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夫大佬掉马后 第37章

作者:墨子哲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只是想想,嘴里就开始分泌唾液了。

  一双双乌溜溜的眸,满是渴望。

  陆小言看得心中软乎乎的,摸了摸陆石的小脑袋,笑着说:“好呀,那纪律交给你,你们先回家搬个小板凳,我想想给你们讲什么。”

  孩子兴奋地点头,快活地跑开了t。

  因为人多,家里也没黑板,陆小言不打算教生字,下午画画累了,可以先去供销社买一块小黑板和粉笔,孩子们搬着小板凳来到她家后,她让大家分成四排坐在了院子里。

  她从“目不识丁”的成语故事入手,先讲了一下识字的重要性,通过“匡衡凿壁借光”“朱买臣负薪挂角”给大家讲了一下古人读书,尚且努力的故事。

  她小时候喜欢看课外书,脑海中故事很多,又讲了一些类似“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眼睛亮晶晶的,都崇拜地看了陆小言一眼,只觉得她懂得可真多。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啦。

  陆小言讲的喉咙都哑了,她清了清嗓子说:“好啦,今天上午就讲到这里,以后咱们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今天下午我需要去供销社一趟,你们四点再来吧。”

  大家家里都没表,都是根据日头、沙漏计时,没那么准确,陆小言又加了一句,“等我回来,让小秀儿去喊你们。”

  孩子们脆生生应了声好,下课后,他们也舍不得走,胆子大的小姑娘,凑到了陆小言跟前,她捧着小脸,星星眼地说:“小言姐姐,下午还讲故事吗?”

  陆小言端起水喝了一口,才笑着撸撸她的小脑袋,“不讲啦,下午咱们学习认字,先教你们写自己的名字吧?然后学语文第一课!”

  “哇!所有人的名字你都会写吗?”

  小娃娃们小脸红扑扑的,满眼崇拜,还像会写大家的名字,是多么了不得事。

  陆小言看得怪心酸的,鼓励道:“等你们学习一段时间,也会写,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全大队的名字都会写。”

  一个个更激动了,连五岁大的小不点都凑了过来,奶声奶气地问:“真的假的,小言姐姐,我也可以吗?”

  “真的呀!只要好好学,都会写!”

  孩子们嘿嘿只乐,一个个开心的不行,还是秀儿小声跟哥哥说:“哥,小言姐还要画画。”

  十一岁大的小男孩,十分有担当地站了出来,“好了好了,大家不要缠着小言姐了,她还有事要忙,咱们下午再来。”

第28章

  陆小言确实还得画画,她想赶紧挣钱,多买点白面,也没阻拦,孩子们离开后,她认真画了半个小时,才去做饭。

  中午陆大山和王月勤回来后,她才听说村民们反应很大,一个个都想报名,陆大山说:“不过有学历要求,得初中以上学历才行。”

  这点陆小言知道,一个大队人还挺多,要是不设要求,一窝蜂的都跑去报名,谁来种地?

  下午的时候,陆小言从崔奶奶家借了辆自行车,正想去公社买东西,就被大队长喊住了,“哎,小言,我正想找你,你这是要去哪儿?”

  陆小言如实说:“我原本在教秀儿学认字,其他孩子也想学,教一个也是教,干脆让他们一起来听了,因为人多,我打算去公社买个小黑板,再买点粉笔,方便教学。”

  大队长算是发现了,这丫头总是默默做好事,完全不声张,村里也确实有不少孩子读不起书,他一直有心做点什么,奈何也帮不上啥忙,这会儿说:“你也别去公社买了,浪费这个钱干啥,小黑板我家就有,五六十年代,比这会儿还穷,那时公社连桌子板凳都没有,大家去学校都是带着个小黑板,趴黑板上学习,前几年才好些,买得起桌子了,才用不上小黑板。你家估计也有。”

  陆小言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想起了原身七八岁的事,那时上学确实要背着个小黑板,她开始上学时赶上饥荒,哪里有桌子,各地都缺木材,人饿死后,甚至没棺材装,都是席子、稻草一裹,再用绳子一捆,挖个土坑就埋了。还有那缺德的,为了一件衣服,将死人扒出来的。

  说来她也够惨的,他们省地处中原,虽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本就够穷的,他们县还是贫困县,就连他们大队,都是他们公社最穷的一个。

  惨不拉几啊。

  她都忘了小黑板的事,“我们搬家时,好多东西都没拿,我小时候用过的那个估计在我奶家。”

  “你奶未必给你,你先去还自行车,还完,和我去开个会,等结束你去我家拿,至于粉笔,我让赵楠给你捎回来几盒,他正好要带陈老去公社寻摸一下小猪仔。”

  陆小言爽快地应了下来。

  今天这个会,是为了商量考核的事,他们主要是招养殖技术员,饲养员,繁殖员,兽医学徒,还有清理员。前四种工人都得好好培养,目前规模不大,各招一个就行,也就兽医学徒需要多招一个。

  大队长都没想到报名的竟然这么多,全大队初中学历的一共二十九个,高中生四个,除了傅北、陆小言,竟然全报名了,包括年仅十五岁的陆小曼,大家都想当工人。

  除了大队队员,知青们竟然也有一多半报名的。剩下那一半没报的,有个别是没得到消息,还有的是不想养猪,迈不过心里那一道槛。

  就这加起来,也有四十二人了。包括他那不着调的小儿子,也想跟钟兽医学习,他倒是挺鸡贼,知道兽医这个行业有多吃香。

  这次会议是大队长主持的,他说:“这次学历高的基本都报名了,知青也报名了,咱们先讨论一下,要不要招知青吧。”

  大队长其实不太想用知青,虽然现在没有知青返乡的政策,万一哪年知青们突然回去了,对厂子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在他看来,培养知青不如培养自己大队的人。

  其他人也不想用知青,在他们眼中,知青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啥重活脏活都干不了,就连已经适应农村的老知青也不如他们力气大,不如他们干活麻利。

  用他们干啥,拖后腿吗?

  大家嫌弃得不行,浑身都不得劲,活像被占了多大的便宜。

  大队长先看向了陆小言,“小言,你怎么看?”

  陆二山心中酸溜溜的,嫉妒得浑身都咕噜噜直冒泡,都怀疑陆小言才是大队长亲生的。

  瞧这亲热劲儿。

  连这么个问题都找她。

  当他们其他人都是死的吗?陆二山内心咆哮,实际上却安静如鸡,只能静静等着陆小言开口。

  陆小言知道,知青们还有八年才返城,八年,能做不少事呢,她想了想说:“他们大多都是高中学历,文化水平高一些,既然也报名了,就一起竞选吧,咱们厂以后肯定要扩大规模,到时需要不少人才,估计咱们大队的人都不够,还得往外招。”

  大队长对她的话,还是很信服的,点点头,这才顺口问了问其他人,“其他人觉得呢?”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没发表意见,大家都是老油条了,轻易不开口,都是先等出头鸟,再试探一下大队长和书记的态度。

  这不,陆二山没忍住开了口:“一个养猪厂,规模再大,也就养个上百头,咋可能招其他大队的人?真招了知青,咱们大队的名额就少了,我觉得与其便宜外人,不如紧着咱们自己人来。”

  他甚至有些埋怨陆小言,既然说话那么管用,也不提一下意见,让队里降低学历要求,可不是学历高的才会养猪,她都不想着自家人,学历卡得那么死,结果他们一家没一个能报名的。

  以他的意思,就不该卡学历,年龄大的不照样能养猪?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敢这么说,只能先排除知青了。反正是为大队队员谋取利益,没人能说他不是。

  见妇联主任和会计都附和地点头,他更得意了,这时,却听到了陆小言反驳的声音,“要是最后只养个上百头,哪里值得开厂,咱们既然养了,往后肯定要养上千头,等技术员和兽医多培养一些后,养一万头都是可以的,既然开了,就努力做大。”

  大家听得目瞪口呆的,一百头都不少了,过年都分不完,一千头,一万头,他们都不敢想,乖乖,这小丫头口气咋恁大。

  陆小言继续说:“以后肯定要招不少人,我说一下发展前景吧,真能养一万头的话,咱们还可以开食品加工厂,类似肉干、肉脯、腊肠、猪肉罐头一类,出售这些,肯定比单纯地卖猪肉要赚钱。咱们大队还怕没名额吗?除了养猪,咱们还t能养鸡,养牛,养牛的话,能加工牛奶,鸡鸭的话,可以卖各种卤味,只要味道好,不愁没销路。”

  大家听得晕乎乎的,什么肉干、腊肠,猪肉罐头,就跟听天书一样,他们公社都没正儿八经的食品厂,县里也就一个。

  瞧瞧这丫头在说什么,怕不是做梦呢吧?

  咋恁敢想?

  别说建什么食品厂,他们能养一千头猪,做梦都能笑醒。

  连大队长都一脸呆滞,恨不得全拿笔记下来,唯恐过段时间就忘了。食品厂就不想了,养猪,养牛,养鸡鸭,这些都要跟上!谁还不想要一些会下蛋的鸡了,他作为大队长,还是有点追求的,也想富裕起来啊!

  他们大队牛也不多,一共就四头,每年农忙时,这四头牛都能累瘫下,要是多养点,嘿,只是想想,一颗心就沸腾了起来。

  养,必须养!!

  其他人也双眼冒光,神情狂热,恨不得立马将厂子扩大,养养养,都养上!肉干,卤味啥的,就算卖不出去,他们自己吃,也是好的呀,只是想想浑身就真得劲儿,这周吃腊肉、五花肉,下周吃卤鸡卤鸭,时不时再来口牛肉。

  咕咚!

  咕咚咕咚!

  众人没出息地咽了咽口水,这小日子实在太美了,不敢想啊不敢想。

  见将情绪调动了起来,陆小言继续说:“到时咱肯定需要不少有学问的青年,单咱们大队的年轻人,肯定不够,所以就算这次招了知青也没啥关系。”

  她也清楚大家对知青们有意见,又补了一句,“咱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农活没干多少,好不容易能贡献点力量,不用白不用!”

  大家顿时醍醐灌顶,是啊,不用白不用!凭啥便宜他们?

  陆小言继续说:“就算以后知青们会离开,咱们每年也能培养不少年轻人,影响不大,大家没事就可以想想规模扩大后,多少好日子等着咱呢。”真没必要盯着知青不放。

  知青也苦呀,陆小言一个城里娃,是很容易共情的。

  大家嘿嘿乐,是呀,好日子在后头呢,他们大队这是要崛起啦!

  刘书记都觉得这小丫头太爱做梦了,真是不务实,见大家也一脸梦幻般的幸福,他咳了一声,才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来。

  刘书记语重心长说:“远的先不提,咱们还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妥着来,不能总想那些有的没的。”

  大队长笑了笑,“年轻人都爱做梦,才有冲劲嘛,有您领导着,只要大方向对,咱就走不错。”

  这些年,他俩一直配合得挺好,刘书记也笑了笑,“你呀,既然知青也参与了,将他们排除在外也不好,他们下乡说到底也是为了建设咱们农村,不如就准备一个考核吧,两名兽医助手,就让钟兽医自己选,另外三名技术员、饲养员、清洁员,就招干活麻利,细心周到,学习能力强的,小猪仔还没买到手呢,有意报名的,就先去学习书上的知识,到时再参加一下考试,咱们选拔最优人才。”

  大家都没意见。

  大队长这才继续说:“这次开会还有一个目的,一是选拔厂长,二是对小言的任命,先说说小言吧,厂子是她提议办的,兽医也是她请的,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咱们养殖厂,我和刘书记都觉得可以给她一个顾问的职位,厂子以后有重大决策时都可以咨询她的意见,大家现在可以投一下票,要是同意,她日后就是厂里的顾问了。”

  陆小言有些惊讶,忙摆手,“大队长,还是算了吧,不用给我安排职位,术业有专攻,我其实更擅长画画,就算当了这个顾问,我也未必能提出什么建议。”

  她爸虽然有经商头脑,将公司开得挺大挺红火,不代表她也行呀,她之前提的建议,都是从后世发展看的,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是她有多厉害,她顶多耳濡目染,受到一点点她爸爸的影响罢了。

  陆二山看傻子一样看着她。白到手的好处,还往外推,这丫头脑子有坑吧?

  刘书记同样有些惊讶,原本大队长说她压根不肯当厂长时,他还有些不信,在他印象中,陆小言是个挺有干劲儿的人,按理说应该挺有野心才对,谁料,她竟然连顾问都不想当。

  经此一事,他对陆小言的印象,倒是更好了些,这小同志虽然不够务实,却也不是那等贪图名利的浮躁之人。

  刘书记说:“你已经给厂子提了不少建议,没有你,厂子也不会这么顺畅地开起来,以后咱们厂如果能成为大厂,说不准真能搞一下食品厂,你的思维很活跃,能提不少建议,以后肯定少不了麻烦你的地方。”

  陆小言摸了摸鼻尖,不好意思地说:“刘书记,主要是我在画画,可能没那么多时间,厂子要真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找我咨询,能帮的我不会拒绝,去厂里当顾问就算了,我还是更想将精力放在我的主业上。”

  陆小言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她爸的公司实习时,虽然在好几个岗位待过,当时还是在宣传部门更如鱼得水一些,说到底她还是更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各有所长,她也就在画画领域有一些天赋,其他的不过是半吊子水平,还真怕做不好,她也没有改行的打算。

  大队长知道她在画小人书,在他看来,这多少有些不靠谱,小人书不比旁的,能不能过稿还不好说,在他看来,她还是更适合来厂里当顾问。

  就算她说了,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她,可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他们也会不好意思。

  总不能老占她便宜。

  刘书记也觉得这丫头也太傻了,白给钱都不要,当顾问可是有工资拿的。

  他想了想,说:“那干脆这样吧,你平时该画画就画画,给你算编外顾问,你家离厂子也近,你可以不天天过去,不忙时该画画,大家如果遇见问题,找你咨询,你该帮帮,这样成吗?你不止贡献了糕点方子,还为咱们厂请来了兽医,这个功劳大队一直记着,到时就给你发一半的工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陆小言只好同意了,她也正缺钱,只要不耽误她画画,也不是不能考虑,“成,那就这样吧。”

  大家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尤其陆二山,不明白她哪儿来的福气,不咋干活,竟然还能拿工资,嘿,这不止是大队长的亲闺女,也是刘书记的吧?

  大队长脸上总算有了笑,他刚刚还真怕她不同意,好在刘书记比他会劝人。

  答应了就好,答应了她就是厂里的一份子,以后少不得麻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