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266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媒婆也是个正经职业啊,你咋还职业歧视呢?”

  “赶紧滚蛋吧你!”

  韩景阳拎着两瓶酒,又去嘉城有名的点心店庆芳斋买了一个点心匣子,才觉得差不多了。

  对于乔家而言,他这份礼物属实算不上贵重,但也算有心了。

  乔家人以书香世家自居,自然是摆不出什么难看的脸色,对他非常客气,而且一顿饭下来,他们对韩景阳的印象并不算差,虽然和他们所期望的姑爷完全不一样。

  这个人好像什么都没有,又好像什么都有。你说他优秀吧,他要学历没学历,要家世没家世,要钱财没钱财。你说他不优秀吧,他一个人孤身从军,还混出了点名堂,思维敏捷,是个聪明人。

  乔家人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要说他未来一定能大有作为吧,似乎也不一定,要说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也不能这么说。

  送走了韩景阳之后,他们又跟乔清霞确认:“你确定就是他了?他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我们可说不好。”

  乔清霞笑道:“就是他了。混成什么样我都认了。”

  乔爷爷说道:“那你问他了吗?他愿意跟我们一起走吗?”

  “我没问。也不用问。他有那么多战友为了这片土地牺牲,他怎么可能离开?”

  乔爷爷叹气,“也是。”

  乔清霞说:“爷爷,爸,妈,你们要是想走就走吧。我留下来。国内发展成什么样,我也好及时告诉你们。”

  乔父说:“我还是劝你再考虑一下。”

  乔清霞摇头,“不用了,我已经想清楚了。”

第321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5)

  关于这个问题,乔清霞是真的认真思考过的。

  父亲没少提起当年出国留学的经历,华人在国外的日子并不好过,歧视无处不在。现在出去难道就好过了吗?

  到了国外,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祖父擅长传统医术,外国人认不认这个?父亲擅长西医,但是他的医术是从国外学来的,跟人家相比又有什么优势?

  到了国外,一切都是未知数。还要生活在被轻视、被差别对待的环境中,她觉得自己接受不了。

  留在国内,和韩景阳在一起,她也是执政党那边的,基本生活肯定不会差。

  看她心意已决,乔家人没有再劝。

  乔爷爷问道:“关于你们俩的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乔清霞说道:“我和老韩商量一下。”

  乔母问道:“婚礼你有什么想法?”

  乔清霞想了想,说道:“简单办一下,请请亲朋好友还有老韩的战友就好了吧。具体的,我也要跟老韩商量一下。”

  乔父说道:“我们也不着急走,参加完你的婚礼再说。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我们还是要留下来见证一下。”

  乔清霞回到医院之后,询问韩景阳的意见,韩景阳跟她说:“我都听你的。”

  他一向活的糙,对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概念,之前队伍里的同志结婚,也都简单的很。但是他觉得,乔清霞作为一个大小姐,可能不会想要那么简单的婚礼,而且,现在已经不是打仗那会了,婚礼稍微复杂一点,应该也可以。

  乔清霞说:“我听说,你们军人结婚要听组织安排,你要不要听听组织的建议?”

  韩景阳点了点头,夸道:“你比我想的还周到。我韩家祖上一定积了大德了,才能让我遇见你。”

  乔清霞嗔了他一眼,“油嘴滑舌。”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她心里是高兴的。

  韩景阳向组织上打了结婚报告。

  组织对他的婚礼还真的有点想法。

  现在部队刚进城没多久,在接管嘉城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资本家提前跑路,导致工厂停工,商品供应中断。有一些暂时还没有走,也把工厂停了,准备走。还有的人囤积居奇,把控物资,导致市场供应奇缺。

  他们接手的是一个真正的烂摊子。

  之前已经约谈了一些人,表明了新政府的态度,国家初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优先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奈何效果不怎么样,要跑路的坚持跑路,要观望的继续观望,还有人等着看新政府的笑话。

  这个节骨眼上,韩景阳要娶大户人家的小姐,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人兼市长决定拿他的婚事做一点文章,让大家看看新政府的态度。所以,韩景阳的婚事,不但要办,还要大办。

  韩景阳听了这个安排,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但是,他明白这是工作需要,他不能反对。

  就这样,两个人的婚事变成了两个阶级的婚事。组织上拿出人力物力,帮忙操办了起来。

  这段时间,宁安也没有闲着。

  她在空间里待了两天就出来了。这辈子来的早,很多事情都可以捎带手处理了,反正她有大把的时间。

  任何一个阶级都有好人有坏人,资本家里有很多人具有民族大义,但也有一些是真正的唯利是图,战争期间发国难财,甚至投靠鬼子,帮着敌人伤害同胞,可是偏偏这些人,政治嗅觉十分敏锐,跑的非常快,躲过了后来的清算。

  宁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嘉城的坏分子给清理了。都是经小桔子查证过,真正的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人。

  她把他们的罪行列举清楚,写在宣传单上全城散发,资产全部没收,匿名捐赠给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

  宁安抽空去看过养大原主的育婴堂和她学护理的职业技术学校,育婴堂已经荒废了,里面的孩子被接到了新政府刚刚建立的孤儿院,育婴堂原来的地址成了新政府的妇女工作办公室。职业技术学校还在“苟延残喘”,但也基本上已经确定要倒闭了。

  原来学校运行所需要的费用,全靠传教士到处去募捐,嘉城有头有脸的人多少都给过捐赠,传教士走了以后,捐赠都停了,也就是靠着之前留下来的一点经费在维持,勉强能够把已经进入学校的学生培养到毕业,已经停止招收新生了。

  这所学校的学生,有的是育婴堂养大的孩子,其他的也大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基本上不收学费,自负盈亏是绝对没有可能的。没有新的收入,场地费、教师费都拿不出来。

  宁安给他们送了一大笔钱,正好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某天早上,校长杨朝华女士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一箱金子和一箱银元,附带了一封信。

  这位神秘的捐赠人表示,这些都是从坏分子手里没收来的不义之财,请放心使用,她只有一个附加条件,希望职业学校能够尽量帮助女孩子获得生存技能,让她们有一技之长,拥有独立生活的本领。

  杨朝华做贼一样走到门口,向两边望了望,没有看到人。她回到办公室,锁上门,坐在椅子上开始思考。

  她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学校有救了。

  帮助一下女孩子嘛,应该的,这本来也是他们在做的事情。职业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招收女学生,他们从来不搞性别歧视。

  既然这位神秘捐赠人这么要求,她索性就再搞大一点,希望她看在她那么听话的份上,以后有这好事继续想着她。

  今天早上,她来上班的路上,已经看到了街上散发的宣传单,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做了这么多恶事,没收他们的财产都是轻的。

  花这些钱搞教育,她一点也不心虚!

  很快,宁安就发现,嘉城职业技术学校在报纸上发了声明:

  【新社会,妇女同志得解放,职业技术学校决定开办面向女同志的短期扫盲班、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班,不管你是未婚的还是已婚的,只要你存有进步之心,就可以到职业技术学校来学习深造,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哪怕你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也可以来参加培训,我们有专门的老师帮你带孩子。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引领社会发展,而不是被遗忘在旧社会里,继续被旧观念裹挟。欢迎妇女同志们来报名,培训无需任何费用。】

  宁安给杨校长点了个赞。

  至于那些恶贯满盈的人,宁安都绑了扔在了军事管制委员会大门口,连同他们的罪证一起。

  被军管会的人发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被群众打的没人样了。谁路过都要踹一脚。

  说实话,宁安觉得刚入城的时候,政府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点优柔寡断了,奸商把控粮食供应,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过来平抑粮价,而不是直接对这些奸商进行处置。虽然最后也让这些奸商自食恶果,亏得血本无归,但总归是差点意思。可能是执政之初,放不开手脚,还有所顾忌。后来稳定了以后又秋后算账,过度打击,牵连无辜……

  还不如她现在把真正的坏人揪出来得了。

  宁安还顺手抓了几个特务,同样送给了军管会。

  嘉城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她又在全国的几个知名城市闪现,同样处置了一批穷凶极恶分子,抓了一批特务。

  至于其他城市,就让小桔子处理了。

  她亲自去的城市,要么是历史文化名城,要么是自然风景独好,或者在美食方面极为发达,总之是有吸引她的地方。

  一路逛玩逛吃,特别舒爽。

  国内忙得差不多了,抽空她还去了趟国外,洗劫了米国人的军火库,弄走了不少战斗机、坦克和军舰。

  还想当世界警察,想得美!

  只要老米不参与,高丽战争就是他国内政,谁也别参与。

  她在米国没待两天就跑路了。这个时候是西方国家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到处都是雾霾,呼吸一口都感觉呛鼻子。

  【图片】

  【这是1958年的洛杉矶。这位女士正打算呼吸几口罐子里从郊外采集来的新鲜空气。】

  1949年10月1日,宁安出现在京城,混进市民队伍,参加了开国大典。

  这一刻,真的是热血沸腾。

  国家落后?那就好好建设她嘛。

第322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6)

  开国大典之后,宁安就在京城住了下来。这时候的人口流动还是自由的,很多外地群众进京找工作,后来都在这里定居下来,有了正式的京城户口。

  比如离她不远的一个大院里,住了好多人,有一对年轻夫妻,就是从外省长途跋涉过来的,两口子都找到了工作,在动物园当动物饲养员。还有一对年龄稍大点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也是从外省来的,当了环卫工。

  他们的住处都是工作单位给安排的,是一位国军将领留下的院子,里面住了好多户人家。

  宁安在京城的房子是一位老人送给她的,前段时间她进京抓坏人顺便逛街的时候,遇到一位老人当街昏厥,小桔子跟她说,这就是个普通的有钱老头,不是坏人,宁安就上前给他嘴里塞了颗安宫牛黄丸,然后在那里等到他醒来,老头非要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宁安立刻后退好几步,“以身相许这种话您就别说了。”

  老头翻翻白眼,“小屁孩想什么呢!老头子也就给你点身外之物。”

  “您能给我什么呀?”

  “真金白银。”

  宁安撇撇嘴,“并不是太需要。”

  “那你想要什么?”

  “我需要一个住的地方。”

  “简单,送你一个大院子。”

  “也不用太大了。”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