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嘿嘿。”
宁安一点也没瞒着,把温家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我想清楚了,我爸是英雄,我也不能当狗熊。政府那么照顾烈士子女,不就是想让烈士英灵可以安息吗?我不能再任由他们这么欺负下去了,我必须得雄起,活出个人样来,才能对得起我爸,对得起政府的关照。”
“而且,我作为烈士子女,要是我过得不好,那会影响全国军人的士气!为了提振我军士气,我也得和他们斗争到底。”
有个小伙子挠着头问:“宁安姐,这和我军士气有啥关系啊?”
宁安说道:“你想啊,他们要是知道我过得不好,心里肯定就会想,万一他们哪天牺牲了,留下的子女是不是也会被人这么磋磨,他们担着心,还能安心在前线打仗吗?还能悍不畏死的奋勇杀敌吗?”
小伙子似乎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又似乎没开。
到了武装部大院门口,宁安表明身份,登了记,门卫大爷就让她进去了,至于这几个小伙子,他们本身也不想进去,那可是武装部大院!
“宁安姐,我们在门口等你。”
“不用,你们先回去吧。我回去的时候请张部长送我。这么晚了,你们别在外面乱跑,直接回家,知道吗?别让家里人担心。”
“知道了。那我们回去了啊。”
“回吧。”
好人有好报,小桔子给每人贴了张平安符,保证他们不会在回家的路上出事。
宁安跟着导航直奔张部长家。
张部长的爱人田小英给开的门。
“姑娘,你找谁?”
“您好!我叫陈宁安,我爸爸叫陈家辉,他是烈士,我找张部长有点事。”
“快进来。你一说你的名字,我就知道了。你张叔叔经常念叨你,还说过几天再去看看你呢,你今年高中毕业了吧?”
“嗯。毕业了。”
“老张,老张,快出来,你看看谁来了。”
张部长吃完晚饭回屋换衣服,晚上约了战友们切磋,听见媳妇喊他,立刻就出来了。
看见宁安,马上热情招呼道:“宁安呐,快坐,你可是稀客。我老跟你说,没事来张叔叔家玩,你就是不来。今天怎么来了?有事?”
宁安乖巧坐下,回道:“是有点事。”
“说说,什么事?我本来也打算过几天去看看你,你今年高中毕业,找到工作没有?”
“没有呢。”
“别着急,我这边也给你寻摸着。好在你是烈士子女,不用下乡。慢慢找也没关系。”
“张叔叔,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我妈让我替我后爸的儿子下乡。”
宁安说着低下了头,整个人看起来都很颓丧。
“什么?她还真敢想!”
张部长一听就炸了。
“她跟我说了,我不同意,我妈和后爸就骂我是白眼狼,说我不知感恩,让我下乡是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他们哪儿养你了,是国家把你养大的。就算你跟他们住一起,那也是应该的,如果她不想养,当初就该跟我们说,我们自然对你另有安排。”
宁安挤出两滴眼泪,小脸看起来楚楚可怜,她看着张部长,说道:“张叔叔,对不起,我之前骗了你,我在温家过得一点也不好。我妈和后爸整天说我是拖油瓶,不干活就不让我吃饭,家里的家务全是我做的,我弟弟都是我带大的。可他们还是整天说我。”
田小英给她冲好一杯麦乳精,闻言说道:“他们怎么能这么说?按照法律,丈夫对妻子所抚养的和前夫的孩子,妻子对丈夫所抚养的前妻的孩子,都不能虐待或歧视。他们说你是拖油瓶,这就是歧视!不给饭吃就是虐待!”
“他们只说我是拖油瓶,我后爸带着两个孩子,就没人说。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妈在那个家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便要求我也低人一等。她也不让我跟张叔叔联系,说给人添麻烦会招人烦。”
张部长一脸恨铁不成钢:“她不让你联系你就不联系啊!你怎么就那么听话呢!她让你去上吊你也去啊!”
话音未落就挨了田小英一巴掌。
田同志打完他又训斥道:“你跟孩子发什么火?这事又不是她的错。她当年才多大?五岁的孩子,刚失去爸爸,到了一个新环境里,不听妈妈的话听谁的?她是受害者,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好像成了活该似的?大人的心眼子是她一个孩子能看透的吗?”
张部长:“我可没这个意思,我也没说是她的错。我这不是心疼孩子,口不择言了吗。”
“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
“哎。”
张部长问宁安:“那你现在是什么打算?你说出来,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张叔叔都能帮你主持公道。”
宁安想了想,说道:“我已经18岁了,我想把户口迁出来,不想跟温家人在一个户口本上了。我爸的房子,我也想收回来。现在被他们租出去收租了。还有我爸的抚恤金,我不知道有多少,我妈一直跟我说早就花完了。我想请您帮我查一查,看看还有没有剩的,有的话我想分一半。”
田小英说道:“账不能这么算。你妈养你也是应该的,要是你所有花销都从你爸的抚恤金和政府给你的补贴里扣,那就相当于她没养你。她就没有尽到法定义务。”
政府给烈士子女的补贴是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的,农村子女会更多一些,发15块,因为农村生活困难。像宁安这种反而少一点,因为她母亲有正式工作。发放补贴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点,10块钱再加上她妈出一部分,才应该是孩子的正常花销。
宁安苦笑一声:“就这样算吧。就当她没养我小,以后我也不给她养老。其实,她也用不上我养老,她全指望自己的儿子呢。”
这话在张部长夫妻听来,就是被忽视的孩子在说气话。
宁安说着话,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破旧的本子来,递给张部长。
“我这些年的花销,全在这儿记着呢。”
“你还记这个?”
“我妈老说,我要记住,我花的钱、吃的饭,都是温家给的,我得懂得感恩,别说还给我吃点干粮,就是只让我喝稀的,那也是应该,谁让我没有爹呢。我怕我记不住,就写在了本子上。”
原主当然没这个习惯,这是让小桔子临时赶制出来的。
笔迹从稚嫩到渐渐成熟,完美复制了原主的笔迹成长轨迹。
至于上面记的内容,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早饭:半碗玉米糊糊,两根咸菜;午饭:半个窝头,一点萝卜丝;晚饭:半碗玉米糊糊,一点土豆丝。
全都是这种,一点荤腥都没有。
早期的时候还有拼音,不会写的字画圈,后来会写了又补上。
这本记录本看的张部长勃然大怒,田小英眼泪汪汪。
周晓丽别说出钱养这个孩子了,她至少把政府发给孩子的补贴克扣了一大半!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你爸爸为国捐躯,是个大英雄。他们怎么能这么对待他的后代!”
张部长又说:“以前我去看你,你怎么就不知道跟我说呢。”
“我妈不让我说。”
当父母的都是无师自通的PUA大师,别的本事没有,拿捏子女都是一把好手。
周晓丽就是如此。
张部长夫妻俩都叹气。
宁安又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俩拿着户口本直接去给我报名下乡。我听见他们偷偷商量了。张叔叔,我该怎么办呐?”
“别哭!张叔叔在呢。而且,报了名也是可以改的。知青办说报了名就不能改,那都是欺负别人不懂!是他们嫌麻烦不给改。”
怎么可能不能改?
说完,他站起身去打了个电话:“紧急集合,出趟任务,咱们的烈士遗孤被欺负了,去给她讨公道!”
第107章
被重生女主炮灰的小知青(5)
给自己的战友兼下属打完电话,张部长又打给了县公安局局长。
“老郑啊,有个急事,让你的人加个班,给我们迁个户口。”
“嗐,别提了。家辉的闺女让她亲妈和后爸给欺负了,那俩瘪犊子玩意让这孩子替后爸的孩子下乡,这不是欺负我们没人吗?家辉就这么一根独苗,咱们这么多人在呢,能让人欺负了去吗?其实明天迁也不是不行,这不是孩子害怕吗?我就想着赶紧给她迁了得了,省得她担惊受怕的。”
“你也来?行行行,你来吧,我们等等你。先去她家,把户口本和家辉留下的那套房子的房契拿过来,还得把抚恤金和补贴的事掰扯清楚了,这俩玩意不干人事。这孩子这么些年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这事说起来也怪我。”
“你说得对,不行就把他们都抓了。”
挂了电话,张部长想了想,又给纺织厂厂长打了过去。
“老贾,是我,武装部老张。一会我们去你那儿一趟,之前我不是拜托你帮忙照顾着点家辉的闺女吗,那孩子被欺负坏了,大晚上的跑到我这儿来哭。”
“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会见了面我再跟你细说,有详细证据。”
“这事也不能怪你,孩子年纪小,依赖大人,家里大人不做人,天天在她耳朵边上胡说八道,这孩子受了委屈也不敢说,每回都说自己挺好,连我都没发现。”
“行,一会见。”
宁安乖乖的坐在沙发上听着张部长打电话,期间还忐忑不安的问田小英:“婶,我是不是给叔添麻烦了?”
田小英安慰他:“没有的事。你可千万不要这样想。照顾好烈士遗孤本身就是他的工作,更何况你爸和他还是战友。只有你过好了,你张叔心里才高兴。安安呐,不要怕,你不是一个人,你背后站着千千万万的军人,还有无数有良知的老百姓。”
宁安目不转睛的看着她,任由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下,也固执的不肯眨一下眼睛,她问道:“真的吗?我不是拖油瓶,不是累赘,不是要靠人施舍才能活下去的可怜虫?”
“不是,你当然不是,孩子,你是你爸爸的宝贝,也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这些大人做的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田小英心疼坏了,把宁安搂在怀里安慰。
宁安哭的更加伤心了,田小英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道:“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把委屈都哭出来。”
不光田小英心疼,大老爷们张部长说话声音都哽咽了,“你说你这孩子,你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为什么不来找我们?”
话落就挨了田小英一脚。
田同志瞪他,【不会说话你就闭嘴】
这种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安慰和共情,你说这些有的没的,虽然有道理,但是没有用,只会让人心里更难受。
宁安哭了片刻就哭不下去了,她并不想让张部长夫妻过于担心。
也因为小桔子一直在安慰她:“不哭了嗷,想要什么,我给你买啊。”
它扒拉着系统商城,指着一个个商品问宁安,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也不管宁安点不点头,全都买了下来,用它自己的积分。
哪怕知道宁安是在演戏,小桔子也还是于心不忍。
宁安:“……”
再哭下去就真的不合适了。
她离开田小英的怀抱,擦了擦哭红的眼睛,又扯出个牵强的笑容,说道:“我没事了。”
田小英说道:“没事就好。今天晚上,你张叔就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明天开始就是全新的人生了。这几天你就不要回家了,就在这儿住。等你爸的房子腾出来,收拾好了你再搬过去。那边既然租出去了,总要给人留出一两天的时间来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