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桉柏
郑留仔细端详着她的脸庞,垂下眼睛想了想,低声道:“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师姐是师姐了,年龄、经历什么的,其实都是次要的……”
商悯好奇问:“一开始?”
郑留好像是有点尴尬,稍微把脸别了过去,这才小声说:“就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师姐叫我‘师兄’……两次,前世与今生,不管是在问天山还是在宿阳外的驿站,你都是那么叫的。还有那次在军营之中与师姐长谈,师姐所说观点,与你后来为王时所践行的准则一模一样。”
商悯一怔,“原来如此……不,该说果然如此。”
她看郑留神情不对,便解释道:“我的确有师兄,他跟你长得像是事实,但是我们此生确实没有相见的机会了。郑留,我清楚你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人,看到你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
郑留眼神几乎是肉眼可见地松懈了下来,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商悯觉得郑留此人其实是有点奇怪的。
郑国被攻破,郑王一败涂地,他可以放下,可是提起从前的误称,他又耿耿于怀。
大抵是从前不服输的劲头已经在郑国地宫下的那场谈话后放下了,可是从现在这份误会却没有解除,它是今生新添的。
事到如今,商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她又不是无知小孩,迟钝到一无所觉。
郑留分明就是对她有别样的感情。
他不曾挑明,但是好像也不太避讳商悯发现他的心思,不然就该再瞒一瞒了。
这对于商悯来说是有点突然了,如果是前世的她,可能会在对方挑明感情之后给这段关系下一个定论。
可是商悯到底还没跟郑留真正相处过多长时间……郑留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态度很是克制,且大业未成……此事还是默契地略过吧。
“师姐可知,前世的你为什么要我给你带那句话?”郑留问。
商悯的心脏不安地动了一下,“暂且不知。”
“她”既然给她递出了这句话,就说明她相信她一定能够领会意思。
现在无法领会,可能是时机不对。
而且那句话,不像是隐藏了什么深层信息,倒像是只是一句说明和解释。说它不重要,对方却专程让郑留带话,说它重要……好像也不是那样。
“你这段关键记忆难道是苏归吞的吗?现在突然回想起,是因为他把记忆还了回来?”商悯眯起眼。
郑留沉思,“不像。可能是魂魄出窍,受到了冲击才让记忆恢复……那个乾坤逆转大阵终究是有所残缺,可能会导致人神思混乱。我十岁时才觉醒记忆,按照安排的时间,这记忆应该是一出生就觉醒。”
“是,处处都有些偏差……好在大方向上没有错。”商悯道,“那三件事,前两件其实我都已经在着手做了,第三件是受于时间上的限制,还没有来得及……”
“要完成第三件事,必得是赢下这一场诸国混战,才能够聚拢万民之心,否则一国一地的民心,一国王侯应当已经差不多聚集了,何须再聚?”
郑留凝重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转而问,“可是最后去问天山……”
商悯也想到了,再看郑留,他显然也是有所猜测。
“封禅成圣。”她平静道。
古往今来,人族的诸多圣人都是在问天山封禅,凝聚气运开启祭坛,接受龙脉灌顶,随后踏入圣境的。
仅有实力不可成圣,需得到众人认可,才能踏入那个境界。从大虞朝为始,也有皇帝试图追逐圣人的传说站在问天山上封禅,但无一例外,没有一人能够成功踏入圣境。
这固然有天柱的限制,也是因他们自身能力和德行的缺失。踏入圣境,便可将自身寿数增长到四百年,君王封禅无不抱着这个目的。
“我也这么想。”郑留读过祖上所传的典籍,书上便是如此记载的。
那座耸立在中原大地上的山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力所建。有人搬山移石,建造了那座名为“问天”的山。
从此每有一人封圣,便要问一遍上天:“今我功德圆满,可有资格为圣?”
“要打败妖族,果然没有那么简单。”商悯叹息,“若人族没有圣境,便难以敌过妖族的圣境。”
“我相信师姐能够做到。”郑留道。
“师弟确信聚拢天下气运的人会是我?”商悯一笑,“怎么忍心让师弟失望?更不忍让我自己和天下人失望!”
郑留注视着她,随即想到,师姐并不具有过往的记忆,却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成为了力挽狂澜的关键所在。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师姐走到这一步,是否是苏归在师姐的安排下做出了布局,才让这之后的事情有了更多的可能呢?
自师姐来到宿阳,一切都变了。
质子令,是造成今生这场变动的关键所在,郑留在那天醒来觉醒前世记忆之后,便意识到事有蹊跷。事情出现了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异变,而这场异变与他无关,他并未参与其中。
既然有未卜先知本领的他没有参与,那又是谁,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推出了这关键的一手?
师姐才思敏捷,不需要他提醒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眼中是深思,看向军营下方……
苏归的中军帐就在那里。
“……你和我传递情报,都是苏归默许。”商悯眉头微蹙,“我怀疑苏归也是记忆不全,行动上可能有些偏差,但是大方向上不会错。你这般跟我传递情报,拥有蜃梦神通的他,不可能察觉不到……”
郑留汗颜,“的确如此。说不定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读过我的记忆了……可是,师姐说苏归失去部分记忆的依据是什么?”
“他把我送走了……”商悯双目微闭,回想自己经历的所有事情,一点一点挖掘出不对的地方,“他把我送走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去帮谭桢,是要让我不参与世事争斗……他对人胜利持悲观态度,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开自己身上的歃血咒。”
歃血咒!郑留想到这个关键所在,有些心神不定了。
“你二人同为重回过去之人,说不定他读你的记忆,根本不会触发天机封锁使自身遭受反噬,因为这些本就是他已经知道的事情。”商悯神情捉摸不定,“要么是他在回溯的过程中,记忆被乾坤逆转大阵撕裂导致丧失,要么是他主动把自己的记忆藏起来了……”
她盯着郑留:“等你回去,他极有可能会再次读你的记忆,到时一切见分晓。”
“那,歃血咒?”郑留点到为止。
如果前世以商溯替命才可让苏归摆脱歃血咒,那么今生……难道还要如此吗?
郑留看向商悯,却见她的表情陷入了短暂的空白。
要成大业,先要牺牲自己人?
霎时,商悯明白了前生的自己为什么会让郑留给她带那样一句话。
“这是我个人的选择,也是其他所有参与此局的人的选择……”她将这句话缓缓念出。
还有谁参与了此局?最开始入局的不是“商悯”,是她的父亲商溯啊!
商悯眼神呆滞,终于从这句话中顿悟了“自己”和父亲的决意。
如果世上有命数,如果存在命数的推动者,那么商悯、商溯、苏归、郑留,乃至天上的所有圣人,都是推动者。
苏归曾悲观道:“你不明白,一切早已注定……”
怪不得,他会在没有记忆的状态下受自己潜意识驱动,做出让她远离争斗的决定。
他把她送走,是下意识想要避开那个结果,他太担心她,也不想因为自己导致身边人的死去……他果然是丧失了这一段记忆,他也被自己的意志驱动,做出了和过往选择有所偏差的举动。
这是无意识的逃避与抗拒。
按照“命数”,按照所有人的选择,商溯必定要死!甚至,商溯自己也选择了去死。
“师姐……”郑留担心地靠近了她。
商悯猛然从天旋地转的状态恢复了过来,她骤然看向郑留,语气比刚刚得知真相时更沉重,更严肃。
“没有时间了,必须尽快将该说的事情说完。”她强压下情绪,克制着语气,“告诉我,诸国覆灭顺序。”
“梁、赵、宋、燕……郑。”郑留不说任何废话,“武灭梁的同年,翟灭赵。又三年,郑灭宋,再四年后是翟灭燕。”
“赵!”商悯压力骤增。
她的本体化身和敛雨客正在前往赵国的路上,很快就能到达国都。
“赵国有孔朔安插的后手,错不了!梁国虚弱,被我武国灭掉情理之中。赵国算不上弱,但是和翟国接壤,那根天柱离翟国很近。”商悯道,“我若是孔朔,必然会控制赵国!”
“我也有此猜测。”郑留眉头不展,看了商悯一眼,很担心她此刻的状况。
“咱们前世的老师……是谁?”商悯又问,接着说出一个名字,“让我猜猜,他的名字,是不是叫敛雨客?”
郑留愣住,觉得倒也不出所料。
“师姐见过老师了。”他确信道。
“是见过了……”商悯感觉这真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乾坤逆转大阵,命数被改变。
又因为命数变化,让敛雨客提前出山。
她无可奈何道:“从你说这老师会算卦,我就觉得不对劲。从没听说天下有这等人物,能算得这么准,还在大学宫教课……”
“我们是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他就比我们早几个月受邀到大学宫任教,没想到今生他还能与师姐再续师徒之缘,可惜我运气不好,没能再与老师相见……只能日后拜会了。”郑留显然对这个老师很是敬重,问道,“老师现在是否安好?有他配合师姐,胜率应当又增添一分了。”
“当然是安好。”商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现在我一般不叫他老师,我叫他敛兄……我们是平辈论交。”
“敛兄……”郑留瞬间呆滞。
半晌,他面色复杂,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你们称兄道妹了,那我岂不是平白矮你一辈?”
第222章
商悯也有一瞬想笑, “没事的,咱们各论各的。”
郑留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麻木地点点头。
“前世我回到武国后, 你可有听说国内政局动荡?”商悯试探地问,“是否有人夺权,我弟弟或者其他宗亲, 有没有在我继位的过程中横插一脚?”
“倒是并未听说,如果有此事, 师姐恐怕也会对外封锁起来吧,这会给他国攻打武国的借口。”郑留仔细回想后道。
商悯进一步问:“我叔父商泓、姑姑赵素尘, 还有弟弟商谦,堂姐堂兄商元慈、商允,他们是否有在那几年中先后死去?”
“只听说商泓被刺客暗算中毒死去, 那是师姐登位第一年发生的事, 赵大人无事,前世到最后, 她都好好的, 时常能听到她的名字。”郑留道,“其余几人我未曾听说,可能是因为郑国在武国没有布置多少眼线的缘故……就算布置了,也被师姐一一拔除了, 料想应当无事?”
“应当无事。”商悯紧绷的内心放松了些许。
也是,她继位的时候已经十八岁了,心智稳定,这个年纪虽然不算是大, 但是也不小了,不会引起那么多的非议。
初开始那几年, 郑留没有成为郑王,对于郑国在武国的布置确实有不清楚的地方。
等后来他当上郑王,武国的情况已经大为稳定,容不得他再去插手什么了。
商悯无比知晓让一个国家稳定的必要条件都是什么。
首先是政局稳定。在这样的王权社会,统治者家族最好保持相对和睦的关系,血亲之间不能有激烈的权力争斗。
接着是权力结构稳定。适当拉拢世家大族的同时打压世家大族,避免朝堂形成党派。提拔培养亲信,使众多利益群体形成平衡稳定的关系。王掌握军政大权的同时,适当放权给大臣。
上一篇:我读动物心声直播看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