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夫大佬掉马后 第57章

作者:墨子哲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钟兽医好久没回家了,今儿得了菜,打算回红旗公社一趟,还没回去,就能想象出媳妇看到菜时惊喜的模样,他忍不住翘了下嘴角。

  陆小言同样开心,都已经在琢磨晚上吃什么了,先炒个西红柿西葫芦,再炒个西红柿茄子,再炒个小青菜,还能凉拌个黄瓜,西葫芦能放久一些,可以等傅北回来再吃。

  她正美美地畅想着,好几人就拦住了她的去路,有知青点的知青,还有他们大队的人,一个个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是不是批好试卷了,怎么样,怎么样,小言,我考上没?”

  陆小言笑着说:“我负责批改了十三份,剩下的二十几份都是钟兽医批改的,具体排名我也不清楚,明天一早大队长就公布名次了,大家耐心等等吧。”

  说完,就溜之夭夭了。

  见她没批改几个,大家都放过了她。

  陆小言松口气,一路上好多问排名的,好容易才回到自家小巷,没想到崔奶奶一家,也在门口等着,陆红兵还没开口,崔奶奶就问了出来,“小言呀,我家红兵和小铭,考上了没?我也不指望全都考上,能考上一个就谢天谢地了。”

  自打穿来后,崔奶奶一直对她很照拂,陆小言能敷衍别人,却没敷衍她,她笑眯眯说:“那崔奶奶今晚可以吃肉啦。”

  她拿出一个茄子,一个西红柿塞给她,俏皮地眨眼,“喏,再加一道菜,好好庆祝一下。”

  崔奶奶眼睛一亮,都顾不得推辞了,一个劲儿叫好,“哎呦,太好了,太好了!真是谢谢小言了,我这就回去做肉去。”

  崔红兵兴奋地击拳,“我果然考上了,我就说题很简单,我指定成!”

  他记性一直不错,几本书都翻了好几遍,考不上他才觉得奇怪,他兴奋地上蹿下跳的,“哈哈哈,以后我也是工人了。”

  一旁的小铭神情却有些黯然,哎,看来肯定是小叔考上了,小叔脑袋本就比他好使,他也看了好多遍的书,但是还有一道题没记住答案,全是按自己的理解答的。

  他们家人个头都高,小铭今年十九,也一米八多了,佝偻着背,往那儿一站,怪可怜的。

  陆小言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背,“打起精神,你考得也不错。”

  他成绩虽然不如陆红兵,却也考上了,正好是最后一名,要不然说崔奶奶有先见之明呢,为了两个孩子,她特意掏钱将书都印了,他们家娃,比别人家多复习好几遍,他们考上也不奇怪,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说完不管他什么反应,陆小言拎着菜回去了。

  这下陆小铭也有些激动,顿时抓住了他娘的手臂,“娘,你听到小言说啥没?她说我考得不错,啥意思啊?我也考上了吗?”

  他娘也有些晕乎,他儿子成绩一直不算太好,小学、初中,都只能排在中游,这几本书,她虽然盯着儿子看了好多遍,也不敢奢望他真能考上。

  她紧张地看向老太太,“娘,你说小言啥意思?”

  崔老太一张老脸已经乐开了花,“能啥意思,小言这丫头再稳妥不过,不可能白白让人高兴的,她既然这么说,小铭一准儿也考上了,我的天老爷呀,咱们家这下真是要发达了。”

  崔家一个个都高兴坏了,这可是两个工人呀,连陆小曼她娘陈素云都真心实意地高兴,如今他们家没分家,甭管谁赚的t,那都是要交到公中的,最后还不是一家子一起花,多一个工人,就多一份收入,他们家以后真是越来越好了。

  陆小言刚拎着菜篮子回到家,门就被敲响了,陆小言边往外走,边问了一句,“谁呀?”

  只要门没关,大队里的人都是自个就进来了,这人却敲了好几下,都没进来,她家门明明没关。

  陆小言好奇地走了出去,结果门外竟然是萧宁,他身侧还停着大队的自行车,后座上还捆着一个背篓,陆小言眨眼,“萧知青?有事吗?”

  萧宁走到了自行车旁,将背篓搬了下来,放到了地上,里面竟然是满满一筐绿豆,陆小言瞬间睁圆了眼睛,“这、这得有二三十斤吧?供销社的绿豆,都被你清空了吧?”

  萧宁很满意,为了换票,他足足折腾了一下午,才凑够这点绿豆,周围有票的全被他收购了,原本还觉得操蛋,这会儿见她惊讶成这样,他勾了下唇角,“做个交易干不干?”

  陆小言已经猜到了,“让我帮你熬绿豆水?”

  他的绿豆虽然挺多,陆小言还是拒绝了,“你还是找别人吧,我家就两个锅,两个火一起开,也就熬六瓶左右,我还得画画,还得给孩子上课,没那么多时间。”

  萧宁直接说:“熬一天一块钱。”

  陆小言倒抽一口冷气,“多少?”

  萧宁很满意,笑眯眯说:“不让你白忙活,我找的人多,一个多月能完工,三十块赚不赚吧?”

  陆小言可耻地心动了。

  不答应,简直是跟钱过不去。

  最近这段时间,她也算了解了大少爷的做派,听说小李帮他洗一个月的衣服都能换十五斤白面。

  真是有钱烧的。

  陆小言点头,果断说:“赚!不过我不要钱,你送我邮票就行。”

  金钱往来多少有些危险,陆小言才不想被人抓住小辫子,她笑眯眯地说:“我喜欢集邮,如果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能给我一枚就行,如果是普通邮票,一张好像就几分钱,三十块钱,足够买六百枚的,我也不占你便宜,给你半价,你买三百枚就行。”

  其他邮票值不值钱陆小言不太清楚,她只知道,猴票和全国山河一片红相当珍贵,尤其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曾创下了单枚邮票拍卖的最新记录,成交价高达上千万,没错,真的上千万。

  猴票80年才发行,现在还没有,反倒是全国山河一片红是67年设计的,因为尺寸过大,被停止发行,但是有极少数的试印版却流入了市场,截止到陆小言穿越前,大一片红,全国已知的好像就九枚,她要真能得到一枚大一片红,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小一片红因为地图错误,也叫停发行了,不过量多一些,到了现代,成交价三百万左右,不管得到哪个,都挺值的。

  萧宁有些惊讶,根本没想到,她竟然喜欢邮票,他爽快地点了头,“那我先让北京的朋友给你找个试试,如果找不到山河一片红,再给你买其他的。”

  陆小言点头。

  萧宁抱起了背篓,“走吧,给你送进厨房,你在前面开路。”

  看着不着调,倒是挺绅士。

  陆小言道了声谢,有了这些绿豆,这一个月肯定是足够了,萧宁离开后,陆小言专心做起了饭。

  跟崔家喜气洋洋不同,其他人可都不知道消息,还有人跑去了大队长家,想打听自家娃考上没,甚至有拎着东西过去的,摆明了想送礼,大队长最是刚正,将人训了一通,撵走了,东西也让人拎走了。

  怕这一晚上都不得安宁,他干脆提前公布了名单,前十名都被录取了,没错,这次一下录取了十个。

  再等二十天,他们能多一百头小猪仔,以后养殖厂不仅需要技术员、养殖员啥的,肯定还需要会计,干脆多招点,前期就算活不多,工资也可以少发,反正是自己大队的厂,比较灵活,总比规模变大后,找不到人的强。

  他和花大娘等人一合计,就多招了两个。

  除了崔家的两个,这次赵振南和陆铁成也考上了,一共十个人,他们大队的队员考上六个,知青则考上四个,名单出来后,一家欢喜一家愁。

  果然有闹事的,见崔老太家考上两个,刘荷花的婆婆便叫上了,“我小儿子、大孙子也都是初中生,咋就一个没考上,崔老太家还一下考上两个,这不是欺负人嘛?谁不知道,她家和陆小言交好,肯定有猫腻。”

  刘荷花有点脑子,说:“娘,这么大的事,她应该不敢弄虚作假吧?小叔子书都没看完,考不上也正常。”

  “就算他考不上,我大孙子也能考上吧?他都说了他可用工了,看了两遍呢,我就不信他考不上,不行,我非得给他讨回公道。”

  王奶奶扯着他就要出门。

  少年羞红了脸,“我不去,要闹你自己闹去,别扯我,还不够丢人的。”

  他们家最是重男轻女,因为是男娃,还是长孙,他基本都没干过啥活,直到初中毕业,没找见啥好工作,才不得已下地,才干一年的农活,他就受不了了,这次招工时,他确实挺努力。

  但是关于养猪的书就有两本,他哪里背得完,好不容易翻完了两遍,好多都没记住,回来时,他奶非催着他问考得怎么样,他要面子,才含糊地说了一句考得还可以,谁知道这么快就出成绩了啊。

  王奶奶一直觉得自家大孙子是最牛的,根本不信崔家那小子比她孙子能耐,“不行,我得去问问。”

  刘荷花也没再拦,反正丢人的不是她,她是二房媳妇,和大嫂一直不对付,真闹大了,丢人的也是大房,她儿子今年还在读小学五年级,还得两年才初中毕业呢,这次的招工,压根没赶上。

  大队长正吃饭呢,就听到了嚷嚷声。

  像王奶奶这样,觉得有猫腻的可不止一个,三个老太婆一起嚷嚷着,来了大队长家。

  陈红叶也一并来了,她儿媳、儿子也是初中生,儿媳虽然没报名,儿子却报了名,同样没考上,邻居们也探头探脑的。

  还有几个心眼多的,虽然没来闹,也一并跟上了,想看看究竟有没有猫腻,毕竟他们家也是有人落榜了的。

  王奶奶率先开了口,“洪均啊,你可得给我们一个交代,我孙子那么努力,咋就没考上?崔家那小儿子还考了第一,谁信呢,以前上学时,他一直中不溜秋的,可没见他考过第一,连他侄子都考上了,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对啊,我儿子都没考上,他们凭啥考上俩?大队长,你可得给我们主持公道。”

  大队长真没想到,小言那丫头担心的事,竟然成真了,也是,这可是工人名额,都说财帛动人心,一个工人,以后可能挣不少钱,大队长饭也不吃了,说:“这么想的肯定不止一个两个。”

  他干脆又启用了大喇叭,说:“关于今天招工的事,我先说两句。”

  他将陆小言的话,巴拉巴拉说了一下,继续说:“怕大家质疑考试不公平,所以才提前考试的,下午她和钟兽医出考题时,我和花大娘全程在门口盯着,期间没任何人进入会议室,考题一出好,就直接考试的,所以,不存在泄露考题的情况。”

  说到最后,他又说:“今天参考的人员,都来一下我家吧,大家考试的卷子都好好保存着,你们过来瞅瞅自己的,再看看前十名是怎么答的,如果存在判错的可能,咱们肯定第一时间改正过来。”

  他一番话,说的条理清晰,王奶奶还想说啥,刘荷花连忙扯住了她的手臂,是的,就是刘荷花,她也来了,怕婆婆再闹下去,会惹大队长不高兴,她第一时间制止住了。

  她压低声音说:“娘,先看看试卷吧,看完试卷,就知道谁考得好了。”

  王奶奶这才不再吭声,等人陆陆续续到齐后,大队长就让花大娘将试卷一一发了下去,大家互相传阅着看的,连王老太这个不识字的,都看到大孙子草稿纸上,没写多少内容。

  人家陆红兵则写得满当当的,每一道都是红勾勾,连考第二的徐宽看到他的答题后,都说了一句,“这小子答得真好,肯定没少背诵,全是书上的标准答案。”

  陆红兵得意地翘起了尾巴,“我上学时就很聪明好么,就是t不肯干,平时不学习,考前随便翻翻,都能考个十几名,这次,小爷可不是随便翻翻,翻了七八十来遍呢。”

  “嘿,你就吹牛吧,这么多人,一个人平均就看了两天的书,你咋可能看这么多遍?”

  有清楚的当即说:“崔大娘去公社把书印下来了,他们家有一套书。”

  一个个都觉得他家鸡贼,心中倒是服气了,最后还闹啥,自然是消停了,大队长说:“我知道大家是心急,才跑来闹,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不仅这次考试绝对公平,以后所有的招工,我们都可以保证公平,没考上的也别失落,等咱们厂扩大规模时,还会继续招工,明年有了钱咱们还会建学校,到时还会招老师,只要大家足够努力,肯定能考上的。”

  大家听得热血沸腾的,甚至有人想立马回去找课本,赶紧复习去,当老师可比在养殖厂还体面呢,这次没考上未必不是好事。

  闹事的也灰溜溜跑开了,唯恐碍了大队长和花厂长的眼,以后招工也不招他们。

  等人都走后,夜色都已经深了,月亮也跑到了半空中,花大娘感慨了一句,“小言这丫头以后不得了啊,这么年轻,考虑事情都这么周道,我都没想到这一点。”

  大队长笑了笑,还挺骄傲,“她确实机灵,你以后遇见事,尽管找她咨询,这个顾问,她绝对当得起,只要你们有商有量的,咱们厂子就差不了。”

  陆小言也听到了喇叭声,倒是没太惊讶,哪个大队都有几个胡搅蛮缠的老太太,自家娃考不上,肯定会质疑一下考试的公平性。

  她甚至没去凑热闹,一直安静画着画,一直到第二天,她才知道,这十个人,有四个都被钟兽医挑走了。

  钟兽医的原话是:“想当好兽医不仅看勤奋程度,也看天赋,不是所有人都能学成,别看我挑了四个,最后有一个能学成都是好的。”

  这么一来,被挑走的四个人,顿时高兴不起来了,一个个反而紧张兮兮的,陆铁成倒是凭借厚脸皮,成功挤进了这四人里。

  别看他挺不着调,其实是个有成算的,他一早就打着当兽医学徒的主意,学习学累时,他也没少往钟兽医跟前凑,端茶倒水的,狗腿得很,完全将自己当成了个小太监来使唤。

  他这股毅力,倒是让钟兽医高看一眼,他第一个选的就是陆铁成,然后是崔红兵、赵振南,还有一个是秦红梅,花大娘的大儿媳妇。

  他选的全是本大队的,倒不是瞧不起知青,而是怕知青学成后,又回程了,等他退休,陆家大队还是没兽医,陆家大队给他的待遇这么好,他总要给大队培养出一个兽医来。

  知青点也挺热闹的,老知青一共有十一人,一下考上四个,这个比例真的不低了,弱不禁风的小李也考上了,别提多高兴了。

  他们一回来,新知青就好奇地凑了过去,韩晓云最近干活干得可是累死了,哪怕这会儿农闲,地里压根没啥活,也就除除草、割割猪草啥的,她都扛不住。

  她还将自己的衣服包了出去,当然了,她没萧宁有钱,洗一个月的衣服只给四斤白面,女知青还要轮着做饭,八个女知青,一替一天做,一个月要轮四天呢,她哪会做饭,会吃还差不多,这不,也承包了出去,帮她做饭,又得扣掉两斤白面。

  加一起,得花六块钱。

  郑黎安是个干活麻利的,她家有四个闺女,她最不受宠,才被推出来下乡的,在家时家里的家务活都是她的,她早习惯了干活,来了乡下,也就最开始几个月不适应,现在已经干得像模像样的,她这次也考上了工人。

  韩晓云和她一个宿舍,跟她关系也挺好的,这会儿见他们喜气洋洋的,羡慕得不要不要的,“黎安姐,小李哥,徐哥哥,你们也太棒啦,呜呜呜,我也想当工人,我们咋就没多来两天,要是来了,说不准我也能考上。”

  没考上的陈橙嗤笑了一声,“真以为那么好考啊,有那脑子,也不会割猪草都割不明白。”

  她是杭州来的,家庭条件也不错,原本在知青点是最受欢迎的女同志,结果又来个韩晓云,同样娇滴滴的,比她还会拍马屁,几个男知青最近都只会帮韩晓云干活了。

  她本就不爽,忍她好几天了,这会儿自己没考上,韩晓云还大张旗鼓地夸奖别人,更不爽了。

  韩晓云眨眼,“小橙姐,你咋这么笨,难怪没考上,我割不明白,是因为我想偷懒啊,干活那么累,我才不会傻乎乎往死里干呢,你看你就是大夏天活干多了,都晒成煤球了。”

  她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看着单纯,却气死人不偿命。陈橙呼气再呼气,还是没忍住,怒气冲天地骂:“你说煤球呢,就你白,你全家都白!”

  “嗯呐,我全家确实白。”