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倾碧悠然
赵斌和杨大林不愿意买这么贵的水,他们和赵氏的想法一样,越往富山县走,这水应该越便宜。
不过,高家人停下了,他们两家又不可能提前走,只能跟着停。
赵斌咬牙买了一桶水,一家子喝水做饭勉强够,杨大林也要了一桶,他兄妹三人,远远不如赵家人多,用完还剩一半。
一个时辰后,一群人又往前走。这会儿不渴不饿,想着半日后就要到县城,众人都挺有精神。
走了半个时辰,路旁又有人卖水。赵安还特意跑了一趟,他们家人多,方才那桶水已然用了个精光,想着若是能到一百文一桶,也不是不可以买一点备上。
毕竟,到县城还要半日呢。
结果一问,五百文一桶,爱要不要。
这态度,把心里想着富山县不缺水,兴许能停下来在此度过荒年的众人给惊着了。
“不要不要!太贵了!”赵平的媳妇蒋氏连连摆手,方才她一路上还在念叨说高志毅兄弟俩是有钱烧的,一下子买三桶水,即便要买,明明可以杀一杀价钱,却爽快地掏了银子。
又走一个时辰,水变成了八百文一桶。
一千文就是一两银子,赵婆子忍不住嘀咕:“这水当真是贵。”
温云起正在拖着板车,他并不讨厌赵家这两个老人,赵婆子昨儿还非要把赵斌给她的粥分一半给兄弟俩。
虽然兄弟俩最后没喝,但老人有这份心意,就很难得了。
“救命的东西呢。”温云起笑着道:“就像我们之前在那个镇子里打水,越往后,水越少,价钱自然也更高。”
赵婆子听见这话,吓得坐起身:“大平,你来!”
大平就是赵平,是老太太眼里的长孙。
赵平凑过来,又抹一把汗:“奶,何事?”
“让你爹赶快买水。”赵婆子训斥,“既然在涨价,再往后肯定会更贵。”
赵斌皱眉:“万一他们是一伙的呢?”
蒋氏赞同这话:“对啊!县城肯定有水,咱们辛苦半日,兴许那水像前几天那几桶一样不花钱。即便要买,咱们可以掉头回去……”
“你闭嘴!”赵婆子喝骂,“长辈说话,你一个小媳妇插什么嘴?没规矩的东西!”
赵斌已经当了家,但他也愿意听长辈的话,见母亲生气了,忙道:“我现在就去买水,买两桶。”
他跑到卖水的那一群人跟前,表示两桶水一两半银子,想杀一百文的下来。
那些人商量过后,答应了下来。
蒋氏见状,愈发觉得是买贵了,等到众人再次启程,她忍不住念叨:“这几波卖水的绝对是一伙的,一个比一个贵,就是为了让你们老实掏钱。”
赵平不爱听,训斥了几句,蒋氏信誓旦旦,“你就不爱听真话,不信你看,县城那边的水绝对不要钱。”
等到再有人卖水,就是一两半一桶。
到了县城外,水已经涨到了二两银子一桶。
众人还以为是又有水井干涸,一问之下,得知这些水是一群流民挖出来的水,出的水很少,挖井的人多,要卖三两银子一桶!不然不划算。
看着水井,许多人买不起水,有人拼了性命,不要试图闯过去抢……奈何守水的人很多,两边都是不要命的打法,抢水的人冲上去,绝对有伤亡,而且根本抢不到水。
温云起喘了口气以后,在附近打听了一圈。
在他看来,只要地下能打出水,附近就绝对不止这一口井,转悠了一圈,果然有收获,距此五里地外有一个丰收村,没旱灾的时候一点不突出,如今那村里有水,虽然水不多,但去那边的人少。
温云起一路也听到了蒋氏的那些抱怨,虽说这表嫂此时闭了嘴,但他也不愿意替别人做决定,省的落埋怨。
“我想去丰收村,你们去不去?”
这会儿杨大林心里正悔呢,他手头的银子不多,买一桶水都心痛得不行,当时心里就有点埋怨高志毅的强势……在他看来,不管买不买水,都该到县城以后再停下来埋锅造饭。
如果高志毅不停下,他说什么也不会花钱买水。
后来只后悔买少了。
这会儿听说人要去丰收村,他自然是双手双脚的赞成……他的荷包不允许他再任性。赵斌还有多少银子他不知道,反正,他兜里的所有银子在这儿连一桶水都买不起。
赵斌听外甥的,埋头拉了车就走。
他们到丰收村时,天已经黑透,村子里好几处地方亮着火把,有火的地方就有井,而好几处地方还有人连夜在挖坑……确切的说,是在挖水。
当然了,水没那么好挖,到处都是挖出来的干坑。
杨大林不知道这些,看
见好几处地方都有火把,顿时眼睛一亮:“我们也自己挖吧。”
高志毅真拿杨大林当兄弟,温云起这几日与这些人相处,赵斌还好,一开始是拿高家兄弟当晚辈照顾,愿意迁就几分,后来几次得了甜头,便由温云起拿主意。但是杨大林此人……他觉得有点唯利是图。
当然,人活世上,唯利是图才正常。
“可以!”
夜里也不会下雨,只是比白日稍稍凉快几分。所以,住不住屋子里真没那么重要。
住屋子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有个院墙,心里要安心几分。
村里没有空屋子,即便有村民离开此处,屋子也被后来的人占了。
夜色下,周围的山峦隐约可见,关于望山观风水,温云起也习过一些,此处确实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水,但想要用最少的力气挖水,还是得寻一个合适的地方。
“先睡,明早上再说。”
等到了白日,再挑个合适的地方挖水。
*
高定财兄弟俩往前走,自然也看到了那三百文一桶的水。
一得知价钱,孔氏险些气得跳起来。
“你们这也太黑了吧?卖这么贵的水,拿去买棺材吗?”
她习惯了刻薄,这一张口,卖水的所有人脸都黑了。这个世道活着特别艰难,天天都在死人,诅咒也更容易应验。
以防有人抢水,此处有十来个大男人。
眼看情形不对,高大伯急忙道歉,飞快拉着孔氏离开:“你觉得贵可以不买,人家也没逼着你买,你何必说话那么难听?”
孔氏也知道自己是冲动了,可是当着儿子儿媳的面被训,她只觉面上无光:“好你个高定明,老娘从嫁给你就一直辛辛苦苦帮你高家干活,花钱在娘家,赚钱在婆家,还拼了命给你生了这么多孩子,家里好吃的全都紧着你和孩子,如今你孙子都有了,不说好好待我,反而怪我说话难听。你的良心呢?这不是当年跪在我孔家求我嫁给你的时候了,好对我打骂了,你是仗着我爹娘不在,没有人压制你了,所以你敢忘恩负义……”
高大伯耳朵都麻了。
“你有那力气,还是省着赶路吧。”
高定财也不愿意买三百文一桶的水,因为那水特别浑浊,问及水的来处,卖家又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
面对杨氏询问,高定财随口道:“那水不能要,都快要到县城了。最多就是辛苦一些排排队……三百文一桶,我呸!留着自己喝吧!”
高大伯深以为然。
当面对着卖五百文的摊子,杨氏有些受不了了,让高定财去和卖家讲价。
人家一副爱要不要的态度,加上那水远远比不上他们在大井里打的,高定财没买,气冲冲走了。
杨氏:“……”
她温柔地询问:“怎么了?”
高定财咬牙切齿:“这水是天生地长的,想要我花钱,美不死他们!我就不买!”
第131章 逃荒路上的兄弟
高家兄弟都以为, 越靠近县城,水会越便宜,甚至可能不要钱。
一路的水越卖越贵,高大伯问得都想掉头去买那三百文一桶的了。
他们之前一家只得了三瓢水, 靠着积攒在竹筒里的那点一路走到现在, 渴死人不至于, 但真的要熬不下去了。
等到了县城之外, 得知水是众人挖出来的, 并且水井不大, 只是一个小水坑,出水极少,一桶水要买三两银子。兄弟俩都一脸麻木。
大光和大根看见这情形,心都凉了。
“要不我们回去买三百文一桶的?”
算起来也就走上半天,来回一天的路程而已。
杨氏心里特别烦躁, 她早在看见三百文一桶的水时就已经不想忍耐, 实在是太渴了。这会儿三两银子一桶,她直接掏了银子。
“财哥,我渴死了无所谓,但是看不得孩子受罪,你还是去买点水吧,咱能不能合着买一桶啊?”
高定财眼睛一亮, 如此就只花一两半就能喝上水, 兄弟俩碰头一商量,高大伯很舍不得银子, 可再没有水,命都要没了。到底还是点了头。
一家半桶水,只够高大伯家中每人分上几口, 他们甚至都等不及烧水,直接就喝了那浑黄的水……卖水的人说了嘛,他们从地里舀出来的,可以不用烧。
分喝完了一桶水,众人才算恢复了几分精神。
有许多人买不起那三两银子一桶的水,又悄悄跑去打听消息,然后也得知了丰收村。
知道的人多了,这事不算秘密,上茅房的高大光得知此事,回来就说了。
听说那边的水便宜,三驾马车立刻归拢,连夜赶了过去。
*
温云起天蒙蒙亮就起了,转悠了一圈,选择了一块比较宽敞的地里,他拿了锄头就开挖。
高志鹏也来帮忙。
这一路实在太过疲累,等到赵家人和杨大林起身,兄弟俩已经挖出了半人高的坑。
赵斌取了锄头就来帮忙。
杨大林也拿上了家伙什。
温云起见状,叹口气道:“舅舅,要不我们还是分开挖吧。”不等赵斌说话,他手一指远处的遍地大坑,“挖了也不一定有水,有水也渗出得特别少,舅舅不信,可以去看一看。早上我去瞧过了,能挖出水来的,也只够几个人喝。”
听到这话,赵斌心中一凉。
他扛着锄头跑了一趟,杨大林不太信,也跟着转了一圈。
果然,整个村子周围都是大大小小的坑,里面湿润的都少,大多数刨了两丈多深还是干土。
即便有水的坑,边上有不少人守着,对二人很是戒备。而坑底几乎没有水,赵斌厚着脸皮问了问,得知一碗水都要等上半个多时辰。
问了好几个有水的坑,都是差不多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