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35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建兰嗤笑一声:“不就是没给你做新衣服吗?你至于吗?”

  宁安:“你不至于,那你也别穿新衣服啊。”

  她回到屋里,把赵建兰的新衣服拿了出来,当着她的面,咔咔就剪出几个大口子。

  既然他们觉得她是因为没拿到新衣服才发疯的,那就把这事坐实了吧。

  赵建国都惊呆了!妈呀,老三疯了!

  他咽了咽口水,躲回了房间。两个妹妹的战斗,他就不参与了。

  今天这事别想善了,打架别打到他身上。

  赵建兰气急败坏的扑了过来,嘴里还吼道:“赵宁安,你疯了吗?你凭什么弄坏我的衣服?我跟你拼了。”

  宁安把烂衣服拿在手里,顺手就抽了过去。一边抽一边说:“哎呀,不就是一件新衣服吗?你至于吗?少穿一件怎么了?你怎么就变得跟个疯婆子一样了?”

  躲在屋里的赵建国:“……”

  被抽的抱头乱窜的赵建兰:“……”

  买完烧饼回来的赵建华:“……”

  赵建华贴着墙根溜到堂屋门口,小心翼翼的躲避着打人的三姐和挨打的二姐,对着宁安喊道:“三姐,吃烧饼啊,咱俩一人一个。”

  宁安把破衣服丢在赵建兰脑袋上,伸手接过烧饼咬了一口,咸酥可口,味道不错。

  赵建兰好不容易把罩住脑袋的衣服拿下来,看宁安没事人一样和赵建华站在门口吃烧饼,还像看猴戏一样看着她,气的失去理智,挥舞着衣服又冲了过来,想给宁安也来几下。

  宁安一边吃着烧饼一边抬起了脚,直接把她踹倒在地,挑衅道:“你起来呀,再来呀!我这次没发挥好,下次能把你踹到南墙根去。”

  赵建兰:“……”

  赵建华默默地退到了堂屋里,坐在灶膛边,问道:“三姐,我煮点粥,你喝几碗?”

  宁安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少自作主张,今天不轮到你做饭。”

  赵建华:“大哥肯定不会做的,咱俩不能饿着呀,我就做咱俩的,不给他们做。”

  宁安:“……我喝一碗就行了。”

  “哎。”

  赵建华脆生生的答应着。

  小桔子说道:“原主这个弟弟还是可以的,不算差。”

  宁安:“毕竟是原主一手带大的崽。性格上多多少少是随了她一点的。”

  小桔子:“剧情里,原主下乡之后,只有他给原主写了好几次信,三年多,前前后后寄了二十几块钱,是他省下的饭钱,后来原主死了,家里人都各忙各的,也是他长途跋涉去了原主下乡的地方,给她上坟,送她最后一程。”

  宁安:“再苦的人生里,也总会有一点温暖的地方。”

  原主的记忆里,她干活的时候,这个弟弟也能给她搭把手。

  赵大志和于晓红让原主替赵建兰下乡,赵建华到处跑着去找赵建兰,只是没有找到。后来,他自立了以后,和整个赵家的关系都一般。

  宁安瞥了一眼赵建兰,见她怂的要命,坐在地上一直没起来,还直往后退,就没再理她,直接回到堂屋,坐在饭桌前等饭。

  煮一锅玉米粥挺快的,赵建华很快就盛好端上了桌。

  宁安看了一眼,这孩子倒是舍得下本,这粥稠的都能立住筷子了。

  “小四,你这不叫粥,叫玉米糁饭。”

  赵建华强行挽尊:“……我怕你吃不饱啊,所以多放了点玉米面。”

  宁安又拿了一个碗,拨出半碗推给赵建华,“你多吃点吧,我有半碗就够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有多少都不够他吃,赵建华一点不嫌弃,吃完自己那一碗,几口又把宁安那半碗扒拉完了。

  吃完了一抹嘴,习惯性放下碗筷就想跑。宁安喊住他,“把锅碗刷了。你不刷,还等着我刷?”

  赵建华:“……”

  忘了,他三姐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三姐了。

  他学着原主以前的样子,用搪瓷盆打了水,先把碗筷刷了,又把水倒进锅里,把锅刷了。然后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

  刷锅水倒在泔水筲里,等到差不多满了,就把它拎到下水道池那儿去倒掉。这个活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倒筲”。在他们津市,水桶不叫水桶,叫水筲。

  就好像自来水没有通到家家户户,下水道也没有,污水只能倒进附近的下水道池。

  赵建华看着半筲泔水,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把它倒掉。

  他们这儿的下水道池,是那种高出地面四五十厘米的水泥池子,这种池子,倒筲时比较费劲,不如那种沉到地面下的池子方便,而且还容易弄脏衣服弄湿鞋,半筲他都艰难,万一积满了,他自己就干不了了。

  以前倒筲这事是他和三姐一起干,俩人抬着去倒。但是今天,三姐罢工了。

  赵建华拎起泔水筲就要往外走,宁安说道:“放下!干嘛去?显着你了是吧?我好不容易想通了,不干了,又换你上了?老大老二都不干,你个小的逞什么能?该干嘛干嘛去!闲得无聊去看会书。”

  赵建华:“……”

  呜呜呜,他温声细语的三姐哪儿去了?现在脾气好暴躁!

  但他还是最喜欢三姐。

  宁安说:“我听广播里说,咱们这儿也快要复课了,咱俩这样的,不用再回小学上五六年级了,直接上初中。你没事去邻居家逛逛,看谁家有五六年级的课本,借来瞧瞧,不然你上了初中跟不上趟。”

  “哎。”

  赵建华放下泔水筲,一溜烟就跑了。

第45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5)

  宁安看着他的背影,小小的叹了口气。他们家明明有俩高中生,应该是课本齐全的家庭,但是,家里却连一本书都没有。

  赵大志和于晓红的胆子是真的不大,当年一罢课,全国开始批判臭老九,他俩就把家里的书都烧了,连卖废品都不敢。

  她和赵建华的小学课本也没能幸免。

  事实上,很多地方罢课闹革命没有蔓延到小学,他们这儿的一到四年级也没受影响,只有五六年级停课了。大概是觉得混个“初小”文凭,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够了,把小学当成了扫盲班。

  她和赵建华刚好上完四年级,该上五年级了,就回家了。

  宁安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盘腿坐在床上整理思路。

  别看这辈子是城里人,生活条件比上辈子差多了,家里没有副业收入,什么东西都靠钱票买,买鸡蛋都要票,父母工资也不高,赵大志和于晓红俩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六十块,定岗之后就没涨过。

  这些钱需要养活两个大人四个孩子,还要给四个孩子交学费,给两个儿子攒媳妇本。至于给女儿攒嫁妆?没有这回事,到时候让她们把男方送来的彩礼都带回去就行了。

  赵大志和于晓红就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那种父母,重男轻女,但也没有不把女儿当人看;冷漠自私偏心眼,漠视原主遭受的不公,不肯主动站出来主持公道,但是,原主干得多、待遇差,至少没有遭受过暴力。

  原主的“知足”,某种程度上是和那些在家里经常挨骂挨打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女孩子对比出来的。这样一比较,就觉得爹妈还可以。

  他们不是特别好的父母,但也算不上特别极品,相对于那种动不动就打人、单纯拿女儿当出气筒泄愤的父母来说,他俩也还算凑合。

  勉强算是矮子里头不太矮的那个吧。

  至少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让赵宁安替赵建兰下乡,是后来实在找不着赵建兰了,他们俩又被街道办威胁,交不出人就要丢掉工作,这才想出这么个李代桃僵的计策。

  原主要是坚决反对,这个计策其实也实施不了,但是她心软了,还配合着去改了名!

  她的悲剧,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漠视、不作为和偏心,另一方面,真的就是她自己不争不抢还烂好心造成的。

  可是,话说回来,就算是这样,如果她没有下乡,没有遭遇意外,以后的人生还是会有很多种可能性,她勤劳能干肯吃苦,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衣食无忧。

  从这个角度来说,女主的精致利己是造成原主悲剧的最直接的原因。

  原主的心愿很容易实现,宁安要思考的,是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们家没有给孩子发零花钱的习惯,理论上,所有孩子都一文不名。家庭财政大权全权掌控在赵大志和于晓红手里。

  但是不排除有的孩子会哭能要到糖,手上可能有个块儿八毛的钱。但原主明显不是会哭的那个,所以,宁安现在是个一分钱都没有的穷光蛋!

  小桔子给她递出一杯热牛奶,用的还是原主同款“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子,在送出牛奶的同时,还没忘了把原主那个空杯子收进去。

  “快喝。今天的早饭全是碳水,其他营养一点没有。”

  说着话,又给她弄出来两粒复合维生素片。

  “谢谢桔子。”

  小桔子又说道:“你不用琢磨这些事。咱们饿不着渴不着的,至于衣服,咱们拿几件低调朴实的衣服穿在里面,上个世界存了好多呢,原主的旧衣服套在外面就行了,现在天气凉了,这样穿没问题,等到明年天热了,再想别的办法。”

  “嗯。我闲着无聊,随便想想嘛。”

  她现在不上学、不干活、没休闲、没娱乐,除了发呆乱想,真的没事可做了。她又不像赵建兰,一个人照镜子就能照半天,几根刘海能梳半个小时,出去一溜达又是半天,也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好看的。

  “你要是无聊了我给你放电影看。或者你进空间,咱们打游戏啊。”

  宁安笑道:“你是不是采集完这个世界的信息了?我现在这个身份背景,没有光明正大赚钱改善生活的路子吧?”

  要是有路子,小桔子不会是这个反应。

  小桔子叹了口气:“……唉,没有呢。别说光明正大赚钱的路子了,年代文里两大不太光明正大的赚钱路子,这里也行不通。”

  “废品站和黑市?”

  “对。我看了这里的废品回收站,那是真废啊!从大户人家抄来的那些家具,全都砸得稀巴烂,连一个完好的桌子腿都没有,就不可能有夹层等着人去捡漏。而且,废品站是个正经国营单位,管理很严格,好几个工作人员盯着呢,不会出现那种给一两毛钱就能随便挑的情况。”

  宁安点头,“可以理解,废品回收是因为国家物资短缺,国家花钱从老百姓手里收破烂,回收以后再加工投放市场也是为了缓解物资短缺,不可能让大家轻易进去挑选东西,还只给很少的钱意思一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进去挑东西的人薅国家羊毛。”

  “再说黑市,这里倒是也有,但是跟没有差不多。也并不是说有人带着东西去黑市卖,他们没这个胆子。我看到的‘黑市’,就是一些人在那里转悠,他们有一套‘黑话’,不用动嘴,伸着手悄悄比划就行,偶尔聊起来也是悄悄耳语,隔半步远就听不见他们说什么,不明就里的人去了,根本搞不明白。我观察黑市的时候,就见一个人过去,走了几圈,问了一句‘有粮票吗’,结果没一个人理他。”

  宁安:“……换我我也不理他。就他这个态度,谁都会怀疑他是去钓鱼执法的便衣吧!”

  小桔子说道:“所以啊,过了一会那人就走了,啥也没干成。”

  宁安偃旗息鼓了,她喝完牛奶把杯子放回空间交给小桔子收拾,又把原主的杯子换了出来。

  其实赚钱的笨办法是有的,一个就是捡垃圾卖给废品站,勤快点一天赚个两三毛没问题,这时候的废品站啥都收:碎玻璃、骨头、废铜烂铁、橘子皮、杏核仁、废旧报刊、烂鞋烂套子……

  第二个办法就是在院子里搞养殖。他们家虽然是城里人,但是住在自己家的平房小院里,养鸡养兔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你得想办法给它们找食吃,养一两只可以,养多了,家里可没有余粮,还得打扫卫生。

  第三个办法就是去街道办接零活干,糊个火柴盒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但是这些办法,宁安统统不想尝试。她还是踏实待着吧,到70年,她初中毕业,直接找个工作从家里搬出去就行了,到时候想怎样就怎样。

  理清思路,正想开口让桔子给她放电影,就听见外面堂屋传来动静。

  赵建国和赵建兰互相打着气进了堂屋,掀开锅盖,气得直跺脚。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