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 第137章

作者:东木禾 标签: 穿越重生

  昨晚这冤家喝酒后劲上来,兴奋的不得了,硬是折腾出小别胜新婚的气势,他倒是神清气爽,顾欢喜却是真累,撑着叮嘱了几句,便又睡了过去。

  许怀义吃饱喝足,给媳妇儿掖好被角,裹着件厚实的披风出了门,卫良要跟,被他制止,“守好家就行。”

  “是,老爷。”

  天还黑着,冷风刺骨,上工的村民,却都已经在豆腐坊里忙碌了起来,许怀义去的时候,一溜的房子里都点着蜡烛,灯火通明,大家正埋头干的热火朝天,任是谁看了这场景,都不由受到鼓舞,心生激荡。

  看见他,村民们很是惊喜,纷纷打招呼。

  徐村长最为激动,大步迎上来,“怀义,你来啦?”

  许怀义笑着喊了声“村长叔”,又跟孟二柱、许怀孝寒暄了几句,这俩人此时最忙,正赶着毛驴拉磨,有了豆浆,才能煮开点豆腐,后续的一应豆制品也才有原材料制作,随着豆腐的需求量增大,石磨又多加了两座,一上午都不带停的。

  高壮和刘修文也都来了,围着许怀义高兴的说话。

第268章 扩大生产规模二更

  许怀义喊着他们进了房间里聊,房间里有炭盆,烧的屋里很暖和,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木炭,再也不缺,用起来就大方多了。

  围着炭盆坐下后,徐村长烤着火,先感慨了句,“多亏你们两口子啊,仁义,厚道,一点不藏私,教会大家烧这木炭,今冬不用挨冻受罪了,勤快点儿的,还能拿去卖,给家里多个进项……”

  许怀义摆摆手,“您老说这话就是外道了,一个村里住着,本就该互帮互助的,再说这烧木炭也没多少技巧,就算我们不教,大家伙儿自个琢磨琢磨也就会了,日子能过起来,还是靠各家肯下力吃苦。”

  “你啊,就是谦虚,反正大家都知你们的恩情,你往后有啥事儿,可一定得张嘴,咱们没别的本事,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高壮和刘修文也一脸恳切的附和。

  许怀义笑着客套了几句,把话题转到了生意上,“昨晚,我有几个同窗到家里来吃饭,来的仓促,也没啥准备,就干脆上了个火锅,用的底料就是咱豆腐坊生产的,还有那辣条豆干啥的,他们吃了赞不绝口,其中有个苏少爷,名下有不少酒楼铺子,还有条贯穿南北的商道,他主动提出想合作,我寻思了一下,觉得这是好事儿啊,也想问问你们的意思,觉得咋样,该不该合作?”

  几人听后,一时间都懵了,就像是被天上忽然降下的馅饼给砸中,有种不真实的眩晕感。

  反应过来后,徐村长当即拍着大腿道,“这还有啥好问的?肯定合作啊,人家有酒楼有铺子,还有商道,那以后咱们豆腐坊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愁卖?”

  许怀义笑道,“那确实不愁卖了,他需要的量大,怕是咱们还供应不上人家呢。”

  闻言,徐村长激动的都坐不住了,起身在屋里直打转,一个劲的念叨着,“不愁卖好,要的量越大越好,咱不怕,咱村里,缺啥也不缺人手啊,供应不上,咱们就多招人,加班加点的干呗,多给工钱,还有人不愿意?一天十二个时辰,我以后吃住就耗在这里了,就不信供应不上……”

  许怀义闻言,忙拉着他又坐下,“村长叔,您先别激动……”

  “我咋能不激动呢?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咱可得使劲抓住,不能错过了……”

  “我知道,肯定抓住!”

  刘修文和高壮也劝了几句,这才让徐村长慢慢冷静了下来

  年纪大了,万一激动过度,再闹出啥毛病,可就乐极生悲了。

  高壮试探着问,“怀义,这个苏少爷,他经营的酒楼叫啥名字?回头我去打听一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啊!”

  许怀义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怕坑,显然,这段时间他在外头东奔西跑的找销路,没少遇上坑蒙拐骗的,长心眼了,“水云轩,各地府城,都有分店,名气还不小。”

  高壮瞪大眼,“水云轩?”

  许怀义笑着点点头。

  高壮一时觉得口干舌燥,忍不住给自己倒了碗凉茶喝。

  徐村长好奇的问,“这个水云轩很厉害?”

  高壮以前在村里,也不知道水云轩,现在天天往外跑,哪能还不清楚?他用梦幻般的语气道,“很厉害,背后的东家,据说是咱们大雍首富苏家的少爷……”

  说到这里,猛地顿住,不敢置信的看向许怀义,声音都哆嗦了,“怀,怀义,那个,你刚才说的,你同窗苏少爷,不会,就是我说的那个首富苏家的少爷吧?是一个苏家吗?是的吧?”

  许怀义道,“是一个苏家,他排行七,苏喆苏七少,不过水云轩是他自己的产业,不归苏家管。”

  “我滴个老天爷啊!”徐村长犹如沉在了梦里,恍恍惚惚的,心飘在半空落不了来,“苏家,首富苏家,咱们这是啥运道啊?”

  高壮吞咽了下口水,“是怀义有大运道,能结交上这样的同窗,咱们都跟着沾光了,有苏七少在,我哪还用得着到处去求爷爷告奶奶的看人脸色啊?畅通无阻、四通八达的销路,直接送上门,我滴个亲娘哎,这以后还愁啊,咱只管放开手脚干就是了……”

  只刘修文好奇的问了句旁的,“苏家没分家吧?那家里的少爷名下能允许置办私产?家主愿意?真的不会插手?”

  和苏七少合作,跟和苏家合作,可是俩码事儿。

  许怀义解释道,“这是苏家祖上定的规矩,祖产七成给嫡长子,剩下的儿子们分三成,但早早的,家主会给每个儿子分几个铺子去磨练他们做生意的本事,这些铺子以后的产出,都是私产,以后分家,不受影响,家主也管不得,水云轩就是苏七少自己经营壮大起来的,苏家再眼馋也不会插手。”

  刘修文恍然,“这规矩倒是定的极好。”

  既能保证嫡支的利益,也不会埋没了其他儿子的才干,这样儿子再多,也不会挤破头的去抢祖产,有本事的,另起炉灶就是,反正打下来的家业是自己的,也不怕别人惦记,难怪苏家会成为大雍首富呢。

  等几人都缓过神来后,许怀义说了自己的想法,规模还得扩大,当时盖房子的时候,就多起了好几间,现在都能用上了,至于人手,再从村里招,这事儿,就交给徐村长去办,他对村民最了解,不用担心招到偷懒耍滑的,生产技术方面,还是卫慈把控着,主要的秘方只在她一个人手里,其他人都是分散着,各自学了点皮毛,这样减少了秘方泄露的可能。

  另外,到时候高壮负责跟来进货的管事对接,他只管销售,再提拔一个,来负责进各种原料,除了豆子,各种香料啥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得有专人负责才行。

  徐村长就推荐了孟二柱,一来孟二柱跟许怀义关系好,也不能总在石磨上打转,那没啥前途,二来,孟二柱老实本分,手脚干净仔细,干这差事最合适不过。

  许怀义自然没有不应,不过既然提拔了孟二柱,就不能再落下许怀孝,于是,把他提成了主管生产的管事,以后随着产量增大,安排个管生产的,还是很有必要。

  其他人都没意见。

  如此,豆腐坊的人员配置就算暂时都全乎了,徐村长是大掌柜,兼着管人事,许怀孝管生产,刘修文管财务,高壮管销售,孟二柱算采购,各个部门雏形有了,以后再扩大规模,给他们手底下招人就是。

第269章 谈生意一更

  说到天微微亮,许怀义才走,徐村长把他送出作坊的大门,试探着问,“怀义啊,再招人,是不是得考虑原湖田村的人了?一个不招,面上不好看,扈村长那人,做事周到,咱也不好太那啥了……”

  许怀义随口道,“您老看着办就是,觉得合适就招进来,以后两个村迟早要有融合的那天,不分彼此。”

  徐村长闻言,心里就有数了,“扈村长家的大孙子,我瞧着是个能干的,要不把他给招进来?”

  许怀义想了想,“我先问他一声吧,我那庄子应该弄好了,还打算着,看他愿不愿意替我管庄子呢。”

  扈英杰面冷心热,也有点拳脚功夫,来豆腐坊上工,多少埋没他的才华了,他是想着,以后能不能让他帮着自己带一支护院队伍出来。

  从豆腐坊离开,他接着去了许茂元家,一问,果然庄子已经建好,他最初给的那五十两银子都没用完,还剩下七两多,许茂元的账做的很是精细,一点点的花销都要写上,记了好几页纸张。

  许怀义还能不信他?

  帐也没看,他又把银子给退了过去,一脸恳切的道,“大伯,我最近得忙着去赈灾现场维持秩序,实在没个休息的时候,原先不是打算请干活的人吃饭吗,现在就顾不上了,欢喜得带孩子,只能再继续辛苦您出面给操持一下,看看席面咋安排,具体的,您老说了算。”

  闻言,许茂元自没有不应,大体跟他商量了一下,席面要准备啥菜,给工人发多大红包,定下章程后,许怀义才走。

  之后,他又去刘家看了下那些木制玩具的进度,刘家人不愧是几代做木匠的,活儿做得很精巧,送人毫不寒酸。

  他还去找高二叔说了几句话,高二叔在村里开起了杂货铺子,卖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啥的,也支了个肉摊子,不光家里养猪,还负责替四邻八舍的宰杀,有进山打到猎物的,也拿来他这里收。

  最后去了扈村长家,说了学堂的事儿,学堂也快建好了,选个好日子直接开课就是,束脩要的不多,如今报名的学生可不少,都搁家里等着呢。

  扈村长原本是想等许怀义休息的时候,一块儿见证学堂开课,但听他说最近都没空,也确实不在意,便点头应下了。

  离开时,许怀义才问扈英杰,愿不愿意去庄子上给他帮忙,一个月二两银子,他没说当队长,说的是管事。

  扈英杰听的愣住。

  扈村长惊喜的赶紧推搡他一把。

  扈英杰回神后,却并未一口应下,而是说考虑考虑。

  许怀义也不觉意外,“行,等你考虑好了,就去城门外精武学院那边找我,中午我有空。”

  扈英杰见他脸上并未有恼意,心里一松,点头应了声“好”。

  等他走后,扈村长忍不住焦躁训斥,“这么好的事儿,你有啥可考虑的?一个月二两银子,上哪儿找这样的活儿?”

  说着,声音一顿,不敢置信的问,“你不会是想拿捏他吧?想让他再给你涨工钱?英杰啊,咱可不能太贪心,这事传出去,旁人只会笑咱不识抬举,再说,许怀义那人,也不是你能拿捏的……”

  扈英杰皱眉解释,“祖父,我没有那个意思。”

  拿捏许怀义?他又不是疯了。

  扈村长不解,“那你为啥不干脆应了?”

  “总得考虑一下。”

  “显得矜持?”

  “不是,我是想不通……他为什么突然让我去庄子上当管事,按说,他应该用许家村的人才是,他大伯比我可合适多了。”

  这么一说,扈村长也思量起来,“所以,你是觉得这里头有啥猫腻,才不敢答应他,怕被坑了?”

  扈英杰摇头,“他不是那种人,我相信他,就是好奇……”

  扈村长沉吟道,“你干脆过两天直接去找他问问吧,许怀义为人处世坦荡敞亮,咱们背后这么猜测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

  扈英杰也有此意,痛快应下。

  许怀义回到家,拉着捐献的二百斤粮食离开。

  他走后,徐村长开始再次招人,这回把湖田村的村民也算了进去,初步定下三十个,后续等许怀义那边确定下取货的数量,再进行调整。

  招来的这拨人,先进行岗位培训,许怀孝提拔成主管生产的管事,自然就得担起这个责任来,他人是憨直了些,但管生产就得有股较真的倔劲儿,倒也合适,初上手不习惯,适应了两天,就干的有模有样了。

  其他人也是如此,像孟二柱,最开始手忙脚乱的,他管着采购作坊里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啥的,事情比较繁琐,除了细心还得有耐心,他压力很大,唯恐有啥疏漏,对不起许怀义给他开的那么高工钱,一度心惊胆战,也是硬着头皮忙了两天后,才慢慢顺上了道。

  刘修文倒是还好,只账目更多了点而已。

  高壮是最心急的,从许怀义离开,就一直等消息,每天不知道往村口跑几趟,来来回回脖子都伸长了,总算是把人给盼到了。

  来谈生意的人是苏喆手下的大管事,叫李明达,四十来岁,看模样,完全没有生意人的精明能干,倒像是个憨厚闲散的富贵老爷,他拿着书信,先去拜访顾欢喜,还随行带了一车礼物。

  顾欢喜让卫安去作坊,把徐村长和高壮请了来,人多,坐在宽敞的大厅里,也能少些闲话。

  寒暄过后,顾欢喜接过书信来看了眼,其实早一天,许怀义就已经进房车里,把合作的细节都跟她交代清楚了,今天李管事来,就是走个过场,但其他人不知道,所以她装模作样看完后,递给了徐村长。

  徐村长看完,激动的手都发抖,这比他想的还要美好啊,这么大的量,他之前招三十个人,还是太保守了。

  李管事始终笑眯眯的,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对着顾欢喜尤为客气,谁叫来之前,少爷千叮万嘱,绝不要小觑这位许太太,人家才是一家之主。

  苏喆和许怀义已经谈好了具体的章程,顾欢喜没什么可操心的,直接让徐村长和高壮带着他去作坊实地再参观一下,仓库里有事先做好的,像火锅底料和腐乳,存货还不少,这次也顺便先拉一车放到水云轩里,试试反响如何。

  顾欢喜并未跟去,她去看了下李管事带来的礼物,有几个点心盒子,还有几匹布料,整只的羊,半扇猪肉,甚至还有给孩子用的文房四宝,很是全乎,最惹眼的还是蚕丝绵,足有几十斤,把马车塞的满满的。

第270章 回礼二更

  她琢磨着回礼,送了两坛子果酒,那是在逃荒路上,用野葡萄和野生猕猴桃做的,图个新鲜野趣,另外,山药糕、栗子糕啥的,也都准备了几包,东西不稀罕,胜在是自家做的,沾个诚意,稍微稀罕的是青菜,像乌塌菜和冬寒菜,绿甘蓝之类,如今京城这片地界上还没有,她让人多拔了一些,齐齐整整的码在篮子里,最后,又添上一件羽绒马甲。

  赵三友应下的鸭毛,还没送到,这件羽绒马甲,是她让卫良从村里收集的,处理干净、去了异味后,选了适宜的布料做里子,防止跑毛,教着让卫慈一针一线做的,外面用的是深色的松江布,款式很简单,类似后世马甲,可以贴身套在里头穿,保暖还不显得臃肿,适合苏喆这种要风度的贵公子。

上一篇:小皇嫂也太茶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