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133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顾欢喜只得忽悠,“上次怀义回来,就含糊说了几句,后来慧信大师不是为灾民祈福了吗,同时间昌乐侯府里雷电交加,被视作是上天示警,昌乐侯为了平息这件事,自是要筹粮救济灾民,那其他跟他同朝为官的人,还能不跟随?便是怀义就读的书院都有所表示呢,众志成城,灾情自然可解。”

  扈村长喃喃道,“对,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这是……”

  “如今不是都在传慧信大师的那句‘救助灾民可以为自家祈福’的话吗?我也想尽些心意,为孩子们祈福,求个平安顺意,这次先去打探一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捐些粮食出去。”

  “喔,喔,祈福好,应该的……”

  扈村长让人把拦在村口的栅栏搬开,不过,到底还是不太放心,又喊了大孙子来,坚持让扈英杰陪着一道去。

  真有个状况,多个人也多分安全保障。

  顾欢喜不好拒绝,道谢应下。

  出了村,马车速度快起来,大概半个时辰,便远远看到了高大巍峨的城门,卫良勒住缰绳,迫使马停了下来。

  “太太,前面人太多了。”

  顾欢喜已经从窗户里看到了,具体多少,不知道,或许不止这一处,毕竟据说如今京城的灾民有数万,赈灾现场,为了不乱套,最好还是分开为好,他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便是占据了一块田地,地里的麦苗早先就被饿急眼的灾民们拔出来吃了,如今光秃秃的,只有乌压压的人头。

  好在,队伍还算有序,没有发生什么推搡打斗的画面。

  前面扎着几个棚子,棚子里架着几口大锅,锅里的粥翻滚着,散发着阵阵粮食的香气。

  马车不敢靠的太近,只隐约听到些喧哗声。

第260章 施粥二更

  顾欢喜目力有限,只模糊看到有人在灾民中穿梭,维持着秩序,甚至还能隐约听到呵斥声,但到底是不是精武学院的人,她完全无法肯定,便吩咐卫良,“你下车,走近去看看,里面有没有精武学院的学子。”

  卫良就是一根筋到底的人,“太太,老爷不准奴才离开您左右。”

  “我就在车里,不会有危险,这不还有扈公子在吗?你只管去,看两眼就回来。”

  “对不起,太太,老爷说,一旦出了家门,不准离开您三米之外。”

  “……”

  对这种倔头倔脑的人,顾欢喜还真是一点办法没有,好在扈英杰跳下车解围,“我去吧。”

  “好,那辛苦了……”

  扈英杰大步离开。

  顾欢喜见他走近后,正巧有人从那片人山人海中出来,扈英杰再寡言,也知道抓住机会,便凑上去说话,隔得远,她自是听不清俩人说了啥,只能耐心的等着。

  顾小鱼也趴到窗口这里往外看,眼神复杂,夹杂着怜悯、无奈、悲哀、释怀,种种情绪,在心底激荡翻滚,让他不由喃喃道,“娘,这算是好事儿吧?”

  顾欢喜点了点头,“救助灾民,自然是好的。”

  哪怕不是诚心,结果总归没错。

  “可是,可是,却要被逼到天打雷劈的份上,那些人才肯正视赈灾的事儿,也才肯出力出血,这又是何其悲哀?”

  这话,顾欢喜属实不好接,只得道,“不知全貌,不予置评,或许,朝廷也有其无奈之处,有咱们不知道的权衡。”

  顾小鱼低语,“终究是失责……”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吧。”倒不是顾欢喜为当今皇帝找补,而是根据原主的记忆,当今登基时,也不失一位明君,也曾励精图治,便是在潜邸为太子时,就有仁爱百姓的好名声传出,这些都做不了假,原主见识有限,或许会被蒙骗,但其父顾帧可不是光会读书的迂腐之辈,他也称赞过当今建兴帝,有望开创盛世,所以如今朝廷不作为,也许并未是他一人之过。

  顾小鱼眼底燃起几分光亮,只是想到什么,又倏的熄灭。

  这时,扈英杰走了回来,离着窗户很远就回话,“确实有穿着精武学院长衫的学子在维持秩序,人数还不少,颇有些声势,灾民们暂时还算安分,只是有些着急分粥,熬粥的棚子是昌乐侯府搭建的,我不便走近看,问了个人,对方说,那粥熬得还算粘稠,并没有用米汤水糊弄。”

  有的人施粥,舍不得放太多粮食,熬出来的粥清汤寡水,压根不顶饿,纯属敷衍了事儿。

  看来昌乐侯府的确被唬住了,老老实实的赈灾。

  “有看到阿鲤她爹吗?”

  “没有,我问的那人说,赈灾现场有好几处,不少高门大户都扎了棚子施粥,据说因为善人太多,还要排序轮流着来,不然城门外都摆不开那么多棚子,精武学院也是其一,但准备的最齐全,除了施粥,还在现场熬药,请了大夫坐诊,所以那一片是灾民聚集最多的,我猜,许三哥应该在那儿执勤,你要过去看吗?”

  顾欢喜自是想去看的,但还没有自大到能掌控眼下状况的程度,万一起了乱子,她能带着闺女躲进房车,其他人呢?

  所以,她还是量力而行的摇摇头,“算了,在这里看看就行,再往前走,风险太大,谁知道会出什么状况。”

  卫良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扈英杰不意外,毛遂自荐,“那还是我一个人过去看看吧。”

  “不用,太危险了。”

  “除了精武学院,还有京兆府,五层兵马司,都派了人来,应该不会出问题,我去去就回。”

  说完,就转身走了。

  顾欢喜拦都拦不住,不由苦笑,这也是个倔头倔脑的。

  扈英杰离开后,不远处的那些棚子里,开始施粥了,人群躁动起来,便是有人维持秩序,隐隐也有几分不安。

  顾欢喜当即道,“卫良,掉头,离着再远一些。”

  真有事儿,跑也来得及。

  卫良立刻跳上车,驱赶着骡车,掉转了头,往前赶了一小段路。

  “停下吧。”

  “是,太太。”

  这会儿再看,施粥现场已经勉强控制住了,虽然还有些乱哄哄的喧闹,夹杂着孩子的哭声,好在,没有人动手。

  灾民排成长长的几列队伍,往前移动的速度还挺快,大概是怕后面的等急了闹事,所以负责舀粥的人手脚都麻利的很,一人一大勺,不偏不倚,分到粥的灾民便立刻退出人群,各自找地方喝。

  没人敢省着喝,唯恐被抢,等到不烫了后,皆是一番狼吞虎咽,只有吃进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这是灾民们最深刻的领悟了。

  有人敲着铜锣,扯着嗓子喊,“领过一次的不准再排队,一旦发现,严惩不贷,都别急,也别抢,下午还有,刚才的粥熬得咋样,你们也都看到了,皇恩浩荡,昌乐侯爷心怀慈悲,捐出二十万两白银筹措粮食救济灾民,这些粮食足够让你们吃几个月的了,其他贵人也有捐粮,在旁的地方都扎了棚子施粥,所以,不用担心会再饿肚子了。”

  这话还是有些效果的,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民心的作用,人们躁动的情绪,逐渐缓解了,不过,对食物的渴望依旧不减。

  “哐哐”的铜锣声再次响起,还是刚才那大嗓门,又高声喊道,“马上入冬了,睡在荒郊野外,终究不是个事儿,被冻出毛病来,光有吃的也没用,所以,尽快到村里安置下来才是正经,有想去村里落户的吗?有的话,赶紧去城门口找京兆府的人办理相关手续,免费的,不收任何银子,只要愿意到村里扎根落户,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粮食,这样就不用来这里排队领粥了,可以安稳的过日子……”

  这话的威力很大,不少灾民都纷纷围上去问。

  顾欢喜自是听不到,但她猜得到,无非是问可以领取多少,房子和田地咋解决等等,而京兆府能给啥?除了粮食,和同意开荒种地外,其他的补助是没有的,这政策有吸引力,却也只是针对身上还藏着银钱的灾民,那些身无分文的,家里没了壮劳力的,是不敢去村里落户的,分了他们粮食,他们也保不住啊。

  所以,这一步,只能劝退一小部分,至于安置大多数灾民,就得看第二步了,顾欢喜见过许怀义写的方案,第二步更靠谱些,就是不知道户部能同意不。

第261章 盲目崇拜一更

  这会儿,许怀义却无比确定,户部定会同意他写的方案中的第二步,无它,他所在的赈灾现场,当京兆尹的衙役敲打着铜锣喊完那些话后,围上去打听的不少,真正动心的却并不多。

  他估算了下,能有两成都算是好的。

  当然,剩下的八成,也不都是不敢或是没能力去落户,也有一些还打着等开了春,再回原籍的打算,自是不想在附近村里扎根,毕竟老家还有房有地,不是那么舍得撇开的。

  他夹在灾民之间,不光维持秩序,还不时的帮人解决一下困难和矛盾,忙的啥也顾不上,便也没发现扈英杰。

  扈英杰倒是看见了他,但见他忙成那样,也不好上去打扰,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又找了几个人问了两句,便转身走了。

  顾欢喜等到他回来,问道,“见到阿鲤他爹了么?”

  扈英杰点头,“他在精武学院扎的棚子里,那一处最为宽敞,不但施粥,还有人在熬药,治疗风寒的,不少灾民去舀了喝,还有个济民堂的大夫在现场看诊,前头排了很长的队伍,看诊和药钱都免费,很多灾民跪在地上磕头,直喊活菩萨,我找人问过,济民堂只管免费出诊,但药钱,其实是由精武学院负责的……”

  这事儿,顾欢喜自然知道,许怀义募捐到的那些银子,没用来买粮食,而是全部用在了药材上,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几万两银子压根经不住消耗,还是得靠户部那边来统筹,他这么做,只是‘抛砖引玉’,灾民们跪地喊几声活菩萨,这就是名声,是民心,有心思的人,定然会有所行动。

  比如那几位有心争储的。

  或许这事儿,要搁在旁人头上,还会不甘被人摘桃子,但对许怀义来说,那简直是恨不得立刻就有人来抢,啥名声民心的,他都不稀罕,只要能帮灾民度过这一难关,背后打什么主意都不重要。

  “我看许三哥挺忙的,就没过去打扰,不过,赈灾现场井井有序,没人打架闹事儿,不用担心。”

  “那就好,辛苦你了……”

  扈英杰硬邦邦的接了句“不辛苦”,忍不住又问,“你还捐粮吗?我觉得这次赈灾还挺靠谱的,要是想捐粮为孩子祈福,可以直接拿给许三哥,那样就能保证粮食可以用到灾民身上了。”

  顾欢喜点头,“下午,让卫良送来吧。”

  该看的看了,想拍的也拍了,照这状况发展下去,解决灾情指日可待,顾欢喜如释负重,让卫良赶着骡车回村子。

  到村口时,便见好多人等在那儿。

  顾欢喜无奈,只得从车里下来,上前几步,给几人见礼,徐村长,许茂元,还有扈村长,高二叔等人,都是长辈,她再坐车里,属实不合适。

  几人等在这里,自然是想跟她打听赈灾的事儿,寒暄两句,便纷纷问起来,顾欢喜一一作答解释。

  听说灾情能解决后,大家都不由激动起来,像许茂元这种感性的,甚至喜极而泣,徐村长也失态的红了眼眶,一个劲的喃喃,“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有愿意站出来,扒拉灾民一把的了……”

  虽然晚了,但终归是来了。

  若是早一点,他们也不必千里迢迢、舍家撇业的逃荒到这里,他们算是幸运的,那些不幸的,已经成为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

  高二叔更感兴趣的是,“怀义在赈灾那儿维持秩序?代表他们精武学院?”

  顾欢喜点了点头。

  高二叔高兴的抚掌,“好小子,越来越出息了……”

  这才去了学院几天啊,就混出头了,而且,那所学院七成都是权贵子弟,这都能让他抢到机会,本事可见一斑。

  果然,没错看他。

  这要是再让他们知道赈灾的事儿,还是许怀义一手策划张罗的,那还不得更把他捧到天上去?

  顾欢喜替许怀义谦虚了几句,一点不揽功。

  但任凭她说的再低调,也打消不了其他人的激动,他们似乎就是认定了许怀义是个有能耐的人,好像他干出啥惊天动地的事儿都不稀奇一样。

  特别的盲目崇拜。

  顾欢喜重新坐进马车里时,讪讪心想,许怀义这都发展起一拨事业粉了,得亏不知道他背地里做的那些,不然,还不得更狂热?

  到了山脚,骡车再次停下来。

  路边站着仨人,焦大夫跟江墉,还有江墉的老仆,焦大夫跟江墉在说着什么,看到骡车,才停下说话。

  顾欢喜不得不再次从车里下来,上前行礼。

  顾小鱼紧随其后。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