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木禾
苏喆也是个妙人,许怀义热情,他比许怀义更热情,那亲热的嘴脸,活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
“苏七少!”
“许兄!”
“哎呦,多日不见,七少风采更盛,令人见之忘俗。”光身上这些东西卖一卖,换来的银子就够生活一辈子了,确实能忘记种种俗事儿。
“哈哈哈,许兄客气,小弟一身铜臭之气,哪里比的了许兄大才?许兄今日的风采,真是叫人钦佩至极、甘拜下风。”
“七少过誉了,我就是瞎折腾,哪里有啥才气可言啊,都是大家伙儿捧场支持,这才勉强撑起了架子……”
“许兄太谦虚啦,如今学院里,还有谁不知道许兄的大名?又是号召捐粮,又是组织人手去城外执勤巡视,这等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就是有,却没有许兄的仁善,肯第一个站出来,为灾民费心费力的谋划,如此高义,小弟佩服佩服,心向往之啊,恨不能能跟随在侧,也为灾民尽一点绵薄之力……”
许怀义痛快的道,“好啊,七少有这份心,我们欢迎之极啊,哈哈哈……”
说完,还冲其他几人挤挤眼,“是不是啊?”
李云亭冷着脸“嗯”了声。
王秋生笑道,“怀义所言极是,诚挚欢迎七少加入,您看,是捐粮还是捐银?还是也想参加执勤队伍?我帮您登记一下名字就行。”
赵三友起哄,“对啊,欢迎苏七少,苏七少家大业大,只要肯出力,一定能救助更多的灾民,这可都是福报啊。”
能免除你苏家被天打雷劈。
孟平张张嘴,没敢吭声。
苏喆听完这一通话,依旧笑如春风,大冷的天,摇着一把扇子,妥妥的富贵风流俏公子,“好说,好说,粮食有,银子也有,不过呢,我的意思,是想跟你们一起做事,加入你们五壮士小团队。”
这话出,气氛诡异的默了一瞬。
王秋生等人是没想到苏喆会直接把话挑明,之前不是没人想来摘桃子,但有孙钰这杆大旗在,都是拐弯抹角的试探几句,见他们不松口,也就罢了,反正捐粮或是执勤,也都能露脸,还省事儿呢,操持这些活儿,繁琐的很,最后未必能捞到啥好处,所以,虽羡慕,却也没那么眼馋。
但苏喆这反映,可就是真想要了。
其他人不吭声,都看向许怀义,许怀义没咋纠结犹豫,就点头了,“行啊,七少不嫌咱们庙小,欢迎之至。”
闻言,倒是苏喆愣了下,“真的?”
咋不按套路出牌啊?他原本还想了一大堆的话等着说呢,现在倒好,都用不上了。
许怀义点头,“当然是真的,不过丑话咱得说前头,这活儿琐碎又麻烦,干好了,不一定有功,但干不好,肯定挨骂,说不准名声都得搭进去,你可想好了,进好进,半道要是撑不住走,那可不体面呐。”
苏喆拍着胸口道,“放心,小弟也是吃过苦的,不怕麻烦琐碎,肯定能撑得住,许兄只管差遣,绝不给诸位兄弟拖后腿。”
许怀义鼓掌,“好,那就欢迎苏七少加入咱们精武学院赈灾筹备会。”
第249章 大手笔一更
赈灾筹备会?
听着有点怪,但苏喆并不在意,他想要的,是加入,而不是质疑,虽然目前这个赈灾筹备会看起来就是个草台班子,一点不严肃正经,很多人不以为然,还瞧不上眼,但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就做到这个地步,绝对大有潜力。
这时候还端着架子,那是傻。
跟做生意一样,眼光看得远的,先下手吃肉,后下手的只能捞点汤喝。
“多谢,多谢……”苏喆笑眯眯的拱着手,一副入会后与有荣焉的欢喜样子,“小弟定为筹备会鞠躬尽瘁,必不让许兄和其他几位学弟失望。”
一声许兄,一声学弟,可见亲疏远近。
李云亭冷着脸,惜字如金。
王秋生心宽通透,也不会计较。
只赵三友哼唧了声。
许怀义只作听不出来啥区别,比苏喆笑得还像狐狸,“好说,好说,那七少打算为咱筹备会干点啥呢?”
不能光打嘴炮啊,鞠躬尽瘁得体现在行动上。
他暗示的那么明显,苏喆焉能不懂?作为商户子,面对那些权贵时,被拐弯抹角索要钱财好处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早就习惯,内心憎恶,面上却能笑如春风,可此刻,却不觉厌烦,还给的相当情愿。
“小弟不才,就先捐一万斤粮食,一万白银吧。”
轻飘飘的语气,仿佛捐的不是一万斤、一万两,而是一斤一两。
许怀义慕了,啥时候他也能有这般挥金如土的豪气和潇洒啊?“哈哈哈,七少真是敞亮,我代灾民们先行谢过七少的慷慨仁善之举。”
说完,一本正经的弯腰行了个大礼。
甭管人家真诚不承真诚,银子和粮食是真的,那就当谢。
苏喆上前把他扶起来,“许兄客气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啊?”
许怀义感慨道,“七少的举手之劳,却能救助无数的灾民,免于他们饥寒交迫啊,这是大善,不止要挂齿,还得让子孙后代都记着你的恩德呐。”
苏喆笑得越发灿烂,嘴上一个劲的道,“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小弟也是有私心的,为家母家父祈福,小小诚意,不当的说……”
许怀义意味深长的道,“好人会有好报的,你的诚意,帮到了灾民,老天爷一定会看到的。”
苏喆眨了眨眼,“真的?”
许怀义一脸信誓旦旦,“当然,做了坏事,老天爷都知道,还为此降雷示警,没道理做了好事,他老人家就视而不见啊,自是看在眼里、记在功劳薄上,等攒够了功德,就可以降下福报了。”
苏喆默了下,再次问,“你还真信这个啊?”
他问的声音很轻,带着点试探和小心翼翼,还有那么一点不可言说的敬畏。
许怀义重重点头,“当然信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老祖宗既然传下来这话,肯定是有道理的。”
苏喆,“……”
这一刻,口粲莲花的他,竟然语塞了。
许怀义又道,“再说,我是亲眼见过佛光普照的,还有梵音唱颂,我还能不信佛、不信天?”
苏喆喃喃道,“对啊,你是湖田村的人,是见过大场面的,这么说,这世间是真的有神鬼了?”
“嗯,有,就算你不信,也要怀有敬畏之心。”
“你说的对……”
其实他现在就有点信了,不然那些神迹都怎么解释?尤其昨晚的电闪雷鸣,他当时也亲眼目睹了。
打雷闪电不稀奇,可稀奇的是只在昌乐侯府的头顶上啊,还能不诡异?但凡还能有别的可能,昌乐侯那老狐狸也不会割肉放血去救助灾民了。
想通后,苏喆做了个冲动的决定,“我再捐两万斤粮食,两万白银,家里还有些旧的被褥衣服,回头我也让下人收拾出来,届时分给灾民们御寒。”
许怀义忙不迭的道,“好,好,好,七少对灾民们的拳拳之心,真是令人敬佩感动啊,你放心,老天爷也肯定会欣慰的。”
苏喆闻言,立刻笑得像是已经被老天爷奖励了一样,“希望如此吧。”
其他人就默默看着,谁也不插嘴。
等到苏喆摇着扇子,心满意足的离开,赵三友才不解的自言自语,“都说苏喆精的像猴一样,谁也甭想占他的便宜,今天是咋回事儿?掏了一回银子不够,还又加了一回,冤大头当上瘾了?”
许怀义煞有其事的反驳,“啥叫冤大头?人家七少这是在行善积德,为父母祈福,这是仁厚之举,是正义之举,是值得大力肯定和提倡的,你咋还取笑上了?你这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啊,得继续磨练。”
赵三友,“……”
是他脸皮还不够厚、心不够黑吧。
王秋生笑着冲他拱拱手,“佩服,佩服。”
许怀义坦然笑着拱手回应,“都是为了灾民。”
是啊,都是为了灾民,他们又不会中饱私囊,为己谋利,所以不管怎么忽悠苏喆银子,也问心无愧。
孟平则有些担心,低声问,“苏七少要是等会儿明白过来,会不会反悔啊?”
许怀义道,“放心吧,三万斤粮食,三万白银,对咱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对人家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哪值当反悔啊?不要面子吗?”
“那要是羞恼成怒呢?”
“也不至于,他这人心胸还凑合,再说作为首富巨贾,深谙生意之道,赔了赚了都是常事儿,若是整天患得患失输不起,那指定也赚不了大钱。”
孟平若有所思。
“走了,走了,忙活了一天,吃饭去!”许怀义招呼着几人去食堂,“今天我请客,多谢大家伙儿义无反顾的站在我这边。”
他早上刚拉起摊子来时,其他人都当成个乐子,并不觉得他能办成事儿,但李云亭、赵三友、王秋生,甚至胆小的孟平,都毫不犹豫的支持他,帮着他一起操持安排,这才渐渐撑住了,没变成个笑话。
赵三友哈哈笑道,“说谢多外道,好兄弟不就不该这样?朋友有事不帮忙,那还算啥朋友?”
王秋生附和,“言之有理。”
李云亭没说话,却给了许怀义个“感谢纯属废话”的眼神。
许怀义,“……”
说句客套感性的话,还要犯众怒不成?
第250章 赈灾方案二更
几人去食堂可着贵的菜点了一桌,许怀义付的钱,吃饱喝足,回到寝室后,他先把木炭点着,一时半会的屋里也暖和不起来,不过守着炭盆,倒也不是很冷,他伏在桌案上,继续修改完善赈灾方案。
孙钰既然顶着压力,把事情交给他负责,那他就绝不能掉链子,给孙钰脸上抹黑,不然,拜师很可能会成为个笑话。
所幸,赈灾的事儿,后世很常见,他也经历过好几回,有成功的案例可循,更有执行经验,所以不至于一头雾水、手忙脚乱。
李云亭坐在一边,翻动着篦子上的栗子和红枣,随口问,“你为什么应下苏喆加入进来?苏喆背后代表的是谁,你很清楚。”
许怀义解释道,“他就算有目的,也不过是替二皇子刷声望,但对灾民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的肉,咱还能拒绝?再说,有他在,以后会省不少麻烦,那些权贵子弟,看在二皇子面上,不敢闹腾太过,到时候,就由苏喆带那支队伍。”
李云亭又问,“你就不怕费心劳力做的这些……以后都成了二皇子的功劳?为他做嫁衣,你甘心?”
许怀义不以为意的笑道,“要是二皇子愿意赈济灾民,我把所有功劳都给他都行,我做这些事儿,不是为了攒功劳出风头,我就是为了帮一把灾民,难道你也不信我?”
李云亭毫不犹豫的道,“我信。”
“所以啊,他要功劳就给他呗,我没有不甘心,只要他真心实意的怜悯那些灾民,愿意帮他们就行。”
“我不如你。”
“哈哈哈,我没你以为的那么豁达,我只是看的明白,我现在啊,稍稍露露脸可以,但若出的风头太大,那就是祸不是福了。”
李云亭心里一震,“孙师傅肯定会护着你。”
许怀义淡淡笑道,“师傅对我确实不错,但再好的关系,也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对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