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我想娶媳妇了,您帮我做个媒。”
“我就知道你小子没憋好屁。”
“二爸,您这话有失水准。我21了,男大当婚的年纪,想娶媳妇有什么问题?我爸这个年纪已经看上了我妈,您这个年纪已经盯上了二妈,我大哥二哥在这个年纪已经开始谈婚论嫁,我喜欢上一个姑娘,这不是很正常吗?”
“这还真不正常!你之前不是一直说,你不结婚吗?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往乡下跑,不就是要逃避你爷爷奶奶催婚吗?说的冠冕堂皇的,为了低调,家里没一个下乡的有点不像话。咱们家什么时候要靠牺牲孩子的幸福来保全自身了?”
张牧廷看了看已经40岁依然在小县城苟着当个县武装部长的二爸,眼睛里有温情闪过。
“此一时彼一时嘛,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之前我的确不想结婚,虽然对外说是在乡下不结婚,实际上打的是永远不结婚的主意。但是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之前那么想,是因为没碰到让我心动的人,现在碰到了,想法就不一样了。二爸,我现在想马上结婚。”
“你想吧,想得美。”
张牧廷:“……”
张部长又说道:“幸亏你小子现在过来了,你要是再晚两个月,等到过年的时候再来,你就彻底没戏了!”
张牧廷警觉道:“什么情况?”
“倒也没啥。我和你二妈本来打算正式认她当个干闺女,过年的时候请朋友们吃个饭,把这事过个明路。既然你喜欢她,这事就先算了。要是你没追上人,宁安不同意,到时候我们俩再认她。”
他心里其实是支持宁安和老三在一起的。
他们老张家的男人,责任感都是有的。他爸妈携手一生,任何事都是有商有量,现在都70多了,感情依然很好。
他大哥大嫂更不用说,这俩人万人嫌,谁都不爱看他们。虽然但是,人家好像也不稀罕他们的爱。
他三个侄子受爹妈反向影响,对爱情都过敏。大侄子和二侄子的结婚对象,都是事业搭子,夫妻聊天都跟开会似的。他每次听他们说话都觉得耳朵疼,但神奇的是,人家夫妻关系还挺和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必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共同承担。任何问题都摆到桌面上谈。
这个老三过敏程度最重,已经到了不打算结婚的程度。没想到下了乡,反倒铁树开花了。
宁安这孩子,他和小英视若亲生,嫁给老三,他还比较放心一点。最起码这孩子虽然性格有点个色,但品行是没问题的。他可以担保!要是老三敢有花花肠子,不用别人动手,他就能发动全家人收拾他。
张牧廷松了一口气。
“吓死我了。只是认个干闺女还好。我就怕来晚了,她有喜欢的人了,那我就完蛋了。我现在就后悔我之前俩月怎么没来。我要是来了,说不定这会结婚证都领完了。”
张部长就觉得这侄子还是得打一顿。
“不是要切磋吗?来吧!”
张牧廷:“……”
打一架也不是不行。
他今天也有点兴奋,不发泄一下晚上怕是睡不着觉。
俩人直接动手。
张牧廷虽然没有参军,但是家里三代都有军人,他自小也没少被老爷子训练,和张部长打的有来有往,不落下风。
打完,回家,拿上毛巾和换洗衣物去澡堂子洗澡。
等他们回来,宁安都已经回去睡觉了。
张部长帮他支开行军床,“对付一宿吧。”
“行。别让安安走啊。”
他还记着宁安说要搬走把房间让给他的事,虽然隐隐觉得她是在开玩笑,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你放心吧,让你走也不会让她走。年轻姑娘一个人住不安全。”
说是让宁安开春再搬,但两口子都打着让她在这儿长住的主意,连院里的厕所都又修了一个,分了男女。
张部长说完就回房间了。
田小英小声跟他说:“没想到兜兜转转,竟然是老三最像他爸。”
张部长嘴角一抽,想到他大哥大嫂相处时那旁若无人的腻歪劲,他每次看到都吃不下饭。
他们家老头老太太更绝,连过年的时候都不想看见他们。
他和小英离得远,又因为工作的原因,没办法年年回去,他大哥大嫂离得近,爹妈不让回。最多让他们在家里过一个除夕夜,多一天都不行。
老太太讲话:“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让步了。”
还有他那个大侄子和二侄子,本来都跟老头老太太住一起,自从结了婚,也被老太太轰走了。这种事业搭子夫妻也让老头老太太眼睛疼。
好在还有三个小孩子留在他们身边。
张部长表示:“我看不像。老三要是和宁安结了婚,他们的关系应该像老头老太太,也像咱俩,不会像大哥大嫂的。”
田小英嗔了他一眼,“你对我可没有老三对宁安那么热情。”
张部长不服气,“谁说没有?我对你的爱天地可鉴。你感受一下。”
田小英拧了他一把,“你消停点。老三在外面呢。”
这房子隔音不好。
张部长咬牙:“……明天就给他收拾客房。”
第128章
被重生女主炮灰的小知青(26)
次日,张牧廷没有回徐庄。他来的时候就跟大队长请好了假,要在亲戚家住两天。现在不是农忙,请假不难。更何况他连县城都没出,都用不着开介绍信。
宁安他们去上班,他自己动手收拾房间。多余的杂物先堆到院子里,缺的东西有的可以去后勤领,有的得出去买。
中午的时候,田小英回家看着院子里的杂物,面露纠结,扔掉可惜,但如果留着,大概率是一辈子也用不上的。
张牧廷直接帮她做主了,从后勤拉来辆板车,先在家属院转了一圈,谁要谁拿走,没人要的就拉到废品站卖了。
他是打算在县城扎根了。
张部长说:“现在不忙,你两边跑还可以,晚上来这儿住,白天回去上工。农忙的时候来不及吧?”
“没什么关系,我也不靠工分吃饭。”
“态度还是要端正点。既然下乡了,就要好好干。”
张牧廷略一思索,说道:“也没问题。本来徐庄就是离县城最近的生产队,骑车也就二十多分钟。我早走一会就行了。而且我现在干农活已经适应了,努力点能拿满工分,差不多也能拿8个,在知青里算是很厉害的。”
田小英说:“我们的新厂马上就要招工了,不行你就来工厂干活吧,你和斌子都来。你们俩是发小,又是一起下乡的,你要是来了县城工作,总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那儿。”
张部长问:“会不会不太好?”
“没关系啊。让他们参加考试,通过了才能来,好歹是高中毕业,不能考不上吧?”
张牧廷问:“什么厂?”
“做润肤膏的厂子。还是宁安给的方子呢。特别好用。”
“我就说您怎么看起来年轻了不少呢!”
田小英笑道:“少拍马屁。”
“我说的是大实话。”
张部长看着被马屁拍迷糊了的媳妇,一针见血的拆台:“他是在夸宁安的方子。”
田小英:“……”
张牧廷看了看他二爸,为他的智商感到着急。
“二爸,拆这个台对您有什么好处吗?损人损己您图什么呀?”
张部长:“……”
沉默几秒,他说:“那你还是回徐庄住吧,别在这儿住了,不然我总是忍不住拆台。”
张牧廷赶紧赔笑:“别啊,您随便拆。您拆完了我再搭。对了,我想了想,还是得让您和二妈给我和宁安直接做个媒,不然我怕我们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她真把我当哥,培养出兄妹情,那不就糟糕了。还是要从一开始就确立正确的基调。”
张部长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别把路走歪了。
“行,我和你二妈跟她说说。那你今天晚上就回徐庄去住吧。不然,万一人家想拒绝,当着你的面又不好意思怎么办?”
“二爸,您盼我点好。”
张部长哼笑:“别在我这儿碍眼了,赶紧走。”
宁安下班回来的时候,人已经离开了。
晚饭后,一向喜欢出去和战友切磋的张部长没有出门。拉了把椅子坐在田小英旁边,说道:“你俩先停会,咱们说点事。”
田小英明知故问:“啥事啊?”
宁安也抬起头,表示自己在听。
张部长搓了搓手,头回做媒,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田小英催促:“说啊。啥事啊?”
“那个,有人托我做媒。”
宁安:“……”
田小英:“……继续啊。”
“是这样,有人喜欢上咱们宁安了,托我做媒。人嘛,你们也都知道,就是牧廷。”
口子一开,后面的话就顺畅多了。
张部长跟宁安说道:“他的外在条件你已经看到了,身高长相都很优秀。人品这块我可以担保。家庭嘛,比较富裕。孩子结婚,有1万块安家费,在京城有独立住房,是个二进的四合院。他的工作也不用担心,下乡是暂时的,想回去就能回去。公婆嘛,有,跟没有一样。”
看了眼咧着嘴笑的媳妇,他接着说道:“事业上可以提供帮助,生活上绝对不拖后腿。”
田小英说道:“没错。这个我可以保证。牧廷的妈妈没法在生活上提供任何帮助,但是她绝对不会给孩子添麻烦。其实也很省心。”
她和这位大嫂虽然聊不到一块去,但是不能否认人家不是个事多的人。女人爱美有什么错呢?
张部长说:“当他们不存在就行。他们俩不操心别人,也不用别人操心。祖父祖母健在,老两口性子很好,你田婶也可以证明。”
田小英点头:“对,我公婆人都非常好。好相处。”
张部长问:“怎么样?你考虑考虑?我觉得吧,牧廷的综合条件还是不错的。长相应该能超过95%的人,综合条件超过90%的人。他上学的时候成绩也不错,本来是可以上工农兵大学的,他自己不愿意去。以后教育系统恢复,他还可以深造。你们可以一起。年轻人,不上大学可惜了。”
田小英补充道:“关键是他喜欢你。一见钟情,特意跑来找我们做媒,没想到你就在家里住着,这也算是缘分吧。这孩子的性格吧,我作为长辈,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有人反应他不是那么好相处。可是呢,性格这东西,它是分人的。有的人对别人如沐春风,对自己媳妇吹毛求疵,净挑毛病。也有的人,对别人不好相处,对自己媳妇千依百顺。这方面你得自己把握。”
张部长说:“你好好考虑,别有压力。也可以考察考察他,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宁安点了点头,说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