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木禾
另一边是番茄口味的,味道没那么浓郁,却也不会逊色很多,尤其对孩子的胃口,酸酸甜甜的,光喝汤都是一种享受,因为番茄今年种植的少,所以每吃一顿都显得尤为稀罕。
羊肉、猪肉切片,鸡肉和鱼肉都打成丸子,各种豆腐青菜,是最新鲜的,在锅底打几个滚后,便迫不及待的成了众人嘴里的美味。
美食是最抚慰人心的,一顿不够,那就两顿。
果然,顾欢喜说了晚上吃番茄炖牛腩,酸菜鱼,辣子鸡等几个他们最喜欢的菜色后,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低落?不存在了。
饭后,顾欢喜哄睡了闺女,就闪进房车,车里没人,但在桌面上留了纸条,密密麻麻的写了大半张。
许怀义把自己的行程交代的清清楚楚,字里行间,有兴奋激动,也有对她和孩子的不舍,唯独没有忐忑不安和犹豫后悔。
他一往无前,是真的喜欢这条选择的路啊!
顾欢喜无奈的叹了声,提笔在下面也写了几行,家里没什么可多说的,她不能让他放心不下,她便反复叮嘱,让他务必要好好保护自己。
随后,她在车里煮了些排骨汤,备着他进来时吃喝。
行军路上,风餐露宿,若是赶时间,只会更苦,比逃荒还要身不由己,顾欢喜旁的忙也帮不上,只能给他做点吃的,好好慰劳一下身体了。
殊不知,许怀义甘之如饴,并没觉得辛苦,相反,这样的生活方式,勾起他隐藏的情怀来。
他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心底满满的都是对前途未卜的规划和思量,人才从京城出发,他脑子里就已经打了好几场战役了。
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毕竟这次抽掉的大部分禁军和西山大营里的兵,都是步行为主,随行的还有补给的辎重粮草,太医院也派了几个老御医跟着,他们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要说最拖累队伍的还是那几位世子爷,一个个的也都习过武,勉强算是文武双全,可出门在外,才知道,习武是习武,贵重也是真贵重,门面排场一点不少,哪个都拉了几马车东西,吃的用的,还有十几个护卫随行,长随小厮寸步不离的伺候,就这种阵仗,能跑快了才怪!
大家见怪不怪,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带队的几位将军谁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呢?
反正也不指望他们打仗,就是去当个吉祥物,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只有点苦了武学院的学子们,他们被安排跟在这些权贵阶层后面,连点意见都不敢提,实在憋屈。
尤其两边的待遇啥的,对比起来,不免惨烈,这种情况,在停下吃饭休息时,更为明显了。
那几位世子爷,啥都不用做,只需躺在宽敞舒适的马车里等着便是,自有小厮长随们去忙碌,他们也不吃伙房里做的大锅饭,都从家里带了粮食开小灶,肉啊鱼啊,可劲的造。
学子们就没这条件了,大多都是平民百姓,骑的战马,穿的盔甲都是学院发放的,不然这身打仗的行头他们都置办不起来,更遑论大吃大喝。
他们虽也带了点吃的,但路途遥远,还是得指望大锅饭,可部队里的大锅饭能好吃到哪里去呢?每个人分俩窝窝头,再打一碗稀粥就是一顿。
就这标准,有时候也不能保证,粮草紧张的时候,不上战场的士兵,有一顿没一顿的,不饿死就行。
他们原本也没觉得有啥,可眼下有那些权贵子弟们做参照物,心里头便有些不得劲儿了。
羡慕又自卑,心酸也渴望,自尊被打击的七零八落。
这就是同人不同命啊。
许怀义对此,就表现的很是无所谓,自卑是不可能自卑的,谁也别想在这方面碾压他,甚至,他对那几位世子爷的做法很是瞧不上,觉得他们幼稚又可笑,明明是个拉拢武将,打入军营的好机会,偏偏他们自诩高人一等,不肯跟兵士们同吃同住,这下好了,不但人心收买不了,还会硬生生的拉开彼此的距离。
那他们跑这一趟的目的何在?白瞎到手的机会!
说白了,还是太自大自傲。
说起来,孙钰在这方面就做的可圈可点了,孙钰也没有跟兵士们打成一片,但也没搞特例,他带来的人该吃大锅饭就吃大锅饭,没有谁挑三拣四,至于他,他吃自个儿徒弟的孝敬。
许怀义生了火,把带来的锅饼用铁丝网架起来烤,外面焦酥时,用刀子切开,塞了满满的肉酱进去,辣的,不辣的,各做一个,恭恭敬敬的递给孙钰。
孙钰欣然笑纳。
吃完后,许怀义再捧上一杯茶,还有烤的黄澄澄的栗子,给师傅当零嘴,在路上消磨时间。
他们出行都没带马车,休息时,只能打地铺,或是随意找棵树靠着闭闭眼,许怀义出门时准备了防潮用的草甸子,编织的很厚实,躺在上头,一点不比在车里差,四周再用雨布遮挡下,也就不遭罪了。
许怀义布置好,就请了孙钰去休息,他则跟其他人轮流着执勤,顺便打听着队伍里的八卦消息,他对古代的军营了解的远远不够,眼下正是摸底的好机会。
第455章 如鱼得水
许怀义在队伍里如鱼得水,他充分发挥了社牛的属性,跟谁都能打成一片,人又勤快,并不是光靠一张嘴皮子忽悠,遇上事儿,他毫不犹豫的挽袖子上前帮忙,没有半点架子,平易近人得作风,极为受众人欢迎。
他也不搞个人主义,而是拉着自己的小伙伴们,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尽快熟悉军营里的生活,为将来打仗能更默契的配合做好准备。
当然,这也是不动声色交好兵士的机会,给自己在军营里暗戳戳的培植人脉和拉好感,不是只有巴结那些将军才叫拉拢人心,底层兵士的力量更不容小觑。
对他做的这一切,孙钰都看在眼里,乐见其成,再次庆幸当初自己足够当机立断,不顾别人的质疑,主动收了这个徒弟,谁能想到会带给自己一次次的惊喜,如今,谁不眼热他慧眼独具?
与他一起带队的马自诚便是其中一个,羡慕的毫不掩饰,私底下酸溜溜的道,“有徒弟若此,万事不愁了……”
孙钰也没谦虚,很欠揍的点点头,“确实如此,有怀义在,我啥事儿都不用操心,吃喝,休息,他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连差事儿,都不用我提点,给他做师傅,还真是没有用武之地。”
说到最后,语气里满是遗憾和得瑟。
马自诚听的那叫一个恨啊,冲他挥了下拳头,“信不信你这话传出去,会被人套麻袋?”
孙钰哈哈笑起来,“所以我才只在你跟前炫耀嘛,对外人,还是要谦虚的,我倒是不怕被套麻袋,却不想给怀义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他已经够叫人嫉恨的了,还是低调点好。”
马自诚闻言,看着远处那道跟寻常兵士也照旧谈笑风生的身影,感慨道,“这小子,太机灵了,最难得的是,并不让人觉得油滑讨厌,可谓是机灵的恰到好处。”
能拿捏好这其中的分寸,就是本事。
孙钰含笑道,“这本事,可不是我教的,大约是他天赋异禀吧,不管在哪儿,都能与人融洽相处,在村里受村民们维护信赖,进了学院,受学子们钦佩追随,做生意,都能交下不少朋友,现在入伍,我真是很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了。”
是不是也能一如既往的受人爱戴追随,若能做到这份上,那他在战场上就能如鱼得水,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马自诚神情复杂的道,“不出意外,必不会叫你失望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不服老不行啦……”
他顿了下,话题一转,“你对怀义的将来,是个什么打算?”
孙钰沉吟片刻,摇头,“我没想给他定下什么条条框框,看他自己想去哪儿发展吧。”
闻言,马自诚意外的扬眉,“你不像你会做的决定啊,你家里也没啥想法?”
孙钰叹了声,“有想法也没用,怀义是个主意大的,勉强于他,伤了情分就不值当了,况且,他的眼界和格局,我家老太爷赞赏有加,对他的决定还能不支持?”
“所以听他的了?”
“嗯,只要不跟孙家的立场冲突,就由着他折腾。”
马自诚由衷道,“你疼徒弟我知道,没想到,孙阁老也对他这么纵容,亲儿孙,也不过如此吧?”
谁知,孙钰听了这话,郁闷的轻哼了声,“不怕你笑话,亲儿孙都不如怀义在老太爷跟前得脸呢,现在家里有啥事儿,老太爷都喜欢听听怀义的意见,怀义说啥他都点头,换成我,说十句就有八句是挨骂。”
马自诚幸灾乐祸的笑起来,之后神秘兮兮的问道,“怀义眼下也算家大业大,有没有纳妾的念头?”
孙钰瞥他一眼,“少打这种算盘,他不会纳妾的。”
“你确定?男人三妻四妾也是桩美谈,又不影响仕途……”
“那他也不会,他和妻子伉俪情深,断不会领人回去给妻子添堵。”
“家世厚实,美貌本分的妾室也不要?”
“不要,他早就放出话去,此生只得一妻足以,不止不纳妾,青楼楚馆也不会踏足。”
“守身如玉啊!”
“他说,这是对妻子忠诚。”
身为原汁原味的古代男人,其实是无法理解守身如玉这样的概念,但换个词,忠诚二字,却能叫人心生佩服和激荡,能对妻子忠诚的人,其信任度无疑被拔高了不少。
马自诚感叹片刻,换了个联姻角度,“我听说,他还有个闺女,生的冰雪聪明……”
孙钰打断,“阿鲤你就更别想了,不瞒你说,连我都动过念头,那小丫头深的怀义真传,机灵可爱,十分讨人喜欢,怀义视若珍宝,放在心尖尖上,哪里舍得她嫁出去?”
马自诚愣住,“所以是要招赘吗?”
孙钰点头。
马自诚遗憾的叹了声,“太可惜了,还是你运气好,先下手为强啊。”
孙钰含笑不语。
除了他俩,其他人也在私底下讨论许怀义,主要是他表现的太与众不同了点,行军赶路是苦差事,谁不是一脸疲惫和麻木呢?尤其前途茫茫,不知道上了战场能活下来的几率有多大,就更难有个好心情了,但许怀义却精神奕奕,一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样子,那种积极热情和乐观豁达,很是感染人,谁都愿意多看他亮眼。
领对的将军们认为他能振奋军心,提高士气,对他自是喜欢。
但那几位随行的世子爷就生出无数种猜测和不解来,甚至阴谋论。
尤以楚王世子和定远侯世子为重,俩人凑在一起没少琢磨,却都想不通许怀义的目的是什么。
在他们看来,自降身份往那些没什么权利的兵油子里钻,完全是堕落,没有任何意义,还主动帮他们干活,就更可笑了,讨好他们有什么用呢?那些底层兵士又决定不了什么,他们只能听命行事,权利集中在诸位将军首领手里,巴结这些人才对自己有助力。
“孙钰是怎么教徒的?”李云昭皱着眉头,心生疑惑,“难道那些传言都是幌子?实际上,孙家从未看中他?”
不然,怎么连最基本的拉拢人心的手段都没告之呢?净做这些上不的台面的无用功,让人看笑话。
楚王世子微微一笑,“你别小看他,他做的事情未必没有深意,此人颇有些心计和手段,或许这般做,是一种迷惑我们的障眼法,背后另有所图。”
李云昭不解,“那他图什么呢?”
楚王世子摇头,“吾亦不知,可惜你和李云亭不睦,否则便可直觉问他了。”
明明有这关系在,却偏用不上。
李云昭面色一变,忙请罪。
楚王世子含笑带过。
俩人不是一个阵营,但楚王一直表现的无欲无求,皇子们对他都没有忌惮和防备之心,相反,因为他辈份高,又是皇家宗族的宗令,有一定的话语劝,所以,几位成年皇子暗中都向他示好,尤其是三皇子一派,私底下可没少拉拢。
这一路上,李云昭都给足了楚王世子面子,态度恭敬有礼,就是想多给三皇子争取些好感和支持。
效果还是有的,俩人已经能进行深一步的话题交流了。
比如谈及许怀义。
“我会让人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若有不轨之处,便能拿下问罪。”李云昭主动揽下此事。
楚王世子闻言,故作迟疑,“此人颇为能干,为何不归拢到自家旗下?也能添一员猛将。”
李云昭带着几分鄙夷道,“世子有所不知,此人奸诈油滑的很,极难收服,而且,他看似谁都不帮,其实私底下已为二皇子做了不少事儿,苏喆在明,他在暗,或许早就是那边的人了……”
楚王世子恍然大悟,“喔,那太可惜了!”
李云昭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所以,要不要?”
楚王世子淡淡一笑,心想,替死鬼有了,“你见机行事吧。”
许怀义可不知道,这才出发第一天,楚王世子就想借刀杀人了,他其实暗地里提防着呢,那几位世子,信国公世子和乔怀瑾应该不会对他动手,但其他俩人就敌意满满了。
他得罪过李云昭,在京城时,李云昭或许不敢动手,但眼下赶路,机会就多了,上了战场更是破绽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