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倾碧悠然
一听这话,沈氏又想起来女儿被人下了药,险些清白性命都不保之事。
她看了一眼年轻后生,心里实在是不愿。可女儿的话不无道理。
林盛昌也不答应这门婚事,看见柳正阳长相气质都不错,他心里特别烦躁。安逸的日子过久了,心里生气,面上就带出了几分。
沈氏眼角余光瞥见男人的神情,沉声道:“听说你家里只有一个母亲?”
温云起立即道:“除了我娘,还有个妹妹。”
沈氏又问:“听说你最近新买了间铺子?”
“是。”温云起直言,“那是姚家给的赔偿。”
之前定过一次亲的事情肯定瞒不住沈氏,与其让她从旁人口中听说以后生气,还不如自己承认。
沈氏皱了皱眉,这也是她不答应婚事的原因。听说定亲一年多,期间还经常相约出游,知道的都说二人感情不错。她想了想:“你想娶我女儿?”
温云起再次答:“是,我会好好对待沈姑娘。”
“怎么个好法呢?”沈氏上下打量他,“如果我让你把你刚得的那间铺子放在她的名下,并且写一张契书,表明成亲以后绝对不会动用妻子嫁妆。行吗?”
温云起一点都不为难:“行啊。”
林盛昌冷哼一声:“你要真的做得到才好,别信口雌黄。”
按照常理,除非是对姑娘爱到了骨子里,不然,都不会答应这么离谱的约定。
林盛昌眯起眼:“再添一条,若是婚事能成,以后你们俩生下来的孩子都随岳家姓。”
温云起好奇:“姓林?”
沈氏狠狠瞪了一眼林盛昌:“不用姓林。”
甚至不用姓蒋,也不用姓沈。
无论蒋家还是沈家,都不缺传家的麒麟儿。她故意提及孩子的姓氏,只是想试探柳正阳而已。
沈文思摇着她的胳膊撒娇:“娘,你就答应了嘛。”
早在一行人进门时,温云起就看出来,沈文思很在意沈氏的态度。
而沈氏……是真的疼这个女儿,不忍心让女儿为难,被这么一摇,邦邦硬的心就软了,无奈道:“别这么急,约个时间,两家的长辈先见一见。”
林盛昌气急了,起身拂袖而去。
林继宗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有些无措。
沈氏很不客气:“你不去追?不管追不追,先离了我们母女跟前,看了你就烦。”
林继宗临走前,还对着沈氏一礼。
“那儿子先走了。”
沈氏并未因为林继宗的态度而有所软化,脸色还是一样的冷硬,回过头来看向温云起:“你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随妻姓?”
温
云起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
柳正阳的父亲那代是兄弟二人,到了他这一代,柳大伯生的两个儿子都姓了陈,柳家只剩他一人……虽说温云起不在乎断子绝孙,但柳家在乎,柳正阳在乎。
“第一个孩子姓柳,其他的随意。”
原以为沈氏会生气,她态度自若,看向女儿:“不后悔?”
沈文思颔首:“娘,他不会让我输。”
沈氏觉得眼前这一切似曾相识,十多年前她也在自己的双亲面前如此保证。结果,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情郎也跟换了个人似的,夫妻两看两相厌。
她叹口气:“后天中午,就在这里见。行吗?”
温云起对于沈氏轻易就答应了两人的婚事,觉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沈文思经历了这么多,她真心想要办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人心复杂,想要让一个人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不容易,但对沈文思而言,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见了一面,两家对婚事达成共识,三人一起下楼时,沈氏对待温云起虽然还有些淡淡的嫌弃,但当着外人的面,对他态度挺温和。
温云起有些明白她的想法,她可以嫌弃自己的女婿,但旁人不能。亲自送母女俩上了马车离去,他才往回走。
回到家中,姜氏得知婚事已成,沈家母女要见她时,心里特别慌。
“我有几套衣裳,可都穿着见过姚家人,要不要重新置办?”
“当然要。”温云起带着姜氏和柳小婉去街上置办行头,还抽空去了一趟柳家的铺子里,告诉了柳大伯两家长辈要见面的事。
柳大伯迫切地希望侄子能够搭上沈家,但他心里清楚,家世悬殊太大,婚事很大可能会不成。
没想到还真能成,还这么快就有了消息。
柳大伯满心欢喜:“后天中午是吗?行,我腾出时间来,到时你们在家等我,我带上马车来接你们。对了,你大伯母也一起,咱们这边的长辈多,也显得对这门婚事格外郑重。”
当初和姚家见面时,陈氏也出面了,待人一向冷淡的她那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落下过。
没法子,求娶求娶,两家谈婚论嫁,但凡男方有诚意,就得表露出求的态度来。对女方和女方的长辈如何热情都不为过。
由此也可以看出,陈氏平时不爱与柳家母子三人来往,但到了关键时候,她也绝对不拖后腿。
对于陈柳两家而言,这是件大喜事。他们还想着婚事没定下先不要往外透露,省得婚事出了意外再让人笑话。结果,就在第二日,距离两家见面还有一日,关于沈家姑娘要嫁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后生的消息就传开了。
柳正阳长相气质都不错,但在这城里长得好的年轻后生很多很多。而除了长相和气质,如今的温云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
别人提起他,只记得他是姚家的前未来女婿。
果然,随着两家要定亲的消息传开,关于柳正阳和姚三姑娘之间的二三事也在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之前姐妹错嫁之事,再次被人提及。
众人嘴上没说,心里都认为这个柳正阳是个特别擅长钻营的后生。
无论男女,但凡退过亲,名声都会受些影响。再谈婚论嫁,可能都不如先前的人家。
但柳正阳却一跃成为了沈家的女婿……他应该是个很聪明的人。
*
姚东家听说这事时,正在自家的书房里,他没有看账本,而是在发脾气。
夫妻俩正在谈论关于大女儿的亲事,白氏这些天心力交瘁,整个人都苍老了几岁,尤其是看到庶女回娘家时小夫妻俩甜甜蜜蜜的模样,她心头窝了一团火,替女儿可惜的同时,又恨毒了庶女。
白氏心里一窝火,又想找地方泄愤,她收买了庄子上的丫鬟,想要对姚红梅的姨娘出手。
结果被丫鬟背刺,转头就告到了姚东家那儿。
此时姚东家训斥了妻子一番,还打算将大女儿的去处定下。原是打算不管大女儿愿不愿意,都直接定给柳正阳。
白氏不愿意,姚东家还发了脾气,说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两人正在争执,管事得了消息前来禀告。
听说柳正阳即将定亲,还是沈家的女儿,夫妻俩都沉默了。
半晌,姚东家气道:“让我说你们什么好?你说我乱点鸳鸯谱,害自己的女儿。难道那沈家也会害自己闺女?”
白氏哑然,心里也有些迟疑。
但凡有人争的东西,一般都是好的。难道柳正阳真是个不错的女婿人选?
别说白氏了,就是姚东家自己,先前对柳正阳是可有可无,执意把大女儿嫁给他,一是因为母女俩天天在家吵,吵完了还哭,特别烦人。他觉得定下婚事后,母女俩应该就会消停了,柳正阳是现成的人选,直接就能定。
二来,柳正阳拿走了一百五十两银,转头就买了一间铺子。如果两家结亲,这东西等于是给了自己的女婿,也不算是落到外处。
姚家给女儿一百五十两银子做压箱底……说出去他面上也有光。
现在好了,迟了一步,看好的女婿被人抢走了,银子也没了。
姚东家是绝对不敢和沈家相争的。
“你走吧,我要歇会儿!”
白氏心里乱糟糟的,也没回房,先去找了女儿。
“柳正阳定亲了。你还不愿意,人家娶了沈家的女儿。”
姚娉婷满脸惊讶:“就凭他?”
白氏叹气:“你是对他有偏见。那是你爹亲自挑出来的年轻后生,不嫖不赌,也不好色,为人正派,最重要的是能干……”
姚娉婷皱了皱眉,她从来就看不起柳正阳,不过,听到他和沈家的姑娘定亲,她心头又有些不舒服。
“别说了。人好不好,我和他之间都没了可能。”
白氏眼圈红了:“以后你怎么办啊?”
关于姚家的闹剧,这几天城里到处都闹得沸沸扬扬。别说姚娉婷不敢出门,就是白氏,都没脸见人。
姚家对外说那是天意如此,姚许两家天赐良缘,实则内情大家都清楚。那就是庶女不满意自己要嫁入普通人家,想方设法夺了嫡姐的婚事。许家也忒不讲究,人错了赶紧换回来嘛,还将错就错。
别说白氏怀疑两人早已暗中往来,听说这场闹剧的人,都没几个人会相信那二人是清白的。
简直一点脸都不要了。
偏偏新婚夫妻二人一点都察觉不到旁人在笑话他们,或者说,两人脸皮厚到不将旁人的目光放在心上,成亲才几日,已经相约出游了三回,一副蜜里调油的样子……如此嚣张,许家的长辈竟然也不管。
姚娉婷听到母亲这话,心里格外烦躁:“婚姻大事该听从父母之命,你问我……难道要我自己去街上寻男人?”
母女俩再次不欢而散。
不过,关于姚娉婷的婚事,一家人还是放在了心上。姚东家原先是打算让女儿在后院待上半年,等这一阵风头过去再谈婚论嫁,可是母女俩天天哭天天闹,他也顾不得女儿的前程,私底下拜托了媒人……还是尽快定亲的好。
当然了,到底是亲生女儿,如果姚娉婷嫁得不好,姚东家面上也无光,他给了媒人一大笔赏钱,还承诺只要能帮他找到合适的女婿,他还会给一笔谢媒礼。
*
到了柳沈两家见面的日子,明明约的是中午,柳大伯天亮不久就坐着马车去了柳家。
马车里坐着他们夫妻,身后还跟着一架空马车。
到了柳家后,妯娌二人坐一起,叔侄二人坐一起。
柳大伯挺紧张的,挺凉爽的天气,他额头上都是汗。
等真的到了雅间,他就不慌了。
从一个穷小子做到陈家主,柳大伯不光人聪明,还是个稳重的性子,无论心里多慌,面上都一派镇定。
距离约定的时辰还有一刻钟,柳大伯下楼站到了酒楼外,一看见沈家的马车出现,立即迎上前。温云起被他拉着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