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宫女,实则谋士 第150章

作者:木子金三 标签: 穿越重生

  嬷嬷立刻道:“皇后不必劳烦,太皇太后只是旧毛病罢了,已经用过药,眼下好生歇息即可。”

  孟跃看向关着的朱红宫门,沉默不语,嬷嬷心中紧张,额头渗出了一层细汗。

  “好罢。”孟跃道。嬷嬷如闻天籁,很是松了口气。

  孟跃命人把牡丹花留下,“永福喜欢牡丹,留与她簪花。”

  嬷嬷:“是。老奴恭送皇后。”

  孟跃登上凤辇离去,红蓼有些气闷。

  回到凤仪宫,没了外人,红蓼忍不住道:“主子是中宫之主,太皇太后上午才召见太后,可见无事。偏偏午后主子去寻她,她就称病,太落主子脸面了。”

  “她这是对我临朝不满,给我下马威呢。”孟跃并不在意,太皇太后对顾珩都未必多满意,更遑论她了。

  孟跃想的是另一件事,一个消息传递的快慢,能反映很多东西。

  永福的势力除尽,如今孑然一身。太皇太后的母族也收拾的差不离,按理没多少人手。

  今日之事是太皇太后的人打听到的?还是有人故意给太皇太后递消息,拿太皇太后当枪使。

  这有本质区别。

  若是前者,这后宫恐怕要再来一次清洗了。

  若是后者,那是有人的爪子伸的太长,正好杀鸡儆猴。

第149章

  日落西斜,暮色渐来,陈昌从兵部侍郎府中离去,他看了一眼天色,又看向皇宫方向,一脸志在必得上了马车。

  马车行过长街,在陈府外停留。陈昌甫一进府,一身青衫裙的美妇人迎了上来,“昌郎。”美妇人捏着香帕为他擦汗,又奉上冰镇过的玫瑰饮子与他解渴。

  陈昌一口喝了饮子,缓了神色,“这种事不必你做。”

  周杏儿眉目流转,欲语还休的望他一眼,“我心里念着昌郎,想要多看一看昌郎。”

  陈昌面上不显,心中很是受用。

  周杏儿亲密的挽着陈昌的手,两人沿着抄手游廊往二院去,周杏儿言语娇软,说着琐事,道陈荷白日里来过,还送了吃食酒水。

  “我晓得妹妹妹夫不缺嚼用,只是瞥见妹妹素面,所以我自作主张,送她些胭脂水粉,”

  陈昌点点头。

  那厢张澄也回到府中,咕咚咕咚喝了三杯水,然而看了一眼花厅,除了三两下人,不见陈荷影子。

  张澄幽怨:“娘子呢?”

  婢女神情犹豫,张澄道:“你说。娘子问起,我担着。”

  婢女:“主君,娘子面上肿胀,羞于见人。”

  “什么!”张澄坐不住了,匆匆往后院去,院门的小厮还想拦,被张澄目光一瞪,骇的退下。

  张澄大步入正院,听见屋内动静,里面慌张女声喊着:“你别进来。”

  屋门却从外面推开,张澄已经进屋了,陈荷捂着脸往里间去,张澄挥退下人,跟了进去。

  “娘子?娘子,是我啊。”

  陈荷背对他不语,张澄落寞:“你我夫妻,也要这么生疏了?”

  “不是。”陈荷忙不迭转身反驳,一张通红的脸也入了张澄眼睛。

  那不是羞涩的晕红,竟是泛肿,颧骨处还破皮了。

  张澄大惊,抬手要碰,陈荷慌忙躲开了,张澄把住她肩膀:“娘子,可看过大夫了?”

  陈荷深深低着头,“我看过了,大夫说要些日子才好。”

  “可是我上朝前,你的脸还好好的。这怎么……”像被人掌掴了。张澄不明白,实在想不明白。他如今也是四品京官,谁敢随便动他娘子?!

  偏偏陈荷支支吾吾不肯说,张澄多问几句,陈荷就偏过头掉眼泪,张澄也不好再问,抱着人安抚,再次着人请大夫。

  天色已经黑透了,关府灯火明亮,书房内,以御史大夫为首的文官愤愤不平:“荒唐,实在太荒唐了。我等若不阻止,天下都要毁在孟后手中了。”

  “关尚书,当初是你一手扶持陛下登基,有天大的功劳啊。”

  关尚敛目:“过去的事,不必提了。”

  那人自觉失言,讪讪闭嘴。

  御史大夫道:“左右我是不会屈服,明儿就告病假。没有朝臣,看陛下和皇后如何自处。”

  关尚沉默不语,但此刻不反对,便是默认了。

  一行人议定,明日告假。

  门外通传:“主君,有神秘人传信。”

  御史大夫几人也看来,关尚接过信纸一看,神情骤变。

  御史大夫急问:“关尚书,怎的了?”

  关尚把信给他们瞧,几人也变了脸色,一名御史坐地怒捶:“堂堂天子,竟威胁臣子,这,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他说着说着悲从中来,“先皇,您在天有灵,管一管罢。”

  “先皇啊——”

  关尚面色铁青,“子不语怪力乱神,本官看你是糊涂了。”

  若是自身正,哪能被陛下捉到错处。

  他心头窝火,但一时也没有良策,御史大夫迟疑:“那明日还告病假否?”

  关尚双手成拳,因为太过用力,手背青筋凸显,咬牙切齿:“照旧上朝。”

  他派人送走御史大夫,又召来传信小厮:“让你传信的人是什么样子。”

  小厮摇头:“那人一身黑袍,效仿女子戴黑色幕笠,完全看不见脸。只说小的不转交信,关府会有大祸,小的这才斗胆通传。”

  他说谎了,实则因为黑袍人给了他一锭金元宝,钱财动人心,他这才冒险一试。

  关尚不知他所想,夸道:“你做的不错。”顺手赏了小厮二两银子。

  小厮千恩万谢的退下了。他行走在夜色下,也忍不住琢磨那名黑袍人,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来关府。

  黑袍人在京中绕了大半圈,打更声响了两道,这才回到恭王府,而邓王和胶东王也在府中。

  恭王颔首:“你做的很好,退下罢。”

  黑袍人离去,书房内剩下三王。

  胶东王不解,“十七,你为何这么做。难道转性了,替陛下分忧?”

  恭王嗤笑一声,他懒散地倚坐榻上,慢条斯理地剥葡萄,晶莹的葡萄塞入口中,汁水四溢,酸甜可口,令他眯起漂亮的眼睛,“怎么可能。”

  邓王在榻的另一侧坐下,若有所思,“你怕关尚他们倒下的太快,无人抗衡帝后。”

  恭王偏了偏头,面上笑意更浓,昳丽若霞,“知我者,四哥也。”

  胶东王坐在桌沿,手上摩挲白瓷杯,“就算如此,以帝后之盛,朝臣也抗衡不了多久。不过早晚问题罢了。”

  恭王挑眉,似笑非笑道:“七哥,你在胶东的日子太富足,磨平了你的心气了。”

  胶东王沉声:“十七!”

  邓王也道:“十七,他是你兄长,莫要无礼。”

  恭王取了方帕擦手,起身同胶东王一礼,“弟弟言语无状,是弟弟不是,还望七哥海涵。”

  胶东王哼了一声,揭过这茬。

  恭王坐回榻上,又取了一颗葡萄,不疾不徐剥着,汁水顺着他修长的指骨,落在小桌上。邓王迟疑:“十七,你是怎么想的?”

  恭王咬了一口葡萄,口中清甜,齿间滚动着果肉,那湿软的口感,犹如一块真肉,他垂眸浅笑,“医术有言,疮者,治标不治本。非得全部剜去,才能好全。”

  邓王和胶东王心头一跳,额头渗出细汗,胶东王端起白瓷杯喝了一口水,入口冰凉。水早就冷了。

  恭王视若无睹,一心一意吃着葡萄,铜鹤台上的红烛削减,高足果盘里的水晶葡萄也见了底儿。

  恭王意犹未尽的擦擦唇角,“上贡的果子是比宗正寺分的野果好许多。”

  邓王倏地抬眸,“你截贡品?”

  “哪里能叫截?弟弟我真金白银买来的。”恭王打了个呵欠,芙蓉面上浮现疲色,“天晚了,弟弟乏了,且歇下了。两位哥哥全当自家随意。”

  恭王走的利落,留下胶东王和邓王心如擂鼓。兄弟俩对视一眼……

  夜色深深,月上中天。

  张澄哄着陈荷睡下,蹑手蹑脚退出正屋,顺势将陈荷身边伺候的婢女带去厢房。

  他没了外人面前的温和风趣,烛光映着他沉沉的一张脸,犹如寒刀:“说罢,主母的脸是怎么回事?”

  两名婢女对视一眼,叩拜道:“主君,上午主母携礼去陈府,与周娘子相谈甚欢,于是周娘子送了主母胭脂水粉。回来后,主母取用了一部分,没多久主母的脸就红肿了。”

  张澄皱眉,吩咐道:“去把周杏儿送的胭脂水粉拿来。”

  “是。”

  不多时,婢女带着东西回来,张澄打开瞧了瞧。

  他曾跟着孟跃行商,对市面上的各种货品都有了解。他捻着胭脂水粉搓磨,又仔细嗅闻。

  半晌,书房传来一声闷响,胭脂水粉砸了一地,张澄怒极反笑,“好个周杏儿,我娘子拿好东西与她,她打发叫花子呢。”

  婢女深深埋下头,不敢吭声。

  张澄闭了闭眼,冷静些许:“你们出去,明日主母问起,你们搪塞过去。”

  书房恢复寂静,张澄看着铜烛台上跳跃的烛火,只觉得那股火烧在心头。

  转瞬想起陈荷的泪眼,又将他的心火浇灭。

  难怪娘子不肯与他实话说,这事捅穿了,陈家兄妹间不好收场。

  可叫他娘子吃这么大个闷亏,而不作为,他又实在憋屈,一晚上思来想去,睡不下来。

  次日,他顶着眼底淤青上朝,刚入宫门被人拍了拍肩膀,陈昌低声道:“放心罢,天命在陛下和皇后。”

  张澄看着大舅哥,就想起陈荷破皮红肿的脸,一肚子窝火,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昌哥比我得主子看重,平日里主子给你的赏赐不少,有钱了还是买些好东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