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从选秀开始 第116章

作者:折秋簪花 标签: 宫斗 成长 穿越重生

  太后含笑看着宣帝:

  “这才几月过去,圣上如今倒也能沉得住气了。”

  宣帝有些不自在的抿了抿唇:

  “母后,朕又不是几岁小儿……”

  不过,宣帝想起自己在赏花宴后急吼吼的强逼太后让权,心里也有些不得劲。

  太后没有在意宣帝的微恼,她看向刘嬷嬷,刘嬷嬷立刻会意端出了一个托盘:

  “哀家一直在等圣上过来,以后,大渊便彻底交给圣上了。”

  宣帝一怔,不知为何,他只觉得一种难言的压力,重重的压在了他的脊背上。

  宣帝不由自主的起身,躬身道:

  “多谢,母后成全。”

  刘嬷嬷将托盘交给了春鸿,而太后亲手扶起了宣帝,母子二人从此前数年的剑拔弩张,到现在的和乐融融,饶是太后也不由得叹息一声:

  “哀家知道圣上以前怨哀家不愿分权与你,可若是那时梁盛阳发难,我儿你又当如何?”

  “母后,朕……”

  宣帝想要辩解,太后只摇了摇头:

  “知子莫如母,接下来哀家说的,圣上你要记住。莹莹已死,梁盛阳必定心绪大乱,如今皇贵妃这一胎,是他最后一道缰绳,这段时间,你务必要抓紧了。”

  “可是母后,皇贵妃这一胎……”

  “哀家知道。”

  太后淡淡的说着,宣帝一愣:

  “母后你知道?皇贵妃腹中之子,若好了也不过与容阳王一般,如何,如何能成我大渊太子?”

  “难道圣上真有以梁氏女为后之心?”

  太后诧异的看向宣帝,宣帝一噎,但随后回过味儿来:

  “不对,母后,是您!皇贵妃腹中之子,是您……”

  宣帝瞪大眼睛看着太后,不由失语,太后淡淡的点了点头:

  “不错,是哀家。”

  “梁氏一族狼子野心,梁氏女若有子,必将大渊不宁,天下不安!”

  太后斩钉截铁的说着,她看向微微皱眉的宣帝:

  “圣上这是觉得哀家心狠?”

  宣帝连忙道:

  “朕没有,只是,朕未曾想到,母后会,会……”

  宣帝吞吞吐吐的说着,太后笑了笑: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圣上应当比哀家明白。”

  “母后若是男儿,必定是一方枭雄。”

  宣帝不由感叹的说着,太后只是勾了勾唇,这才低头抿了一口茶水:

  “哀家跟圣上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哀家预备去雷恩寺祈福。”

  “母后,朕没有怪您,您所为都是为了朕,为了我大渊,若是老天要怪,也该朕与母后共担才对!”

  宣帝急急的说着,太后抬头看着宣帝,欣慰道:

  “圣上能这么说,哀家做这些已经值当了。不过圣上,哀家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接下来的路,还需圣上自己来走。

  哀家所为,虽为天下大义,但也该去替故人祈福忏悔,否则哀家这余生怕是永无宁日。”

  宣帝听了太后此言,这才明白太后为什么这么快便愿意让权给自己,他看着太后,眼眸微湿:

  “母后若要去,朕这就让春鸿安排好一切,只是今年的年,朕还想要与母后一同过。”

  太后没有点头,没有摇头,只是含笑看着宣帝:

  “吾儿长大了。”

  太后要去雷恩寺祈福,妃嫔们也不由得忙碌起来,以表孝心。

  因着时间紧,众人只能做一些小玩意儿先给太后。

  皇贵妃一人独占绣坊,这才为太后赶制出了一件黑狐皮斗篷,太后接过后,对她好一通夸赞,还看着皇贵妃已经微微显怀的肚子,笑道:

  “看来明年,哀家也能抱上小孙孙了。”

  皇贵妃害羞退下,其余妃嫔这才上前,几个妃位倒是都很舍得,很快便轮到了姜曦。

  姜曦亲自动手,为太后绣制了一个袖笼,一个手炉罩,上面绣着松鹤常春的图案,可若是从旁斜看过去,那绣纹又拼出几个字眼:

  ‘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太后接过袖笼,并未直接让刘嬷嬷搁置在一旁,反而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绣样:

  “你这孩子倒是有巧思。”

  “博您一笑,是妾的福分。”

  姜曦笑着看着太后,太后微微颔首:

  “好好伺候圣上,圣上疼你,你也要知福。”

  “妾谨遵太后娘娘教诲。”

  太后这才让姜曦退去,可能让太后留姜曦说这么会儿话,其他妃嫔也不由得侧目。

  圣上宠爱玥嫔也就罢了,怎么太后娘娘也偏着她?

  可是,这会儿却无人敢说一二。

  正当时,宣帝疾步走了回来:

  “母后怎么也不等朕下朝!”

  太后看向宣帝,笑了笑:

  “哀家又不是不回来了,圣上不必着急。”

  “这是母后第一次离宫,朕岂能不送?”

  母子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刘嬷嬷则趁着这个空当将其余妃嫔献给太后的东西收拢一番。

  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太后这才坐上轿子,缓缓离去,宣帝则站在原地,目送太后离开。

  深秋的风,泛着刺骨的寒,黄叶飘萍,更添几分萧瑟清冷。

  姜曦早早起来,坐在梳妆台上闭目养神,稍后还要给皇贵妃请安,缓不得。

  正在这时,华秋走进来道:

  “娘娘,明思方才来传话,今日皇贵妃身子不爽,免了请安。”

  “哦?”

  “奴婢已经让人去探问其他宫中的情况了,娘娘可要再睡一会儿?”

  “不必了,已经梳了头,纵使不出门,也不过少簪两朵花的事儿。”

  锦香安安静静的替姜曦梳好了头发,等锦香梳完了头发,华秋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确定今日不去请安后,姜曦这才去了书房。

  这段时日,宫里倒是难得的安静,可总让人觉得风雨欲来,姜曦一边练字,一边平复心情,等到一刻钟后,这才彻底进入了状态。

  可却不想,不过两刻钟,华秋便轻轻的叩了门:

  “娘娘,赵昭仪求见。”

  姜曦动作一顿,将毛笔搁置一旁:

  “快请。”

  这是赵昭仪第二次来飞琼斋,上一次她是满怀怨愤来此,却不想被玥嫔娘娘开解。

  而这一次,她仔细的看着屋里的摆设,入宫数月,她也不是曾经一无所知的乡间农女,堂中挂着的是吴大家的喜鹊闹梅图,看着便让人觉得欢喜。

  其下两只粉彩花果宝瓶中各插着一支应景的宝石梅花,中间则是一座错金博山炉,散发着袅袅香气,使得人一进来,便觉得暖香扑鼻。

  只听一阵清脆的叮当声响起,赵昭仪立刻循声看去,便见姜曦自那水晶帘后走来,她一身轻便的茄花紫常服,乌发堆云,大颗的珍珠点缀其中,娇美动人之余更添几分华贵。

  “妾给玥嫔娘娘请安。”

  姜曦脚下未停,边行边道: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赵昭仪等姜曦落坐后,这才坐下,可并未第一时间开口,姜曦看着她,笑了笑:

  “赵昭仪今日登门,可是因为族中之事?”

  赵昭仪闻言一下子呆住了,半晌这才道:

  “娘娘,娘娘怎么知道?按理说,族里的事,应当只有妾知道……”

  姜曦微微一笑:

  “赵昭仪入宫后,并未与我亲近,我想能让赵昭仪走一趟的理由,只怕只有赵家了。”

  赵昭仪有些窘迫,她被玥嫔娘娘劝住,以后却再不登门,听着着实有些忘恩负义。

  “娘娘慧眼,妾,妾对不住娘娘。”

  姜曦摇了摇头,她虽然点破了赵昭仪揣度之事,可也难免让赵昭仪每每想到此事,便觉得心中羞恼,不见自己倒也能理解。

  况且,此前形势未明,姜赵两家还远远不到非要联合的时候。

  赵昭仪见姜曦没有怪罪,这才继续道:

  “族中说,这两日,朝上有些变动,妾有一族兄,正当年华,如今已在御林军任职数年,听闻此番御林军佥事因故被贬,族中想着娘娘您盛宠在身,意欲请您美言几句。”

  赵昭仪说完,一旁的宫女直接打开了带来的匣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匣子黄金。

  姜曦看了一眼那宫女:

  “兹事体大,无关之人退去。”

上一篇:谁不爱笨蛋美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