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两间破瓦房 第28章

作者:糖泡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美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温苒苒笑着将饭食摆上桌:“只是些家常小菜,您别嫌弃。”

  她这般说,宋笈明也不好再推辞。

  他被请着坐下,眼睛往桌子上一瞄,倒是所说不假,都是寻常菜色。但……怎的闻着就这般香?!

  “这是干烧鱼、辣炒河虾、溜肉段、酥炸小黄鱼、韭菜炒蛋、丝瓜汤、黄瓜凉菜。”温苒苒一一介绍,最后将那叠花型各异的曲奇饼干往他面前推了推,“这道是我新研究出来的点心,绿的叫春见,黄的叫黄花曲。”

  她前些日子凭着记忆试着做了些酥油,今日突发奇想用酥油代替黄油烤了些曲奇,味道香醇,不亚于黄油。

  宋笈明拈起一块金灿灿的“黄花曲”,有股浓郁的奶香扑鼻而来。

  他试着尝了一口,眸子倏然放大。酥松绵密,入口是浓浓的奶香气,微甜不腻。宋笈明将剩下的半块送入口中细品,一抿就化,宛若初雪般消融在唇齿间,满口留香。

  “妙!甚妙!”宋笈明不住口地称赞,另拿起一块“春见”对着晌午盛阳观赏,一抹翠绿幽幽,沁人心脾。

  他再入口一尝,一样的细腻轻盈口感,香醇奶味中满是清新微苦的茶香,更具风味。

  “宋山长您吃菜。”温苒苒热情地招待,一家人也都动了筷。

  有了那道点心在前,宋笈明更好奇起这小娘子的手艺,伸筷子夹了块鱼腹,炸得起泡微皱的鱼皮吸满汤汁,入口微酥,里头的鱼肉嫩而多汁,咸鲜香辣中透着些许甜味,很是下饭。

  他一道道尝过,一副餍足神情。

  辣炒河虾酱香浓郁,外壳炸得酥脆,虾肉汁水充沛、新鲜弹牙;

  溜肉段面糊挂得极好,不薄不厚,火候也好,炸得外酥里软,裹着粘稠透亮的芡汁咸香可口;小黄鱼炸得就更香了,原本就极为鲜美的鱼肉配上辛香十足的辣椒盐,吃了一口想第二口。

  韭菜炒蛋清新、丝瓜汤鲜醇,黄瓜凉菜更是绝妙,没放什么复杂的调料,做法也简单,就用香菜、蒜末、酱油糖醋那么一拌,吃了油腻荤腥佐上这么一口清香脆爽的黄瓜,那滋味美的能上天!

  宋笈明边享受美味边感叹,他自年轻时就走南闯北,五湖四海皆有他的足记,天下美食尝尽,也算是个有名的老饕,但这顿却是他吃得最痛快的一顿。

  明明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可经由这温三娘子的手一烹,就通通变成了世所难及的美味佳肴,说是惊为天人也不为过。

  宋笈明想起温二娘子先前送来的那盏茶,沫如雪、汤似翠,上方一幅山水白鹭图精妙至极。

  他笑着开口赞道:“你家这两个小娘子,一个擅煮茶,一个擅厨艺,且都是各中高手。兰心蕙质,当真难得。”

  得了宋大儒一句夸赞,孙氏乐得找不着北。

  宋笈明说着,眸光转向温苒苒:“我听你爹爹说,是你摆摊卖吃食供他读书?有这般乖巧孝顺的女儿,真可谓是三生有幸!”

  温苒苒弯弯眼睛:“自我记事起,爹爹就对我千疼万宠,无有不依的。他疼我一场,我这个做女儿的也该疼疼爹爹。”

  温逸良与沈氏听了心中感动,齐齐背过身去抹眼泪。

  “好好,真是个好孩子!”宋笈明吃了块“黄花曲”,眯了眼享受,花白胡须跟着嘴唇一动一动的。

  梁氏见那边聊得热火朝天,厚着脸皮推着温荣过去,对宋笈明点头哈腰,堆了好大一张笑脸:“宋大儒您看看我家荣哥儿成不成?这孩子打小就聪明,肯定比读死书的强。”

  孙氏听了翻了个白眼:“大嫂,你当是收大白菜呢?收一棵还带一棵,那么容易呢。”

  温荣刚开始还盯着桌上的鱼肉流口水,下一刻听见要送自己去书院浑身抗拒地挣扎,也不知道他娘哪来的一身牛劲儿,竟怎么都挣不开。

  宋笈明掀开眼皮看了两眼梁氏,一本正经道:“你这话说的不对,再聪慧的人若不勤奋刻苦,也不过是另一个伤仲永罢了。”

  梁氏见他面露不悦,赶忙转了话锋:“不不不,是我一时着急说错了,我家荣哥儿既是聪明又吃苦耐劳!”

  “大白菜”温荣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亲娘:真敢说啊……

  温老太太叹口气,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子,她也想他成材。

  她看着老二面上并无异色,琢磨了一番开口:“不如宋大儒考他些什么,也不说什么收不收的,若有几分天资您费心指导几句,若不是那块料,也好趁早让我这大儿媳断了念想。”

  “也好。”宋笈明点头,思忖一番道,“那就背几句论语罢。”

  温荣脱口而出:“志不强者智不达。”

  宋笈明:“……再背句墨子听听。”

  温荣信誓旦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呃……再背两句老子试试。”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背两句庄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宋笈明:“…………”

  温苒苒扶额,觉得有些丢人: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全记串了也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温茹茹耸耸肩:我就说大哥哥连论语都没读全吧!

  梁氏见宋大儒一连问了这么多句,不禁喜笑颜开:定是荣哥儿聪明,宋大儒才问了这许多!

  她刚要开口就见宋笈明摇摇头:“呃……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干什么罢,莫强求。”

  梁氏面色青白,失魂落魄地后退几步,觉得后半生已是全无指望。她不敢相信自己全心全力培养的儿子竟如此不争气!

  温荣盯着那一桌吃食舔舔嘴唇,几日的清粥米汤灌得他手脚发软,都快忘了肉是什么味的了。

  梁氏回过来自觉丢了脸面,强拉着儿子回屋。

  “娘!你就跟三妹妹服个软吧!我饿……”

  “锅里还有剩下的米汤,娘去给你盛,大鱼大肉有什么好的?吃多了你脾胃受不住!”梁氏连哄带骗,自己闻着那肉香也是满口口水。她仅剩的一些细软当来的银子也快没了,眼下真是山穷水尽。

  但她是什么身份?堂堂伯爵夫人怎会向一个小辈摇尾乞怜讨吃食!

  温苒苒毫不在意那些酸话,美美地啃了条酥酥脆脆的小黄花:真香!我脾胃好,我能受得住!

  饭毕温苒苒几人一直将宋笈明送至门口,她把早就包好的曲奇双手奉至他跟前:“方才见您喜欢,就包了些给您带回去配茶。自己家里做着玩的小点心,您千万别嫌弃。”

  宋笈明笑着指指她:“这小娘子,鬼灵精似的。我若是有这么个孙女就好喽!”

  说罢背着手,抬步远去。

  温苒苒笑眼弯弯,望着天边金辉,只觉得今日是自己穿越过来后最高兴的一天。

  *

  翌日,月朗星稀、夜里已有了些微的凉气。

  街市上人流如织,孙氏看着那一张张面孔,手上动作生疏不少。

  歇业后第一次出摊,她就开始觉得不适应了起来,孙氏叹口气:人果真是不能歇的,一歇就都完了。

  温苒苒帮孙氏卖了一会儿,见她逐渐又熟悉起来这才放手,提了篮子准备去香来酒楼走走看。

  这一路上几乎无人问津,同往日她一来市上就大受追捧的情境大不相同。还偶有人指着她窃窃私语:

  “那道日落青山里就是出自她手。”

  “我昨日买了,也没什么新鲜的,也不知怎的就出了名。”

  昨日?我昨日并没有出摊……

  温苒苒察觉到一丝不对,回头想把人叫住,却突然有个红了眼的男子冲上前来钳制住她的手腕:

  “可算是找着你了!我儿子吃了你的点心没了性命,我要你为我儿子偿命!”

第29章

  温苒苒被扯得一个踉跄,堪堪站稳身子抬头看清楚来人。她记性向来好,但是从她这买过东西的客人就没有记不住长相的,可眼前这人却是面生得很。

  “你确定是在我这买的?”

  “不是你卖的是谁卖的?谁不知道那大名鼎鼎的日落青山里出自你温小娘子

  之手!“男子目眦欲裂,暴怒道,“怎么?你还想赖账不成!”

  争吵声引来许多行人驻足,听得跟人命相关,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诶?那不是温小娘子吗?”

  “听说这男人的孩子吃了她的点心暴毙身亡。”

  “嚯!竟有这等事?”

  “温小娘子还有个钵仔糕摊子,生意红火着呢,不至于干这些黑心肝的事吧?”

  “是啊,我在她那买过卤味,瞧着是个实诚人。”

  “实诚什么呀!她那日落青山里我买过几回,头两回确实好吃,后来买的几次就不是那滋味了。”

  “买卖做起来了就想着偷工减料了,瞧瞧!出事了吧!”

  “我就说她做不长久。”

  “就是,心眼儿花样多着呢,咱们这些老老实实摆摊的哪有那么些花花肠子,生意反倒比不过她!”

  “咱们这种老实人哪比得过这种油头滑脑的。”

  ……

  周围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大家伙给我评评理,我儿子昨日晚上吃了她的那什么日落青山里腹痛不止,呕吐腹泻,最后都吐血了呀!”那男人悲痛欲绝,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几次都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我儿才三岁,今日早晨昏迷不醒,晌午就、晌午就去了。”

  路人听了都面露不忍,指着温苒苒摇头:

  “瞧着清清秀秀的小娘子,怎么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

  “可怜那孩子,才三岁啊。”

  “哎,当娘的可听不得这些,心口疼。”

  “让她偿命!”

  “对对对!偿命!”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百姓们都纷纷呼应高喊,看着温苒苒的那双眸子淬着毒液,恨不能将她生吞活剥了。

  温苒苒却是敏锐地察觉出不对劲来:昨天?

  她皱着眉看向面前男人:“你昨日什么时候买的。”

  “上午,大概辰时。”

  温苒苒挑眉,眼眸微眯:“我昨日根本就没出摊,你是从哪买的点心?莫不是编了谎话要诬陷于我?”

  生意好遭人恨,这人没准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