收了,行了吧。”
老爷子胡子一翘。
“有事你就回家。你还有爹呢,别拿你爹不当回事。你兄弟和兄弟媳妇都是好的,你就算天天回去,他们也不会说什么。这日子总能过下去,饿不着你们。”
“知道了。”
“行了,你忙吧,我先回去了。”
“中午吃了饭再走呗。”
“得了,我不给你添乱了。等佑军回来我再过来吃饭。”
老爷子说着,站起身就往外走。
周秀云也跟着起身,送他出门。
第199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4)
宁安已经溜达着走远了,直奔大队部而去。
“我找大队长。”
正在大队部值班的会计徐广生看着这个小豆丁,脸上带笑,捏着嗓子问道:“你找大队长干什么呀?”
宁安:“……”
耳朵疼。
“广生叔,你说话好好笑哦。”
徐广生:“……”
他一秒换脸,严肃的不得了,说道:“大队长不在,他去参加样板田建设了,你找他有事吗?”
“有事。”
“什么事呀?”
“我想知道我妈妈去哪儿了。”
徐会计内心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
昨天下午,他媳妇闫桂英和几个女人在那儿胡咧咧,嘴上没个把门的,把孩子给惹哭了,据说哭的老惨,给周大娘添了大麻烦。
这会这孩子来问这个,是想干嘛呢?
想了很大一会,也没想出个头绪来。他说道:“你还惦记她干啥?你知道她去哪儿了又能怎么样?把她绑回来?要我说,强扭的瓜不甜,她滚蛋就滚蛋了,你就别想她了。”
宁安撇撇嘴,小白眼一翻:“我才不惦记她。我给她写信,跟她说,她这样的坏妈妈,我不要了。”
“哦,不要了啊,不要了好。”
紧接着,徐会计又说道:“你会写字吗,你还给她写信。你现在连笔都不会拿呢。”
“我找会写字的帮忙。”
徐会计转了转眼珠,说道:“我会写字,我帮你写吧。你桂英婶子昨天说错了话,我帮你写信,你就原谅她,怎么样?”
宁安伸出两只手,举到他面前,跟他讨价还价:“五块橘子糖。”
徐广生:“……五块你举一只手就行。”
宁安凝眉思索,掰着手指头数了两遍,说道:“十块。”
徐会计点头:“行,十块。等你爸回来,你就别跟他告状了啊。”
“好。”
徐会计给她搬了把椅子,让她坐在上面。然后拿出纸笔,问道:“你想怎么写?”
“就写:江明华,不要脸,吃饭捧个大黑碗。”
徐会计:“……你这是说留级生的。”
宁安:“那就写:江明华,大笨蛋,不要孩子,吃不上饭。”
徐广生放下笔,语重心长的跟宁安说:“咱不能写顺口溜,咱得摆事实,讲道理。”
宁安点点头,说道:“你帮我摆。”
徐会计重新拿起笔,边写边说:“这样,我帮你写,写完了念给你听,你说行就行,你说不行,咱们再改。”
“好。什么时候去买橘子糖?”
“等我写完了。”
“哦。”
宁安坐在椅子上踢着小腿,徐会计拿着钢笔唰唰写字。
小桔子问宁安:“信寄到她学校吗?”
“嗯。她既然做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剧情里,江明华在乡下结婚生子的事基本上是个秘密。她后来再嫁的时候,倒是向二婚丈夫坦白了,但是轻描淡写的说,俩人迫于无奈,搭伙过日子,后来政策变了,就和平分手了,孩子归男方抚养。
再后来,就是年纪越来越大之后,她突然想起来被遗忘在乡下的女儿,心里一片怅然。丈夫心疼她,主动建议让她去看看亲生女儿,这才有了她去乡下认亲,被原主骂的剧情。
原主从不后悔骂了她!
宏观上来讲,江明华的经历确实有时代原因,也有系统性不公的因素,但是放到原主这个微观个体上,江明华就只是一个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母亲。
当年去追求好的物质生活,现在物质生活稳定了,就想追求精神上的圆满,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做什么梦呢!
她永远都不会原谅她!
宁安跟小桔子补充道:“再登个报吧。恢复高考引发的新问题。想来记者们应该有兴趣。”
“嗯。还可以给她老家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